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一款 Web3 產品是否成功,關鍵指標是在區塊鏈原住民之外,吸引了多少不以賺錢為目的、僅因其功能用途而使用產品的普通用戶。

作者: malatang.eth

封面: Photo by Robin Pierre on Unsplash

概念之辨,有助於認准方向,知微見著,並找到正確的實現路徑。

Web3 是從區塊鏈生長出來的。但如將 Web3 等同於區塊鏈,那就正像馬斯克所說,這個 buzz word(熱詞)純粹是概念炒作,沒有實際意義。我不相信它沒有實際意義,因此 Web3 必然是在區塊鏈上的演化之物。其生於斯而又與之異

區塊鍊是技術,Web3 是新一代的互聯網。區塊鍊是屬於程序員和金融投機者的,互聯網是屬於用戶的。

不管是哪一代的互聯網,用戶都既是目的,也是一切的出發點。任何一款互聯網產品的成功與否,其衡量標準是用戶認可與否,用戶數量是否夠龐大。不管採用哪種技術方案、經濟模型、組織範式,都必須服務於這個目標。互聯網是拿來服務用戶的,不是幻夢中的樓閣。

因為 Web1 和 Web2 在服務用戶上做得還不夠好,互聯網社會才演化出 Web3 的生存空間。Web1 在用戶互連方面未能提供足夠高的效率;Web2 演變成了中心平台榨取用戶價值的牢籠。Web3 要比上兩代做得更好,就是要在服務用戶上做得更好,為用戶創造更多用戶真正需要的價值。難以想像,那些用戶體驗糟糕的 Web3 產品,能為用戶創造什麼除了金融投機之外的價值。

用戶是誰,是普通老百姓,是習慣使用電子郵件、網頁瀏覽器、微信、推特、谷歌、Tik Tok 的幾十億人群。他們對技術無感,也沒必要關心。

區塊鏈的原住民之一是程序員、開發者、礦工、交易服務提供者、信息和數據服務提供者等,他們的角色是生產者和建設者。作為他們對手方的另一群體,是流動性提供者、數字資產的投資者、交易平台和數據服務的使用者以及 “科學家”,他們既是 Web3 建設的資本提供方,也是金融服務的用戶。但其 “用戶” 身份,僅僅具有金融語境下的意義。

普羅大眾用戶不關心技術上是否有顛覆式創新,不需要將 Web2 全部推倒重來。他們需要的是更方便快捷高效地連接、觸達他們心儀的人、內容、產品和服務,在這過程中如能賺一點錢當然更好,但並不需要把任何網上行為都跟賺錢扯在一起

衡量一款 Web3 產品是否成功,關鍵指標是在區塊鏈原住民之外,吸引了多少不以賺錢為目的僅因其功能用途而使用產品的普通用戶。也就是產品是否破圈。

不要誤會,本文並不是要懟區塊鍊和它的建設者及投資者們。區塊鍊為 Web3 提供了去中心化網絡、分佈式賬本、通證經濟學和 NFT 這些威力無比的工具,賦能 Web3 真正成為 “用戶所有的互聯網”。同為 Web3 的堅定信仰者,我只是希望能跳出區塊鏈的話術樊籬,迎接 Web3 更加美好的明天。

是時候重新審視用戶在 Web3 產品設計中的地位了

Web3 的建設者,不光要與 Web2 比,也要與 Web1 和甚至傳統線下生態比,在這樣的廣角下,人性中共通的東西就會躍然而出。

  • “以用戶為中心”,不光在 Web2 時代適用,在 Web1 和傳統線下商業生態,都是產品至勝的法寶。區塊鍊和 Web3 的核心價值主張是主權個人,用戶對數據資產的完整產權和行動的完全自由。服務這一價值主張,當然也要以用戶為中心,問問用戶真的需要什麼。用戶的需求,是用戶自己視角下的需求,而不是產品開發者認為用戶應該有的需求。Web3 的開發者要避免拿著錘子找釘子的錯誤。
  • 向 Web2、Web1 和傳統線下商業生態學習,如何理解和洞察用戶的真正需求。“洞察是基於對人性的理解,發現的是人與產品關係的規律。” 在洞察的基礎上,尋找、發現、蒐集、驗證,才能開創有持續長久生命力的新產品。

是時候審視可以向舊世界學習什麼了

Web3 是改良,不是革命,因為用戶根本不需要你推倒重來、另起爐灶。

在 Web2、Web1 和傳統線下生態,有如此眾多在人類歷史長河中被證明有用的工具,可以拿來使用。Web3 的騰飛,一定是新舊工具攜手連袂,以遨以集的景象。

Web3 向舊世界學習什麼:

  • 將 UX 設計置於產品設計的中心位置。產品經理和產品運營重新回到舞台中央,儘管他們的角色已大異其趣。如今他們的使命是佔領用戶的心智,並且因為產品交互在多數時候會涉及資產和資金,安全會成為重中之中。
  • 冷啟動的方法。互聯網產品網絡效應的累積是極其困難的,用戶在一定程度上是懶惰的,遷移成本是橫在創業項目面前最大的難題。但 token、NFT、數據開源提供了強有力的工具,與舊世界冷啟動的方法相結合,會極大降低冷啟動的難度。
  • 垂直整合和延展,在 Web3 一樣管用。先構建殺手級應用,累積龐大的用戶群,然後再向自建協議和公鏈擴展
  • “鏈改” 可能是 Web3 產品可以走的捷徑,這不光在 GameFi 領域適用,在社交、電商以及 NFT 的跨圈延展方面均可適用。甚至是 Web1 時代的產品,都可以拿來做鏈改,比如在開源社區還有一定活躍度的遠古通訊工具 IRC,是否可以基於它的技術架構,結合區塊鏈,開發 Web3 的通訊工具?
  • 要想佔領用戶心智,在功能用途之外,還要兼顧用戶的審美和情感需求,NFT 已在這方面走得很遠,需要在 Web3 的其他產品領域普及之。比如說 DAO,並非所有的事情都需要投票決策,社區治理和運營要具備情感元素。
  • Web3 的產品創新要從解決現有產品的最痛點入手,或者本身已具有一定金融和經濟屬性因此更易鏈改的 Web2、Web1 產品入手。前者如可以取代 discord、用戶體驗更好、不再有垃圾信息和安全問題的 Web3 IM 產品,後者如派派這類社交遊戲產品、MCN 公司和 Patreon 創作者經濟產品等等。

一招鮮不可以吃遍天下。區塊鏈也好,Web3 也好,畢竟屬於工具理性和科技理性範疇。而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其底層的價值理性。“價值理性關懷人性的世界,價值理性視野中的世界是一個人文的世界,一個有意義的世界。它不是在人之外的冰冷的客觀實體,而是和人水乳交融的主客體混一的世界。”

人性,就是 Web3 的詩情畫意。和人水乳交融的主客體混一的世界,就是 Web3 的遠方。

免責聲明:作為區塊鏈信息平台,本站所發布文章僅代表作者及嘉賓個人觀點,與 Web3Caff 立場無關。本文內容僅用於信息分享,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要約,並請您遵守所在國家或地區的相關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