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 Friend.tech 的 Web3 社交之路

作者:经济模型小组成员

编排:黑羽小斗

文章:Buidler DAO

封面:Friend.tech

注: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

Intro

Paradigm 曾提出 Crypto Native 的社交应用是其重点探索方向之一,当其看到 Racer 团队做的 Stealcam 时,他们认为找到了一个值得一起与其探索的团队。Friendtech 的再次火爆表明团队绝不是仅有运气,也初步证明了 Paradigm 的眼光。

在 Friend.tech 中,用户的社交网络被明确定价,如同其 Slogan 所传达的 “Your network is your net worth.” 当一个 Web3 Native 的用户进入到 FT,bonding curve 曲线和积分空投预期让用户一眼便知这是一个类 Ponzi 的 Web3 项目。值得一提的是,FT 也捕获了不少圈外的用户。当这些非 Web3 用户进入 FT, 简单而无需重复私钥签名的操作带来了丝滑的类 Web2 的操作体验。

整体来说,用户可以体验到 Web3 产品巧妙融合了 Fi 之后独特的乐趣,融合了社交、刺激、投机等多种感受。创始人 Racer(@0xRacerAlt)在一次访谈中也曾提到这点 “Gamification is the vibe.” Friend.tech 正是这一理念下的又一产物。

经济模型小组内部从不同维度对 Friend.tech 进行了探讨。虽然目前其产品功能相对单薄,且数据已有回落,我们还是决定尽可能多欣赏其优点,并尝试去探究其未来经济模型设计的可行性。让我们一起继续观察这个社交实验~

欢迎加入经济模型群与我们讨论:扫码添加 BuidlerDAO 小助手入群,请备注经济模型。

全文 6358 字,预计阅读时间 22 分钟

文章速览

01/  买卖 Key 的心理体验 

02/ GTM 节奏和策略

03/  技术实现上的亮点

04/ Friend.tech VS 其他产品 

05/  怎么看当前的经济模型及未来迭代思路

06/  猜测 Friend.tech 会如何设计其积分奖励?

01/ 买卖 Key 的心理体验 

Luke:Friend.tech 我觉得从 Web2 和 Web3 角度都有亮点。在 Web3 角度,就是体验这个产品时感受到的亮点。从 Web2 角度,用户买入的是一个权益,是消费,但是 Friend 通过 bonding curve 去给这个 key 定价,支持权益的买入卖出,买入则涨价、卖出则降价。

所以用户在购买这个权益后,权益可以二次售卖,导致用户消费权益的心理成本是很低的。同时这个权益的价值会变化,这个感受也很神奇,这个神奇的感受并不是来自于赚钱,而是作为 Influencer,第一次感受到自己被定价了,作为普通用户,第一次感受到自己的消费选择被定价了。可以从自己的消费品味中,获得非常直接的、数值上的正反馈。

再额外插一些私货,我一直是 AA 技术的拥趸,但是抨击「清真派」的 AA 钱包。Friend 的产品体验非常好,虽然是一个 Crypto 产品,但是屏蔽了各种和链交互细节,什么是好的 AA 钱包呢?其实我觉得 Friend 和 Unibot 是 AA 钱包产品的范例(当然他们并没有用到 AA)。做出好的 Use Case,让用户可以忽略链的存在,但是能获得之前没有的新体验,这个才是 AA 钱包发展的方向。

Ethan:Friend 整个界面的设计还是比较简洁的,且提供了类似 Web2 的体验。买卖的授权和操作只需要一次确认,大大降低了理解和操作的门槛。当体验达到这个程度的时候,其实用户们买买买的欲望就得到了强化,尤其在主页上还会看到谁买谁,谁卖了谁,这使人感觉粉丝经济好像离自己很近,你的影响力和被关注得到了价值依据,类似最早玩抢车位和偷菜时的感觉,带有强烈的社交认知和交互感,这也是 Friend 在体验端上进行了优化后获得的庞氏社交体验感。

从社交感受来说,key 的方式可能与个人 IP 的概念很像,我们生活在众多 Up 主和 KOL 存在的时代,个人 IP 非常具有社交高级感。这种感觉怎么描述呢?比如巴菲特的晚餐,这恐怕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个人 IP 了。如果继续扩展思考的话,还可以想到虚拟人物,比如钢铁侠和叮当猫。个体在这个时代中获得自我认同感是非常难的。且在个人社交情感逐渐淡漠的当下,直接持有 key 变成了一种有点高级的社交感,好像你比其他人更进一步地和一个朋友建立了更高的友谊关系。这种社交参与感看似与 KOL 付费群体类似,但是从每个人买 key 的不同价格和这种互动体验来看,是不太相同的且更高级。

体验总结:整个体验在最开始的时候稍稍麻烦,包括充 U 和链接 Twitter,但是进入了 dAPP 后就很丝滑,适应大脑的简单思考逻辑,不需要费劲思考,只有一个 Purpose,Buy and Sell Your Friend,简化了显示,简化了购买,最后直入主题,谁买了你,你买了谁,给与爽感。几乎不需要动脑理解。

从马斯洛需求理论出发,如何看 friend.tech 提供的社交感觉?

Ethan:  经济模型小组 Gannicus 的庞氏文章曾经提到早期庞氏的重要性,对于 friend 来说,早期的庞氏建立在人们的三观和社会性上。如果从马斯克需求理论上来说,这一设计其实恰好满足了第三层和第四层的需求,即归属需求和尊重需求。在买进朋友的 key 时,获得的不光是归属于朋友的圈层中的友谊和更近一步的奇妙感觉,更像是达成了和朋友关系的更近一步,成为了更加亲近的圈层,这种感觉使购买 key 的消费阻力也会小一些。尊重需求的话,则在于当别人买了你的 key 时,产生的对于自己价值的自我认同感,好像获得了更多的社会成就和地位,以及更强的社交认同和自信感。所以虽然 friend 初期是个庞氏结构,但是其带来的社交体验是很高级的。

02/ GTM 节奏和策略

Leo:

Friend.Tech(FT)的市场渗透策略值得我们关注。8 月初,FT 的用户增长来源于项目方发放的有限数量邀请码,随后允许早期用户每个账号邀请三人,实现了第一波冷启动。与此同时,FT 邀请了英文区的各类 KOL(包括 Web2 KOL)入驻,使得其在 TW 平台上的热度迅速崛起。接下来的第二波热度是随着市场声量的扩大,FT 团队增加了用户的邀请码名额,并结合 PR Paradim 5000w 融资信息,释放半年的空投预期(每周五发放积分),这些动作迅速吸引了加密市场关注,实现了爆炸式的裂变增长。一周内,大量的用户涌入和交互行为使得 FT 在以太坊链上的交易收益超过 Lido,位列第二,仅次于以太坊主网。

正当市场在质疑 FT 的热度可持续性和 Ponzi 属性时, FT 产品以几乎每周一更的方式迅速迭代。首先,将 share 名称更改为 key,用购买访问权的概念代替 share(股份)金融化标签。8 月 25 日,FT 宣布开放图片发送功能,对于粉丝经济用户和消费者是一大利好,Onlyfans 为主的 Web2 用户纷纷加入 FT。次日,FT 又宣布向 Milady Holder 空投邀请码,旨在直接捕获 Web3 Meme 社区用户。持续迭代的新的功能和稳健的叙事节奏给用户增加了心里暗示,“Stay tuned,别急!项目方在做事,更多可能性慢慢揭晓~”

除此之外,有意思的是在 8 月 24 日 Nick Tomaino(1confirmation 创始人,前 Coinbase BD,TW 52.4K 粉丝)发推抨击鼓吹并使用 FT 的用户为 “下水道的老鼠”。FT 在 2 天后转发推文并宣布与 Nick Tomaino 合作,推出 Nick 粉丝专属邀请码 “ft-𝘀𝗲𝘄𝗲𝗿𝗿𝗮𝘁“。 FT 以正面幽默回应的方式危机公关,借力打力,毕竟黑红也是红。

虽然市场一部分人持续看衰 FT,但大多都围绕其 Ponzi 属性和其较差的交互体验感。但我认为 FT 目前营销方面的每一步都走得恰到好处,精准的 Web2&3 营销策略和快速的产品迭代使得其持续捕获新的用户,保持市场热度。接下来 FT 是否能成功/保持热度得看持续产品迭代能力和接下来的营销策略是否能帮助保持其用户量,至少在空投之前,FT 还有半年试错机会,我们持续观望~

03/ 技术实现上的亮点

付老师:从技术人员的观察角度,friend.tech 给出了一个很不错的技术实现方案:用户在手机的浏览器上访问 https://www.friend.tech/, 然后将应用程序添加到手机主屏幕。

他们的技术实现选择这种安装方法可以绕过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Store 规则,这种方式可以供很多技术方来参考,很轻便,省去很多的审核麻烦。以后会不会禁止或限制这种方式呢?

注:PWA(Progressive Web Apps)会成为大家以后做应用的首选吗?

04/ Friend.tech VS 其他产品

Friend.tech VS Bitclout

Vincent:  有一个老项目 Bitclout 与 Friend 的产品逻辑比较类似,同样帮助创作者发行个人社交代币。前者的定价模型是 Price=0.003*代币流通量^2,不同的点在于 Friend 在产品机制上做了很多改变。首先新用户访问机制上, Friend 采用邀请制,一来饥饿营销吊足胃口,二来用户增长相对可控,确保服务器资源充足。其次账户上面 Friend 采用 MPC 钱包,用户授权 Twitter 登陆就可以生成一个 EOA 钱包账户,体验丝滑交易成本低,购买/出售 key 均不需要签名。这些构成了 Friend 快速增长的产品基础。

Friend VS Stealcam

Jane:回顾团队上一个爆火产品 Stealcam,我们可以在 Friend.tech 上看到一些传承和迭代。

Stealcam 是一款图片应用,核心功能是偷图(付费获得查阅权)和开图(查看图片)。偷图价格会以一定的规则增长,除了返还被偷图者的出价外,两次买卖的差价则在创作者(45%)、被偷图者(即此次交易卖家,45%)和协议(10%)之间分配。也就是说,只要持续有人愿意进行买卖,偷图行为本身是有利可图的。这个玩法本身非常简单,但是被用户用到了各个场景中,创作者和粉丝互动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简单玩法规则 + 广泛应用可能性 + 名人/重要节点推广+ 适度经济模型刺激+引发 Fomo 心理,在 Friend.tech 上,我们也再次见识了这个配方。事实上,早在 5 月,团队就宣布其正在围绕 Social Tokens 开发 Friend.tech,并希望在复现 Stealcam 早期狂热的基础上获得更大范围以及更可持续的成功。而在新产品中做一个 Social Token 发布者的想法也正是来自于他们看到 Stealcam 用户会讨论照片价格作为自身的社交资本。

不难看出,团队对 Web3 核心人群的心理有精准把握,同时将其对 Fi 的理解包裹在了一个极低门槛的社交体验中。这是不是 Web3 独有的 PMF 呢?

Friend VS Nirvana

dq: Friend.tech 里 key 的定价和流动性机制让我想起了 Nirvana (https://www.nirvana.finance/)。相似点大概是彻底透明的流动性机制了。所有代币的生成都来自买单,所有买单付出的 ETH 都沉淀在流动性池里(我们暂且忽略交易费这种摩擦成本),所有的卖单都在消耗流动性池子里的 ETH。买卖的价格亦是公式写死,透明。Friend.tech 和 Nirvana 的区别就在于,公式有所差别。

从心理层面,价格机制透明的话,也许大家的 FOMO 情绪会更深。以及社交的想象空间更大,也天然会吸引到更多人来参与。

Friend VS 值乎/分答

Luke:从 Web2 角度,Friend 让我想起了之前在微信生态内爆火过的值乎和分答,在一个强单向关注关系的社交媒体平台,肯定会出现类似的生态,需要粉丝与 Influencer 之间有 1 对 1 互动的渠道。

Friend 这个产品很多人觉得是付费群聊,其实是被它的 IM 界面迷惑了,这个 IM 界面你看不到其他人的问题,只能看到 Influencer 的回复,其实就是付费问答。

这种产品形态好处很多,和付费订阅/小密圈这种相比,内容生产成本更低、更非标、更亲密。但是确实也有问题,比如值乎和分答都是火过一段时间后就熄火了,这么简单的互动形态,如何不断迭代,既保证自己独特的定位,但是又不会让用户流失,是一个很难的问题。

05/ 怎么看当前的经济模型及未来迭代思路

经济模型对于社交产品冷启动和长期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 Friend.tech 基于积分的经济模型机制尚未披露明确规则,而其买卖 key 的定价方式则异常简单。不过平方的定价方式也受到很多诟病,评论者普遍认为这将使模型不可持续。我们对此有一些不同的想法,也期待其后续在经济模型上的持续迭代。

Key 定价

目前 Key 价格函数为 :

Q: Friend 用 bonding curve 去定价,是一个好的定价方式吗?

Luke:  在我看来链上的曲线,都是在还原链下真实发生的交易行为,比如 AMM 曲线在还原 Orderbook 的的一种摆单方式,bonding curve 定价符合一个基本的逻辑,就是买了就会涨、卖了就会跌,所以也算一种有效的模拟。但是当然这种粗暴的模拟是失真的,所以一定不是最好的定价方式,但是对于现阶段的 Friend 来讲够用了。

因为一方面这个机制其实在 DeFi 里早就出现了,是一个被验证的模式。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降低用户使用门槛,牺牲了模拟的真实去换取简单。假如一个 key 的流动性需要组 Uni v3 LP 才能建立起来,那这个产品一定是失败的。所以我觉得 bonding curve 不一定是好的定价方式,但是一定是结合当前 friend 的业务目标下的实用主义之选。

但是我觉得团队肯定会继续去迭代新的曲线,找到更好的定价方式,也权衡好体验。不过在不能做 AB Test 的 Crypto 行业,做数值模型的更新并不容易,期待团队的下一步动作吧~

Gannicus:这个定价曲线也许也可以不用更改,投资者会自己选择,kol 变成投资品,想炒贵的、赌便宜的自便。

Q:怎么对待日益高涨的 key 价格?

Ethan:可以博主设置一个自动折扣,将自己获得的一部分代币补贴一部分价格,而这一部分的代币并不进入流通,而是转变为用户或者博主的 ve 代币变为长线激励,或者直接销毁作为代币的赋能。

我认为 key 和博主提供的内容之间存在价值博弈。当一位博主提供的分享内容足够优质时,市场和用户会给予一个显性价值,同时对于博主带来的其他价值以及未来会发布的内容会存在隐形价值,这些价值在当前时间点的综合价值即为市场的所谓最优上限价值。在当前价值曲线下,key 的价格一直上升,当超过这一最优上限时,持有 key 的用户就会时刻面临博弈,是否会考虑卖掉 key,且会随价值提高而逐渐恶性循环,一旦产生抛压,也会增大负向循环的可能性。

这是 key 价值曲线机制在未来最大的潜在问题之一。

KOL 激励

Q:Friend 目前的收入分配, Influencer 只能从手续费中获得收益,不能直接收益于 key 售卖(比如售卖 key 里直接分配 10%)对 Influencer 是合理的激励吗?

Luke:我个人的观点是我也不知道 hhh😟。数值模型的好坏很难凭空去逻辑推演,凭空推演出来的逻辑大概率是错的,不过 Crypto 这个行业也没办法做 AB test。但是这套分配逻辑,其实是 NFT 就一直在用的,NFT 社区也吵来吵去讲这套分配逻辑不合理,但是至少跑了这么久。从 friend 团队角度出发,一定是最安全的选择。

爆发性 VS 持续性

Jane:在小组以往关于庞氏的讨论中,我们曾提到如果能做到早期略庞,而后期又能将 PMF 做扎实就非常牛。在 Friend.tech 中,key  和积分似乎就承担了不同的功用。key 的定价机制引发 FOMO 情绪,同时理解门槛极低,帮助迅速传播,而积分的发放规则则明显审慎很多。从目前已发放的积分来看,积分大概率和活跃程度、交易量、邀请人数量、Twitter 粉丝数等能衡量一个用户对网络价值的因素均有关。这里可能会涉及到精细的设计,设计者需要仔细思考积分奖励什么核心行为,以及是否可借鉴 Blur 的分阶段代币奖励模型等。而这两者(指 key 和积分)拆分后如何协同,共同助力一个社交网络的持续构建则是其中非常值得探究的点。

06/ 猜测 Friend.tech 会如何设计其积分奖励?

Gannicus: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的话,我会把它划分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流量最重要,激励邀请;第二阶段,龙头效应最重要,流量向头部聚集,方便制造全网话题度;第三阶段真实社交最重要;第四阶段也就是成熟期了,主要是照顾新来的流量最重要,不要被头部 kol 绑架,这时候也可以考虑允许投流给平台加入真实收益。

Ethan:  奖励的行为我倾向往创作者经济的方向进行思考,多数积分奖励给被购买的人从而激励他们产出优质内容;少数积分可以激励高粘性的用户。

当前创作者经济的经济模型设计一直没有一个很好的样例,长尾的创作者也一直没有被服务好,这里一直是个商业空白。尤其 Opensea 取消了强制版税后,不少创作者缺乏商业变现的手段,甚至因此影响了其创作质量。

如果利用 friend 激励群体产出优质内容,那么是否可能存在一条具有长久发展可能的商业化道路?如果向这个方向去靠拢的话,可以考虑以点赞等有效行为加总来量化用户的贡献,并以此为依据奖励积分,同时展示平台的粉丝粘性以及通过代币分配吸引 KOL,并且形成双向互利的激励经济模型。

对照 B 站来说,作为目前唯一的长视频和优质视频内容的平台,它给平台中的 Up 主们按照播放量等算法进行发钱以作激励。这种手段真的是可持续的吗?我认为是个问号。相较于短平快的工业化带货内容造就的斗鱼等平台来说,B 站尽管也有一定收入,但其中需要考虑价值不菲的内容成本。而从 b 站一直在降创作者激励不难看出,缺乏工业化路径似乎让他们难以承担大额的营销和内容成本。

这里假设将激励的资金换成代币和积分的发放呢?即在产品里同时激励高质量视频和长文、图片等多种内容。发放 Token 给用户可以理解成分发股权,引导用户成为长期用户。同时强大的创作者,最有粘性的用户和平台组成联合体,通过治理以及其他方式将一个好的创作者经济平台实现出来。这也是 Web3 特有的方式。

此外,对于用户侧是否给予质押分润呢?这里的细节可以进一步讨论,但整体上我倾向极简风格,如果增加太多博弈成分,会搅乱用户的初衷。我个人认为通过优质内容和稀缺圈子留存用户会让项目更加长期化。

免责声明:作为区块链信息平台,本站所发布文章仅代表作者及嘉宾个人观点,与 Web3Caff 立场无关。本文内容仅用于信息分享,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及要约,并请您遵守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