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乙太坊的技術太「滯後」於市場發展了。
作者:Haotian
封面:Photo by Shubham Dhage on Unsplash
看到 @VitalikButerin 面對漫天的質疑和謾駡還在 update 技術落地進展,內心五味雜陳。 我問了很多開發者朋友,從工程師視角,乙太坊無疑是最穩健且成功的,但從市場的視角,乙太坊的困境在於「技術」與「市場」嚴重脫節了。 Why?
1)比如,Vitalik 稱 Helios 輕用戶端的集成,可以讓錢包服務方通過手機、桌面等輕用戶端直接在本地就可以完成鏈上驗證。 乍一想,很 cool,乙太坊的節點驗證工程又足夠去中心化了,Really important step。
然而估計很多錢包專案方會想,你早些時候幹啥去了。 現在大多數錢包已經通過 Infura Alchemy 等中心化 RPC 服務,通過本地節點集群或雲端部署的方式實現了低延遲,就近訪問的節點驗證方式,甚至特定 VPN 限制地區還會有專用節點部署。
問題來了,乙太坊的輕用戶端姍姍來遲了,看起來很 cool,那錢包服務方願意解綁那些中心化 RPC 過渡方案,遷移接入乙太坊的輕用戶端來提供服務嗎? 答案估計是不,原因很簡單,現有方案夠用且省心,為何要額外增加開發(技術適配、安全測試)成本做升級轉換。
輕用戶端只是其中一個例子,足以說明很多時候,乙太坊的技術太「滯後」於市場發展了。
2)再舉一個反例,昨天和 @0xNing0x 聊天交流時,拍腦洞構想了一個假設:乙太坊 Rollup-Centric 的戰略之所以發展停滯了,是因為坎昆升級技術反覆運算太成功了? 雖然這個假設是事後推理,但從市場角度考慮,也不是完全沒邏輯:
1、坎昆升級直接打擊了第三方 DA 等模組化堆疊的敘事。 坎昆升級前,乙太坊 DA 成本貴, @CelestiaOrg 提出了把 DA 能力抽象給第三方,模組化敘事因此爆火。
那陣子還在 amber group 做研究員的我,看了不少圍繞 DA 做文章的創業專案,都一副活力四射的樣子。 而坎昆升級后,乙太坊 DA 成本直線下降,第三方 DA 甚至模組化的大敘事都被澆了一盆涼水,一個本會無限內卷的市場,因為技術升級熄滅了?
2、坎昆升級直接讓 layer2 們必須在應用生態和用戶增長方面交出答卷。
坎昆升級前,layer2 市場多熱鬧。 OP-Rollup 和 ZK-Rollup 的技術大戰正酣; OP Stack 和 ZK Stack 的商業堆疊想像空間被拉滿; @MetisL2 等新銳 layer2 以去中心化 Sequencer 為抓手向四大天王發起挑戰; @taikoxyz 、 @Scroll_ZKP 等緊咬住無限接近 type 0 的 EVM- Compatible layer2 這一敘事聲勢很大,layer2 和 layer3 的應用鏈前景也一片大好; @eigenlayer 構建的 AVS 中間服務網路商業故事,也備受矚目。 那可是 layer2 的盛世啊。
坎昆升級后,乙太坊 Blobs 空間夠用,layer2 的 DA 成本被降到可忽略不計,這個時候,市場開始懷疑,layer2 的應用生態發展怎麼樣了,給乙太坊主網使用者拉新的工作如何等等。 結果發現,一片熱鬧的盛景之後,答卷一塌糊塗。 唱衰 layer2 的聲音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發酵了,而 layer2 罵不動了,以 layer2 為中心發展的乙太坊咋能逃脫責難?
假設,Vitalik 身後有一個能掌控市場、技術、商業等運作規律的 CEO,正好敏銳的捕捉到了坎昆升級可能對市場炒作面情緒帶來的影響,將坎昆升級延遲 1 年會怎樣?
按照市場預演的邏輯,模組化大爆炸——>OP Stack、ZK Stack 引發萬鏈齊發——>layer2 四大天王被洗牌——>layer2 成乙太坊主網「納稅」大戶——>Fomo 下乙太坊主網 Gas 保持擁堵,ETH 則持續「通縮」——> 以太坊價格上漲。
ok,這是大家想要的劇本嗎? 我很清楚這樣的假設毫無意義,但如果是,又是乙太坊技術「超前」於市場的又一大例證。
以上。
本質上,其實就是公鏈「技術」發展和「市場」脫節了。
我整天和開發人員混在一起,我很清楚乙太坊的代碼貢獻者中很多都是執著的技術追求者,他們甚至不屑於聊幣價,我相信 @VitalikButerin 不到萬不得也不會回應關於幣價的任何事情。
整個區塊鏈的公鏈 infra 有明顯的工程師思維痕跡,與市場脫節似乎無法避免,換言之,如果乙太坊一開始就能同時把控技術和市場齊步走,乙太坊還能是今天的乙太坊嗎?
免責聲明:作為區塊鏈資訊平臺,本站所發佈文章僅代表作者及嘉賓個人觀點,與 Web3Caff 立場無關。 文章內的資訊僅供參考,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要約,並請您遵守所在國家或地區的相關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