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展示了團隊的創造力

作者: Chloe

Arbitrum 是把原本在以太坊上進行的計算工程轉移到 Layer 2 進行,然後不需要進行任何驗證就假設這些計算結果是正確的,並將數據發布回以太坊。但是為了避免有人作惡,設置了 7 天的挑戰期來緩衝(如果發現有人欺詐就扣保證金)。

Arbitrum 在去年 8 月 31 日推出了升級版的 Nitro,它的費用更低、以太坊兼容性更好以及 zk 證明更簡潔,總之是一次全面的升級(而不是針對特定的問題)。不過由於它沒有重新發新鏈,而是從 Arbitrum One 無縫升級,所以還是叫 Arbitrum One。

支撐 Nitro 的關鍵創新可以概括為四點:證明程序、以 Geth 為核心、實現執行與證明分開、交互式欺詐證明的 Optimistic Rollup。

不需要共識機制的證明程序

Nitro 使用兩階段執行交易。

第一階段:在 Layer2 自行處理

用戶創建了一筆交易,經過錢包簽名確認後,會發送給 Nitro 的 Sequencer(序列器)。

Sequencer 收到信息,通過「狀態轉移函數」過濾掉無效交易,並把剩下的交易公平地進行排隊。

然後不需要任何額外的鏈上確認(如 L1 以太坊),就直接無條件地讓節點在本地執行,並向客戶提供交易收據(包括提交了惡意或者錯誤信息的用戶),這個過程通常只需要一兩秒鐘。

但此時的交易還沒有向 L1 以太坊提交,有更改的餘地,所以稱作「軟確認」,不過對用戶來說,到這一步就已經完事兒,其實後面還有很多步驟來確保安全性。

第二階段

Sequencer 向以太坊發布排隊序列,並最終確認,也就是「硬終結」。

一種發送方式是在給每筆交易排序時,都向所有訂閱者發布即時通知。另一種方式是匯總起來在 L1 以太坊上按批次發布(間隔幾分鐘)。

需要強調的是,Sequencer 在第一階段的「狀態轉移函數」操作是公開的,任何人都可以根據自己已知的交易順序去計算狀態轉移函數,所有誠實方得到的是相同的結果。

因此,Nitro 的節點不需要共識機制,只需要獲取交易序列(即時提取和在以太坊上批次提取),並自行在本地運行就可以了,所以會顯著降低成本。

用 Go 語言重寫的節點軟件 Geth

Geth 即 go-ethereum,顧名思義,是用 Go 語言編寫的以太坊節點軟件,讓礦工去執行交易,這是 Nitro 最核心的部分。

Arbitrum 的舊方案方案是通過定制的 Arbitrum 虛擬機(AVM)來模擬 EVM,它的一些內部邏輯在 EVM 不一致(例如 Gas 的計算),所以僅限於低級指令。

而 Geth 則基本完全支持以太坊的數據結構、格式和虛擬機,所以可以實現以太坊高度兼容。

值得一提的是,Geth 是拋棄了舊方案積累的堆棧(用自己定制的語言 mini 來實現自定義邏輯),直接另起爐灶用 Go 語言編寫的,大部分開發工作都是藉鑑了現有的開箱即用的代碼,而且整體上也更精簡。

執行與證明分別兩套代碼

Layer2 的任務有兩個——執行和證明,這是兩個側重點,無法兼顧,因此 Nitro 用不同的代碼來實現。

不過都是同一套源代碼,剛才提到的讓礦工去執行交易的節點軟件 Geth 用的是源代碼,執行速度更快。

但是關於欺詐證明的代碼,則編譯為二進制的 wasm 格式,特點是可移植、體積小、加載快並且兼容 Web。而且 Nitro 又對 wasm 格式進行了微調,讓它更適合與鏈交互,稱之為 WAVM 代碼。

在 WASM 代碼上進行 Arbitrum 的交互式欺詐證明,就取代了 Arbitrum 虛擬機(AVM)的架構,直接以標準的語言和工具來構建和編譯。

互相檢舉的交互式欺詐證明

Nitro 採用的證明系統是他們首創的「交互式欺詐證明」。

簡單來說,所有的交易完成後還要預留 7 天時間接受驗證者的檢查(是否為欺詐或無效),如果確實有問題那就重新執行。

驗證者相當於以檢舉為生的賞金獵人,但是為了避免有人通過誣告來擾亂秩序,還允許賞金獵人之間相互檢舉揭發,這樣雙方不斷舉證,直到一方不再跟進為止。

最後把檢舉的這筆交易提交到以太坊上執行並驗證到底誰是錯誤的,並把誣告者的保證金分給挑戰誣告者的賞金獵人。

這就是交互式欺詐證明,相當於用市場化的手段引入了外部監管者,是一種治理機制上的創新,可以極大地提高驗證效率和準確性。

總結

作為 Arbitrum 的迭代版本,Nitro 目前已協助啟動數百個項目,積累數十萬的獨立用戶,數百萬筆的交易和數十億美元的橋接資產,目前佔市場優勢地位。 

除了使用 Nitro 這套技術升級了 Arbitrum One,Arbitrum 團隊還希望用它創建特定應用的 Rollups,他們未來還想吸納 Solana 和 Cosmos 生態的資源(尤其是開發者)。

Arbitrum 在生態孵化運營上的能力有目共睹,與此同時也攻克了大量技術上的瓶頸(尤其是以非區塊鏈的方式來完美解決),充分展示了團隊的創造力。相信從 Layer2 一路走來的他們,會走向更大的生態。

免責聲明:作為區塊鏈信息平台,本站所發布文章僅代表作者及嘉賓個人觀點,與 Web3Caff 立場無關。文章內的信息僅供參考,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要約,並請您遵守所在國家或地區的相關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