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社交協定可能天生就帶著「火不了三天」體質,但 Vitalik 看好,a16z 打錢的 Farcaster,為何沒能在社區中引發大規模討論與採用?

作者:bayemon.eth, ChainCatcher

封面:Farcaster

今年夏天,Friend.tech 一夜爆火,一雙藍色的兔耳朵迅速登陸各大媒體的頭版頭條,社區使用者爭相加入 Friend.tech 大家庭,“誰有 Friend.tech 邀請碼” 也在各個社群里反復出現。 Layer2 新貴 Base 作保,頭部機構 Paradigm 參與種子輪投資,單就這兩樣,普遍意義上來講,Friend.tech 的 “榮華富貴” 就算是保住了。

然而從數據角度來看,先天條件極佳的 Friend.tech 似乎也沒能逃脫 Web3 社交「三分鐘熱度」的魔咒,Paradigm 投資消息官宣后單日交易量最高達 53.98 萬,而昨天僅剩下 12.40 萬次。 但 Friend.tech 的一時火爆也讓很多人的目光重新投向被冷落已久的社交賽道。

同樣是大機構護航的社交應用遠不止 Friend.tech 一家,早在去年 7 月,去中心化社交協定 Farcaster 就拿到了由 a16z 領投的 3000 萬美元融資。 此外,Vitalik 也在近期與 Bankless 的對談中,多次表達自己對去中心化社交的興趣,並直言 “Farcaster 實際上非常成功”。 除此之外,Farcaster 創始人 Dan Romero 曾是 Coinbase 高管,某種程度上創始人團隊也有 “Web3 大廠背景”。

然而據 Dune 數據顯示,Farcaster 註冊量僅有 24202 個,單日互動也僅有 13655 次。 僅僅五位數的註冊與互動數量,顯然無法同病毒式擴散的 Friend.tech、甚至近期的 Tip Coin 對比,Farcaster 在社區中甚至可以說是反響平平。 雖然社交協定可能天生就帶著「火不了三天」體質,但 Vitalik 看好,a16z 打錢的 Farcaster,為何沒能在社區中引發大規模討論與採用?

身為「協定」帶來的技術壁壘

幣安在 2022 年 12 月發布的《Web3 Social: Road to Mass Adoption》報告中,將 Web3 社交生態分為基礎設施、中間件、應用以及工具四個類別。 雖然文章開頭用 Friend.tech 與 Farcaster 對比,但 Farcaster Protocol 作為協定, 本質上與應用類的 Friend.tech 不同

所謂的協議其實是一套邏輯確定的規則,用於數據查詢、組織和展示,成為區塊鏈底層設施和應用程式之間仲介。 通過這一套邏輯,應用層的使用者可以不考慮內部流程、數據結構、程式設計的差異進行通信。  簡單來講,協定的存在,讓建造巴別塔的人們能夠使用「同一種語言」無障礙交流。 Farcaster 創造的是一個讓開發人員在無需許可自行創建 dAPP 的仲介層,同時允許使用者能在諸多 dAPP 中自由遷移數位身份與社交圖譜。 由於 Web3 中的大多數創新都是在現有生態系統中構建的,協議對於基礎設施和應用而言都顯得格外重要。 這大概也是 Vitalik 格外看好 Farcaster、Lens 等協定的原因。

話說回來,既然協定在 Web3 社交生態像是「世界通用語言」一樣的存在,那為什麼 Farcaster 還得不到多數人的關注? 拿同為「協定」的 HTTP(超文本傳輸協定)類比,即便是對這種幾乎與人們如影隨形了 40 年之久的協定 OG 來講,絕大多數的消費者都不瞭解甚至毫不關心網路數據傳輸的原理,因為在普通使用者眼中,所謂的原理只需要開發者和網路工程師關注即可。 一套看似「無所不能」的協定,很容易讓人產生「boiling the ocean」的錯覺,令普通使用者甚至略懂一二的業餘玩家望而生畏。

此外,同樣作為社交協定,Farcaster 同 Lens Protocol 最大的區別在於,Lens Protocol 將所有資訊都存在 Polygon 網路上,而 Farcaster 則採取鏈下解決方案,即只將帳戶、存儲以及密鑰等最重要的基本資訊存在乙太坊上,將需要頻繁操作的認證、註冊等相關信息保存在鏈外的 Farcaster Hubs 上。 這也就意味著 Hubs 上需要保存所有節點數據的副本,並需要根據協定活動即時更新,因此,磁碟存儲會提高 Hubs 運營成本,對設備也有不算低的要求。 雖然 Farcaster 團隊表示正在尋求處理存儲與頻寬問題、降低 Hubs 成本的解決方案,但在問題解決之前,Farcaster 由於參與成本偏高再次勸退了一小批「熱心市民」。

某種程度上講,Farcaster 身為社交協定,受眾範圍遠遠小於 Friend.tech 等社交應用,從根本上引發不了過於狂熱的粉絲經濟效應。

是否是加密原生的

暫時走出協定的圈子,單討論 APP,基於 Farcaster 構建的社交應用 Warpcast,有著與 Twitter 類似的前端頁面,功能方面也可以實現發貼、回復、評論等,除此之外,還能進行錢包鏈接、鏈上活動追蹤、NFT 展示等加密原生行為。 雖然外觀類似功能雷同,但 Warpcast 跟 Twitter 也就停留在「長得像」這個階段,沒有任何聯繫和互動。 反觀 Friend.tech 和 Tip Coin,一開始就明明白白地打著依靠 Twitter 引流的小算盤——Friend.tech 早期邀請 Twitter 各大 KOL 入駐,Tip Coin 更簡單粗暴,發推加 tag 就能換專案代幣。 可以說,Friend.tech 和 Tip Coin 由於「操作簡單」一時風靡,某種程度上是使用者依靠 Web2 社交網路的直接變現,他們與 Web3 之間的紐帶只是代幣而已,並沒有其他加密原生的新概念與操作。

而 Warpcast 之類建立在 Farcaster 基礎上的 dAPPs,一開始的受眾群體就是加密原生使用者,這也就意味著建立在 Farcaster 之上的社交圖譜需要使用者從零開始構建,而目前的 Web3 社交網路顯然無法像 Web2 那樣面面俱到。 此外,對加密技術不瞭解的使用者,還需要更多時間理解與第三方完全共用社交圖譜的構想,並需要接受數據的控制權將屬於開發人員,並且不會受到使用者本人監督的 “去中心化” 特性。

雖然 Farcaster 是更地道的 Web3 社交協定,但在 Web3 的概念真正被普遍認可,Web3 社交真正做到 “無孔不入” 之前,在其基礎上重建社交圖譜所耗費的成本都是不可忽略的。  不過長遠來看,Farcaster 作為協定層玩法遠比 Friend.tech、Tip Coin 之類 “為了空投變 I 為 E” 的 “強制性” 社交應用有趣,在整個 Web3 社交生態更進一步的未來,人們會在長久地積累中看到 Farcast 為社交圖譜帶來的價值增量。

投入 Optimism 的懷抱,Farcaster 能否逆天改命?

今年 8 月,Farcaster 選擇把 Farcaster 身份與存儲合約遷移到 OP Mainnet,並啟動無許可權註冊。 一方面,無許可權註冊取代之前的邀請模式,大概率會帶來 Farcaster 註冊與使用數量的增加 ,選擇將近 5 倍 TPS 的 Layer2 網路,確實是對沖後續輸送量隱患的有效手段。

此外,Farcaster 聯合創始人 Dan Romero 直接指出,當前「最活躍的用戶和開發者」都在使用 Optimism 或其他 OP Stack 網路(例如 Base)。 如果說多數社交應用是將使用者的社交網路變現,那麼 Farcaster 等社交協定就是將社區開發者的能量變現,這就很容易解釋為什麼 Farcaster 在茫茫 Layer2 海中選擇了 OP。 對於依靠開發者創造社交生態多樣性的協定而言,OP Stack 發佈之後迅速建立起來的超鏈王國確實誘惑太大,主動靠近動力來源的 Farcaster 似乎也在宣告,團隊已經在把協定大規模採用提上了日程。

目前 Farcaster 還處於測試版階段,使用者可以先提交候補名單等待,但近日 Farcaster 已經陸續對一些符合條件的使用者(捐贈者、乙太坊鏈上部分 NFT 持有者等)開放註冊。 本周,Farcaster 將進一步實現無需許可的註冊,即將對更多用戶開放。

免責聲明:作為區塊鏈資訊平臺,本站所發佈文章僅代表作者及嘉賓個人觀點,與 Web3Caff 立場無關。 文章內的資訊僅供參考,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要約,並請您遵守所在國家或地區的相關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