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遠來看,這次事件可能促使 DeFi 領域進行更深入的創新和變革。

作者:刘红林律师曼昆区块链法律服务

封面: MakerDAO

幣圈不能沒有穩定幣,就好比西方不能沒有耶路撒冷。

穩定幣是連接傳統金融和加密世界的橋樑,為價格波動劇烈的加密貨幣市場提供了穩定的價值儲存和交易媒介,無論是跨境支付、智能合約交易,還是 DeFi 項目的運營,穩定幣都在發揮著不可取代的作用,成為了幣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據 Coin Metrics Network Data Pro 最新的數據,全球穩定幣的總供應量接近 1,610 億美元,這一數字再次接近歷史最高水準。根據海外加密貨幣交易機構 HashKey Group 公佈的數據,過去四年間,季度穩定幣轉帳量增加了十七倍,從第二季的 174 億美元增加到 4 兆美元。光是 2024 年 7 月 17 日單日,全球整個穩定幣市場總交易量就達 870 億美元,佔整個加密貨幣市場交易量的 91.7%,其中最大交易量穩定幣為 USDT,達 83.3%。

然而被許多幣圈用戶所忽略的是,類似 USDT 等我們常用的穩定幣,都是由中心化的機構來發行的,且嚴重依賴該中心化機構的日常管理和操作,這和傳統的銀行印鈔發幣並沒有本質上的差別。儘管去中心化的穩定幣(如 DAI)曾經是這一領域「全村的希望」,但最近 MakerDAO 升級為 Sky Protocol,同時推出新穩定幣 USDS 以及引入凍結功能,該資訊再次引發了關於穩定幣的所有權和去中心化的爭論,甚至對去中心化穩定幣的幻滅。

去中心化穩定幣的幻滅?

MakerDAO 曾經是 DeFi 領域去中心化理想的象徵,其推出的 DAI 是一種不受中心化控制的穩定幣。然而,隨著 USDS 的推出,這一理想似乎正在受到挑戰。

據報道,USDS 將可能引入類似於中心化穩定幣 USDT 和 USDC 的凍結功能,在特定情況下,USDS 的發行方或相關治理實體可以凍結用戶的資金,這顯然與去中心化的初衷 “背道而馳” 。

* 圖源:Sky Protocol 官網

在傳統金融系統中,銀行和政府擁有凍結帳戶的權力,這通常是為了打擊犯罪或應對緊急情況。然而,當這項凍結功能被引入穩定幣時,這將使得穩定幣的持有者不得不面對一個不確定的未來——他們的資金在任何時候都可能被一個遠在天邊的中心化機構鎖定在鏈上。

隨著區塊鏈技術的普及,各國政府對加密資產的監管日益嚴格,例如 USDT(Tether),作為全球最大、最廣泛使用的穩定幣,在網路上經常能夠看到其配合監管機構,凍結或扣押某些特定錢包位址中的 USDT 資產的新聞。例如,2023 年,Tether 凍結了價值數百萬美元的 USDT,這些地址與某些犯罪活動相關,在一份官方聲明中,Tether 明確表示:「我們在適當情況下與全球監管機構和執法機構合作,以打擊和防止犯罪行為。的 USDT 被轉移或贖回。

* 圖源:Tether 官網

USDS 的設計者聲稱,凍結功能是為了防範風險,確保合規性。但這也引發了一個根本性的問題:如果一個去中心化的穩定幣可以被遠端控制,而這種中心化控制使得用戶在某種程度上必須依賴發行方的善意與合規性,而非完全由使用者掌控自己的資產。

那麼,它與傳統金融體系中的中心化貨幣,還有什麼不同呢?

DeFi 是否還有未來?

這次 MakerDAO 的品牌升級,多少是讓 DeFi 社群的朋友們操碎了心,畢竟 DeFi 的核心理念一直是透過智慧合約和區塊鏈技術,實現無需中介的金融服務,從而為用戶提供一個自由、開放的金融體系。然而,USDS 的凍結功能以及類似的合規措施,卻在某種程度上打破了這種理想,為 DeFi 的未來蒙上了一層陰影。

首先,這起事件表明,在現實世界的監管壓力下,去中心化金融計畫也不得不做出妥協。儘管去中心化的初衷是減少對傳統金融中介的依賴,但隨著加密資產的主流化,各國政府的監管要求變得越來越嚴格。為了在監管框架內生存,DeFi 計畫可能必須在去中心化和合規性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專案為了合規而採取類似的措施,導致 DeFi 領域逐漸演變為一個由少數幾家大型公司主導的「偽去中心化」市場,從而失去其原有的創新活力和包容性,甚至失去 DeFi 原有的意義。

其次,USDS 的凍結功能和合規性妥協可能會導致 DeFi 社群的進一步分裂。一部分用戶可能接受這樣的妥協,認為這是 DeFi 走向主流、實現大規模採用的必經之路;而另一部分用戶則可能認為這是對去中心化理想的背叛,選擇轉向更加去中心化的項目,甚至完全放棄 DeFi。這樣一來,DeFi 的生態可能會變得更加複雜和多元化,但也更容易受到分裂和內耗的影響。

最後,從長遠來看,這次事件可能促使 DeFi 領域進行更深入的創新和變革。一方面,專案方可能會探索新的技術解決方案,既能滿足合規要求,又能盡可能保持去中心化的屬性;另一方面,使用者可能會更加關注真正去中心化的項目,推動這一領域朝著更純粹的去中心化方向發展。無論如何,DeFi 是否還有未來,取決於產業如何應對這場危機,並在合規性與去中心化之間找到新的平衡。

作為 Web3 行業從業者,紅林律師的樸素觀點是,主流的 DeFi 項目如果要迎合全球日益嚴格的監管要求,必然會引入類似 USDS 這樣的遠程凍結功能的中心化機制存在,這種設計雖然能滿足監管部門的要求,但多少有點背離最早比特幣誕生的初衷,或許未來的加密資產也將繼續分庭抗禮,如果務實和妥協,你可以持有合規的加密資產。如果真正想要掌握自己的加密資產,或許比特幣(BTC)才是更好的選擇。

免責聲明:作為區塊鏈資訊平台,本站所發布文章僅代表作者及來賓個人觀點,與 Web3Caff 立場無關。文章內的資訊僅供參考,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要約,並請您遵守所在國家或地區的相關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