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swap 與 Curve 這兩大 DeFi 巨頭 “ 打” 起來了?你更看好誰?

— 導讀/ 原用標題

作者:五火球教主

出品:白話區塊鏈(ID:hellobtc)

封面: Photo by Shubham Dhage on Unsplash

最近各大媒體平台尤其是 Twitter,關於 Uniswap VS Curve 的爭論逐漸多了起來,尤其是站台兩邊的 KOL,那叫吵得一個面紅耳赤,讓你都分不清楚他們到底是屁股決定腦袋,還是腦袋決定屁股。

毋庸置疑 Uniswap 與 Curve 是當前 Defi 圈 Dex 領域當仁不讓的 “雙寡頭”,那到底究竟是一山不容二虎,還是會像絕大多數傳統領域維繫這樣的雙寡頭局面?(比如手機操作系統領域的 IOS 與安卓,芯片製造領域的 Intel 與 AMD 等等。)

我們一起來看看。

誰搶了誰的蛋糕

其實原本兩家是非常相安無事的,Uniswap 專注做常規資產的 DEX,Curve 專注做穩定幣與掛鉤資產互換。

然而任何一家企業,包括任何一個項目,天生就有做大做強的衝動,於是在 Uniswap V3 和 Curve V2 誕生之後,他們彼此把一隻腳伸進了對方的領域。

Uniswap V3 通過自定義上下區間和手續費,把穩定幣互換這個生意也順道包圓了。

Curve V2 則是通過新的曲線和動態平衡調整能力,使得全價格區間覆蓋成為可能,再加上與 SNX 原子互換的合作以及 WBTC/ETH/USDT 這樣的 Tricypto 池的出現,讓藍籌資產的 Swap 在 Curve 這邊也完全不是問題。

自此,兩家開始一邊專注自己的領域,一邊從對方那邊 “搶生意”。

這次發生了啥

最近其實有兩件事都比較抓人眼球,單獨哪一件可能都不會引發爭論,但是一起看的時候就特別容易讓人 “互道 SB”。

一是 Uniswap 長久以來飽受詬病的 Token 無價值捕獲問題,現在不是投票要打開費用開關麼?然後一堆 KOL 開始論證開了費用開關也沒啥效果,因為 LP 就跑光了,而且就那點費用的捕獲,Uniswap 的市盈率還是在天上。

二是最近 LSD 賽道大火特火, stETH,frxETH 這類掛鉤資產在 Curve 上風生水起,再加上新出的一批圍繞 cvx 的小生態項目像是 Clever,Concreator 等等讓整個 Curve 生態顯得 “生機勃勃”,不免讓 Uniswap 那邊十分的眼紅。

然後有人發現,2023 年 Curve 的新排放所造成的 Token 通脹有 20% 多,這麼多的 Token,要么挖提賣打壓價格,要么鎖城 veCurve 去大幅稀釋現有 veCurve 持有人的手續費+賄選收入,總之怎麼看都不是件好事。

於是乎站 Uniswap 和站 Curve 的兩邊大 V 口水仗逐漸多了起來,彼此揪著對方的小辮子不放+詳細論述自己這邊的優點,不得不說大多數其實都是說的有理有據,畢竟有時候最了解你的人反而是你的對手,雙方對於兩個協議的優劣勢其實都門兒清,只是看你更加看重哪一點。

雙方論點集錦

■Uniswap 方:

  • 批 Curve
  • Curve 你每年不停的排放,通脹永不停歇,你這是 Ponzi 啊……
  • 你的收入(手續費+賄選)能 Cover 你每年新排放的那些 Token 價值么?
  • Ve 質押模型只能延緩拋壓,並不能真的解決問題。
  • 贊 Uniswap
  • Uniswap 商業模式更好!
  • Uniswap 生態擴展出來的都是新產品,Curve 的 Curve War 生態都是 Ponzi 的延續。
  • Uniswap 的流動性成本更低。

■ Curve 方:

  • 批 Uniswap
  • Uniswap 你敢開費用開關不?不開你的資產就是廢柴,開了信不信你的 LP(流動性資金)能跑掉一大半。
  • Uniswap V3 直接導致失去了定價權,沒有定價權的 Dex 是木有前途滴!
  • Uniswap V3 的流動性管理對散戶來說根本就是噩夢,V3 裡面 70% 交易量是算法驅動,43% 交易量都是 Mev Bot 這種 “毒性交易”,綜合統計下來大多數 LP 賺到的手續費連他們的無常損失都 Cover 不了。
  • 贊 Curve
  • Curve Token 有分紅,有收入,不是 Uni 那種只能治理的 “空氣幣”。
  • Curve 的排放並不是 Ponzi,而是博弈論中的一個方案,通過 Token 經濟建立競爭壁壘。
  • Curve 提供了真正的流動性解決方案,Curve War 裡的每一個 CRV 的釋放都是由項目方作為流動性的成本預付的。

你看,是不是說的都是事實,也都很有道理。那咋辦,到底站哪邊?

用戶視角來看兩個協議

按我說,你哪邊都不用站,因為大概率兩個項目作為基礎設施 Dex 的雙龍頭會繼續這樣 “相愛相殺” 的一直走下去。

如果說你非要挑一邊站,那你也可以從下面四個韭菜視角里選兩個你認為重要的,然後去選邊好了。

  • 用戶數量:Uniswap 完胜
    這個毋庸置疑,Uni 的日活跟 Curve 完全不在一個數量級,不過跟兩個定位也有關,Uniswap 面向主流散戶,更像是淘寶,Curve 面向機構和大戶,有那麼點唯品會的 feel。
  • 生態數量:Curve 完胜
    這個麼,基本和上一條就是反著來的了。

    Uniswap 上面幾乎沒有什麼配套型項目,我唯一能想到的只有兩三個,還都新的很,屬於近幾個月才出現的項目。

    一個是 Arrakis,自動管理 V3 LP 上下區間的項目,不少做市商應該都在用;一個是 GammaSwap,給人一個選項,可以去跟 Uniswap V3 的 LP“對賭”(V3 LP 本質是做空波動性,對手盤就可以做多波動性),賭啥呢?賭你 LP 賺的錢還不如你的無常損失多,到時候你的無常損失-你的手續費收入就是我的 “無常收益”。

    不過這個項目做的方式很搞笑,假設我是 LP,跟我對賭的人叫 B,B 跟我對賭的方式就是付我點手續費,然後把我存進 Uniswap 的 LP 給拆了取回來,放那不動,然後最後算算如果沒取出來我無常損失是多少……這也太簡單粗暴了!當然對於 LP 來說是好事,畢竟不管怎麼說,我都可以賺到原先 LP 的錢+B 給我的手續費。

    還有個 Panoptic,基於 V3 的 LP 做期權的,沒仔細研究,不過鑑於 V3 LP 本質上就是一個期權,所以直覺上是 make Sense 的。

    Curve 這邊,就不要太多……因為 Curve 它不停的排放,排放還能通過投票控制,Token 本身能捕獲手續費+牛逼哄哄的 Ve 模型,所以能玩出各種花來,也就因此而誕生了各種生態輔助項目。

    最出名的自然是 Convex,把用戶質押鎖倉 veCurve 的門檻大幅降低,又順道解決了 veCrv 的流動性問題,可謂是 “奇思妙想” 的解決方案。

    除了 Convex,Yfi 與 StakeDAO 也算是 veCurve 流動性與收益賽道的同賽道選手。

    然後還有像是 Voltium 這種賄選平台,Curve War 時期產物。

    現在又多了幾個新的,比如:

    · Concreator
    基於 Convex 的收益聚合、自動复投工具。

    · Clever
    提前支取未來的治理收益+ 連續、自動化的方式來賺賄賂和獎勵平台,也是基於 Convex。

    · Conic
    一種新的流動性引導方式,可以把它理解成 Curve 上的 Tokemak+YFI,用戶存資產然後他幫你去 Curve 上面做 LP 賺錢,因為治理的原因,到時候可能會有 Conic War 也說不定。

    總之就是各種套娃,但是人家又套的合情合理……
  • 操作體驗:Uniswap 完胜
    這個,不用解釋吧…… 用過的都知道,Curve 不說生態套娃的複雜度,但就是那幾十個池子讓第一次接觸的玩家就一臉懵逼。

    而且其實單單 swap 還好,但是你要是選擇做 LP……嘿嘿,Curve 那真的是不專業不成活的節奏。

    還有就是 Gas,以太坊上 Gas 稍微高點,去 Curve 做個 LP 一通操作花掉的 Gas 是真的能讓你肉疼,所以基本都是機構和大戶的樂園,小白與 “低淨值玩家” 退散!
  • 政治正確:Curve 完胜
    這個,也不用解釋,Uniswap 怕引來 Sec 的目光,楞是除了治理啥價值都不分給 Token 持有者,再看看 Curve 那邊,分紅,賄選,質押,投票,一整套 Crpyto Native 的東西玩的風生水起。

    再加上 21 年那會 Uniswap 前端相對中心化的審查機制,以及最近 A16Z 操控投票的風口浪尖,在圈內政治正確這一塊,Curve 絕對是完胜。
  • 協議收入:見仁見智
    但從協議收入來看,Curve 分了 1 億美元給 veCurve 的 Holder 了,Uniswap 可以一分錢都沒分給過 Uniswap Token 的持有人,所以,Hmm…

免責聲明:作為區塊鏈信息平台,本站所發布文章僅代表作者及嘉賓個人觀點,與 Web3Caff 立場無關。文章內的信息僅供參考,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要約,並請您遵守所在國家或地區的相關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