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播客我们所讨论的内容不代表各位嘉宾所在机构的观点,并且所提到的项目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研究机构:Mint Ventures

主持人:Mint Ventures 投资经理 Betty Xie

嘉宾:A&T 投资人 林川(@Mtyl_7th);BuidlerDAO 联合创始人 Rui(@popolandRuii)

原用标题:EP10: DID 的前世今生和未来畅想

封面:Photo by Daniele Levis Pelusi on Unsplash

大家好,欢迎来到由 Mint Ventures 发起的 WEB3 Mint To Be 在这里我们已持续追问和深度思考,在 WEB3 世界里澄清事实、探清现实、寻找共识,我是 Mint ventures 的投资经理 Betty。本期播客,我们很荣幸邀请到了 A&T 投资人 林川和 BuidlerDAO 的 Co-founder Rui 来针对 2022 年DID领域发生的项目和事件,进行梳理、讨论和交流。

声明:本期播客我们所讨论的内容不代表各位嘉宾所在机构的观点,并且所提到的项目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主持人:

首先,我们请两位嘉宾分别介绍一下自己以及所在的机构和项目。

林川:

大家好,我是来自 A&TCapital 的林川,也是投资经理。A&T Capital 也是一个比较知名的 Web3 基金。我们第一期是 1 亿美金的 AUM。我们也投了许多知名的项目,比如 Celestia,Sui, InfStones,Hooked Protocol,这些我们都有投资。我们也是从 infra(基础设施)到游戏到应用,都有在关注。DID 也是 A&TCapital 一直在关注的领域,因为我本人也研究 DID,同时关于这个领域以及域名的研究也写过两篇比较长的文章,也获得了行业的关注,我本人也跟很多行业里的项目方做过交流。

主持人:

好的,谢谢。那 Rui 老师也来介绍一下。

Rui:

Hello,我叫 Rui。我是 BuidlerDAO 的 Co-founder, BuidlerDAO 是聚集华语到全球的一个 Web3 人才和项目的孵化器。目前我们大概有 5 个公会,每一个公会我们互相组织生产,目前我们聚集了数千位包括投研和运营以及技术的人才在 DAO 里面做孵化。目前我们有 12 个在孵化的项目,今年也是跟很多国外的项目方进行交流,也参加过很多 DID 和 SBT 的 Twitter Space。

DID 的定义

主持人:

好,我们进入正式的讨论。整体 DID 是一个比较抽象和广泛的概念,它可能包括很多链上的行为集合所形成的一些新的标签,也包括链下身份的验证上链形成链上身份等等。换句话说,我们传统身份的 ID 汇集了各个属性的实体,去中心化的身份就可以把和本人相关的一些链上和链下的数据汇集到实体里面,围绕实体去展开应用。基于定义,大体上可以把 DID 分成三个层面,包括像凭证层、身份层和应用层,这是一个广泛划分的点,因为它是一个很抽象和广泛的概念。

Q1: 想知道两位嘉宾是怎么定义 DID  概念的,以及从应用场景出发,是怎么看待 DID 尝试解决的一些问题?

林川:

好的,我觉得 DID 现在更多的是一个比较广泛的定义,是去中心化的一个身份。准确来说就是在 Web3 世界里对数字身份的一个概念,这是目前大家说 DID 的时候,最多想到的东西。当然要更严谨地说,还可能会指一些比如 W3C(万维网联盟)推出的一些技术标准,或者是一些更加具象的某一层的东西。我个人认为可能大多数人谈论 DID 的时候都是一个 Web3 世界的数字身份,而这个数字身份一般来说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方式构建,在链上构建的,而不是某个交易所来帮你做一套,一般来都是一个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在链上构建。它到底有什么应用?我觉得它是一个互通性的概念,就是数字身份互通。因为这个东西在 Web2 世界是没有的,而在 Web3 世界是天然的。因为在 Web2 世界中,大家都知道,可能互联网大厂,每个大厂都有自己的数据闭环,在腾讯系的数据在阿里系是用不了的。

在 Web3 里,在应用,在链上的东西都是能继承的,能够使你的身份一直绑定。在各种链上,各种交易记录,它都可以与你的数字身份相绑定,这样数字身份的含义就会越来越广。当你拿数字身份去用新的应用的时候,新的应用就可以针对你的数字身份来给你相应的服务。比如你之前玩过很多游戏,新的游戏平台看到你之前玩过很多类似的游戏,并且参与很多,可能就会给你一些额外激励或者优惠。包括如果你买过一些 NFT,特别是一些比较知名的 NFT, NFT 社交的软件他们也可以给你一些针对性的变量。比如你是 BAYC 的持有者,所以 BAYC 相当于你的标签之一,这种事情已经大概是能够在网站使用看到雏形了。这个是 DID 概念化的应用场景。

主持人:

了解。针对像DID划分的一些细分的赛道,比如凭证层、身份层和应用层的理解,可以展开来讲一下吗?

林川:

从底到上讲:

凭证层:因为要做一个数字身份,讲一个身份的时候,肯定要对它做出各种描述。比如我是林川,来自 A&TCapital,毕业于北京大学,性别是男,其实这都是在做一系列陈述,做声明,想要在去中心化世界里,想要信任这种产品,都必须要有凭证,这种凭证可以是原始的链上数据,那就是天然的凭证。如果有些东西是在链下,现实世界中的,或者是他们不是在链上,而是一种信用关系。比如你在我这工作过,你在我这毕业了,这些东西包括在链下,有什么驾驶证也好,性别也好,这些东西要放到去中心化世界中,都需要做出一个凭证,这就是我觉得 DID 很重要的一块,也都是身份的组成。

身份层:就是指怎么把这些凭证层聚合成数字身份,这里面有些是专门只做协议,他们不直接面向用户,这可以算是一层,像一些 CyberConnect 还有 Lens Protocol 它的协议部分。而身份上还有一些身份管理工具,像这一类,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 Linktree 的加强版,大家也都看到现在很多时候(比如面试),我直接给你放一个 Linktree,可以展示推特,LinkedIN 之类的都包含在里面。其实身份管理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加强版的 Web3 Linktree ,它可以整合各种身份信息,并且不仅能对外展示,而且能够帮你主观能动的管理,哪些你想展示,哪些你不想展示,而这些它也可以单独来做,也可以是跟一些社交类应用相结合,或者是跟域名项目结合,跟钱包结合,这一块的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

最上面应用层:它可能它本身是有应用场景,能用到数字身份,比如社交也好,求职招聘也好,游戏也好,包括 DAO 的一些治理也好,用到数字身份的称他为应用层。有些应用层他们会讲 DID 的故事,我会帮用户沉淀数字身份,沉淀做成 protocol,然后建一个生态,给别的相关的一些项目用,这是这一类故事,大家也讲了不少,所以这三层他们也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主持人:

对,林川老师解释得很清楚了。

整体总结来说就是凭证层更多的是怎么生成凭证,整个链上的数据相对来说会比较好生成,因为它是一个公开透明的方式。链下的数据映射到链上,需要生成凭证,有的比如像 Galxe,它是通用凭证的方式,有像 zCloak 是一个 ZK 方式去生成,保证了隐私。身份层相当于把凭证和各种链上链下的数据聚合,投映到相关的实体上形成身份,这个实体可以是刚才提到的域名、钱包,包括也像聚合协议等等,最上层的就是应用层。

Rui 老师针对这个问题有什么自己的一些观点吗?可以分享一下跟大家。

Rui:

就在我们谈论 DID 去中心化身份系统的时候,很多朋友在问我为什么我们需要这个,其实我们现在在 Web2,抛开去中心化来说,身份系统在 Web2 当中其实应用得很广泛,但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一个去中心化的呢?因为可能 Web2 容易受到安全漏洞的攻击,比如单点故障,比如集中式服务器或者数据库,可能会成为黑客的目标或者遭到破坏。

或者是 Web2 的系统,它容易受到审查,中心化的组织有能力去阻止或者是审查集中式的这种身份系统,或者是滥用权利,比如 Twitter,它可以很简单地 block 住每一个账户,或者因为你的发言它可以抹杀你身份的存在,以及像刚才林川老师说的不可迁移,数字身份和公司之间不可迁移。比如现在按这些社交媒体平台,Twitter、 telegram 等等的社交媒体平台,把匿名用户的数据出售给广告商之后,广告商就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开展一些更有针对性的广告活动,当量级的利润被质押的时候,没有一家公司会有动力开源数据的身份库,所以这个就是 Web3 去中心化、透明、防篡改和保护隐私的社会解决方案的这种哲学发挥作用的地方。

如果再回观身份证明的一些历史,在 1998 年左右是一种中心化的身份,IANA(The 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互联网数字分配机构) 它们 issue ip address(发行 IP 地址),再到 2000 年左右 Microsoft publish 他们的 Microsoft passport,再到现在 Facebook,你可以用 Facebook 旗下的一些产品去登录其他的网站,算一个 universal 的登录。但是 Facebook,它永远都不可能有动力去公开自己所有的用户数据库,所以到来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就是DID,我们历史上我觉得可以是第一次给予这个人自己证明是自己的一个技术。

其实也像刚才林川老师说的, DID 现在一般是去中心化身份的一个简称,是一种没有中心化的机构做担保的数字身份,是 Web2 的用户画像在 Web3 的延展和拓展。我们之前探讨过很多关于 DID 的最终形态,但是大家现在还在一个早期的阶段。我的理解是未来每个用户可能都有一个唯一的全网身份和多个细分场景里的局部身份了,用户通过域名来记忆标识 DID, 通过钱包来管理凭证和一些应用项目中的交互,通过钱包集成各个协议,整合多条链上的不同凭证和局部身份。所以就像刚才林川老师说过的,我们现在场景主要分凭证身份和应用场景。

自我感觉,现在 DID 并不是 Web3 用户的直接需求,更多是应用场景和项目方的需求。这个项目方体现在比如 DID 尝试解决的问题,比如我们在 DeFi 开展很多活动时候,像超额质押这个问题是可以通过真人验证来解决的,比如我们现在有 BrightID 和 WorldCoin,以及 DeFi 需要防女巫攻击,防止骚扰和 spam,进行单点登录,进行信用借贷,信用背书,基于信用的空投活动。还有社交的一些相关的项目,比如整合链上的信息,链下的身份,过往的经历,把社交关系上链,还有目前的 DAO 组织的治理。

主持人:

是的,之前也看过一个统计数据:预计到 2030 年,整体全球的去中心化身份 DID 市场规模可以达到 1000 亿美金。整体的复合增长率在 2022 -2030 年间大概可以达到 88% 左右。报告里面讲的就是有潜力的领域,如果按照类型分类,其实生物识别领域的预计增长速度是最快的,在 21 年的时候它也占据了整个市场的主导的地位,占了全球的收入的 60% 以上。

按照行业分类,是银行、金融,包括保险行业,有比较爆发式的增长,打击相关个人身份诈骗,还有造假的问题。按照终端用户划分,个人对 DID 管理的需求会有比较多的增长,主要出于对隐私安全相关 KYC 过程的一些需求,包括像企业,中小型企业,会是比较大的推动力。

DID 发展缓慢的原因

Q2: 刚才大家也都提到,目前 DID  发展的阶段是还在一个比较早期,比较缓慢的阶段,那么具体原因,两位老师有什么想法呢?

Rui:

在我看来,我觉得目前有三个问题:总结是缺用户、缺真实数据、缺隐私保护的方式,以及线上的数据缺颗粒度。

第一个,就是缺用户和真实数据,包括我自己也在做 DID 相关的项目。 Web3 非金融类的应用项目发展其实是较为缓慢的,像社交图谱这种 Protocol 也比较缺乏用户留存,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把一个架构架起来,我们知道未来我们想要 build 成什么样子,但是目前市场里面没有太多非金融类应用的活动空间,所以缺乏用户数据。

第二个,比如我们在说 DeFi 的时候,我们需要金融类产品面临链下数据迁移上链的隐私保护问题。比如 ceramic,它把链下数据带到链上,用户数据会暴露在公链上,并且可以被索引,这个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所以可以看到大家都在寻求隐私, ZK 等想要去解决这个问题。

第三个,链上数据缺乏颗粒度。如果我们想要整合链上数据,比如是钱包持有量、交易、DAPP 互动、交易频率,这些都是可以收集的主要数据。但是除了分析钱包购买的 NFT 的类型之外,其实很难获得其他类型的个人数据。

主持人:

了解,林川老师有什么想法吗?

林川:

刚刚 Rui 说的我也都挺赞成的。

总而言之,DID现在的问题就是应用场景现在很多都还没有被证实,之前谈到了 Game-Fi,Social-Fi 这些东西,它都只算成熟了一半。 Game-Fi 可能算成熟了一半,现在除了一些火的比如:Axie Infinity, StepN 它们都是火了一时,但是没有持续留存,最后还是一个 PonZi(庞氏)的模型,还没有那种能够持续存在的游戏项目,包括很多游戏项目火了一阵就不行了,社交类项目更是如此。

其他的应用类项目也是,像一些音乐类项目,像那些求职招聘类项目,还有一些 DAO 相关的工具项目,这些的项目他们都没有做起来,用户都非常少。如果你只是一个单个的应用,不牵涉到多个应用场景相互关联,数字身份这个东西用户并不需要。如果一开始在链上,什么都没有,用什么应用,那就在应用里该干嘛就干嘛。再给把概念抽象出来没有意义,因为也不用别的东西。所以这就是问题所在:现在应用层成熟的项目太少,之后也应该会聊到时机的问题,这里先提一下,时机我觉得是要等一些应用项目开始成熟,开始出现爆款之后,我们才会看到 DID 有大规模爆发。

DID 整体赛道下的凭证,身份和应用三个层面的各自发展状况

Q3: 明白,如果把 DID  赛道拆分成刚才我们前一个问题所讨论的,像凭证,身份和应用来看,整体怎么看这三个层面的发展情况?

林川:

目前的情况是:凭证层,现在有一些通用的凭证平台,比如 Project Galxe 的出现,这种门槛比较低,而且竞品非常多,他们的区别非常有限。另外也有一些其他的项,比如聚焦怎么让 Web2 的数据上链,有点类似于 KYC 那种形式,这种身份数据上链,有这种专门做隐私保护的。但这些项目市场观众都相对小一些,他们也处于一个早期阶段,都是现在很多项目的方向。

在身份层,主要是有一些身份聚合的 Protocol 出现,但这些 Protocol 目前而言,可能他们的发展相对而言个人感觉是比较受限的,因为大家都想自己做一个 Protocol 让其他人都来用,但其实也导致谁都不想用别人的 Protocol。现实就是大家都想做一个身份管理工具去吸引用户的流量,吸引用户和项目方流量入口。比如现在钱包在讲身份管理工具,讲用户入口的故事,域名项目,也在讲我来帮你做身份管理,一些社交类产品也在讲这个故事。所以其实从概念层面竞争非常激烈,可以看到很大批的应用类项目,或者是一些 Web3 入口型的项目,他们都在未来展望或者在提升自己叙事的 level 的时候,都会去讲 DID 的故事,但实际上真正能把这些能跑通的,目前是几乎寥寥无几。

应用场景项目的发展,在这个周期也是没有完全成熟,还在摸索。因为这也不完全的 DID 的问题,都是在探索游戏,也有可能探索社交,他们更多的是要把自己应用本身给跑通之后,再去把这些东西沉淀到数字身份里去,再去链上互通。

主持人:

我们也看了,聊过一些项目,整体观察下来,感觉目前的链上数据像林川老师讲的,还是以金融类的交易数据为主,用户的行为数据会比较少,而且会相对零散,很多其实对整个组织有价值的一些行为还是在链下发生的,所以相关的发展,不管是从凭证,身份还是应用层来讲,都是一个比较早期的状态。凭证层相对有成熟的产品了,像 Galxe,但是可能相关的区分并没有特别大。身份层还在一个探索的阶段,应用层确实整个赔率会比较高,胜率会比较低,需要找到一些比较新的切入点,去看看有没有一些微创新的地方。

另外,关于 SBT(Soulbound Token-灵魂绑定代币) 概念,今年 5 月份的时候,V 神(Vitalik Buterin) 也提出了灵魂绑定代币的概念,也畅想了它的使用场景,后续其实有冒了一波 SBT 概念的项目出来,但是因为整体加密市场在今年可能处在一个下行的状态,热度很快就淹没了。

关于 DID 和 SBT 的关系,以及 SBT 的实现逻辑

Q4: 想请教一下两位老师关于 SBT 对于DID  的价值是什么?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以及整体 SBT 的实现逻辑是什么样的呢?

林川:

SBT,其实从实质上来看,是一直存在的东西,他们把它做了一个统称。其实你用不可转让的代币 non-transferable token,他们其实本身已经能够实现 SBT Protocol 做的事情,或者现在很多 SBT 他们本身不可转让代币,我发给你一个凭证,只有你地址能有,不能给别人,我觉得都实现了。

它跟 DID 的关系,也就是它做凭证层,是凭证的一种形式。因为 SBT 是一种最直观,最容易落地的一种链上凭证形式。当然也有些其他的凭证形式,比如像 verifiable credentials-可验证凭证,还有包括其他的凭证形式。凭证层有很多种形式,而 SBT是最容易实现,最容易落地的一种,可以这么去说。

现在目前发展的情况:因为 SBT 它更多是一个概念性的东西,它并不是一种标准。当然也有些项目他们声称要做 SBT 的标准,但这个事情目前来看可能并不太有必要。因为现目前来说,只要 non-transferable token,它本身能够解决很多问题的。再做一些优化,可能各个场景都需要做优化。唯一一个值得一提点,就是隐私保护,比如包括 ZK-SBT,因为如果只是 non-transferable token,也就是说这些东西都是在链上,谁都能看到。但是很多场景下,你并不希望你的身份,提供上去以后,所有人都能直接看到,肯定希望能够设置一个权限。这种情况下都是需要一些隐私保护的东西,这也是一些 ZK-SBT 的概念,或者有些项目,他们可能没有用这个概念,他们本质上做也是类似的东西,但这些项目具体怎么实现,其实也是各有千秋,但是还没有看到能够落地跑通的特别知名的项目。

主持人:

明白。关于 SBT 的实现的逻辑,比如从存储,还有从交互的角度,如果它的数据是存到链上的,或者是存在 IPFS,或者是自己的服务器上,其实会决定后续的 SBT 的未来是否有可组合和可编程的能力,包括扩展交互,因为它有很多标准的接口,未来也是需要在应用场景中去做接口的拓展。 SBT 是否是可以去访问这些协议,这些协议是怎么架构的,其实也决定了后续 SBT 实现的逻辑和技术。关于这点两位老师有什么想法?

Rui:

我觉得你可以这样理解,就像刚才林川老师说的,现在很多 EIP 是没有被主流接受的,大多数的 SBT 是基于 erc-1155 和 721 做的一个改变。简单理解它就是一个 NFT,但是在代码里面的实现的方式是 transaction one hundred percent fail —— 交易百分之百失败,所以它不可转移。所以刚刚你说的所有的存储、互操性其实都是跟 NFT 是一模一样的。

主持人:

理解,针对这个问题还有什么补充的想法吗?Rui 老师。

Rui:

我觉得比较有意思是:它的起源是 V 神说魔兽世界里面灵魂绑定物品的概念,一旦被拾取,它就不能赠予或者出售其他玩家。所以其实这个概念在 Web3 我们能看到,所有活动都是围绕着金融而产生的,但是其实我们是需要非金融的通用身份,把我们的一些教育贡献,信用来构建一个 ecosystem,像刚刚说的,用户通过域名识别 DID,通过钱包去管理所有的凭证和应用程序的交互,SBT 就是凭证部分的一个解决方案。

SBT 在 Web3 的一个用途,它可以作为 DAO 治理,访问权限的管理,比如 DAO 治理,其实是做一个 starting point 就是 DAO governance,一直以来大家用 token 和 vote 去进行一个比较。比如你持有 1 token,可能就对应 1 投票权,或者调整一下比例。但是它所带来的问题就是 token 是可以从二级市场上可以轻松购买到的,所以大体量的用户虽然持有你很多的 token,但它未必对你 DAO 治理未来的发展方向有很多见解或者关心,有可能会带来比如不投票或者错误投票等等的行为。

怎么样让真正的贡献者去拥有真正的投票权?这个就引出来 SBT,它是一个非常简单公开的声誉代币,所以目前我们都会鼓励组织去用作为非金融治理代币。以及访问权限,比如我们知道很多东西都用持仓聊天,比如持有 SBT 去进入某一个频道,或者是浏览特定的内容,以及在 DAO 里面也可以用凭证去作为工资支付。

在 DeFi 里面,比如当你需要超额抵押的时候,用声誉作为抵押,以及追溯空投以及学术证明,数字简历,几乎所有能想到的需要上链的东西都是可以用 SBT 的。如果在 DeFi 领域,刚才我说到的借贷平台和高抵押合作来规避风险,比如你想从 MakerDAO 里面借 100 美元,你需要抵押 150 美元的抵押品作为回报。但是在传统金融当中,金融机构不会像放贷的人要如此高水平的抵押品,因为它已经可以访问很多用户相关的信息,你的资产信用记录的信息。所以把链下资产和凭证这种活动,以及链上数据相结合, SBT 可以成为不抵押的声誉抵押产品。

但其实我们知道现在 SBT 是有很多缺陷的,包括不得不说 SBT 可能会成为垃圾邮件。我记得当时推特有一个比较火的:你花 0. 1 亿去 Mint 一个 “Asshole SBT”,就是骂人的一个 SBT,他帮你空投到那个人的钱包,那个人是需要花 49 亿去销毁这个 token 的。所以怎么样防止别人空投给我广告,包括其实现在很多人用 SBT 作为广告,空投到你的钱包里面一张广告图片,你是没有办法进行销毁的。但是也有很多的解决方式,任何长期用户都会定期更改他们钱包来维护安全,但是他不可能开始使用新账户。但是如果他们的账户被黑客入侵了之后,怎么样恢复他们的 SBT 也是一直在探索的,用社区社会验证可能会得到一些解决。以及我们可以防止 SBT 被出售,但是怎么样防止钱包被出售?比如我有一个声誉代币存在我的钱包里面,是不可转移的。但是怎么样防止我把钱包卖给你?其实防止代币转移是一个技术问题,防止出售私钥又是一个社会问题,在这个领域也有很多有意思的讨论。V 神它想通过 SoulBound Token 绑定到 ENS 域名来解决它,它想要增加 SoulBound Token 的权重,然后降低它被出售的一些风险。

还有刚刚说的隐私性。待会我们可能要聊很多,SBT 就是 NFT,它把所有的数据都公开在链上,用户无法控制是否展示自己的数据。然后还有一个不好的点,可扩展性,频繁的变更状态,比如你想把 Twitter 的粉丝数上链,如果你的粉丝数是持续在变换的,该怎么样处理?但是如果你是存在 IPFS(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上,存在 AWS(Amazon Web Services)这种中心化的存储可能会比较轻松,但是它带来的问题就是它并不够 Web3。

主持人:

感谢 Rui 老师的分享,非常的详细,逻辑也很清楚。

DID 隐私性保护问题有哪些解决方式

Q5: 刚才两位也都提到了关于 DID  的一个隐私性保护的问题,目前会有一些哪些解决的方式?整体你认为怎么更好的让技术和相关 DID 结合?

Rui:

我们说凭证层的时候,有几种解决方式:一个是 ZK, ZK 跟 VC 其实就是证书,它可以存在链下和链上,以及 SBT。以及其实有另一个 brightID 和 WorldCoin 这种,他们算 POP 真人验证。 ZK 加 VC 的解法就是要理解 Verfiable Credential 这一套。其实它跟 SBT 还是很不一样的,它需要一个 issuer 去 sign 一个 credential to issue 一个主体,这个主体去把这个东西存在于一个,比如钱包,或者是一个托管的地方,当外部有人需要验证的时候,他会给主体发送一个验证请求,钱包可能会返回一个请求。在返回的过程当中, VC 是允许 ZK 进行一些隐私更细粒度的控制,因为 VC 的持有者可以很轻松地选择展示哪个 VC,或者只展示 VC 的一部分,比如 VC 的持有者可以证明他大学的学位,可以从 VC 当中提取证明已经他毕业了,而无需透露他去了哪所大学。但是 SBT 是默认不具备此功能的,但它可以潜在地用零知识证明来实现类似的隐私增强的效果。

但是其实举个例子, Polygon ID 现在就是刚才说的这一套逻辑。 Polygon ID 它本身是一个身份层的钱包,在这里面你是可以 create 你的 credential 的。现在它有两种类型,一个是 membership,一个是 reputation。因为 Polygon ID 用的 zkSnark,所以它对模式上有一些限制,比如现在它只能用 data,比如一些是日期, yes or no,或者是一串数字,作为一个 attribute,作为一个属性存在你的钱包里面。当外部申请者去申请一个校验的时候,返还的结果只能是一个日期,是或否,或者是一个数字,至少目前是这样。当然我们也有看到其他的一些解决方案,比如 zCloak,他们使用虚拟机可能更加灵活。

关于 ZK SBT 方面,其实在很早之前, V 神提出 SBT 这个概念,它和 W3C 有一个论战,去 argue 谁更好,因为 W3C 是已经寄存的很标准的一套协议的。结果, V 神突然提出了关于以太坊的原生的身份识别凭证,所以他们有一些讨论。但是 SBT 在目前看来,它天然适合荣誉,会员或者是参与记录,因为他是公开在链上的,所以他天然适合这些他希望公开给所有人的一些数据。但是 VC 更加适合关于隐私的,比如你的年龄,你的家庭住址,你的地域,你的个人的一些很详细的身份信息,不适合放在链上,或者不适合公开给所有人的。

所以其实我们和一些项目方在讨论,包括我们跟 zCloak 的 founder,也有进行大量的讨论:为什么我们需要 ZK SBT,目前可能我认为 ZK 的服务器成本很高,验证者可能没有能力去验证 CV,现在跑一套验证的逻辑也是很复杂的。所以我们和 Polygon ID 提出的一些解决方案,其中一个可能最为落地的是我们把 ZKP 验证者的返还结果作为 SBT,前提是别人验证的结果足够可信,比如我年龄已经 24 岁,我把信息存储到 VC 当中,当外部验证者验证你是否超过 18 岁的时候,我回复一个 “是”,这个 “是” 它就是一个返还结果,我把是超过 18 岁作为一个 SBT mint 到链上,我就不用其他的验证者再去反反复复地去跑服务器验证,我这个验证结果是公开在链上的,所以我们目前可能觉得比较 promising,比较 make sense 的方案是这个。

关于 ZK 融合 SBT,其实技术上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但是在做这些事之前,我们要想一些应用场景,是否我们这个东西可以落地。

主持人:

了解。林川老师应该也看了非常多相关的,可能 ZK 加隐私性保护怎么解决问题的一些项目,包括像 FirstBatch, humannode,还有一些 polygon ID 刚刚提到的等等的一些项目。针对这个问题可以有什么相关的补充观点吗。

林川:

我也看过不少项目,我的感觉很多项目都是,要么你找不到非常能有技术门槛的,要么他的解决方案感觉谁都能做,或者竞争非常激烈,要么就感觉还是在讲一个故事。这中间我就没有找到这两者都能够做得非常好的,既能够让你感到门槛,又感觉他的线都能跑得通,能够很快落地,这个事情现在还需要些时间。

主持人:

感谢林川老师的分享。 FirstBatch 这个项目应该大家都有了解过,它是把 discord、 Twitter 包括 Reddit 相关的一些链下社交数据带到链上,索引他们的 AI 系统运行了一个用户的链下数据,通过 AI 给用户的个人资料去打上,比如像体育迷或者球迷的一些认证,一些相关的标签,最后转化成一个链上的 ZK 证明,DAPP 开发者在智能合约级别去与他们交互的时候,就不会透露更多最终用户的真实身份。针对这个解决方案,两位老师从投资的角度去看,是怎样的一个项目呢?

林川:

FirstBatch 之前确实我也有聊过,我的感觉他的解决方案相对而言技术壁垒不太够。因为他是想把一些 Web2 的社交数据,通过 AI 或者一些规则的方式来给你打上标签,在打上标签以后就可以拿这些标签去其他生态的项目,可能有其他的一些项目,必须要求你有某些标签,才愿意跟你合作,大概是这样一个逻辑。但是问题是打标签其实类似的,能够做事情也不少,他们并没有在这个层面有一些明显优势,包括现在也上线了,也没有引起很大规模的社区关注,虽然他的推特还是有一定的活跃度。所以我觉得特别是在 DID 赛道本身的发展,还是一个早期的状况下,我觉得现在投资下注还为时过早,这是我的一些观点。

主持人:

明白,林川老师主要是从赛道的发展的阶段,还有项目壁垒去做了投资的考虑。Rui 老师针对这个项目或者是整体的投资,从项目方的角度有什么想法吗?

Rui:

关于怎么投资可能没有太多见解。不过其实我们是在积极地和这些项目方合作,他们需要把链下的数据搬上链,尤其是在 Web2 的这些,比如 discord、 Twitter 这种平台上面的所有用户数据搬上链,包括刚刚你说的打标签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它在比如搬上链之后,可以在 DAO 里面做一些工作量统计的证明,而且他可以直接和链上的一些 credential 的平台去进行联通,然后后续可以比如更精准的广告投放以及活动投放。

主持人:

明白,感谢分享。

DID 赛道 2022 年关注的热点,投资的项目

Q6:另外回到一个比较宽泛的角度,放眼到整个 2022 年,在 DID  赛道,大家比较关注的一些项目还有热点,两位老师可以挑一到两个项目或者热点,来发表一下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林川:

DID 上的热点,我觉得更多是在一些域名项目上。比如无论是今年四五月份有一波 ENS 热潮,还是可能之后的一些关于.bnb 域名的发售和当时价格也有些抬升,后来的是 Metascan,以及它跟 unstoppable domain 还有一些冲突,我觉得这里其实是在域名层次,其实是 DID 运营算是今年的一些热点。

除了域名这一个点以外,另外还有就是凭证发布平台,主要是 Project Galxe 上了币安,是引起了很多关注,这是也是在今年 5 月初的事情。

主持人:

明白针对您刚才提到的这两个热点,比如 Project Galxe 上币安这一个点,你是怎么看的?(因为当时整个社区有一个比较大的讨论)

林川:

Project Galxe,它也有很多 Web3 项目共同的问题。主要它的代币/赋能其实相对有限了。可以看它币价,其实上币以后也是跌了不少,因为它的代币又是所谓的治理代币,非常容易受到一些市场情绪的影响,这是一块。另外就是 Project Galxe,虽然可以看到它文档上更新很多 DID 的叙事,但从实际推进上,比如跟 Web2 结合也好,做更多的互通性也好,做多链也好,其实他们都没有做实际的动作。有些说法是:他们在发币以后,核心团队就比较躺平了,或者都不怎么干事,这种可以理解。但是如果这样,他后期的发展可能会落后于其他的类似项目,毕竟想跟 Project Galxe 竞争的项目也挺多。

主持人:

明白,Rui 老师这个问题有什么相关的想法吗?

Rui:

其实从 Project Galxe 讲起吧。其实我还是很欣赏 Project Galxe 的,因为他们从一开始找到了很好的 product market fit,在 Web3 的项目方来说是非常非常难得的。包括我最近在看一个报告,Project Galxe 的增长飞轮是非常非常恐怖的,他找到了,比如项目方他需要流量,而普遍 Web3 的这些用户,他需要一些空投的激励,以此作为一个增长飞轮。包括易用性层面上,其实很多产品,比如 Web3 的产品对于用户来说是比较不好理解的,但是 Project Galxe 他们现在的产品在用户使用层面是非常易用的。所以我觉得还是一个比较好的产品,现在看很多其他的产品,都可能是在某个细分场景上的 Galxe,它某种程度上是定义了 Web3 营销解决方案的一个范式,我觉得还是挺不错的。

主持人:

明白,林川老师针对 Rui 老师的观点,有什么可以讨论或者是想交流的点吗?

林川:

我觉得也不冲突。其实从回顾上来看,他确实找的点很准,算是引出了一个新赛道,或者引发了过大的关注。但我刚刚讲更多是从发展看,能不能维持住他现在目前的地位,这一点我是有怀疑的,包括它的二级代币,我并不觉得是一个很好的长期的,持有的标的。

Rui:

其实我感觉因为他们现在用户量级非常非常大,类似的这种凭证发送平台,它是没有任何的技术壁垒的,就是在项目的角度上。所以我感觉他目前拥有的壁垒可能是用户的数据,我不知道他用户二次唤醒的能力怎么样,但是如果他有足够的注册用户,活跃用户,他其实可以在上面发展出其他很多的生态。

主持人:

对,刚才其实也提到整个 DID 赛道是一个共识很强的赛道,除了聚合数据之外,还是希望有它自己的生态长出来,可以找到更强的一些应用的场景。这一块可能对于比如去看一些项目,会希望他们有一些比较强的 B 端还有 C 端的能力。

作为投资人,DID 赛道应该怎么投

Q7: 整体来讲,比如林川老师,作为投资人可以先讲一下觉得DID赛道目前应该从哪几个维度去看,应该怎么投,或者怎么去考虑,刨除掉可能目前赛道阶段比较早,那么在衡量的时候会考虑哪些点呢?

主持人:

比如在看项目的时候,具体到比如可能从团队的角度或者产品,包括一些数据的角度,有什么自己的考量的标准呢?

林川:

如果是做身份管理工具类性质,可能更在乎你在做偏上层的东西,更在乎有没有实际的应用场景。因为主要是现在这个时间点更多是缺应用场景,缺用户源头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直接投身份管理工具类型的项目,我觉得并不合适,因为大家都希望让别人来用你。所以我觉得可能更关注一些场景,比如社交类,能不能带起来,招聘类的东西能不能把社会关系给带起来。当然如果你本身作为一个钱包的项目,域名类项目,你讲这类故事也可以,也是值得关注的。但因为钱包运营本身也是一个高度竞争的赛道,DID 事实本身我觉得不足以让你脱颖而出。 下面就是关于凭证这一层,我觉得关注一些细分场景机会,比如现在通用凭证层可能就 Project Galxe 和一些竞品。在一些细分场景比如说 Web3 教育认证,是不是有一些机会,比如像 Rabbitbole 这样的。

整体而言,我觉得现在这个赛道的时间点还是比较早,因为更多的时候要看应用层项目成熟和爆款出现,在这之前可能看你能不能找到这样的应用项目,或者你能不能事先把一些底层的东西,把一些感觉能够卡住位置的地方给找到,对于那些地点性非常不够强的地方而言,可能真的要谨慎了。

主持人:

明白。其实我们在看一些项目的时候,整体可能考虑两大点,就一个是判断团队或者是产品本身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他有没有足够的能力在短时间内去获得很多流量,形成网络效应,这是第一步会去考量的事。第二个点可能会去看一看它能不能够产生一些新的用户数据,比如产生自己的生态,像是 Lens Protocol 等等,也要关注是否有足够强的像刚才讲的应用场景去增加用户的粘性,是我们会考虑的一些点。

DID 赛道场景上的扩展,相关经济模型和商业化如何落地

Q8: 整体对于 DID  赛道未来的一个爆发点的场景,比如除了像信用借贷或者是相关的一些点,场景上会有哪些扩展,包括整个的经济模型设计,包括商业化,怎么去更好地落地。Rui 老师有什么相关的想法吗?

Rui:

我觉得目前跟我们最相关的就是在 Web3 的原生数据里面,DAO 所产生的工作量和一些投票提案,治理等等的数据,它是一个很大的比例。所以我们目前 BuidlerDao 探索的是一个关于 DAO 治理的一个工具,我们可能会用 Web3 的凭证,不仅是 SBT,可能也是 Verifiable Credential,首先它作为一个凭证,它可以记录 Pow 就是工作量证明,它可以根据这个来分配 DAO 里面所产生的收益,我觉得这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向,因为现在我们看到一些 DAO 治理工具的解决方案,它其实是比较碎片化的,或者不完整的,或者并不真正 DAO-native 的,所以我觉得这个方向是比较可拓展的。

主持人:

理解,关于相关的经济模型和商业化设计会有什么相关的一些想法,或者是一些之前案例的参考吗?

林川:

理论上有一个概念叫 Identity-to-Earn,就是激励用户来给自己来提供 Identity,他们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回报。虽然理论上似乎是可以这么做的,但是实际上,因为它这个的场景跟其他的那些还是不太一样的,身份场景它本身是一次性的东西,它的使用实际依赖于一些应用场景。如果作为一个身份管理工具本身就做一个 Identity-to-Earn 这个设计是比较难,我目前没有看到特别令人信服的东西。

Rui:

因为目前比如经济模型的设计,包括用户的激励,都是围绕着空投奖励去展开的,几乎所有的 Web3 的活动。但是 DID 的用户,他可能需要更加实用性的一些场景,比如你用一个活动或者是 token,把大家吸引过来,但其实没有留存,没有使用,没有日活。我觉得在 DID 里面的激励以及经济模型,是所有项目方需要努力思考的。怎么样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中,没有 mass adoption(大量适用)之前,大家都有一些主力的心态,怎么样平衡好主力,以及怎么样在这个状态让大家持续地去使用,持续的激励。

主持人:

是的,关于这个观点,之前林川老师的文章上也发表了关于整个发展阶段究竟是应用场景,包括整个身份凭证应该是怎样的顺序,这一点的分析可以跟我们听众再分享一下。

林川:

目前阶段都是做,可能算是基建层,刚刚也说到这个点。 DID 那么多层,各层他们都有项目在做,有些算是一种技术的积累期,真正要成熟开始爆发期,在什么时候呢?爆发出现在有那种爆款应用出现的时候,什么叫爆款应用?类似于 Axie Infinity,StepN,最好能够引起整个行业的讨论,甚至能够引起很多重要的进步,到这种项目的应用开始出现,会出现什么现象?首先出现一个,其次会有大规模的仿造类项目,那数字身份这个概念,它真正有用了,而不是停留在一个概念阶段,大家能感受到原来我在游戏里玩的东西,在另外一个游戏还有用,原来我在一个社交软件里用的东西,我也是在另外一个社交 APP 里还能够继承,这些东西被用户感知的到,最终才会变成用户的需求,才能去评论区,激励他们去使用这些产品。

现阶段因为还不是用户的需求,能跑通的一些故事就是项目方的需求,可能就是项目方希望我能够给用户做一个画像,给用户做了画像以后,就可以更方便地去筛选用哪些用户更值得投资,哪些用户就不应该投资。

主持人:

关于场景的扩展上,其实整体在信用借贷,包括结合 DID 有一些模式也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包括像银行贷款加上内部 DID 的模式,还有像债券市场加上外部 DID ,代表的项目像 TrueFi,就是银行的贷款加内部 DID 的模式,债券市场加外部 DID 的就像 Clearpool 等等,另外还有就像自建的借贷池,还有内部的 DID:Spectral Finance(SpectralFi) 做的是类似的模式,包括像银行合作和内部的 DID: LedgerScore 做的也是这样的方式。

针对无抵押借贷项目利用信用 DID 模式的发展方向

Q9: 针对像这类型的一些无抵押借贷项目,利用信用DID的模式。两位老师怎么看他们未来的一个发展,包括目前的发展的阶段,或者是一些其他的场景的思考和扩展。

林川:

其实场景上,目前大家有很多想象了,刚才提到的一些都是热门场景,后面提到一些都是偏应用的数字身份场景。其实还有一类是抗女巫攻击类的,其实也算是一种数字身份,一种场景,当然它受众点也会不一样,它更侧重于认证来参与的人到底是不是一个真的人,这也是一个侧面,其他应用场景我觉得还是比较同一的。

主持人:

理解。Rui 老师有什么相关的想法吗?

Rui:

我觉得在 DID 的 DeFi 的潜在优势,他们可以帮助金融交易去创造一个更安全、更值得信赖的环境,可以降低中心化和欺诈的风险。未来的项目走向其实很难有把握的预测,但肯定这些项目是要着重于提高用户的安全性、隐私性和可用性,寻求扩展的服务,比如提供更加广泛的经营产品,让区块链的平台去进行集成。把更多 Web2,就像 Paypal,现在它目前在积极地发展关于 Crypto 的领域,它可以降低 Web3 的门槛,将更多的用户引到 Web3 世界来。

主持人:

今天的讨论也很充分了,我们从 DID 的概念,定义,包括它的一个应用场景出发所解决的问题到讨论了 DID 目前的发展阶段,局限性,以及 SBT 和 DID 的关系,还有目前它隐私保护的问题如何去解决,在回顾今年发展的一些项目和热点上,也展望了一下未来的爆发点在哪里。

再次感谢两位老师的时间做客 Mint Ventures!

免责声明:作为区块链信息平台,本站所发布文章仅代表作者及嘉宾个人观点,与 Web3Caff 立场无关。文章内的信息仅供参考,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及要约,并请您遵守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