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抽象的本質是 “連接整合” 和 “異構兼容”,功夫都在幕後,讓專案開發者能快速低成本集成並應用成熟的擴展服務,讓用戶感知到無縫的交互使用體驗。

作者:Haotian

圖片

很多人以為鏈抽像是 VC 炮製的概念,其實還真不是。看了 SevenX 這篇描述鏈抽象未來的文章深有啟發。目前市場高性能 layer1、平行 EVM、Layer2 RaaS、layer3 應用鏈、跨鍊等賽道的複雜環境,使模組化、鏈抽象成為兩個衍生孿生敘事。在我看來,「模組化」到一定程度必須要有「鏈抽象」。接下來,我來闡述下看法:

1)現在 layer1 公鏈層的競爭水深火熱,上一輪大家傾向於 EVM 化,因此出現了很多 EVM- Compatible layer1,這一輪 EVM 的先天不足遭到詬病,出現了一些主打並行交易的高性能 layer1 鏈,像 Solana、Sui、Aptos 等,還有一些底層架構徹底重構的平行 EVM 鏈,如 Monad、Artela 等。

2)layer2 敘事也早已不是純 EVM 的天下,出現了 BTC layer2 生態,有 BSquare 這類 EVM- Compatible 類型的 layer2,也有 CKB 這類 UTXO 同構綁定類型 layer2;此外還出現了高度模組化組合 layer2 生態,例如,模組化 DA 層設計 Celestia、以 Solana VM 做執行層的 Eclipse 等等。

這些鏈越多,競爭越內捲,鍊和鏈之間的跨鏈 interoperability 問題就越突出,至少涉及:底層語言、帳戶模型、合約標準等多種異構性。

例如,Move、Rust、Solidity 語言之間差異,開發者學習成本就很高;不同帳戶和狀態模型的差異,讓以太坊的 EOA 帳戶去兼容比特幣的 UTXO 模型會很難;不同鏈智能合約標準的差異,ERC20、ERC721 等標準在 Move 系公鏈基於 Object 為中心的鏈內會不好處理;Relay 中繼器在不同鏈之間的原子通信交互存在巨大挑戰,需要 RPC 實時監控各個鏈上的合約狀態並協調依序執行。除此之外,還有不同共識驗證機制(POW VS POS)、不同治理協調機制、不同擴展性能力、不同可信度安全底層等等。

這些鏈本位背後的複雜因素直接導致使用者本位有許多體驗糟糕的問題:

1)使用者在 EVM 和非 EVM 全鏈環境下,帳戶地址不統一;

2)使用者在控制 EOA 位址和智慧合約位址以及 MPC 管理等存在不一致的簽章規範,需要做簽章聚合;

3)使用者在不同鏈環境下需要不同的 Gas 費標準,Gas 轉換和摩擦都存在挑戰;

4)不同鏈之間有不同的流動性深度,使用者沒有統一的流動性管理環境等;

面對這些各色各樣鏈與鏈之間複雜性相容難題,鏈抽象的目標正是要把這些技術複雜性隱藏到幕後,而展示給用戶的則是一套簡單的前端 UX 介面。大家都熟知 @ParticleNtwrk 為了實現讓使用者透過 Unisat 直接連接 EVM 環境的問題,推出了 BTC Connect。其實這只是鏈抽像大工程的一小部分,除此之外,Particle 還做了哪些鏈抽象的幕後技術整合作業呢?

1)基於 Cosmos SDK 建構模組化 L1 公鏈底層架構,如此以來,Particle 可以連接 EVM 環境、BTC UTXO 環境、Solana 高並發環境等,Cosmos 的 IBC 和中繼器等都為其最大程度連接複雜性多 layer1 環境提供了框架前提;

2)建構了 Keystore 合約實現全鏈帳戶抽象,由合約管理用戶各個異構鏈上的帳戶和狀態訊息,包括地址、公鑰、簽名等跨鏈訊息傳遞等;

3)用去中心化 Bundler 服務,即 intent 意圖 Solver 處理中心,來接收用戶的複雜操作指令並將其轉化為鏈上可執行的交易,例如 Paymaster 代付 Gas、Social Recovery 等優化交易體驗等,都透過意圖層建構的 UserOps 來實現;

4)跨鏈通訊和中繼器 Relayer 來負責在各個鏈監聽交易和狀態更新並且按順序即時響應並反饋處理,為全鏈交互絲滑體驗和統一的流動性體驗提供基礎;

5)針對 Gas Token 不統一的問題,未來 Particle 也會發行生態代幣 $PARTI 來統一不同鏈上的 Gas 消費,實現 Gas 抽象,關鍵是,除了跨鏈資產結算之外,Gas Token 也會提供雙質押安全模型機制來確保各個鏈上的交互可信任安全性。

最近,整合 Particle 帳戶抽象化和 BTC Connect 服務的 MerlinChain TGE 上線了,我留意到市場上出現了一些抱怨 AA 使用體驗較差的問題。其實也不難理解,鏈抽象服務主體提供的相當於一個可插拔的介面拓展服務,介面本身(CDK)的簽章演算法最佳化與適配需也特別關鍵。像 Bearchain、opBNB 等 60 多條鏈也都整合了該服務,Particle 只是提供了一種標準化的可供合作項目方直接集成的鏈抽象服務,若要憑一己之力承擔所有的兼容體驗不給力問題也不現實。

以上

在我看來,Particle 就是一條典型的致力於解決鏈抽象複雜問題的模組化 layer1 公鏈。 SevenX 在文中還例舉了 @LightDotSo @NEARProtocol 等不同解決方案,我就不一一解讀了,但這類技術服務理解起來並不難。

鏈抽象的本質是 “連接整合” 和 “異構兼容”,功夫都在幕後,讓專案開發者能快速低成本集成並應用成熟的擴展服務,讓用戶感知到無縫的交互使用體驗。

總之,鏈抽象賽道的未來正是由現在跨鏈原生環境的複雜性所造就的,現在大家還沉浸在模組化組合帶來的複雜性繁榮非理性期,或許還無法感知鏈抽象的價值。當 Mass Adoption 願景逐步實現,鏈間競爭內捲到需要大浪淘沙洗牌的時候,鏈抽象賽道的價值自然會顯現。

免責聲明:作為區塊鏈資訊平台,本站所發布文章僅代表作者及來賓個人觀點,與 Web3Caff 立場無關。文章內的資訊僅供參考,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要約,並請您遵守所在國家或地區的相關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