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流動是在實體與實體的互動中產生的,這個實體可以是人、機器人、數字化的物品甚至是一段固定的智能合約代碼。

作者: Lewis Liao,Zonff Partners 高級投資經理

感謝:王翔、彭楊和另維對本文的建議、審閱和啟發

原用標題:縱向流動性:價值如何互聯互通|ZONFF Research

封面: Photo by Solen Feyissa on Unsplash

有人把區塊鏈稱為互聯網的價值結算層,因此把基於區塊鏈技術的 Web3 稱為價值互聯網。區塊鏈本身作為一個分佈式賬本,與「價值」緊密聯繫在一起。它最基本的價值體現在比特幣這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而隨著智能合約的發明,人們發現它的潛力遠不止於此,區塊鏈技術構造了一個全新的信任系統,使得凡是有「價值」的東西都能夠在網絡間傳遞。

區塊鏈的高度去中心化使得其難以被篡改,而記錄在該去中心化賬本上的全球共識,是一切價值產生的地方。

智能合約是發佈在區塊鏈上的代碼,由於去中心化賬本的特性,它同樣難以被篡改,但一定程度上可以升級。智能合約將代碼約束固化在區塊鏈上,通過全球共識使得所有人遵守同一套治理邏輯。開源免費和標準統一創造性地使得智能合約實現了可組合性,價值從此連接。

Token 往往指的是以某個合約標准定義的寫在區塊鏈上的數據單位。通過可組合性,它與其他智能合約配合,通過全球共識達到所有權定義、利潤分配等目的,從而將場景金融化,進而實現場景下的多方治理與協調,價值因此交換。

價值流動的載體

Web3 的價值流動載體是支撐整個網絡價值流動的基礎元素。根據抽象級別的不同,我們將其劃分為三層,最底層為交換媒介與價值存儲,它是價值流動的介質;第二層為身份、關係、物權,在這一層定義了社會信任的基本結構;最上面一層是去中心化組織和社會等,它基於第二層承接了人類新的協作方式。

1.1 交換媒介與價值存儲

同質化代幣(Fungible Token, FT)最直接的價值即 “價值存儲”  和 “交換媒介”  。作為記錄在分佈式賬本上的數值,稀缺性是它作為價值存儲的基礎,而源源不斷的買家與賣家,才是 Token 持續發揮價值的原因,不流動的貨幣是沒有價值的。因此作為交換媒介,不是所有的同質化代幣都是有價值的,在這裡需要建立的不僅僅是基於賬本的字面意義上的全球共識,還需要建立基於心理的效用上的全球共識。這種心理上的效用,有的人也稱之為內在協調,內在協調描述了數字媒體作為一個整體是如何反映內在 &有機內容驗證系統的。

它與炒作驅動、敘事驅動、模因市場相反,推動投資興趣的主要是分佈式點對點學習。模因營銷和宣傳越多,就越有人將加密稱為龐氏騙局。但越深入的內容線索和思想片段,越多的局外人和圍觀者便會相信它的價值。

較為典型的例子是 ETH,現階段 BTC 的使命更多是一種更好的價值存儲,而 ETH 慢慢成為了區塊鏈世界的硬通貨幣。實現這一點的不是炒作、敘事與模因,而是圍繞著 ETH 的分佈式點對點學習形成的內容共識。ETH 生態在不斷地建設與發展,產生越來越多的效用,如智能合約標準、以太坊登錄等等。同時 Vitalik 作為區塊鏈世界最有影響力的 KOL 之一,不斷引領區塊鏈思想創新,從區塊鏈治理擴容終局再到靈魂綁定等,Vitalik 為代表的以太坊靈魂人物在驅動行業認知與思想提升等方面有非常高的影響力,這些深入的內容線索和思想片段使得外界對以太坊的價值充滿信心。

作為同質化代幣的價值流動,要么像比特幣一樣作為純粹的交換媒介,要么像以太坊一樣具備各種效用,要么像 USDT 一樣作為單純的穩定幣進行線上流通。

比特幣的模式為價值儲存假說(The Store of Value Hypothesis, SoV),SoV 系統設計可以簡單無用但需要強大穩固。以價值存儲介質的方式在價值互聯網中流動,這種流動可以是緩慢、低頻的,性能不是它的第一考量要素。它需要具備世界級的自主性、抗審查以及安全性,這種類型的貨幣資產還有 Monero、Zcash 等等。

以太坊模式為效用假說(The Utility Hypothesis),效用系統設計需要追求性能與功能,它以智能合約為基礎,面向解決現實生活或者網絡世界的真實問題。這些效用包括但不限於交易吞吐量、速度、隱私、價格穩定、合約的靈活性和可編程性等等。同樣的,它也在追求世界級的自主性、抗審查及安全性,儘管有一些人認為這方面可以妥協,這種類型的貨幣資產還有 Bitcoin Cash (BCH)、SOL、BNB 等等。

USDT 屬於效用假說的範疇,它需要將價格穩定的效用發揮到極致。其最大的特點在於,將電子貨幣變成加密貨幣,從而實現平台級甚至世界級的抗審查性,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只要能夠連接網絡,就可以擁有永遠與法定貨幣(如美元)等值的加密貨幣。這種影響是深遠的,在傳統世界,將本國貨幣兌換成美元等法定貨幣有著種種限制和障礙,而穩定幣打破了這些禁錮,使得貨幣流通更加自由,這是一個極具潛力的場景,這種類型的貨幣還有 USDC、DAI、BUSD 等等。

1.2 身份、關係與物權

區塊鏈將成為數字世界中唯一的真相來源,Epic Games 的 Tim Sweeney 公開表示過:“元宇宙只有在擁有真正的數字原生產權系統後才能存在,區塊鏈正在提供這樣的底層能力”。凱文· 凱利在《必然》這本書中提到 “我們不能阻止大規模的自由複制,這樣做不僅會破壞創造財富的動力,還會致使互聯網本身停轉。自由流動的複製品已經在互聯網這個全球通信系統的本質中留下了烙印,網絡技術需要沒有約束的複制,複製品必然流動”。

數字世界的複制是不可避免的,它是互聯網的本質之一。互聯網通過原生性為免費的複製品增添了價值,從而使它們變成可以出售的商品,而區塊鏈通過全球共識為原本免費的複製品定義了產權,並衍伸出身份與關係的定義

實現這些的技術手段包括非同質化代幣(Non-Fungible Token, NFT)、靈魂綁定代幣(Soul Bound Token, SBT)及去中心化身份(Decentralized IDentify, DID)

NFT 是數字所有權的革命,它由智能合約定義和「鑄造」,不可複制和篡改,可以作為實體收藏品和圖像、音樂、遊戲道具等虛擬資產的「數字指紋」。它定義可以交換的物權、關係與身份,人們可以購買加密藝術作品的 NFT 以宣示主權,購買 PROOF Collective 或者 BAYC 獲得相應俱樂部的會員身份,享受相應增值服務,還可以通過購買 StepN 的跑鞋 NFT 從而擁有一雙數字跑鞋,可以用它「跑步」並獲得相應回饋等。然而身份、關係與物權並不都是可以交易的,它無法定義社會所有權的全部。

SBT 實現了不可交易所有權的定義,它是通往去中心化社會的階梯諸如個人貢獻、職位和技能認證等身份和關係是不可交易的,它描述了一個人的能力、經歷與身份,就像描述了一個人的「靈魂」一樣。它的應用場景很多,如錢包的社交恢復、技能證書、鏈上無抵押借貸、去中心化治理等等。與 NFT 結合,它們使得所有人在數字世界中都可以分解、交易、共享和擁有權利。

DID 定義了個體在數字世界的身份,它是數字世界社會性的基本組成元素,它使得價值的流動不僅僅停留在金融層面,更衍伸到了社會信用層面。由於缺乏原生的 Web3 身份,今天的 DeFi 生態系統無法支持實體經濟中普遍存在的活動,如抵押不足的貸款,或簡單的像公寓租賃這樣的合同。SBT 是創建這種社會性身份的一小步,可組合性及復合意義的構建是 DID 能夠落地應用的關鍵。可組合性需要統一的標準,而復合意義的構建包括基於用戶數據的預測模型、複合人工智能和可編程的複合型隱私等等。

身份、關係與物權的數字化構建意義深遠,它使得 Web3 能夠廣泛地改造社會,而不僅僅是金融系統。今天所有的社會結構,因此能夠建立在數字世界當中,並且避免女巫攻擊、共謀和物質過度金融化。

1.3 去中心化組織與社會

社會信任水平的提高有利於經濟發展,其影響機理是信任直接影響了一個社會經濟實體的規模、組織方式、交易範圍和交易形式,以及社會中非直接生產性尋利活動的規模和強度。而區塊鏈技術作為基礎技術,通過對身份、關係和物權的成功定義,以及通過代幣實現經濟激勵,智能合約實現治理邏輯等構建了一個去信任化的價值網絡系統。這種以密碼學為基礎的價值網絡,提供了一種新社會的組織機制,這些網絡由協議約束,協議由數學約束。相關方可以按照協議規定的方式,去信任化地參與協議治理,並相互合作、共同生產和分配利潤,使得人類第一次可以在全球範圍內實時地、去信任化地協調大量相關方,大大降低了相關方信任尋求的成本,從而降低交易成本,擴大社會分工、生產與交易規模,激發經濟活力,促進經濟發展。

去中心化組織(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 DAO)是這種新社會組織機制的雛形,而去中心化社會(Decentralized Society, DeSoc)是這種組織機制的終點。2022 年,各種各樣的 DAO 組織如雨後春筍,這些組織內的去信任化協作,需要完善組織激勵規則,獎勵貢獻懲罰作惡,資產處置、組織發展等需通過提案和投票來決策,以確保組織內的每個人都有發言權,一切行為公開,規則都會通過代碼編入去中心化自治組織。

在傳統世界,文學、思維、科學、法律法規等現代文明皆是創造於紙質媒介之上,撰寫在書籍上的每一個文字記錄了傳統世界的文化與規則,它難以篡改,通過書籍的傳播達成廣泛共識。在數字世界,代碼邏輯即數字法規,傳統互聯網只能提供平台級的中心化信用及安全承諾,具有很強的脆弱性。區塊鏈技術定義的治理規則,就如同現實世界的法律條文一樣,修改需要經過人民代表大會的通過,即使是黑客,也難以對規則進行篡改。文學、思維、科學與法律法規等文明產物可以通過新的形式存在於數字世界,它寫在區塊鏈上,就像寫在書籍裡,真實、可觸且傳承不息。

目前來說,許多條件還不滿足。基礎設施條件的缺乏使得現在的 DAO 依然保持著較強的中心化運作,同時很多建設內容雖然公開但是難以追溯、難以驗證、可以篡改,例如對成員貢獻的記錄、認證、利潤分配等,這些內容目前仍然需要大量的人力成本,效率較低,並仍然存在欺詐的可能性。

去中心化組織與社會這種新型協作形式仍有大量工作需要完成,除了技術上,還有治理模式上,都需要大量的探索和創新。

1.4 價值網絡的堆棧

我們嘗試描繪了 Web3 價值網絡的堆棧:

  • 最底層是區塊鏈技術本身,從誕生之日起,它就在不斷革新,目前最為主流的觀點是一層區塊鍊網絡與二層區塊鍊網絡結合,以模塊化區塊鏈,從而提高區塊鏈性能。
  • 第二層是狀態轉化器和中間件,它們連接了搭建在區塊鏈上的協議以及區塊鏈本身,狀態轉換器如 EVM 以及二層網絡的 CariroVM、ZKEVM、ZKVM 等等。中間件主要包括存儲、索引、節點和消息傳遞。存儲方案在不斷升級創新,從 IPFS 到 Filecoin 到 Arweave 再到 Ceramic 等等;索引工具主要是鏈上數據的索引(如 The Graph)和存儲工具的索引(如 Kwil),其主要目的是將難以直接利用的數據轉換成格式友好、方便使用的數據集;節點提供一些託管服務,方便開發者快速測試和搭建自己的協議,並會提供一些功能 API 如存儲服務 API 等方便開發者直接調用,提高開發速度;消息傳遞工具是為了打通鏈上鍊下以及不同區塊鏈之間的通信,概括來說就包括預言機(如 Chainlink)和跨鏈協議(如 Connext)等。
  • 第三層是 Token 和智能合約,它們是價值流動場景的承接,代幣可以作為價值存儲和交換媒介,而智能合約標準與代幣的結合,使得代幣具有治理效用。部署在區塊鏈上的代碼合約邏輯,從流動性角度對代幣流通進行了創新優化,諸如基於 AMM 的 DEX(如 Uniswap)、抵押性借貸(如 Aave)、保險和衍生品(如永續合約交易所 GMX、dYdX)等等。
  • 第四層是用戶終端,它們是價值流動場景的入口,這裡包括出入金解決方案、錢包和 Dapp 等。這裡的 Dapp 和第三層協議的區別主要在於這裡指的是應用本身,它是不具備可組合性的,而第三層主要指的是協議本身,是具備可組合性的,同時 Dapp 還具有更複雜的互動場景,如 GameFi 具有很多可玩性內容與交互,SocialFi 具有很多用戶互動內容,這些是與協議無關的。
  • 第五層是去中心化組織,它不僅僅是個人對於價值互聯網的使用,更是一群人在價值互聯網下的協作,它需要人與人之間更多的配合,這些配合方式目前尚不明晰,我們將這些協作 Dapp 稱為 DAO Tools(如 Dework)。
圖片
來源:Zonff Partners

整個價值互聯網堆棧支撐起了價值流動場景,其中仍然有很多技術方案並不完美,每個組件之間相互配合的模式也在不斷變化,我們認識到有些模塊的分類可能存在一些可調整的地方,而且加密領域時刻發生著偉大的創新,這張圖表可能難以囊括,這是一份動態調整版本的堆棧模型,供同行交流討論。

價值網絡的實現場景

價值流動是在實體與實體的互動中產生的,這個實體可以是人、機器人、數字化的物品甚至是一段固定的智能合約代碼。在這個過程當中,就涉及到身份、關係與權利的定義,從而產生社會性,連接這種社會性的紐帶是信任。區塊鍊為中心的價值互聯網就是在降低這個信任成本,包括投資、消費、認證和信用背書等等。

交易是價值網絡最基本的實現。說到交易我們會立馬想到生活當中的衣食住行等消費行為以及投資貸款等金融行為,但區塊鏈天生並不是為了承接現實生活中的金融交易場景,它提供的是數字世界的真相。短期內,現實生活的法定代幣、金融交易不會也不需要被優化與替代。當我們去審視一個交易場景的協議或者應用的時候,我們應該思考:

  1. 它解決的交易場景問題是現實交互還是數字原生的?
    1. 如果是現實交互,目前這個階段這個問題重要嗎?會帶來大規模應用嗎?
    2. 如果是數字原生,這個交易問題為什麼需要被解決?
  2. 它解決的問題相對競品來說是優化的,還是創新的?
  3. 它的實現方案安全嗎(如去中心化程度低,技術不成熟等)?
  4. 該具體交易場景需要保證隱私嗎?
  5. ……

泛娛樂是價值網絡基於交易的衍生。這裡的娛樂包括遊戲、粉絲經濟、內容消費等等,凡是和社群與金融行為有關的娛樂都可以包括在內,與交易不同的是,娛樂場景的主要服務是與區塊鏈無關的,只有涉及到金融場景才會使用區塊鏈。然而,這裡往往會有人忽視的一點是,用戶在使用這些應用過程中產生的數據也應算作金融場景。數據作為生產要素之一,其資本屬性決定了其金融屬性,傳統互聯網從用戶提供的數據資本中攫取大量的利益,傳統技術架構及應用邏輯使得中心化實體本身沒有動力去將原本屬於用戶的利益返還給用戶,而法律法規監管的滯後,更導致中心化實體對數據的壟斷以及意識的缺失。當我們去審視一個泛娛樂場景的應用的時候,我們應該思考:

  1. 它在解決一個什麼樣的金融化問題?
  2. 它的去中心化方案是什麼樣的?
  3. 它如何處置用戶的數據?
  4. 它是否提供了一個新的利潤分配機制?
  5. 應用中權力的分配是如何的?實體之間如何互動?
  6. ……

協調是價值網絡的終極目標。通過重新設計金錢、提供大量的公共物品以及發明基於加密經濟學的治理機制,區塊鏈以新的方式協調人類和物品的分工、生產和生活。這是一個中遠期的目標,儘管目前已經見到一個並不標準的形態—— 去中心化組織。目前大多數去中心化組織都是不標準的,他們有很強的中心化屬性,但並不像公司和政府一樣嚴肅,就像一個幫派,有強有力的領導者與共同的願景驅動。這主要是由於人們目前沒有探索出一個高效的去中心化協作方式,這個過程是進化的過程,需要遇到問題解決問題,從而誕生更多的 DAO 工具,為去中心化的協調提供武器。當我們去審視一個協調場景的應用的時候,我們應該思考:

  1. 它在解決一個什麼樣的協調問題?
  2. 它是去中心化的嗎,效率又如何?
  3. 它如何處置用戶的數據?
  4. ……

區塊鍊為數字世界帶來了規則與真相,在人類現實社會與數字虛擬社會進一步交融的現代,這項技術帶來的變革是可以預見的。在 Zonff Partners,我們相信 Web3 將為互聯網創建一個價值層,人類可以在數字世界真正擁有與自由處置自己的資產,數據將成為可以流動的資產,實體與實體之間的信任將由網絡保障,從而形成一個更高效率的人類協調形式,提高生產效率。

免責聲明:作為區塊鏈信息平台,本站所發布文章僅代表作者及嘉賓個人觀點,與 Web3Caff 立場無關。本文內容僅用於信息分享,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要約,並請您遵守所在國家或地區的相關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