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 的白名单发放机制存在哪些痛点?这些痛点是否有好的解决方案,本文作者将为你讲述他关于此的一些思考与总结。

原文:NFT 白名单发放机制的一些思考

作者:Xing 丨 Web3Caff 经授权发布

3D 羊驼的公售

我的一只 2D 羊驼

此前关注了下 3D ALPAC 的公售过程,整个公售机制是:白名单+公开销售的形式同时进行。白名单的价格是 0.296ETH,而公开销售的价格是 0.96ETH 起始的荷兰拍卖。

当白名单用户开始 mint 之后,OpenSea 就挂了大量低于荷拍价格的卖单,导致参与荷拍的人很少,大多数想购买的用户都在 OpenSea 上买便宜的白名单纸手挂单,所以最终荷拍价格降到与白名单价格一致还未销售完,没多久 OpenSea 上的 3D ALPAC 的 floor price 也一度跌破了白名单 0.296ETH 的 mint 价格。

我听到了一些采用荷拍以高价拍成功的忠实用户抱怨:opensea 上价格那么低,最终荷拍的价格也很低,我刚开始在官网抢到的荷拍价格实在太亏了吧。

这确实伤了一些喜欢该项目的用户的心,因为他们没时间肝白名单,并且不知道可以上 opensea 对比价格再决定在哪个渠道买,对 FOMO 的他们来说去官方网站抢购荷拍是最可信任的一个通道。

而白名单拍成功的用户也不太高兴:花费半天劲从肝到的白名单,最终的公售价格与白名单价格一样,肝了半天这也不太公平了吧。

当然这个结果跟最近 NFT 市场开始转凉有一部分关系,市场不再像以前那么火爆了。但我也认为如果 ALPAC 团队给到的白名单用户没有那么多纸手的话,也许对项目方来说荷拍的成绩会更好一些(赚的更多),对持有用户来说也能有一个比较高的 floor price。

当前白名单分配到的绝大多数都是专业肝白的用户,他们有时间有精力去肝白,而有消费能力的忠实用户并没有时间耗在肝白上,只能选择从二级市场高价买。这种白名单资源的错配,对整个行业发展造成不好影响。

一些思考

由此也引发了我对目前白名单的发放机制有一点思考。

首先对项目方来说,肯定希望给到的白名单用户全是钻石手,但目前决定白名单用户的方式无外乎:

  1. Twitter/Discord 上随机抽奖
  2. 完成写作文、画画等任务打分选出
  3. 给到一些合作社区,由社区的管理者继续用以上方式给到最终用户

实际上以上方式都无法保证给到的白单用户是钻石手,因为抽奖有随机性,而完成任务可以作假(自己编作文、画画,或者找相关专业的朋友帮忙),拿到白名单转手卖出有巨大套利空间,所以为了肝白名单有朋友无所不用其极。

这也是绝大多数 NFT 项目方需要面对的问题,怎么保证白名单能给到真正喜欢且不是纸手的用户手里呢?

网络世界里有太多造假的可能,但 blockchain 的精神就是真实、无法篡改,那为什么不根据链上数据判断是否给出白单呢?

举个例子,比如 10 个人抢 1 个白名单,项目方还可以按照以往方式让大家抽奖,完成任务,但需要把申请白单用户的钱包地址的链上数据作为最终是否发放白名单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比如:

  • 对其他 NFT 项目是不是刚刚 mint 就马上售出了
  • 持有其他 NFT 项目的时间长短
  • 持有其他 NFT 项目的质量(Punks、BAYC 之类的)
  • ……(欢迎补充)

这些数据不能反应该用户一定喜欢该 NFT,但一定程度上能体现该用户是不是纸手,以及是否是优质用户。

有人会问:那这些数据也可以被肝白专业户造假啊?没错!但是他们造假的成本就高很多了,比如一个 NFT 他拿到白再去 hold3 个月、4 个月,肯定对他们来说是不划算的。

一些建议

如果上述假设可行的话,可以孵化一个类似的芝麻信用分数项目:“NFT Owner 的质量指数”。发行 NFT 的项目方将他们的白名单钱包地址提交到 “NFT Owner 的质量指数” 服务,服务根据钱包地址的链上数据汇总以及计算出来的 “质量指数” 返回给项目方。项目方再根据该数据自行判断是否最终设置为白名单。

项目方因为通过该服务可以筛选出高质量用户的白名单,对 NFT 项目质量会有很大加成,而普通用户如果知道该项目的白名单都是通过链上数据严格筛选出来的钻石手用户,普通用户参与该 NFT 项目的公售意愿也会更高。

所以项目方应该会对这个 “NFT Owner 的质量指数” 服务有强烈付费意愿,甚至项目方还可以跟服务提供方签订 “对赌协议”,假如该服务鉴定通过的 x 数量的钱包地址,mint 后持有的 NFT 超过 n 个月,就可以赢取项目方的 Bonus。

甚至如果对自己开发的 “NFT Owner 的质量指数” 有信心,也可以自己买一些该项目方的 NFT 作为投资。或者也可以像 Nansen 那样将该数据服务提供给专业付费用户,让专业用户查看某个 NFT 系列的 Owner 质量指数以及所占比例,作为购入依据(不过这个需要更多的数据维度了,例如交易深度、频率等)。

现在各个 DAO 发展如火如荼,有钱有人去做开发,并且还有各个项目方的相关资源,有兴趣的话可以做个市场调研,计算下投入产出,如果发现可行可以孵化一个” 收割 “项目方的项目。

最后

白名单机制其实是在市场火爆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产生出来的方案,但是如果市场转凉可能对该服务的需求就没那么强烈了,但我还是相信对用户质量很看中的 NFT 项目会有意愿购买该服务的。而且数据是基础,只要可以持续投入开发,将 NFT 的数据先积攒起来慢慢再去找别的应用场景,总是会找到的。

免责声明:作为区块链信息平台,本站所发布文章仅代表作者及嘉宾个人观点,与 Web3Caff 立场无关。文章内的信息仅供参考,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及要约,并请您遵守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