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播客我們所討論的內容不代表各位嘉賓所在機構的觀點,並且所提到的項目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研究機構: Mint Ventures

主持人: Mint Ventures 投資經理 Betty Xie

嘉賓: A&T 投資人林川(@Mtyl_7th);BuidlerDAO 聯合創始人 Rui(@popolandRuii)

原用標題: EP10: DID 的前世今生和未來暢想

封面: Photo by Daniele Levis Pelusi on Unsplash

大家好,歡迎來到由 Mint Ventures 發起的 WEB3 Mint To Be 在這裡我們已持續追問和深度思考,在 WEB3 世界裡澄清事實、探清現實、尋找共識,我是 Mint ventures 的投資經理 Betty。本期播客,我們很榮幸邀請到了 A&T 投資人林川和 BuidlerDAO 的 Co-founder Rui 來針對 2022 年DID領域發生的項目和事件,進行梳理、討論和交流。

聲明:本期播客我們所討論的內容不代表各位嘉賓所在機構的觀點,並且所提到的項目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主持人:

首先,我們請兩位嘉賓分別介紹一下自己以及所在的機構和項目。

林川:

大家好,我是來自 A&TCapital 的林川,也是投資經理。A&T Capital 也是一個比較知名的 Web3 基金。我們第一期是 1 億美金的 AUM。我們也投了許多知名的項目,比如 Celestia,Sui, InfStones,Hooked Protocol,這些我們都有投資。我們也是從 infra(基礎設施)到遊戲到應用,都有在關注。DID 也是 A&TCapital 一直在關注的領域,因為我本人也研究 DID,同時關於這個領域以及域名的研究也寫過兩篇比較長的文章,也獲得了行業的關注,我本人也跟很多行業裡的項目方做過交流。

主持人:

好的,謝謝。那 Rui 老師也來介紹一下。

Rui:

Hello,我叫 Rui。我是 BuidlerDAO 的 Co-founder, BuidlerDAO 是聚集華語到全球的一個 Web3 人才和項目的孵化器。目前我們大概有 5 個公會,每一個公會我們互相組織生產,目前我們聚集了數千位包括投研和運營以及技術的人才在 DAO 裡面做孵化。目前我們有 12 個在孵化的項目,今年也是跟很多國外的項目方進行交流,也參加過很多 DID 和 SBT 的 Twitter Space。

DID 的定義

主持人:

好,我們進入正式的討論。整體 DID 是一個比較抽象和廣泛的概念,它可能包括很多鏈上的行為集合所形成的一些新的標籤,也包括鏈下身份的驗證上鍊形成鏈上身份等等。換句話說,我們傳統身份的 ID 匯集了各個屬性的實體,去中心化的身份就可以把和本人相關的一些鏈上和鏈下的數據匯集到實體裡面,圍繞實體去展開應用。基於定義,大體上可以把 DID 分成三個層面,包括像憑證層、身份層和應用層,這是一個廣泛劃分的點,因為它是一個很抽象和廣泛的概念。

Q1: 想知道兩位嘉賓是怎麼定義 DID  概念的,以及從應用場景出發,是怎麼看待 DID 嘗試解決的一些問題?

林川:

好的,我覺得 DID 現在更多的是一個比較廣泛的定義,是去中心化的一個身份。準確來說就是在 Web3 世界裡對數字身份的一個概念,這是目前大家說 DID 的時候,最多想到的東西。當然要更嚴謹地說,還可能會指一些比如 W3C(萬維網聯盟)推出的一些技術標準,或者是一些更加具象的某一層的東西。我個人認為可能大多數人談論 DID 的時候都是一個 Web3 世界的數字身份,而這個數字身份一般來說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方式構建,在鏈上構建的,而不是某個交易所來幫你做一套,一般來都是一個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在鏈上構建。它到底有什麼應用?我覺得它是一個互通性的概念,就是數字身份互通。因為這個東西在 Web2 世界是沒有的,而在 Web3 世界是天然的。因為在 Web2 世界中,大家都知道,可能互聯網大廠,每個大廠都有自己的數據閉環,在騰訊系的數據在阿里係是用不了的。

在 Web3 裡,在應用,在鏈上的東西都是能繼承的,能夠使你的身份一直綁定。在各種鏈上,各種交易記錄,它都可以與你的數字身份相綁定,這樣數字身份的含義就會越來越廣。當你拿數字身份去用新的應用的時候,新的應用就可以針對你的數字身份來給你相應的服務。比如你之前玩過很多遊戲,新的遊戲平台看到你之前玩過很多類似的遊戲,並且參與很多,可能就會給你一些額外激勵或者優惠。包括如果你買過一些 NFT,特別是一些比較知名的 NFT, NFT 社交的軟件他們也可以給你一些針對性的變量。比如你是 BAYC 的持有者,所以 BAYC 相當於你的標籤之一,這種事情已經大概是能夠在網站使用看到雛形了。這個是 DID 概念化的應用場景。

主持人:

了解。針對像DID劃分的一些細分的賽道,比如憑證層、身份層和應用層的理解,可以展開來講一下嗎?

林川:

從底到上講:

憑證層:因為要做一個數字身份,講一個身份的時候,肯定要對它做出各種描述。比如我是林川,來自 A&TCapital,畢業於北京大學,性別是男,其實這都是在做一系列陳述,做聲明,想要在去中心化世界裡,想要信任這種產品,都必須要有憑證,這種憑證可以是原始的鏈上數據,那就是天然的憑證。如果有些東西是在鏈下,現實世界中的,或者是他們不是在鏈上,而是一種信用關係。比如你在我這工作過,你在我這畢業了,這些東西包括在鏈下,有什麼駕駛證也好,性別也好,這些東西要放到去中心化世界中,都需要做出一個憑證,這就是我覺得 DID 很重要的一塊,也都是身份的組成。

身份層:就是指怎麼把這些憑證層聚合成數字身份,這裡面有些是專門只做協議,他們不直接面向用戶,這可以算是一層,像一些 CyberConnect 還有 Lens Protocol 它的協議部分。而身份上還有一些身份管理工具,像這一類,可以把它理解為一種 Linktree 的加強版,大家也都看到現在很多時候(比如面試),我直接給你放一個 Linktree,可以展示推特,LinkedIN 之類的都包含在裡面。其實身份管理可以把它理解為一種加強版的 Web3 Linktree ,它可以整合各種身份信息,並且不僅能對外展示,而且能夠幫你主觀能動的管理,哪些你想展示,哪些你不想展示,而這些它也可以單獨來做,也可以是跟一些社交類應用相結合,或者是跟域名項目結合,跟錢包結合,這一塊的競爭還是比較激烈的。

最上面應用層:它可能它本身是有應用場景,能用到數字身份,比如社交也好,求職招聘也好,遊戲也好,包括 DAO 的一些治理也好,用到數字身份的稱他為應用層。有些應用層他們會講 DID 的故事,我會幫用戶沉澱數字身份,沉澱做成 protocol,然後建一個生態,給別的相關的一些項目用,這是這一類故事,大家也講了不少,所以這三層他們也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主持人:

對,林川老師解釋得很清楚了。

整體總結來說就是憑證層更多的是怎么生成憑證,整個鏈上的數據相對來說會比較好生成,因為它是一個公開透明的方式。鏈下的數據映射到鏈上,需要生成憑證,有的比如像 Galxe,它是通用憑證的方式,有像 zCloak 是一個 ZK 方式去生成,保證了隱私。身份層相當於把憑證和各種鏈上鍊下的數據聚合,投映到相關的實體上形成身份,這個實體可以是剛才提到的域名、錢包,包括也像聚合協議等等,最上層的就是應用層。

Rui 老師針對這個問題有什麼自己的一些觀點嗎?可以分享一下跟大家。

Rui:

就在我們談論 DID 去中心化身份系統的時候,很多朋友在問我為什麼我們需要這個,其實我們現在在 Web2,拋開去中心化來說,身份系統在 Web2 當中其實應用得很廣泛,但是為什麼我們需要一個去中心化的呢?因為可能 Web2 容易受到安全漏洞的攻擊,比如單點故障,比如集中式服務器或者數據庫,可能會成為黑客的目標或者遭到破壞。

或者是 Web2 的系統,它容易受到審查,中心化的組織有能力去阻止或者是審查集中式的這種身份系統,或者是濫用權利,比如 Twitter,它可以很簡單地 block 住每一個賬戶,或者因為你的發言它可以抹殺你身份的存在,以及像剛才林川老師說的不可遷移,數字身份和公司之間不可遷移。比如現在按這些社交媒體平台,Twitter、 telegram 等等的社交媒體平台,把匿名用戶的數據出售給廣告商之後,廣告商就可以利用這些信息開展一些更有針對性的廣告活動,當量級的利潤被質押的時候,沒有一家公司會有動力開源數據的身份庫,所以這個就是 Web3 去中心化、透明、防篡改和保護隱私的社會解決方案的這種哲學發揮作用的地方。

如果再回觀身份證明的一些歷史,在 1998 年左右是一種中心化的身份,IANA(The 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互聯網數字分配機構) 它們 issue ip address(發行 IP 地址),再到 2000 年左右 Microsoft publish 他們的 Microsoft passport,再到現在 Facebook,你可以用 Facebook 旗下的一些產品去登錄其他的網站,算一個 universal 的登錄。但是 Facebook,它永遠都不可能有動力去公開自己所有的用戶數據庫,所以到來我們現在這個時代就是DID ,我們歷史上我覺得可以是第一次給予這個人自己證明是自己的一個技術。

其實也像剛才林川老師說的, DID 現在一般是去中心化身份的一個簡稱,是一種沒有中心化的機構做擔保的數字身份,是 Web2 的用戶畫像在 Web3 的延展和拓展。我們之前探討過很多關於 DID 的最終形態,但是大家現在還在一個早期的階段。我的理解是未來每個用戶可能都有一個唯一的全網身份和多個細分場景裡的局部身份了,用戶通過域名來記憶標識 DID, 通過錢包來管理憑證和一些應用項目中的交互,通過錢包集成各個協議,整合多條鏈上的不同憑證和局部身份。所以就像剛才林川老師說過的,我們現在場景主要分憑證身份和應用場景。

自我感覺,現在 DID 並不是 Web3 用戶的直接需求,更多是應用場景和項目方的需求。這個項目方體現在比如 DID 嘗試解決的問題,比如我們在 DeFi 開展很多活動時候,像超額質押這個問題是可以通過真人驗證來解決的,比如我們現在有 BrightID 和 WorldCoin,以及 DeFi 需要防女巫攻擊,防止騷擾和 spam,進行單點登錄,進行信用借貸,信用背書,基於信用的空投活動。還有社交的一些相關的項目,比如整合鏈上的信息,鏈下的身份,過往的經歷,把社交關係上鍊,還有目前的 DAO 組織的治理。

主持人:

是的,之前也看過一個統計數據:預計到 2030 年,整體全球的去中心化身份 DID 市場規模可以達到 1000 億美金。整體的複合增長率在 2022 -2030 年間大概可以達到 88% 左右。報告裡面講的就是有潛力的領域,如果按照類型分類,其實生物識別領域的預計增長速度是最快的,在 21 年的時候它也佔據了整個市場的主導的地位,佔了全球的收入的 60% 以上。

按照行業分類,是銀行、金融,包括保險行業,有比較爆發式的增長,打擊相關個人身份詐騙,還有造假的問題。按照終端用戶劃分,個人對 DID 管理的需求會有比較多的增長,主要出於對隱私安全相關 KYC 過程的一些需求,包括像企業,中小型企業,會是比較大的推動力。

DID 發展緩慢的原因

Q2: 剛才大家也都提到,目前 DID  發展的階段是還在一個比較早期,比較緩慢的階段,那麼具體原因,兩位老師有什麼想法呢?

Rui:

在我看來,我覺得目前有三個問題:總結是缺用戶、缺真實數據、缺隱私保護的方式,以及線上的數據缺顆粒度。

第一個,就是缺用戶和真實數據,包括我自己也在做 DID 相關的項目。Web3 非金融類的應用項目發展其實是較為緩慢的,像社交圖譜這種 Protocol 也比較缺乏用戶留存,所以很多時候我們都是把一個架構架起來,我們知道未來我們想要 build 成什麼樣子,但是目前市場裡面沒有太多非金融類應用的活動空間,所以缺乏用戶數據。

第二個,比如我們在說 DeFi 的時候,我們需要金融類產品面臨鏈下數據遷移上鍊的隱私保護問題。比如 ceramic,它把鏈下數據帶到鏈上,用戶數據會暴露在公鏈上,並且可以被索引,這個是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所以可以看到大家都在尋求隱私, ZK 等想要去解決這個問題。

第三個,鏈上數據缺乏顆粒度。如果我們想要整合鏈上數據,比如是錢包持有量、交易、DAPP 互動、交易頻率,這些都是可以收集的主要數據。但是除了分析錢包購買的 NFT 的類型之外,其實很難獲得其他類型的個人數據。

主持人:

了解,林川老師有什麼想法嗎?

林川:

剛剛 Rui 說的我也都挺贊成的。

總而言之,DID現在的問題就是應用場景現在很多都還沒有被證實,之前談到了 Game-Fi,Social-Fi 這些東西,它都只算成熟了一半。Game-Fi 可能算成熟了一半,現在除了一些火的比如:Axie Infinity, StepN 它們都是火了一時,但是沒有持續留存,最後還是一個 PonZi(龐氏)的模型,還沒有那種能夠持續存在的遊戲項目,包括很多遊戲項目火了一陣就不行了,社交類項目更是如此。

其他的應用類項目也是,像一些音樂類項目,像那些求職招聘類項目,還有一些 DAO 相關的工具項目,這些的項目他們都沒有做起來,用戶都非常少。如果你只是一個單個的應用,不牽涉到多個應用場景相互關聯,數字身份這個東西用戶並不需要。如果一開始在鏈上,什麼都沒有,用什麼應用,那就在應用裡該干嘛就乾嘛。再給把概念抽像出來沒有意義,因為也不用別的東西。所以這就是問題所在:現在應用層成熟的項目太少,之後也應該會聊到時機的問題,這裡先提一下,時機我覺得是要等一些應用項目開始成熟,開始出現爆款之後,我們才會看到 DID 有大規模爆發。

DID 整體賽道下的憑證,身份和應用三個層面的各自發展狀況

Q3: 明白,如果把 DID  賽道拆分成剛才我們前一個問題所討論的,像憑證,身份和應用來看,整體怎麼看這三個層面的發展情況?

林川:

目前的情況是:憑證層,現在有一些通用的憑證平台,比如 Project Galxe 的出現,這種門檻比較低,而且競品非常多,他們的區別非常有限。另外也有一些其他的項,比如聚焦怎麼讓 Web2 的數據上鍊,有點類似於 KYC 那種形式,這種身份數據上鍊,有這種專門做隱私保護的。但這些項目市場觀眾都相對小一些,他們也處於一個早期階段,都是現在很多項目的方向。

在身份層,主要是有一些身份聚合的 Protocol 出現,但這些 Protocol 目前而言,可能他們的發展相對而言個人感覺是比較受限的,因為大家都想自己做一個 Protocol 讓其他人都來用,但其實也導致誰都不想用別人的 Protocol。現實就是大家都想做一個身份管理工具去吸引用戶的流量,吸引用戶和項目方流量入口。比如現在錢包在講身份管理工具,講用戶入口的故事,域名項目,也在講我來幫你做身份管理,一些社交類產品也在講這個故事。所以其實從概念層面競爭非常激烈,可以看到很大批的應用類項目,或者是一些 Web3 入口型的項目,他們都在未來展望或者在提升自己敘事的 level 的時候,都會去講 DID 的故事,但實際上真正能把這些能跑通的,目前是幾乎寥寥無幾。

應用場景項目的發展,在這個週期也是沒有完全成熟,還在摸索。因為這也不完全的 DID 的問題,都是在探索遊戲,也有可能探索社交,他們更多的是要把自己應用本身給跑通之後,再去把這些東西沉澱到數字身份裡去,再去鏈上互通。

主持人:

我們也看了,聊過一些項目,整體觀察下來,感覺目前的鏈上數據像林川老師講的,還是以金融類的交易數據為主,用戶的行為數據會比較少,而且會相對零散,很多其實對整個組織有價值的一些行為還是在鏈下發生的,所以相關的發展,不管是從憑證,身份還是應用層來講,都是一個比較早期的狀態。憑證層相對有成熟的產品了,像 Galxe,但是可能相關的區分並沒有特別大。身份層還在一個探索的階段,應用層確實整個賠率會比較高,勝率會比較低,需要找到一些比較新的切入點,去看看有沒有一些微創新的地方。

另外,關於 SBT(Soulbound Token-靈魂綁定代幣) 概念,今年 5 月份的時候,V 神(Vitalik Buterin) 也提出了靈魂綁定代幣的概念,也暢想了它的使用場景,後續其實有冒了一波 SBT 概念的項目出來,但是因為整體加密市場在今年可能處在一個下行的狀態,熱度很快就淹沒了。

關於 DID 和 SBT 的關係,以及 SBT 的實現邏輯

Q4: 想請教一下兩位老師關於 SBT 對於DID  的價值是什麼?兩者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以及整體 SBT 的實現邏輯是什麼樣的呢?

林川:

SBT,其實從實質上來看,是一直存在的東西,他們把它做了一個統稱。其實你用不可轉讓的代幣 non-transferable token,他們其實本身已經能夠實現 SBT Protocol 做的事情,或者現在很多 SBT 他們本身不可轉讓代幣,我發給你一個憑證,只有你地址能有,不能給別人,我覺得都實現了。

它跟 DID 的關係,也就是它做憑證層,是憑證的一種形式。因為 SBT 是一種最直觀,最容易落地的一種鏈上憑證形式。當然也有些其他的憑證形式,比如像 verifiable credentials-可驗證憑證,還有包括其他的憑證形式。憑證層有很多種形式,而 SB T是最容易實現,最容易落地的一種,可以這麼去說。

現在目前發展的情況:因為 SBT 它更多是一個概念性的東西,它並不是一種標準。當然也有些項目他們聲稱要做 SBT 的標準,但這個事情目前來看可能並不太有必要。因為現目前來說,只要 non-transferable token,它本身能夠解決很多問題的。再做一些優化,可能各個場景都需要做優化。唯一一個值得一提點,就是隱私保護,比如包括 ZK-SBT,因為如果只是 non-transferable token,也就是說這些東西都是在鏈上,誰都能看到。但是很多場景下,你並不希望你的身份,提供上去以後,所有人都能直接看到,肯定希望能夠設置一個權限。這種情況下都是需要一些隱私保護的東西,這也是一些 ZK-SBT 的概念,或者有些項目,他們可能沒有用這個概念,他們本質上做也是類似的東西,但這些項目具體怎麼實現,其實也是各有千秋,但是還沒有看到能夠落地跑通的特別知名的項目。

主持人:

明白。關於 SBT 的實現的邏輯,比如從存儲,還有從交互的角度,如果它的數據是存到鏈上的,或者是存在 IPFS,或者是自己的服務器上,其實會決定後續的 SBT 的未來是否有可組合和可編程的能力,包括擴展交互,因為它有很多標準的接口,未來也是需要在應用場景中去做接口的拓展。SBT 是否是可以去訪問這些協議,這些協議是怎麼架構的,其實也決定了後續 SBT 實現的邏輯和技術。關於這點兩位老師有什麼想法?

Rui:

我覺得你可以這樣理解,就像剛才林川老師說的,現在很多 EIP 是沒有被主流接受的,大多數的 SBT 是基於 erc-1155 和 721 做的一個改變。簡單理解它就是一個 NFT,但是在代碼裡面的實現的方式是 transaction one hundred percent fail —— 交易百分之百失敗,所以它不可轉移。所以剛剛你說的所有的存儲、互操性其實都是跟 NFT 是一模一樣的。

主持人:

理解,針對這個問題還有什麼補充的想法嗎?Rui 老師。

Rui:

我覺得比較有意思是:它的起源是 V 神說魔獸世界裡面靈魂綁定物品的概念,一旦被拾取,它就不能贈予或者出售其他玩家。所以其實這個概念在 Web3 我們能看到,所有活動都是圍繞著金融而產生的,但是其實我們是需要非金融的通用身份,把我們的一些教育貢獻,信用來構建一個 ecosystem,像剛剛說的,用戶通過域名識別 DID,通過錢包去管理所有的憑證和應用程序的交互,SBT 就是憑證部分的一個解決方案。

SBT 在 Web3 的一個用途,它可以作為 DAO 治理,訪問權限的管理,比如 DAO 治理,其實是做一個 starting point 就是 DAO governance,一直以來大家用 token 和 vote 去進行一個比較。比如你持有 1 token,可能就對應 1 投票權,或者調整一下比例。但是它所帶來的問題就是 token 是可以從二級市場上可以輕鬆購買到的,所以大體量的用戶雖然持有你很多的 token,但它未必對你 DAO 治理未來的發展方向有很多見解或者關心,有可能會帶來比如不投票或者錯誤投票等等的行為。

怎麼樣讓真正的貢獻者去擁有真正的投票權?這個就引出來 SBT,它是一個非常簡單公開的聲譽代幣,所以目前我們都會鼓勵組織去用作為非金融治理代幣。以及訪問權限,比如我們知道很多東西都用持倉聊天,比如持有 SBT 去進入某一個頻道,或者是瀏覽特定的內容,以及在 DAO 裡面也可以用憑證去作為工資支付。

在 DeFi 裡面,比如當你需要超額抵押的時候,用聲譽作為抵押,以及追溯空投以及學術證明,數字簡歷,幾乎所有能想到的需要上鍊的東西都是可以用 SBT 的。如果在 DeFi 領域,剛才我說到的借貸平台和高抵押合作來規避風險,比如你想從 MakerDAO 裡面借 100 美元,你需要抵押 150 美元的抵押品作為回報。但是在傳統金融當中,金融機構不會像放貸的人要如此高水平的抵押品,因為它已經可以訪問很多用戶相關的信息,你的資產信用記錄的信息。所以把鏈下資產和憑證這種活動,以及鏈上數據相結合, SBT 可以成為不抵押的聲譽抵押產品。

但其實我們知道現在 SBT 是有很多缺陷的,包括不得不說 SBT 可能會成為垃圾郵件。我記得當時推特有一個比較火的:你花 0. 1 億去 Mint 一個 “Asshole SBT”,就是罵人的一個 SBT,他幫你空投到那個人的錢包,那個人是需要花 49 億去銷毀這個 token 的。所以怎麼樣防止別人空投給我廣告,包括其實現在很多人用 SBT 作為廣告,空投到你的錢包裡面一張廣告圖片,你是沒有辦法進行銷毀的。但是也有很多的解決方式,任何長期用戶都會定期更改他們錢包來維護安全,但是他不可能開始使用新賬戶。但是如果他們的賬戶被黑客入侵了之後,怎麼樣恢復他們的 SBT 也是一直在探索的,用社區社會驗證可能會得到一些解決。以及我們可以防止 SBT 被出售,但是怎麼樣防止錢包被出售?比如我有一個聲譽代幣存在我的錢包裡面,是不可轉移的。但是怎麼樣防止我把錢包賣給你?其實防止代幣轉移是一個技術問題,防止出售私鑰又是一個社會問題,在這個領域也有很多有意思的討論。V 神它想通過 SoulBound Token 綁定到 ENS 域名來解決它,它想要增加 SoulBound Token 的權重,然後降低它被出售的一些風險。

還有剛剛說的隱私性。待會我們可能要聊很多,SBT 就是 NFT,它把所有的數據都公開在鏈上,用戶無法控制是否展示自己的數據。然後還有一個不好的點,可擴展性,頻繁的變更狀態,比如你想把 Twitter 的粉絲數上鍊,如果你的粉絲數是持續在變換的,該怎麼樣處理?但是如果你是存在 IPFS(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上,存在 AWS(Amazon Web Services)這種中心化的存儲可能會比較輕鬆,但是它帶來的問題就是它並不夠 Web3。

主持人:

感謝 Rui 老師的分享,非常的詳細,邏輯也很清楚。

DID 隱私性保護問題有哪些解決方式

Q5: 剛才兩位也都提到了關於 DID  的一個隱私性保護的問題,目前會有一些哪些解決的方式?整體你認為怎麼更好的讓技術和相關 DID 結合?

Rui:

我們說憑證層的時候,有幾種解決方式:一個是 ZK, ZK 跟 VC 其實就是證書,它可以存在鏈下和鏈上,以及 SBT。以及其實有另一個 brightID 和 WorldCoin 這種,他們算 POP 真人驗證。ZK 加 VC 的解法就是要理解 Verfiable Credential 這一套。其實它跟 SBT 還是很不一樣的,它需要一個 issuer 去 sign 一個 credential to issue 一個主體,這個主體去把這個東西存在於一個,比如錢包,或者是一個託管的地方,當外部有人需要驗證的時候,他會給主體發送一個驗證請求,錢包可能會返回一個請求。在返回的過程當中, VC 是允許 ZK 進行一些隱私更細粒度的控制,因為 VC 的持有者可以很輕鬆地選擇展示哪個 VC,或者只展示 VC 的一部分,比如 VC 的持有者可以證明他大學的學位,可以從 VC 當中提取證明已經他畢業了,而無需透露他去了哪所大學。但是 SBT 是默認不具備此功能的,但它可以潛在地用零知識證明來實現類似的隱私增強的效果。

但是其實舉個例子, Polygon ID 現在就是剛才說的這一套邏輯。Polygon ID 它本身是一個身份層的錢包,在這裡面你是可以 create 你的 credential 的。現在它有兩種類型,一個是 membership,一個是 reputation。因為 Polygon ID 用的 zkSnark,所以它對模式上有一些限制,比如現在它只能用 data,比如一些是日期, yes or no,或者是一串數字,作為一個 attribute,作為一個屬性存在你的錢包裡面。當外部申請者去申請一個校驗的時候,返還的結果只能是一個日期,是或否,或者是一個數字,至少目前是這樣。當然我們也有看到其他的一些解決方案,比如 zCloak,他們使用虛擬機可能更加靈活。

關於 ZK SBT 方面,其實在很早之前, V 神提出 SBT 這個概念,它和 W3C 有一個論戰,去 argue 誰更好,因為 W3C 是已經寄存的很標準的一套協議的。結果, V 神突然提出了關於以太坊的原生的身份識別憑證,所以他們有一些討論。但是 SBT 在目前看來,它天然適合榮譽,會員或者是參與記錄,因為他是公開在鏈上的,所以他天然適合這些他希望公開給所有人的一些數據。但是 VC 更加適合關於隱私的,比如你的年齡,你的家庭住址,你的地域,你的個人的一些很詳細的身份信息,不適合放在鏈上,或者不適合公開給所有人的。

所以其實我們和一些項目方在討論,包括我們跟 zCloak 的 founder,也有進行大量的討論:為什麼我們需要 ZK SBT,目前可能我認為 ZK 的服務器成本很高,驗證者可能沒有能力去驗證 CV,現在跑一套驗證的邏輯也是很複雜的。所以我們和 Polygon ID 提出的一些解決方案,其中一個可能最為落地的是我們把 ZKP 驗證者的返還結果作為 SBT,前提是別人驗證的結果足夠可信,比如我年齡已經 24 歲,我把信息存儲到 VC 當中,當外部驗證者驗證你是否超過 18 歲的時候,我回復一個 “是”,這個 “是” 它就是一個返還結果,我把是超過 18 歲作為一個 SBT mint 到鏈上,我就不用其他的驗證者再去反反复复地去跑服務器驗證,我這個驗證結果是公開在鏈上的,所以我們目前可能覺得比較 promising,比較 make sense 的方案是這個。

關於 ZK 融合 SBT,其實技術上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但是在做這些事之前,我們要想一些應用場景,是否我們這個東西可以落地。

主持人:

了解。林川老師應該也看了非常多相關的,可能 ZK 加隱私性保護怎麼解決問題的一些項目,包括像 FirstBatch, humannode,還有一些 polygon ID 剛剛提到的等等的一些項目。針對這個問題可以有什麼相關的補充觀點嗎。

林川:

我也看過不少項目,我的感覺很多項目都是,要么你找不到非常能有技術門檻的,要么他的解決方案感覺誰都能做,或者競爭非常激烈,要么就感覺還是在講一個故事。這中間我就沒有找到這兩者都能夠做得非常好的,既能夠讓你感到門檻,又感覺他的線都能跑得通,能夠很快落地,這個事情現在還需要些時間。

主持人:

感謝林川老師的分享。FirstBatch 這個項目應該大家都有了解過,它是把 discord、 Twitter 包括 Reddit 相關的一些鏈下社交數據帶到鏈上,索引他們的 AI 系統運行了一個用戶的鏈下數據,通過 AI 給用戶的個人資料去打上,比如像體育迷或者球迷的一些認證,一些相關的標籤,最後轉化成一個鏈上的 ZK 證明,DAPP 開發者在智能合約級別去與他們交互的時候,就不會透露更多最終用戶的真實身份。針對這個解決方案,兩位老師從投資的角度去看,是怎樣的一個項目呢?

林川:

FirstBatch 之前確實我也有聊過,我的感覺他的解決方案相對而言技術壁壘不太夠。因為他是想把一些 Web2 的社交數據,通過 AI 或者一些規則的方式來給你打上標籤,在打上標籤以後就可以拿這些標籤去其他生態的項目,可能有其他的一些項目,必須要求你有某些標籤,才願意跟你合作,大概是這樣一個邏輯。但是問題是打標籤其實類似的,能夠做事情也不少,他們並沒有在這個層面有一些明顯優勢,包括現在也上線了,也沒有引起很大規模的社區關注,雖然他的推特還是有一定的活躍度。所以我覺得特別是在 DID 賽道本身的發展,還是一個早期的狀況下,我覺得現在投資下注還為時過早,這是我的一些觀點。

主持人:

明白,林川老師主要是從賽道的發展的階段,還有項目壁壘去做了投資的考慮。Rui 老師針對這個項目或者是整體的投資,從項目方的角度有什麼想法嗎?

Rui:

關於怎麼投資可能沒有太多見解。不過其實我們是在積極地和這些項目方合作,他們需要把鏈下的數據搬上鍊,尤其是在 Web2 的這些,比如 discord、 Twitter 這種平台上面的所有用戶數據搬上鍊,包括剛剛你說的打標籤其實是非常重要的。它在比如搬上鍊之後,可以在 DAO 裡面做一些工作量統計的證明,而且他可以直接和鏈上的一些 credential 的平台去進行聯通,然後後續可以比如更精準的廣告投放以及活動投放。

主持人:

明白,感謝分享。

DID 賽道 2022 年關注的熱點,投資的項目

Q6:另外回到一個比較寬泛的角度,放眼到整個 2022 年,在 DID  賽道,大家比較關注的一些項目還有熱點,兩位老師可以挑一到兩個項目或者熱點,來發表一下自己的一些觀點和看法。

林川:

DID 上的熱點,我覺得更多是在一些域名項目上。比如無論是今年四五月份有一波 ENS 熱潮,還是可能之後的一些關於.bnb 域名的發售和當時價格也有些抬升,後來的是 Metascan,以及它跟 unstoppable domain 還有一些衝突,我覺得這裡其實是在域名層次,其實是 DID 運營算是今年的一些熱點。

除了域名這一個點以外,另外還有就是憑證發布平台,主要是 Project Galxe 上了幣安,是引起了很多關注,這是也是在今年 5 月初的事情。

主持人:

明白針對您剛才提到的這兩個熱點,比如 Project Galxe 上幣安這一個點,你是怎麼看的?(因為當時整個社區有一個比較大的討論)

林川:

Project Galxe,它也有很多 Web3 項目共同的問題。主要它的代幣/賦能其實相對有限了。可以看它幣價,其實上幣以後也是跌了不少,因為它的代幣又是所謂的治理代幣,非常容易受到一些市場情緒的影響,這是一塊。另外就是 Project Galxe,雖然可以看到它文檔上更新很多 DID 的敘事,但從實際推進上,比如跟 Web2 結合也好,做更多的互通性也好,做多鏈也好,其實他們都沒有做實際的動作。有些說法是:他們在發幣以後,核心團隊就比較躺平了,或者都不怎麼幹事,這種可以理解。但是如果這樣,他後期的發展可能會落後於其他的類似項目,畢竟想跟 Project Galxe 競爭的項目也挺多。

主持人:

明白,Rui 老師這個問題有什麼相關的想法嗎?

Rui:

其實從 Project Galxe 講起吧。其實我還是很欣賞 Project Galxe 的,因為他們從一開始找到了很好的 product market fit,在 Web3 的項目方來說是非常非常難得的。包括我最近在看一個報告,Project Galxe 的增長飛輪是非常非常恐怖的,他找到了,比如項目方他需要流量,而普遍 Web3 的這些用戶,他需要一些空投的激勵,以此作為一個增長飛輪。包括易用性層面上,其實很多產品,比如 Web3 的產品對於用戶來說是比較不好理解的,但是 Project Galxe 他們現在的產品在用戶使用層面是非常易用的。所以我覺得還是一個比較好的產品,現在看很多其他的產品,都可能是在某個細分場景上的 Galxe,它某種程度上是定義了 Web3 營銷解決方案的一個範式,我覺得還是挺不錯的。

主持人:

明白,林川老師針對 Rui 老師的觀點,有什麼可以討論或者是想交流的點嗎?

林川:

我覺得也不衝突。其實從回顧上來看,他確實找的點很準,算是引出了一個新賽道,或者引發了過大的關注。但我剛剛講更多是從發展看,能不能維持住他現在目前的地位,這一點我是有懷疑的,包括它的二級代幣,我並不覺得是一個很好的長期的,持有的標的。

Rui:

其實我感覺因為他們現在用戶量級非常非常大,類似的這種憑證發送平台,它是沒有任何的技術壁壘的,就是在項目的角度上。所以我感覺他目前擁有的壁壘可能是用戶的數據,我不知道他用戶二次喚醒的能力怎麼樣,但是如果他有足夠的註冊用戶,活躍用戶,他其實可以在上面發展出其他很多的生態。

主持人:

對,剛才其實也提到整個 DID 賽道是一個共識很強的賽道,除了聚合數據之外,還是希望有它自己的生態長出來,可以找到更強的一些應用的場景。這一塊可能對於比如去看一些項目,會希望他們有一些比較強的 B 端還有 C 端的能力。

作為投資人,DID 賽道應該怎麼投

Q7: 整體來講,比如林川老師,作為投資人可以先講一下覺得DID賽道目前應該從哪幾個維度去看,應該怎麼投,或者怎麼去考慮,刨除掉可能目前賽道階段比較早,那麼在衡量的時候會考慮哪些點呢?

主持人:

比如在看項目的時候,具體到比如可能從團隊的角度或者產品,包括一些數據的角度,有什麼自己的考量的標準呢?

林川:

如果是做身份管理工具類性質,可能更在乎你在做偏上層的東西,更在乎有沒有實際的應用場景。因為主要是現在這個時間點更多是缺應用場景,缺用戶源頭的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直接投身份管理工具類型的項目,我覺得併不合適,因為大家都希望讓別人來用你。所以我覺得可能更關註一些場景,比如社交類,能不能帶起來,招聘類的東西能不能把社會關係給帶起來。當然如果你本身作為一個錢包的項目,域名類項目,你講這類故事也可以,也是值得關注的。但因為錢包運營本身也是一個高度競爭的賽道,DID 事實本身我覺得不足以讓你脫穎而出。下面就是關於憑證這一層,我覺得關註一些細分場景機會,比如現在通用憑證層可能就 Project Galxe 和一些競品。在一些細分場景比如說 Web3 教育認證,是不是有一些機會,比如像 Rabbitbole 這樣的。

整體而言,我覺得現在這個賽道的時間點還是比較早,因為更多的時候要看應用層項目成熟和爆款出現,在這之前可能看你能不能找到這樣的應用項目,或者你能不能事先把一些底層的東西,把一些感覺能夠卡住位置的地方給找到,對於那些地點性非常不夠強的地方而言,可能真的要謹慎了。

主持人:

明白。其實我們在看一些項目的時候,整體可能考慮兩大點,就一個是判斷團隊或者是產品本身是否有足夠的吸引力,他有沒有足夠的能力在短時間內去獲得很多流量,形成網絡效應,這是第一步會去考量的事。第二個點可能會去看一看它能不能夠產生一些新的用戶數據,比如產生自己的生態,像是 Lens Protocol 等等,也要關注是否有足夠強的像剛才講的應用場景去增加用戶的粘性,是我們會考慮的一些點。

DID 賽道場景上的擴展,相關經濟模型和商業化如何落地

Q8: 整體對於 DID  賽道未來的一個爆發點的場景,比如除了像信用借貸或者是相關的一些點,場景上會有哪些擴展,包括整個的經濟模型設計,包括商業化,怎麼去更好地落地。Rui 老師有什麼相關的想法嗎?

Rui:

我覺得目前跟我們最相關的就是在 Web3 的原生數據裡面,DAO 所產生的工作量和一些投票提案,治理等等的數據,它是一個很大的比例。所以我們目前 BuidlerDao 探索的是一個關於 DAO 治理的一個工具,我們可能會用 Web3 的憑證,不僅是 SBT,可能也是 Verifiable Credential,首先它作為一個憑證,它可以記錄 Pow 就是工作量證明,它可以根據這個來分配 DAO 裡面所產生的收益,我覺得這可能是一個比較好的方向,因為現在我們看到一些 DAO 治理工具的解決方案,它其實是比較碎片化的,或者不完整的,或者並不真正 DAO-native 的,所以我覺得這個方向是比較可拓展的。

主持人:

理解,關於相關的經濟模型和商業化設計會有什麼相關的一些想法,或者是一些之前案例的參考嗎?

林川:

理論上有一個概念叫 Identity-to-Earn,就是激勵用戶來給自己來提供 Identity,他們就可以獲得相應的回報。雖然理論上似乎是可以這麼做的,但是實際上,因為它這個的場景跟其他的那些還是不太一樣的,身份場景它本身是一次性的東西,它的使用實際依賴於一些應用場景。如果作為一個身份管理工具本身就做一個 Identity-to-Earn 這個設計是比較難,我目前沒有看到特別令人信服的東西。

Rui:

因為目前比如經濟模型的設計,包括用戶的激勵,都是圍繞著空投獎勵去展開的,幾乎所有的 Web3 的活動。但是 DID 的用戶,他可能需要更加實用性的一些場景,比如你用一個活動或者是 token,把大家吸引過來,但其實沒有留存,沒有使用,沒有日活。我覺得在 DID 裡面的激勵以及經濟模型,是所有項目方需要努力思考的。怎麼樣在現在的市場環境中,沒有 mass adoption(大量適用)之前,大家都有一些主力的心態,怎麼樣平衡好主力,以及怎麼樣在這個狀態讓大家持續地去使用,持續的激勵。

主持人:

是的,關於這個觀點,之前林川老師的文章上也發表了關於整個發展階段究竟是應用場景,包括整個身份憑證應該是怎樣的順序,這一點的分析可以跟我們聽眾再分享一下。

林川:

目前階段都是做,可能算是基建層,剛剛也說到這個點。DID 那麼多層,各層他們都有項目在做,有些算是一種技術的積累期,真正要成熟開始爆發期,在什麼時候呢?爆發出現在有那種爆款應用出現的時候,什麼叫爆款應用?類似於 Axie Infinity,StepN,最好能夠引起整個行業的討論,甚至能夠引起很多重要的進步,到這種項目的應用開始出現,會出現什麼現象?首先出現一個,其次會有大規模的仿造類項目,那數字身份這個概念,它真正有用了,而不是停留在一個概念階段,大家能感受到原來我在遊戲裡玩的東西,在另外一個遊戲還有用,原來我在一個社交軟件裡用的東西,我也是在另外一個社交 APP 裡還能夠繼承,這些東西被用戶感知的到,最終才會變成用戶的需求,才能去評論區,激勵他們去使用這些產品。

現階段因為還不是用戶的需求,能跑通的一些故事就是項目方的需求,可能就是項目方希望我能夠給用戶做一個畫像,給用戶做了畫像以後,就可以更方便地去篩選用哪些用戶更值得投資,哪些用戶就不應該投資。

主持人:

關於場景的擴展上,其實整體在信用借貸,包括結合 DID 有一些模式也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包括像銀行貸款加上內部 DID 的模式,還有像債券市場加上外部 DID ,代表的項目像 TrueFi,就是銀行的貸款加內部 DID 的模式,債券市場加外部 DID 的就像 Clearpool 等等,另外還有就像自建的借貸池,還有內部的 DID:Spectral Finance(SpectralFi) 做的是類似的模式,包括像銀行合作和內部的 DID: LedgerScore 做的也是這樣的方式。

針對無抵押借貸項目利用信用 DID 模式的發展方向

Q9: 針對像這類型的一些無抵押借貸項目,利用信用DID的模式。兩位老師怎麼看他們未來的一個發展,包括目前的發展的階段,或者是一些其他的場景的思考和擴展。

林川:

其實場景上,目前大家有很多想像了,剛才提到的一些都是熱門場景,後面提到一些都是偏應用的數字身份場景。其實還有一類是抗女巫攻擊類的,其實也算是一種數字身份,一種場景,當然它受眾點也會不一樣,它更側重於認證來參與的人到底是不是一個真的人,這也是一個側面,其他應用場景我覺得還是比較同一的。

主持人:

理解。Rui 老師有什麼相關的想法嗎?

Rui:

我覺得在 DID 的 DeFi 的潛在優勢,他們可以幫助金融交易去創造一個更安全、更值得信賴的環境,可以降低中心化和欺詐的風險。未來的項目走向其實很難有把握的預測,但肯定這些項目是要著重於提高用戶的安全性、隱私性和可用性,尋求擴展的服務,比如提供更加廣泛的經營產品,讓區塊鏈的平台去進行集成。把更多 Web2,就像 Paypal,現在它目前在積極地發展關於 Crypto 的領域,它可以降低 Web3 的門檻,將更多的用戶引到 Web3 世界來。

主持人:

今天的討論也很充分了,我們從 DID 的概念,定義,包括它的一個應用場景出發所解決的問題到討論了 DID 目前的發展階段,局限性,以及 SBT 和 DID 的關係,還有目前它隱私保護的問題如何去解決,在回顧今年發展的一些項目和熱點上,也展望了一下未來的爆發點在哪裡。

再次感謝兩位老師的時間做客 Mint Ventures!

免責聲明:作為區塊鏈信息平台,本站所發布文章僅代表作者及嘉賓個人觀點,與 Web3Caff 立場無關。文章內的信息僅供參考,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要約,並請您遵守所在國家或地區的相關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