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社交协议可能天生就带着 “火不了三天” 体质,但 Vitalik 看好,a16z 打钱的 Farcaster,为何没能在社区中引发大规模讨论与采用?

作者:bayemon.eth, ChainCatcher

封面:Farcaster

今年夏天,Friend.tech  一夜爆火,一双蓝色的兔耳朵迅速登陆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社区用户争相加入 Friend.tech 大家庭,“谁有 Friend.tech 邀请码” 也在各个社群里反复出现。Layer2  新贵 Base  作保,头部机构 Paradigm  参与种子轮投资,单就这两样,普遍意义上来讲,Friend.tech  的 “荣华富贵” 就算是保住了。

然而从数据角度来看,先天条件极佳的 Friend.tech  似乎也没能逃脱 Web3 社交 “三分钟热度” 的魔咒,Paradigm 投资消息官宣后单日交易量最高达 53.98 万,而昨天仅剩下 12.40 万次。但 Friend.tech 的一时火爆也让很多人的目光重新投向被冷落已久的社交赛道。

同样是大机构护航的社交应用远不止 Friend.tech  一家,早在去年 7  月,去中心化社交协议 Farcaster  就拿到了由 a16z 领投的 3000 万美元融资。此外,Vitalik 也在近期与 Bankless  的对谈中,多次表达自己对去中心化社交的兴趣,并直言 “Farcaster  实际上非常成功”。除此之外,Farcaster  创始人 Dan Romero  曾是 Coinbase  高管,某种程度上创始人团队也有 “Web3 大厂背景”。

然而据 Dune 数据显示,Farcaster  注册量仅有 24202 个,单日互动也仅有 13655 次。仅仅五位数的注册与互动数量,显然无法同病毒式扩散的 Friend.tech、甚至近期的 Tip Coin 对比,Farcaster  在社区中甚至可以说是反响平平。虽然社交协议可能天生就带着 “火不了三天” 体质,但 Vitalik 看好,a16z 打钱的 Farcaster,为何没能在社区中引发大规模讨论与采用?

身为 “协议”  带来的技术壁垒

币安在 2022 年 12 月发布的《Web3 Social: Road to Mass Adoption》报告中,将 Web3  社交生态分为基础设施、中间件、应用以及工具四个类别。虽然文章开头用 Friend.tech 与 Farcaster 对比,但 Farcaster Protocol  作为协议, 本质上与应用类的 Friend.tech 不同

所谓的协议其实是一套逻辑确定的规则,用于数据查询、组织和展示,成为区块链底层设施和应用程序之间中介。通过这一套逻辑,应用层的用户可以不考虑内部流程、数据结构、程序设计的差异进行通信。简单来讲,协议的存在,让建造巴别塔的人们能够使用 “同一种语言” 无障碍交流。Farcaster 创造的是一个让开发人员在无需许可自行创建 dAPP 的中介层,同时允许用户能在诸多 dAPP 中自由迁移数字身份与社交图谱。由于 Web3  中的大多数创新都是在现有生态系统中构建的,协议对于基础设施和应用而言都显得格外重要。这大概也是 Vitalik 格外看好 Farcaster、Lens  等协议的原因。

话说回来,既然协议在 Web3 社交生态像是 “世界通用语言” 一样的存在,那为什么 Farcaster 还得不到多数人的关注?拿同为 “协议” 的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类比,即便是对这种几乎与人们如影随形了 40 年之久的协议 OG 来讲,绝大多数的使用者都不了解甚至毫不关心网络数据传输的原理,因为在普通用户眼中,所谓的原理只需要开发者和网络工程师关注即可。一套看似 “无所不能” 的协议,很容易让人产生 “boiling the ocean” 的错觉,令普通用户甚至略懂一二的业余玩家望而生畏。

此外,同样作为社交协议,Farcaster  同 Lens Protocol  最大的区别在于,Lens Protocol  将所有信息都存在 Polygon  网络上,而 Farcaster  则采取链下解决方案,即只将账户、存储以及密钥等最重要的基本信息存在以太坊上,将需要频繁操作的认证、注册等相关信息保存在链外的 Farcaster Hubs 上。这也就意味着 Hubs 上需要保存所有节点数据的副本,并需要根据协议活动实时更新,因此,磁盘存储会提高 Hubs 运营成本,对设备也有不算低的要求。虽然 Farcaster 团队表示正在寻求处理存储与带宽问题、降低 Hubs 成本的解决方案,但在问题解决之前,Farcaster  由于参与成本偏高再次劝退了一小批 “热心市民”。

某种程度上讲,Farcaster 身为社交协议,受众范围远远小于 Friend.tech 等社交应用,从根本上引发不了过于狂热的粉丝经济效应。

To be crypto-native or not

暂时走出协议的圈子,单讨论 APP,基于 Farcaster 构建的社交应用 Warpcast,有着与 Twitter 类似的前端页面,功能方面也可以实现发贴、回复、评论等,除此之外,还能进行钱包链接、链上活动追踪、NFT 展示等加密原生行为。虽然外观类似功能雷同,但 Warpcast 跟 Twitter 也就停留在 “长得像” 这个阶段,没有任何联系和互动。反观 Friend.tech 和 Tip Coin,一开始就明明白白地打着依靠 Twitter 引流的小算盘——Friend.tech  早期邀请 Twitter 各大 KOL 入驻,Tip Coin 更简单粗暴,发推加 tag 就能换项目代币。可以说,Friend.tech  和 Tip Coin 由于 “操作简单” 一时风靡,某种程度上是用户依靠 Web2 社交网络的直接变现,他们与 Web3 之间的纽带只是代币而已,并没有其他加密原生的新概念与操作。

而 Warpcast 之类建立在 Farcaster 基础上的 dAPPs,一开始的受众群体就是加密原生用户,这也就意味着建立在 Farcaster 之上的社交图谱需要用户从零开始构建,而目前的 Web3 社交网络显然无法像 Web2 那样面面俱到。此外,对加密技术不了解的用户,还需要更多时间理解与第三方完全共享社交图谱的构想,并需要接受数据的控制权将属于开发人员,并且不会受到用户本人监督的 “去中心化” 特性。

虽然 Farcaster 是更地道的 Web3 社交协议,但在 Web3 的概念真正被普遍认可,Web3 社交真正做到 “无孔不入” 之前,在其基础上重建社交图谱所耗费的成本都是不可忽略的。不过长远来看,Farcaster  作为协议层玩法远比 Friend.tech、Tip Coin  之类 “为了空投变 I 为 E” 的 “强制性” 社交应用有趣,在整个 Web3 社交生态更进一步的未来,人们会在长久地积累中看到 Farcast 为社交图谱带来的价值增量。

投入 Optimism  的怀抱,Farcaster  能否逆天改命?

今年 8 月,Farcaster  选择把 Farcaster 身份与存储合约迁移到 OP Mainnet,并启动无权限注册。一方面,无权限注册取代之前的邀请模式,大概率会带来 Farcaster 注册与使用数量的增加 ,选择将近 5 倍 TPS 的 Layer2 网络,确实是对冲后续吞吐量隐患的有效手段。

此外,Farcaster 联合创始人 Dan Romero  直接指出,当前 “最活跃的用户和开发者” 都在使用 Optimism 或其他 OP Stack 网络(例如 Base)。如果说多数社交应用是将用户的社交网络变现,那么 Farcaster 等社交协议就是将社区开发者的能量变现,这就很容易解释为什么 Farcaster 在茫茫 Layer2 海中选择了 OP。对于依靠开发者创造社交生态多样性的协议而言,OP Stack 发布之后迅速建立起来的超链王国确实诱惑太大,主动靠近动力来源的 Farcaster 似乎也在宣告,团队已经在把协议大规模采用提上了日程。

目前 Farcaster 还处于测试版阶段,用户可以先提交候补名单等待,但近日 Farcaster 已经陆续对一些符合条件的用户(捐赠者、以太坊链上部分 NFT 持有者等)开放注册。本周,Farcaster 将进一步实现无需许可的注册,即将对更多用户开放。

免责声明:作为区块链信息平台,本站所发布文章仅代表作者及嘉宾个人观点,与 Web3Caff 立场无关。文章内的信息仅供参考,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及要约,并请您遵守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