牛市的高光項目,往往都誕生於上一輪熊市。

作者:Azuma;編輯:郝方舟

出品:Odaily 星球日報(ID:o-daily)

原用標題:盤點為下個牛市做準備的 10 個新 Layer1

封面: Photo by Shubham Dhage on Unsplash

Crypto 世界對周期性循環並不陌生,自比特幣誕生以來,這個行業已經歷了多輪牛熊交替,也總是能夠在沉浮與混亂之間找到新的生機,伴隨著一批又一批新項目的 “興衰” 持續進化、生長。

上一輪牛市中,我們曾見證了 Layer1 賽道的大爆發。在以太坊生態價值持續外溢的大背景下,從 BSC 到 Solana,再到 Avalanche、Fantom、Near、Harmony 甚至是 Terra,各大 Layer1 實現了蓬勃發展,基礎設施逐漸成熟,各類應用百花齊放,在鏈上數據高速增長的同時也迎來了市場層面的價值再發現。

時過境遷,經歷了持續數月的下行洗禮,上述 Layer1 項目大多都已回吐了過半的漲幅,雖然並不排除這些項目會在新一輪的上行週期中延續過往的強勢表現(客觀來說這些 Layer1 依然具備著相當強的競爭力),但結合 “每一輪牛市的高光項目往往都誕生於上一輪熊市” 的歷史經驗,此時此刻或許我們更應該把目光投向那些起步較晚、開發階段尚早的全新 Layer1 們。

業界素來有著 “熊市看一級,牛市看二級” 的說法,結合一級市場的動態來看,新一代 Layer1 已經成為了機構們新的聚焦點,Aptos、Sui 等明星項目都已完成或即將完成數億美元級別的融資。

為了幫助大家更清晰地捕捉 Layer1 賽道最新的發展趨勢,Odaily 星球日報從近半年來逐漸走進大眾視野且尚未發幣的新興 Layer1 項目中篩選出了 10 家較具代表性的項目,下文中,我們將從基本情況、核心亮點、融資背書、最新進展等幾個維度依次對這些 Layer1 項目進行簡單介紹。

需要提前說明的是,下文中將會出現的項目均是基於融資情況、創始團隊背景、市場熱度等因素篩選而出,但由於項目普遍處於較早期階段,所以無法保證項目最終能夠如預期般順利發展,並成功打開市場,因此不構成投資建議。

Aptos:或是最強勢的新生代 Layer1

2019 年,Facebook 聯合圈內外數十家機構共同啟動了曾經聲名大噪的區塊鏈項目 Libra(後來改名為 Diem,為了方便閱讀下文統一用 Libra)。儘管由於監管等各方面的壓力,Libra 最終落了個 “胎死腹中”,但一批曾就職於 Libra 的開發者卻繼承了該項目的一些開發果實(比如 Move 開發語言),換之以另一種更去中心化的路徑創建了一批全新的 Layer1 項目。

當前,已公開於社交媒體亮相的 Libra 背景 Layer1 包括了 Aptos、Sui、Linera 等等,其中 Aptos 無論是從融資量級、開發進展、配套設施完善程度上來看可以說暫時領先半步。

Aptos 誕生於今年 2 月,彼時,十餘名曾就職於 Libra 的開發者和研究者共同組建了 Aptos Labs,並宣布將基於 Libra 原有的一些技術基礎重新進行網絡開發,具體來說,Aptos 仍將建立在 Libra 的開源代碼庫基礎上,使用 Move 編程語言和 MoveVM 開發環境,且將採用迭代後的 Diem-BFT 共識。不過,與專注跨境支付的 Libra 不同,Aptos 的願景則將聚焦於改善 Layer1 的安全性和可擴展性,打造可以面向數十億人的基礎設施網絡。

3 月中旬,Aptos 曾完成過一輪 2 億美元的戰略融資,a16z 領投,Tiger Global、Katie Haun、Multicoin Capital、Three Arrows Capital、FTX Ventures 和 Coinbase Ventures 等諸多明星機構參投;同月下旬,Aptos 再次完成融資,雖然該輪的具體信息並未完全公開,但可以確定的是參投機構包括 Binance Labs,且 Aptos 未來將與 Binance 在開發、代碼審查、基礎設施建設和黑客馬拉松等方面密切合作。

當前,Aptos 正在進行第二輪激勵測試網的運行校驗工作,且將對完成測試的合格驗證者(註冊已結束)群體空投 500 枚代幣獎勵,針對測試的具體情況,Odaily 星球日報此前曾寫過《我和參與 Aptos 網絡測試的節點聊了聊,發現還挺難躺賺的》(https://www.odaily.news/post/5180351),感興趣的讀者可以看看。

至於普通用戶,當前可通過 Martian、Fewcha 等終端錢包訪問 Aptos,建議交互的項目包括域名服務 Aptos Name Service 、去中心化交易所 Liquidswap、NFT 市場 Topaz 等等。

Sui:20 億美元估值的新晉獨角獸

上週,知情人士透露由多名原 Libra 項目工程師共同組建的開發團隊 Mysten Labs 正在尋求以 20 億美元估值籌集至少 2 億美元 B 輪融資,本輪融資將由 FTX Ventures 領投,目前投資方已承諾提供至少 1.4 億美元的資金。Mysten Labs 正是 Sui 的開發團隊。

早在去年 11 月,Mysten Labs 就曾完成了 3600 萬美元 A 輪融資,該輪融資由 a16z 領投,Coinbase Ventures、NFX、Slow Ventures、Scribble Ventures、Samsung NEXT、Lux Capital 等參投。

與 Aptos 類似,Sui 同樣繼承了 Libra 的 Move 開發語言,但 Sui 卻在原版本(Core Move)上做了一定的改進(參見:https://docs.sui.io/learn/sui-move-diffs),推出了專屬於自己的 Sui Move 版本,新版本在繼承了 Move 安全性和靈活性的基礎上對存儲機制、地址類型等進行了一定優化,從而提高了網絡性能,降低了交易的確認耗時。提升性能一直 Sui 的核心要點,通過對交易類型進行分類,Sui 會針對獨立交易、具有從屬關係的交易採取截然不同的共識機制,從而實現交易的並行化處理(transaction parallelization),以此來大規模提升網絡性能。據 Figment Capital 合夥人 Trace 介紹(參見:https://twitter.com/tracecrypto1/status/1546498909513650177),在 MacBook Pro 上運行 Sui 節點的早期數據顯示每秒能夠處理超過 12 萬筆 Token 交易。

5 月末,Mysten Labs 公佈了 Sui 的代幣經濟模型及激勵相關內容,代幣 SUI 的總供應量為 100 億枚,一部分將在主網啟動時流通,剩餘的 SUI 將在未來幾年解鎖或在激勵活動中分配。用例方面,SUI 的用途包括參與 PoS 質押、支付 Gas 費、支撐 Sui 經濟體係以及參與鏈上投票等等。

本週,Sui 剛剛發布用於測試目的的 Chrome 插件錢包 Sui Wallet,此外 Mysten Labs 此前已官宣 Sui 激勵測試網將於 8 月啟動,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開始著手準備了。

Linera:Libra Gang 背景的另一條 Layer1

繼 Aptos、Sui 之後,Linera 是第三條已公開宣布完成融資的 Libra 背景 Layer1。

6 月 29 日,Linera 宣布完成 600 萬美元種子輪融資,本輪融資的領投機構還是 a16z,參投機構包括 Cygni Capital、Kima Ventures 和 Tribe Capital 等等,所籌資金將用於聘請開發者及其他職員來共同構建協議。

與另外兩家項目相比,Linera 公開亮相的時間較晚,暫時已披露的信息也要更少,當前可參考的信源只有官方最初發布的一篇介紹性文章(參見:https://medium.com/@linera/introducing-linera-bdb809735552)。

簡單來說,Linera 希望構建一個可以像 web2 應用那樣輕鬆擴展的低延遲區塊鏈,為此,Linera 聚焦在了其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Mathieu Baudet 在 Libra 時的研究重點 FastPay 協議和 Zef 協議之上。通過這兩種協議,理論上區塊鏈可以完全移除內存池並最大限度地減少驗證者之間的交互,從而大大加快支付等簡單操作的速度。

Linera 的願景正是要推廣這種方法並將其投入實用,使大多數基於帳戶的操作能夠在幾分之一秒的時間內快速得到確認。

Canto:Cosmos 生態的穩定幣新野望

雖然尚處於測試階段,但 Canto 已然吸引了市場的廣泛關注。

從定位上來看,Canto 是一條基於 Cosmos SDK 搭建的 Layer1 網絡,只不過與其他的一些 Layer1 不同,Canto 會自帶一些 DeFi 功能組件,比如分叉於 Compound 的借貸市場、分叉於 Solidly 的 DEX、以及一個叫作 NOTE 的全新穩定幣。

從組合性上來看,這三個 DeFi 組件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係。NOTE 的發行並不直接走 mint 機制,而是需要通過借貸市場超額抵押 ETH、ATOM、CANTO 等資產生成,其有效錨定需要通過借貸市場的利率調整以及 DEX 的穩定幣激勵池來共同維護,反過來,NOTE 則將作為 Canto 鏈上(甚至整個 Cosmos 生態)內應用優先級最高的穩定幣服務於借貸及交易市場。

UST 暴雷之後,整個 Cosmos 生態在去中心化穩定幣市場上出現了較大的缺口,NOTE 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也可以被視作是對這一缺口的填補。可以看出,NOTE 的設計一定程度上吸取了 UST 的教訓,比如選擇了超額抵押,再比如構建了更為直接的支撐機制(mint 變借貸)。如果 NOTE 能夠成功複製 UST 的採用擴張之路,Canto 作為 Layer1 也有希望順著這一擴張而快速打開局面。

Gear:Polkadot 生態最受期待的智能合約鏈

Cosmos 生態有 Canto,Polkadot 生態也有著期待值相當高的 Layer1 Gear。

去年 12 月,基於 Polkadot 的智能合約層 Gear 宣布完成 1200 萬美元融資,本輪融資由 Blockchange 領投,Three Arrows Capital、Lemniscap、Distributed Global、Polkadot 創始人 Gavin Wood 等參投。

Gear 是一條支持 WebAssembly(WASM)的高級智能合約鏈,待成功拍下平行鏈插槽並接入之後,開發者將能夠在 5 分鐘內以最簡單、最有效的方式將其 Dapps 部署至 Gear,從而進入 Polkadot 大生態內。

從技術特點來說,Gear 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點特徵:一是支持多種不同的編程語言,如 Rust、C、C++ 等等,這將大大降低對區塊鏈不太熟悉的開發者的入門門檻,有助於為行業帶來更多人才;二是當應用在瀏覽器中運行時,WebAssembly 支持程序以接近本地級別的代碼執行速度運行,這將有助於改善用戶的實際體驗;第三點則是關於智能合約的交互,Gear 採用了 Actor 模型進行通信,這種模型在設計上是可分片且可並行的,允許開發者使用不同的語言進行異步編程,提高事務的異步處理效率,從而使得基於 Gear 構建的各種不同業務邏輯 Dapps 均可高速運行。

Celestia:讓 Celo 甘願降級作 “綠葉” 的 Layer1

Celestia 的前稱叫作 LazyLedger,雖然大部分讀者對這兩個名字可能都不是很熟悉,但你可能過下面這兩件事有些印象。

一個是去年 Polygon 推出通用可擴展數據可用性層 Avail 時,Celestia 的聯合創始人 Mustafa Al-Bassam 曾發推聲討 Avail 的介紹幾乎逐字複製了他在 2019 年寫的 Celestia 介紹。

二是今年 4 月,Celo 財庫組織 Ocelot 發文表示,計劃更改該公鏈發展路線圖,將其 Layer1 架構轉變為在 Celestia 之上的 Layer2 Rollup,使用 Celestia 網絡來實現共享安全性和數據可用性的方法,而不再承擔驗證者和共識問題的負擔。

Celestia 是一條極為特殊的 Layer1,該項目對自身的定位是 “首個模塊化的區塊鍊網絡”。具體來說,Celestia 會將區塊鍊網絡的技術堆棧模塊化,同時將共識層和執行層進行解耦,其本身作為共識層將只承擔交易事務排序和數據可用性驗證工作,具體的交易執行則將分散至其他鏈接至 Celestia 的執行層網絡(比如 Celo)之上。

換句話說,Celestia 採用的並非單鏈構架,而是 “共識層+執行層” 的多鏈構架,並希望以此來實現超越傳統區塊鏈設計的可擴展性、靈活性和互操作性。

路線圖顯示,Celestia 計劃於 2022 啟動測試網,並在 2023 年逐步啟動激勵測試網以及主網,其開發團隊也已確認未來會發行用於 PoS 質押的代幣。

不過,客觀來說 Celestia 在架構上與 Polkadot 的 “中繼鏈+平行鏈” 存在一定相似之處,而後者的多鏈構架發展路線暫時看起來並不是那麼如人意,因此待 Celestia 上線時能否實現預期仍有待觀察。

Aleo:四年磨一劍的隱私龍頭

嚴格意義上來說,Aleo 並不算什麼新項目,其創始團隊組建於 2019 年。在用了近兩年時間完成了底層協議框架的開發後,Aleo 於 2021 年 4 月完成了 2800 萬美元 A 輪融資,a16z 領投,Placeholder VC、Galaxy Digital、Variant Fund、Coinbase Ventures、Ethereal Ventures、Polychain Capital、Slow Ventures、Dekrypt Capital、Scalar Capital、Zero Knowledge Validator、Coinbase 前首席技術官 Balaji Srinivasan 等參投。

今年 2 月,Aleo 又完成了 2 億美元的 B 輪融資,SoftBank、Kora Management 領投,a16z 繼續跟投、Tiger Global、Samsung Ventures 等參投。

Aleo 的定位是支持智能合約的隱私型 Layer1,其技術核心在於 Zexe 和 Leo 兩個核心板塊,Zexe 共識協議在 ZeroCash 原有的 zk-snarks 技術上進行改進,不僅可以加密單純的 token 轉賬交易,也可以應用層面的互動交易;Leo 作為 Aleo 生態的編程語言,可將 Zexe 共識協議的 zk-snarks 設置模塊化,使得任何在 Aleo 平台上運作的 Dapp 都可以使用 zk-snarks。

值得一提的是,Aleo 第一季度時曾與區塊鏈遊戲平台 Forte(去年一年融了 9 億多美元)達成合作,後者將藉助 Aleo 的解決方案將零知識證明帶入鏈遊。

此前,Aleo 已完成了兩輪 testnet 測試工作,第三輪測試也正在籌備之中。待第三輪測試完成後,Aleo 也將進入主網發布階段,屆時其代幣也將同步釋放,此前 Aleo 已披露其代幣將採用減半式的通脹模型。

Anoma:支持任意資產自由交換的隱私網絡

Anoma 是知名風投 Polychain Capital 力推的隱私型 PoS 公鏈。

去年 4 月,Anoma 完成了首輪 675 萬美元融資,Polychain Capital 領投,Electric Capital、Coinbase Ventures、FBG Capital、CMS Holdings、Lemniscap、Cygni Labs、Walden Bridge Capital 等參投。

同年 11 月,Anoma 再次融資 2600 萬美元,Polychain Capital 繼續領投,參投機構 Fifth Era、Maven Capital、Zola Capital、Electric Capital、CMCC 等。

Anoma 主打的兩大核心概念分別是 “以物易物” 以及 “隱私”,該項目希望藉此來構建一個服務於每個人的隱私支付系統,從而將金融主權真正交還到個人手中。

所謂 “以物易物”,指的是 Anoma 希望創建一個允許任何資產充當交換或支付手段的網絡,使個人在交易中可任意選擇使用資產類別。值得一提的是,這裡的任意資產指的是任意可以交換的商品、服務或任何可用數字表示的具有內在價值的東西,包括在 Anoma 上創建的資產、通過互操作性協議轉移到 Anoma 的他鏈資產、以及穩定幣形式的法定貨幣等。

“隱私” 則更好理解,在 Anoma 中,為了保護用戶隱私並防止他人追溯收集數據,發送方、接收方、金額和資產面額都會被加密,且會利用零知識證明來保證資金的轉移。此外,Anoma 網絡的資產在轉移時會有一個所有資產之間共享的統一屏蔽池,而非每個資產單獨屏蔽。這樣一來,參與者越多,資產就越多,轉移就更加頻繁,從而大大增加了資產轉移數據的隱匿程度。

Iron Fish:旨在成為 Web3 世界的隱私層

「Iron Fish」這個名字來源於美國在二戰時期基於美洲原住民語言構建出的一套加密通訊系統, 該項目希望藉此來展示密碼學的神奇力量。

去年 11 月,Iron Fish 宣布完成 2770 萬美元 A 輪融資,本輪融資由 a16z 領投,Elad Gil、紅杉資本(Sequoia)、Electric Capital、Dylan Field、Alan Howard、Jeff Weiner(LinkedIn 執行董事長)、MetaStable、A Capital、Divesh Makan(Iconiq)、Do Kwon(Terra)、Matt Luongo(Keep Network)、Nathan McCauley(Anchorage)、Arrington XRP 等參投。

Iron Fish 的定位是一個 Layer1 的隱私網絡,該項目採用了 PoW 共識,同時將使用 zk-SNARKs 以及 Sapling 協議來為每一筆鏈上交易提供最高層級的隱私保護。Iron Fish 的最大亮點在於,該網絡希望在保護隱私的同時也不去損害鏈上交易的可訪問性,為此 Iron Fish 為每個鏈上地址額外配備了一個 “可讀密鑰”(view key),地址持有者可通過該密鑰授予其他人只讀權限。

這一機制很好地解決隱私類 Layer1 的監管難題,通過 “可讀密鑰”,Iron Fish 將允許相關機構在只讀狀態下查看相應地址的詳細信息,進而遵守必要的反洗錢(AML)義務。

當前,Iron Fish 仍處在第二輪激勵測試網階段,該輪激勵測試將一直持續,直到節點穩定、功能完備,做好主網上線的全部準備工作。

根據規劃,Iron Fish 未來將打通與其他主流區塊鏈之間的跨鏈橋,以為其他主流資產提供私密性保護,從而逐步實現其最終願景——成為整個 Web3 世界的隱私屏蔽層。

Monad:Jump 前任 “大腦” 的擴容理想

4 月中旬(那時 Jump 還沒被 Terra 折騰個半死),Jump Trading 研究負責人 Keone Hon 宣布離職並創立 Monad,其願景是通過構建一個兼容 EVM 的高性能區塊鏈,通過大規模改進 EVM 的執行效率,來釋放 EVM 生態系統的潛力。據 Keone 介紹,預計 Monad 的性能可達到以太坊的 1000 倍以上,並可承載更複雜的應用類型,從而實現更廣泛的採用。

在 Monad 看來,得益於以太坊充分的用戶教育,EVM 幾乎已成為 web2 世界中 Javascript 那般的 “標配” 選擇,然而當前以太坊所走的擴容路徑卻存在一定的問題,無論是分片還是 rollup 都會造成區塊鏈被劃分成獨立的執行環境,從而破壞鏈上的可組合性,因此需要構建一個性能更高的底層網絡。

在目前 Monad 已公開的資料中(參見:https://monad-labs.notion.site/EVM-scalability-the-case-for-radically-higher-throughput-53b5188b9b034701ba0565a468691b6a),雖然 Monad 強調了 Layer1 需要拿出更高的 TPS 來滿足應用的創新需求,但並未明確提及 Monad 將如何實現 TPS 的質變級飛躍。不過我們從官網少有的幾句話描述中可以看到,Monad 大概率會將擴容方向聚焦在低延遲編程、編譯器優化、多線程計算等方面。

新的時代,新的挑戰

每一輪週期,都會湧現出一批有著鮮明時代特色的項目。縱覽上述的這些項目,我們可以看到新一代 Layer1 們在繼續追逐 “擴容” 這一最大命題的同時,也在積極回應著 “隱私”、“可組合性”、“應用豐富性” 等其他命題。

儘管各家項目在設計思路、技術框架、特色功能上各有不同,但所有項目都在嘗試用屬於自己的方式去回應時代的需求,從編程語言的創新,到交易處理邏輯的重構,到對鏈上功能的思考,我們能夠看到新一代 Layer1 們正成為這個行業新的血液。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前方是一片坦途。橫向上看,新一代 Layer1 不單要面臨同時代對手的競爭,還需要去正面挑戰已打出一片天的 “舊” Layer1 們和正在逐步完善的 Layer2 們;縱向上看,隨著 Web3 的繼續落地與演化,新時代的應用無疑也會對新一代 Layer1 提出更高、更複雜的要求。

擺在 Aptos、Sui 們面前的,是較前輩們更嚴峻的競爭環境。

免責聲明:作為區塊鏈信息平台,本站所發布文章僅代表作者及嘉賓個人觀點,與 Web3Caff 立場無關。本文內容僅用於信息分享,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要約,並請您遵守所在國家或地區的相關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