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2BEAT 堅持認為 L2 要將數據可用性層留在乙太坊看似是出於安全性的考量,但實際是否有對乙太坊地位動搖的擔心呢?

作者:鑒叔

乙太坊基金會研究員 Dankrad Feist 曾在一條推文中表示,不使用乙太坊獲得數據可用性就不是 L2。 如果按照他的說法,那麼許多鏈都要被踢出 L2 的隊伍,例如 Arbitrum Nova、Polygon 和 Mantle 等。

那麼,數據可用性究竟是什麼? L2 面臨怎樣的數據可用性問題? 為何對於數據可用性層 L2 有這麼多爭議? 本文將聚焦這幾個問題,試圖揭開數據可用性的神秘面紗。

數據可用性是什麼

簡單來說,數據可用性是指區塊生產者將區塊的所有交易數據都發佈到網路中,以便使驗證者可以進行下載。

如果一個區塊生產者發佈了完整數據並使驗證者可以下載,我們就說數據是可用的; 如果它隱瞞了一些數據使驗證者無法下載完整數據,我們就說數據是不可用的。

數據可用性與數據可檢索性的區別

通常,我們容易將數據可用性與數據可檢索性相混淆,但其實二者大不一樣。

  • 數據可用性涉及的是在區塊被生產出來但還未通過共識添加到區塊鏈時的階段,因此數據可用性並不與歷史數據有關,而是與新發佈的數據是否能通過共識有關。
  • 數據可檢索性涉及的是數據已經通過共識並被永遠儲存在區塊鏈后的階段,即檢索歷史數據的能力。 在乙太坊中存儲所有歷史數據的節點被稱為歸檔節點。

因此,L2BEAT 聯合創始人曾在一條長推中表示全節點並沒有義務向我們提供歷史數據,之所以我們能得到,只是因為全節點足夠善良。

同時他還表示數據可用性(Data Availability)一詞會使人對其作用產生誤解,應該將它替換成數據發佈(Data Publishing),這種說法還得到了 Celestia 創始人的贊同。

L2 中的數據可用性問題

雖然數據可用性這個概念來源於乙太坊,但目前我們著重關注的是 L2 層面的數據可用性。

在 L2 中排序器(Sequencer)就是區塊生產者,他們要發佈足夠的交易數據以便驗證者能夠檢查交易是否有效。(想了解關於排序器(Sequencer)的更多內容請閱讀洞鑒週刊往期文章《研報|排序器(Sequencer)的原理、現狀及未來》)

但在這過程中面臨著兩個問題,一是確保驗證機制安全進行,二是降低發佈數據的成本。 以下將具體介紹。

確保驗證機制安全進行的問題

我們知道 OP Rollup 採用欺詐證明的方式來驗證交易的有效性,ZK Rollup 則採用有效性證明的方式。

  • 對於 OP Rollup:如果排序器(Sequencer)不發佈完整的能重溯區塊的數據,欺詐證明中的挑戰者將無法發起有效挑戰;
  • 對於 ZK Rollup:雖然有效性證明本身不需要數據可用性,但 ZK Rollup 作為一個整體仍然需要數據可用性,如果沒有能重溯區塊的數據,那麼使用者將無法知道其餘額,很可能丟失資產。

為了使驗證安全進行,目前的 L2 排序器(Sequencer)普遍都將 L2 的狀態數據與交易數據都發佈在安全性較強的乙太坊上,依靠乙太坊進行結算並獲得數據可用性。

因此,數據可用性層實際就是 L2 發佈交易數據的地方,目前主流的 L2 都將乙太坊當做數據可用性層。

降低發佈數據的成本問題

如今的 L2 簡單的將數據可用性與結算都發生在乙太坊上,雖然有了足夠的安全性,但也承擔著巨大成本。 這也是 L2 面臨的第二個問題,即如何降低發佈數據的成本。

使用者支付給 L2 的總 Gas 主要由 L2 執行交易發生的 Gas 和 L2 向 L1 提交數據發生的 Gas 組成,前者費用微乎其微,後者才是用戶費用的大頭,其中為保證數據可用而發佈的交易數據占 L2 向 L1 提交數據的主要部分,而驗證交易有效的證明數據只佔很小一部分。

因此,要想讓 L2 整體更加便宜就得降低發佈數據的成本。 那麼,該如何降低成本呢? 主要有兩種方法:

  • 降低在 L1 上發佈數據的成本,例如乙太坊即將進行的 EIP-4844 升級,對 EIP-4844 升級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閱讀洞鑒週刊往前文章《Web3 科普|輕鬆搞懂 Layer2 的大利好:EIP-4844》;
  • 仿照 Rollup 將交易執行從 L1 中剝離,數據可用性也可以從 L1 中剝離從而降低成本,也就是不使用乙太坊作為數據可用性層。

L2 對於數據可用性層的爭議

要講 L2 對於數據可用性層的爭議,還得從模組化區塊鏈說起。 模組化區塊鏈就是將整體區塊鏈的各個核心功能進行解耦,形成相對獨立的各個部分,並通過各種專用網路的組合來擴展單一區塊鏈的性能。

雖然對於模組化區塊鏈的分層還有些爭議,但目前普遍被接受的是將模組化區塊鏈分為四層,即執行層(Execution)、結算層(Settlement)、共識層(Consensus)和數據可用性層(Data Availability)。 其各模組功能如下圖

模組化區塊鏈類似於樂高積木,可以通過定製化,使用最好的積木塊搭建了一個良好的模型,緩解了區塊鏈 “不可能三角” 的問題。

不過,現在的 L2 除了將執行層從乙太坊中分離以外,其他三層的功能依然在乙太坊上進行。 但出於成本方面的考量,許多 L2 也在準備將數據可用性層從乙太坊中剝離,而將乙太坊只當做結算層和共識層使用。

有趣的是,乙太坊似乎並不想讓 L2 從其他地方獲取數據可用性,乙太坊基金會的研究員 Dankrad Feist 就曾在一條推文中表示不使用乙太坊作為數據可用性層就不是 Rollup,因此也不是 L2。

同時,在 L2BEAT 最新對於 L2 的定義中也指出不在 L1 發佈數據的擴容方案都不是 L2,因為使用鏈下數據可用性解決方案無法保證運營商會提供發佈的數據。

當然具體關於什麼是 L2 目前還未有蓋棺定論,以上乙太坊基金會成員和 L2BEAT 堅持認為 L2 要將數據可用性層留在乙太坊看似是出於安全性的考量,但實際是否有對乙太坊地位動搖的擔心呢?

乙太坊的願景是要成為一個超級計算機平臺,後來為了提升網路性能,不得不發展 Rollup 並使許多生態跑到了更加便宜的 L2 上發展,但因為安全性由乙太坊提供,對乙太坊的地位並未有多大影響。 但如果 L2 將涉及數據發佈的數據可用性層也剝離了乙太坊,本質上是削弱了對乙太坊安全性的依賴,逐漸的遠離了乙太坊,這就對乙太坊的地位造成了威脅。

不過不管怎樣,也依然阻擋不了數據可用性層相關專案的蓬勃發展。 在下一篇關於數據可用性的文章中,筆者將詳細介紹目前市面上主要的數據可用性解決方案及具體的相關專案,敬請期待。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內容可能涉及專案風險事項,僅供科普與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請理性看待,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提高防範風險意識。 建議在交互與持有之前,綜合考慮各種相關因素,包括但不限於個人購買目的以及風險承受能力等。

版權須知:引用信息版權屬於原媒體及作者。 如未經鑒叔 J Club 同意,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本站文章,鑒叔 J Club 保留追究上述行為法律責任的權利。

參考資料:

【1】乙太坊文檔:數據可用性

【2】對數據可用性的誤解:DA=數據發佈≠歷史數據檢索

【3】開除 Validium? 從 Danksharding 提出者的視角重新理解 Layer2

【4】Data availability checks

【5】A note on data availability and erasure coding

【6】IOSG Ventures:拆解數據可用性層,模組化未來中被忽視的樂高積木

免責聲明:作為區塊鏈資訊平臺,本站所發佈文章僅代表作者及嘉賓個人觀點,與 Web3Caff 立場無關。 文章內的資訊僅供參考,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要約,並請您遵守所在國家或地區的相關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