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作者的主觀視角,基於目前行業現狀,討論 Web3 究竟有什麼意義,以及 Web3 該如何發展。

作者:Solaire,YBB Capital

封面:Photo by Norbert Kowalczyk on Unsplash

引言

2014 年乙太坊的聯合創始人 Gavin Wood 提出了一個概念,他從現有互聯網的去中心化和民主化視角出發展開了思考。 是否存在著一種新的可能,我們使用的服務不再由單一公司提供和控制,而是由全球使用者通過區塊鏈技術共同維護和貢獻。 這種方式賦予每個參與者平等的權力,他稱之為下一代互聯網,即 Web3。

21 年,區塊鏈狂潮重新點燃了 Web3 的概念,但當時市場對 Web3 的定義非常模糊,如同國王的新衣,那個時候人人都在談 Web3,但沒人知道 Web3 在哪裡。 直到 2023 年的今天 Web3 依舊處於探索的初期,不過在定義上已經比較清晰了,即通過區塊鏈的特性顛覆傳統互聯網巨頭的數據壟斷,只是行業在發展類別以及形態上還有很大分歧。 目前 Web3 的真正形態還未完全展現,它可能會經歷許多階段和演變過程,通往一個新互聯網形態的過程是比較坎坷的,而本文探討的內容是以我的主觀視角基於目前的行業現狀去討論 Web3 究竟有什麼意義,以及 Web3 該如何發展。

誕生於自由的 Web3

歷史上,人類對自由的追求從古典時代的公民權和政治參與開始,經歷啟蒙運動時期的個人權利和宗教自由的探索,發展到現代自由主義的自由市場和產權觀念,以及社會主義的公有制和無階級差別的理念。 這些不同時代,不同文化背景下對自由探索產生出的意識形態分歧依舊深遠的影響著我們。 時至今日與部分行業或者體系的中心化對抗中,也會產生新的道路去探索自由併產生不同的意識形態。

如今傳統的互聯網巨頭,如 Google、Facebook、Amazon 等,對個人數據的控制在很大程度上構成了他們的商業模式。 他們收集、存儲和分析用戶的個人資訊,以提供更個人化的服務,並通過廣告和其他商務活動獲得收益。 然而,這種對個人數據的控制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包括隱私、數據安全和數據擁有權等。 基於這種背景,Gavin Wood 提出的下一代互聯網給了區塊鏈創業者思路,將傳統互聯網與區塊鏈結合打造出下一代互聯網,個人資訊自由、民主、去中心化,由所有參與者共建再把利益普及給所有參與者的模式。

這個新的互聯網模式被稱為 Web3,它的關鍵特徵主要是:

1. 去中心化:Web3 使用區塊鏈技術和去中心化的協定,消除了單一中心化的權威機構,並通過分散式網路實現更加可靠和安全的數據交換和存儲。

2. 使用者控制和數據擁有權:Web3 賦予使用者對個人數據的直接控制權,使用者可以選擇何時共用、存儲和管理自己的數據,保護個人隱私和數據安全。

3. 去信任化和透明性:通過使用區塊鏈技術,Web3 實現了去信任化的交易和合約執行,提供了更高的透明度和可驗證性。

4. 資產確權及交換:Web3 提供了加密貨幣和數位資產的支援,使用戶可以進行去中心化的價值交換和資產管理。

總體而言,Web3 旨在建立一個更加開放、自由、公平和民主的互聯網,使個體能夠更好地掌握自己的數位身份和數據,並實現更加安全、私密和可信的在線交互。

Web3 這種宏大的願景似乎不亞於當年比特幣對改變傳統金融的願景,但事與願違的是在非金融應用上,Web3 大部分專案目前的表現差強人意,由此引申出一些問題比如在非金融應用中使用區塊鏈是否有意義? 以及我們應該通過什麼方式與傳統互聯網行業融合? 區塊鏈是否該繼續貫徹金融屬性?  引用 Vitalik Buterin 在 Where to use a blockchain in non-financial applications? 一文中的觀點,遠離區塊鏈萬能主義「blockchain everywhere」也遠離區塊鏈極簡主義「blockchain minimalist」, 我個人把這句話理解為專案是否具有運用區塊鏈技術的必要性,本文接下來將圍繞這個觀點從一些非金融領域的主流用例展開探討上述的問題

Web3 應用的框架難題

追尋自由還是從實際出發是個複雜的問題,區塊鏈最開始是為解決金融集權所設計的,分散式架構、共識機制、數據結構,這些設計都不可避免的讓整個網路非常低效。 不同於 Web2 基於集中式的伺服器模型,區塊鏈需要驗證事務並且要確保網路中的每個節點都得到更新,一條結果才能成立。 雖然後來的區塊鏈從業者為了增加區塊鏈的可能性做了無數努力,從建立乙太坊,構建 Ethereum Virtual Machine(乙太坊虛擬機),讓智能合約能在上面運行,達成應用運行的可能,到在可擴充性上,圍繞 EVM 的缺陷,做二層,側鏈,分片或者改變共識機制增加一些創新做一條新的公鏈。 所有公鏈相關的從業者都在為解決區塊鏈不可能三角做努力,即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安全性(Security),可擴展性(Scalability)

我並不否認這些努力是無用功,相反推動區塊鏈的擴展性發展是很有意義的事情,但目前的情況下,我們必須得承認一個事實,我們一直是在中本聰構建的框架裡發展,還不具備將應用做到 Web2 的程度,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和安全性始終高於可擴充性。 即使不可能三角被打破,在架構上區塊鏈的本質也是一個巨型的線性表格,這是區塊鏈的無形框架,這種設計本身的意義是為了消除點對點之間的對手風險以及降低對帳摩擦的成本,而在今天 Web3 應用在區塊鏈上構建程式就像在 Excel 裡去構建一個 App 一樣限制多且低效,脫離框架就不符合 Web3 本身的意義,符合框架就不得不接受一些不可避免的低效與繁雜。

所以目前做 App 应用项目的思路则是通过折中的方式去重构一个 Web2 某一类的 App,比如社交或者视频应用,结合应用部分上链或者把资产、用户数据剥离开来上链,最终得出一些简陋、低效且空白的 Web3 产品。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他们需要的社交平台是有足够多资源浏览及互动的而不是一个繁杂的任务平台,他们需要的视频平台是要有用户原创内容以及丰富的影视库浏览的。现行的 Web3 视频平台喜欢通过代币模型将用户捆绑,而不专注于内容,这类产品是以「blockchain everywhere」为底层逻辑把先达成 Gavin Wood 对 Web3 的理念做为首要目标,并将这个理念凌驾于用户价值和高效的生产效率之上,这是把理想放在现实之上的行为。纵观人类工业产品的发展史,始终是一个寻找平衡的过程,所有理念超前或者本末倒置的产品,无一例外都是失败告终,即使它们符合小部分人的需求也难以得到发展。因为用户量足够大的产品才能得到市场青睐,有了足够多的资金以及用户的强需求,产业才能得到快速发展,这是一种正向关系也是一个简单的道理。

目前应用类项目的情况是有点不伦不类,甚至可以说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只是单纯的为了上链而上链,我个人认为现阶段的情况下更多的应该是帮助或者引导传统的游戏公司以及 Web2 公司进行上链,通过他们高质量的服务与内容改变这类产品的现状,区块链给予他们更多的经济效益及可能性,而 Web2 的强大则会带来更多的用户以及开发者去推进 Web3 应用的建设,这是一种双赢的模式。

乌托邦式的 SSI

自我主权身份(Self-Sovereign Identity,简称 SSI)是一个概念,它提倡让个人或实体对自己的数字身份进行完全的控制和管理。它的核心理念是,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身份,就像他们拥有自己的个人物品一样,而不是依赖于政府、公司或任何中心化的第三方实体来确认或管理他们的身份。

在这个模型中,个人可以直接拥有和控制他们的身份数据,并决定何时、如何以及与谁共享这些数据。这些数据可能包括各种身份信息,如姓名、地址、出生日期、护照号码,以及更复杂的数据,如教育记录、银行记录或医疗记录等。

自我主权身份的概念在区块链技术的运用下做到了接近完成,在区块链中我们将 SSI 称为去中心化标识符或者 DID(Decentralized Identifier)这是一种新型的标识符,用于在数字空间中提供持久的、可验证的、去中心化的身份验证。DID 的主要目标是为实体(如人、组织、设备等)提供一种控制自己在线身份的方式,而无需依赖任何中心化的注册机构。

在技术上,DID 是一个具有特定格式的字符串,通常与区块链或其他分布式账本技术(DLT)关联。DID 可以使实体直接在网络上进行身份声明,而无需通过中介(例如,社交媒体平台或电子邮件提供商)进行验证。

DID 的一个关键特性是它们由实体自己控制,而不是由第三方颁发。实体可以创建、更新和撤销自己的 DID,而无需通过任何中心化的注册机构。

DID 是实现自我主权身份(SSI)模型的关键工具,它使实体可以拥有和控制自己的身份,而不是依赖于中心化的身份提供商。

例如,一个 DID 可能看起来像这样:「did:example:123456789abcdefghi」。在这个例子中,「did」是固定的标识符元素,表明这是一个 DID。「example」是所谓的 DID 方法,它说明了这个 DID 是如何在特定的区块链或 DLT 上创建和管理的。「123456789abcdefghi」是 DID 的具体标识符部分,它在所关联的区块链或 DLT 中是唯一的。

自我主权身份是 Web3 中的核心,同时也是带有很强乌托邦意味的概念,「乌托邦」是一个源自希腊语的词,由「ου」(无)和「τόπος」(地方)两个词组合而成,意思是「不存在的地方」。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托马斯·莫尔的作品《乌托邦》中,用来描述一个理想的、完美的社会或社区。我觉得乌托邦和 DID 是很匹配的词,它既是打破 Web2 到 Web3 壁垒的那把锤子,又是一把不存在的锤子,如上文所述「自我主权身份的概念在区块链技术的运用下做到了接近完成」,为什么要用接近完成这个词?

因为 DID 如区块链的三角难题一样,也有自己的三角难题,「隐私」、「去中心化」和「Sybil 抵抗」。比如比特币、以太坊和许多其他的加密货币系统并未将用户身份的记录过程中心化,而且用户在创建自己的数字钱包地址时,也无需提供任何个人信息。然而,这种做法却导致了一个问题:那些将这些地址视为唯一身份标识的项目就极易受到 Sybil 攻击。

为了避免这种攻击,某些 Crypto 项目要求用户进行额外的客户身份验证(KYC)程序,例如提交由政府颁发的身份证明。这样做的确有效地阻止了 Sybil 攻击,但这也意味着用户需要牺牲一定的隐私,同时这种验证方式也并不符合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精神,因为它依赖于其他非去中心化的身份验证方法。

证明一个人在一个网络中是唯一的,同时保证隐私及去中心化,这件事是困难的,目前主流的方式是通过社交图谱通过关系网确认或者通过 Orb 的虹膜扫描确认,但无论那种方式都存在逻辑问题,比如社交图谱只需要更新关系网就可以更新一个新的身份而 Worldcoin 的 Orb 虹膜扫描自称是只保存虹膜的哈希数据,但这种中心化的方式无法保证多个环节内不出现人为作恶的情况。现实总是带有一些反乌托邦色彩,但我认为区块链技术在 DID 上的运用是必要的,DID 也是可以通过在三角之间权衡而实现的,也许将 SBT(灵魂绑定代币)引入或者通过手机设备的本地生物识别可以在三角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

Web3 的承载:去中心化存储

目前去中心化存储的主要特性包括:

1.   分布式:在去中心化存储系统中,数据被分割为多个部分,并分布在全球的许多不同的节点(通常是个人计算机)上,而不是存储在单一的中心服务器上。

2.   安全性:由于数据被分布在多个节点上,这使得去中心化存储系统更加安全,不易受到单一点攻击。同时,许多去中心化存储系统还利用加密技术来保护数据的安全。

3.   容错性:由于数据被复制并存储在多个节点上,即使某个节点发生故障,其他节点上的副本仍然可以提供数据,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可用性。

4.  透明性:許多去中心化存儲系統都是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這意味著所有的交易都是公開的,可以被任何人查看,增加了透明度。

5.  抗審查性:由於數據是分散式存儲的,並且往往通過加密保護,去中心化存儲系統具有很強的抗審查性,即使在受到政府或其他機構嘗試封鎖或審查的情況下,數據也可以被訪問和檢索。

6.  持久性:因為數據被複製並存儲在全球的許多節點上,所以去中心化存儲具有很高的持久性,即使某些節點失效或消失,數據仍然可以從其他節點上找回。

去中心化存儲是區塊鏈非金融應用中發展較為早期的賽道,作為 Web3 數據承載的關鍵容器,去中心化存儲一直有兩個最關鍵的痛點,高門檻及性能較弱,這與用戶價值有些背道而馳,但去中心化存儲我認為是符合使用區塊鏈技術必要性的,目前也有一些專案再繼續拔高它的上限比如 ETH Storage 和 Arweave。 無論是 Web3 App 還是將來的 Metaverse,都需要一個足夠的去中心化的容器去承載數據與前端,我對這項技術的未來依舊是樂觀的,目前要做的方向也比較簡單,繼續提高速率以及降低 Gas 費用在存儲空間以及可存儲內容上做出升級,達到符合用戶價值的程度,我相信去中心化存儲的特性會比傳統中心化存儲更具吸引力。

Bitcoin

綜上所述,我提出了三個比較關鍵的 Web3 非金融用例,可以看見目前 Web3 整個概念都處於比較早期的階段,它們都因為某些問題而受到局限性,不可避免的需要經歷一些歪路。

Gavin Wood 在提出下一代互聯網理念時,並沒有考慮區塊鏈的低效及違背商業原則的情況,導致從業者有先造屋頂再造樓的怪像出現。 我同 Vitalik Buterin 的觀點一樣,區塊鏈並非萬能也並非只能極簡的使用,每一個技術的運用都應該考慮現狀並具有明確的目的性,浮躁的心態只會導致更快的失敗。 如果說 Web3 要有一個精神標杆,Bitcoin 也許很符合,中本聰設計的每個代碼雖然並不複雜但都有其明確的目的性,Bitcoin 不屬於任何人又屬於任何人,它對傳統行業的顛覆以及對後續從業者的啟迪在 15 年後的今天依舊深遠的影響著我們。

「Why buy bitcoin」是 YBB 的標語,而上文是我的回答,我希望有一天當有人問我為什麼 all in Web3 時,我也能有我的答案,我對它的期望同樣是顛覆傳統,打破壟斷,屬於人民的技術,無人能夠阻擋潮流的湧動,希望各位從業者共勉。

免責聲明:作為區塊鏈資訊平臺,本站所發佈文章僅代表作者及嘉賓個人觀點,與 Web3Caff 立場無關。 文章內的資訊僅供參考,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要約,並請您遵守所在國家或地區的相關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