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平臺上的數據孤島間這個趨勢會如何進一步落地?

作者: Chen Li,Jims Young,,Li Gong,Ivo Entchev,Youbi Capital

封面: Photo by Dynamic Wang on Unsplash

本文由 Youbi Capital 的 Chen Li, Jims Young, Li Gong 和 Ivo Entchev 共同撰寫

1)Web2 的困局

我們每天生活在各種 APP 中:在微信上和朋友閒聊,用點評軟體選要去的餐廳,在小紅書上探索生活的多樣,用支付寶付日常的開銷...... 我們生活的痕跡被形形色色的 APP 捕獲,沉澱在各自的資料庫內。

同時,隨著對工作與生活要求的增多,我們有了越來越細分的 APP 們:從單純視頻到長視頻,短視頻,中視頻的劃分,從博客到微博,長文章,圖文資訊流等不同呈現方式,越來越精細化的使用者需求創造了更加細分的 APP 分類,同時也導致了數據的更加分散。

這種 APP 間的分散與數據不互通形成了一個個「數據孤島」。。 我們在不同的 APP 之間重複著註冊帳號,撰寫內容,並需要在各個平臺中一次又一次地發佈達到「全平臺同步」。。

而試想一下,如果我們在抖音上的一個視頻,可以無感地被同步到小紅書。 同樣的,一個我們發在 B 站某視頻的彈幕,也可以被同步到其他平臺。 APP 之間能夠共用該使用者的數據,數據便從此不再存在於孤島,使用者也能藉助更自由的平臺互操作實現更多有創造力的內容輸出。 這也是不斷被提及的 Web3 終局體驗——能夠互操作的應用矩陣。

而面對基於融合數據中台的應用矩陣的大趨勢, 在不同平臺上的數據孤島間這個趨勢會如何進一步落地? 而 Web3 技術如何服務於這個大趨勢? 這是我們要討論的問題。

2)為什麼是 Web3

Web3 的含義包括區塊鏈, 密碼學, 去中心化經濟模型等概念。 代表性的產品有跨主權貨幣比特幣, 基於智慧合約的去中心化金融, 以及去中心化的計算, 存儲網路等。

以去中心化金融為例, Web3 應用的主要特徵是去信任資產管理和交易(簽名),  使用者數據存在一個公共的數據庫里, 也就是公鏈上。  應用和應用之間不存在數據隔離, 甚至在大部分鏈上, 應用之間的數據有完全無許可的互操作性, 這種遠超 Web2 平臺的自由度, 導致了去中心化金融應用的大爆發, EVM 體系內的應用數量在 2020-2022 年之間增長了 1000 倍。

然而在消费者应用方面, Web3 遇到了明显的瓶颈。公链的数据存储能力非常有限, 而且价格极高 (以太坊的存储成本是 AWS 的 1 百万倍), 仅能够支持去中心化金融类型的应用产生的数据量, 无法承载内容和用户行为跟踪等这类其他 C 端应用需要的大规模数据。Web3 的解决方案是把这类存储需求在链下满足, 并通过密码学的方式把资源组织和抽象出来提供给开发者。具体实现我们在后面讨论。

这种链下的存储方案, 例如 Filecoin, Arweave, 是把数据以分割, 加密的方式分布地存储在他们网络里各个服务器上,  成本低于中心化的存储。和公链上的完全开放的数据不一样,  这些数据需要用户的授权, 才能进行调用。

这里要提到 Web3 应用概念提出早期的一个主要理念, 突破应用平台发展天花板的模式必须是用户拥有数据而不是平台, 同时用户也应该拥有应用平台的一部分, 这样平台才能在最大限度地挖掘数据的价值的同时, 将利益与用户共享。

当用户拥有数据, 应用和应用之间的数据隔离就可以通过用户授权打通, 所以 Web3 的数据中台必然是以用户为核心的。接下来我们要讨论的是如何把 Web3 技术层, 账户管理, 存储, 执行等组合成一个以用户为核心, 而且最方便开发者使用的技术栈。

3)Web3 的技术栈 – 从 Defi 谈起

Defi 应用相对于传统 C 端应用来说反应很慢, 一个交易完成通常要等几秒到几十秒甚至更长。而基于 IPFS 的应用会需要至少一分钟, 有时长达几小时才能同步一个内容的更新。这些应用的速度都是由他们后端的数据库更新的速度决定的。

Defi 的速度基于公链的共识, 受网络去中心化程度的限制;而对于非金融应用,内容一般只会存在一个或几个节点上, IPFS 同步的是寻址信息, 因为节点的去中心化程度更高, 同步时间也更长。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不同的区块链都开发了自己的 Layer2, 用来存储和更新需要快速处理的数据, 然后每隔一段时间再转移到链上。而 IPFS 上也发生了了类似的事情, 这就是 Ceramic 做的事情。Ceramic 的节点可以用来像中心化的云一样,  记录某个应用上发生的事件, 然后过一段时间再把结果更新到 IPFS 上, 所以可以把它看成是 IPFS 的二层。

有了这个二层, dapp 的体验就可以和 app 非常接近了。除了动态存储, Ceramics 还提出了数据模型的概念, 在应用和应用之间建立数据标准,  使跨应用的数据互操作变成可能。

Dataverse-OS 在 Ceramic 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资源抽象和隔离, 打造了一个能够管理存储资源和身份的 Kernel, 类似一个操作系统的内核, 让应用和用户通过他们的公钥来进行身份验证, 获取资源, 而又互不侵犯。这样做的好处是所有应用都可以跑在同一个 Kernel 里面, 而不是独立的系统。应用和应用之间不需要两两之间打通, 就可以通过 Kernel 申请, 和用户私钥的授权, 获取任何一个数据表的权限。

从数据互操作的角度, Dataverse-OS 起到了一个云端操作系统的作用, 能够让应用之间实现大规模的数据互操作, 是未来 Web3 数据中台的一个雏形或者 MVP。这个领域还有几个项目有类似的愿景, 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4)展望和挑战

在 Web3 诞生以来,让数据在应用之间自由的流动一直是我们的一大愿景。随着众多技术栈的不断成熟,这一次我们终于 almost there。

对于用户来说,这是第一次在 Web3 应用之间可以全品类地实现数据互操作。我们可以在各个视频平台之间共享弹幕,和全世界各地的网友讨论同一个话题而不受平台限制;个人的资产可以在各个平台之间完成支付,个人的社交积分与声誉也会被所有 APP 广为认可;我们甚至可以自由地管理自己的数据,让它在应用间,用户间自由地流动,完成更多的可组合性上的突破。

而对于开发者来说,流量的门槛第一次如此之低,以至于可以轻易地获取用户开放出来的信息并加以使用。数据从此不再是应用之间竞争的门槛,好的产品才是。同时,开发的门槛也得到进一步降低,随着无代码工具的不断普及,前端的门槛得到不断降低,只需要与 Web3 的后端接入,一个应用便能就此诞生,而这一切都近在咫尺。

在 Web2.0 中, 云化的操作系统正在成为现在粘性最强的用户入口, 越来越多的功能被整合进云操作系统中, 越来越多的用户体验也随之被迁移到云端, 这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 而以用户为中心的云服务,必然要和中心化平台竞争开发者和用户, 我们认为在内容和社交应用方面, 以用户为中心的云服务平台有不可忽视的优越性。

Dataverse-OS 的設計簡潔而強大, 賦予了開發者實現數據互操作的所有核心功能。 他們的 SDK 被我們迫不及待的推薦給所有的 dapp 開發者。 但我們碰到一個問題是使用者是平臺吸引開發者的主要因素, 如何通過共贏的方式吸引早期開發者是數據中台最大的挑戰。 這裡我們的答案是一個做公共數據中台的專案 Glitter, 關於這個項目我們會在下一篇里詳細介紹, “Web3 流量的火車頭 Glitter”。

免責聲明:作為區塊鏈資訊平臺,本站所發佈文章僅代表作者及嘉賓個人觀點,與 Web3Caff 立場無關。 文章內的資訊僅供參考,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要約,並請您遵守所在國家或地區的相關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