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 pi 幣是否屬於傳銷?

作者:Chris 初焱, web3 lawyer,前交易所資深產品經理,鏈上資料研究員

封面: Photo by  Tingey Injury Law Firm  on  Unsplash

今天幣圈交易所上線(π)pi 幣公告一發布,就引起了媒體人、幣圈從業者的熱烈討論。很多幣圈人的潛意識裡,參與 pi 幣就是搞傳銷。如何判斷 pi 幣是否屬於傳銷?參與 pi 幣會有哪些法律風險?以下將透過本文和大家分享我的觀點。

目錄

我國對於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的認定

我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之一中規定,組織、領導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並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秩序活動、委託參與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社會的遺產

結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共安全部關於辦理組織領導傳銷活動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規定,判斷是否構成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需要注意以下四個面向。

1、項目的獲利模式

傳銷活動主要透過參與者繳納門檻費用,或透過購買商品、服務的方式取得加入資格。也就是說參與者直接繳交入門費即可參與,對於購買的商品或服務這種模式,往往都需要花費遠超商品真實價值本身的費用,例如高價購買 plus token 的搬磚狗、NFT 等虛擬商品,購買者並不是為了某種用途交易,而是透過這種模式獲取加入資格。

2、項目的層級和人數

《意見》第一條規定,組織內部參與傳銷活動人員在三十人以上且層級在三級以上的,應對組織者、領導者追究刑事責任。也就是說傳銷活動需要滿足三級三十人層級關係。

對於組織者、領導者的認定:主要包括在傳銷活動中起發起、策劃、操縱作用的人員;承擔管理、協調等職責的人員、承擔宣傳、培訓等職責的人員;曾因組織、領導傳銷活動受過刑事處罰,或者一年以內因組織、領導傳銷活動受過行政處罰,又直接或者

所以只有滿足上述規定的傳銷活動中的組織者、領導者才會被追究刑事責任,一般參與者不構成犯罪。

3. 項目的計酬和返利邏輯

《意見》第五條規定,傳銷活動的組織者或領導者透過發展人員,要求傳銷活動的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形成上下線關係,並以下線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上線報酬,牟取非法利益的,是「團隊計酬」式傳銷活動。  

以銷售商品為目的、以銷售業績為計酬依據的單純的「團隊計酬」式傳銷活動,不作為犯罪處理。

形式上採取「團隊計酬」方式,但實質上屬於「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返利依據」的傳銷活動,構成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

4. 專案是否有騙取財物的目的

傳銷的本質就是騙,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獲得參與者的財物,傳銷活動不是真的以出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盈利,而是需要不斷拉下線,增大組織規模維持項目。

《意見》第三條對騙取財物的認定:傳銷項目的組織者、領導者採取編造、歪曲國家政策,虛構、誇大經營、投資、服務項目及盈利前景,掩飾計酬、返利真實來源或其他欺詐手段,實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之一,應獲當傳銷活動人員繳納的費用或購買商品、詐騙的費用或購買非法財物。

所以判斷 Pi 幣是否屬於我國刑法規定的傳銷犯罪,主要根據其項目本身的情況,透過上述四個面向進行認定。

參與 Pi 幣會有哪些法律風險

如果 Pi 幣被認定構成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交易所上幣、散戶參與會有下列法律風險。

1. 交易所上線(π)Pi 幣可能有刑事風險

Pi 被認定為傳銷後,交易所上線 Pi 幣相當於提供了一個交易變現的二級市場,對於交易所上線發公告以及上新幣還可能會做理財、交易賽等活動很可能會被認定為為傳銷活動中起到宣傳推廣的作用,那就會構成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的共同犯罪。

負責與 Pi 幣專案方溝通上線的交易所商務人員及其他主要參與者極有可能會被牽連。

2. 散戶參與(π)Pi 幣投資行為不受法律保護

在江蘇省溧陽市人民法院審理的(2020)蘇 0481 民初 147 號中,2017 年,被告張某、錢某某向原告馬某某介紹了一款名為π的手機軟體,該軟體具備註冊會員間的產品買賣交易、理財等功能。原告馬某某註冊後被告吳某某轉帳 134250 元購買了 3000π幣,後原告與被告錢某某因π軟體產生糾紛,訴至法院,請求三被告返還投資款。

最後法院認定,原告向被告吳某某轉帳付款係因原告與被告吳某某π幣交易而產生,π幣屬於π平台註冊會員內部帳戶間交易的網絡虛擬貨幣,不具有與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應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原告投資和交易網絡虛擬貨幣的行為雖係個人自由,但不應受到法律的保護,由此自行產生的風險

對於參與虛擬貨幣傳銷項目,除了因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受到刑事處罰外,許多投資者也想透過民事訴訟的手段挽回損失,但基本上都會因為涉幣投資行為不受法律保護,項目的傳銷活動涉及刑事犯罪,不屬於民事案件受理範圍,駁回起訴。關聯閱讀《結合案例深度揭秘 MBI 集團特大涉幣傳銷案及衍生法律風險

所以投資人參與這類專案時需多加小心,仔細甄別,謹慎投資。

免責聲明:作為區塊鏈資訊平台,本站所發布文章僅代表作者及來賓個人觀點,與 Web3Caff 立場無關。文章內的資訊僅供參考,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要約,並請您遵守所在國家或地區的相關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