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的下一步大動作來了——是 MegaETH、Hyperliquid 還是 Monad,本文一起來看看看看誰將主導未來!

譯文:MegaETH vs Monad vs Hyperliquid:誰在即時區塊鏈交易領域處於領先地位?(X)

作者:@threesigmaxyz

編譯:白話區塊鏈

在不斷發展的區塊鏈領域,即時交易已經從奢侈品變成了必需品。隨著去中心化金融應用、支付、遊戲和高頻交易不斷突破傳統區塊鏈的能力極限,對即時效能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在重新定義交易速度和可擴展性的競爭者中,MegaETH、Monad 和 Hyperliquid 是最引人注目的存在。

正如我們在上一篇文章中看到的,MegaETH 作為一款嶄露頭角的二層解決方案,旨在優先保證實時性能,並憑藉其幾乎即時的區塊時間和高交易吞吐量吸引了大量關注。

然而,Hyperliquid 和 Monad 憑藉各自獨特的區塊鏈效能優化方案,帶來了強大的競爭。本文將深入分析這些解決方案的優勢、架構和權衡,以便了解誰可能在瞬時區塊鏈交易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1、MegaETH 概述

@megaeth_labs 是一款為以太坊設計的 Layer2 擴充解決方案。 MegaETH 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專注於即時區塊鏈效能,為那些需要即時回應的應用提供超低延遲和可擴展性。

1)項目特點

延遲與速度: MegaETH 的區塊時間介於 1 到 10 毫秒之間,能夠處理每秒高達 100,000 筆交易(TPS)。

專用節點:採用以排序節點為核心的模型,節點角色包含排序節點、驗證節點和全節點,簡化了執行過程,減少了冗餘。

與 EigenDA 的整合: MegaETH 利用 EigenDA 提供資料可用性,使其在不犧牲可靠性或效能的情況下實現擴展。

2)優勢

MegaETH 的架構專為速度和效率而設計,使其在競爭激烈的二層領域中脫穎而出:

低延遲:其近乎即時的交易處理非常適合高頻交易、遊戲和支付系統。

可擴展性:透過毫秒的區塊處理,MegaETH 避免了其他二層解決方案在需求高峰期常見的擁塞問題。

與 EVM 相容:完全相容於以太坊生態系統,實現與現有去中心化應用程式(dApps)的無縫集成,同時保持安全性。

2、超液體與 Monad

儘管 MegaETH 專注於即時效能,但它面臨來自 Hyperliquid 和 Monad 的激烈競爭,這兩個平台採用了不同的優化區塊鏈交易的方案。

1)超流動性

@HyperliquidX 是一個完全鏈上操作的永續交易協議,建立在其自有的第一級(L1)區塊鏈上,優化了低延遲和高吞吐量透過將現貨、衍生性商品和預發售市場整合到其平台中,Hyperliquid 引入了 HyperBFT 這一高性能共識機制,並計劃推出 HyperEVM,旨在透過高效的流動性聚合來擴展其生態系統。

願景: Hyperliquid 專注於透過提供高速、去中心化的市場基礎設施​​來重新定義交易體驗。這使其特別受到金融機構和高頻交易者的青睞。

市場專業化:其獨特的現貨與永續市場結合,使流動性聚合和快速結算得以無縫實現。

Hyperliquid 的技術堆疊涵蓋了更多的金融原語,如藉代、治理和原生穩定幣。基於 HyperBFT 共識,Hyperliquid 實現了 0.2 秒的區塊時間,同時保持所有元件的統一狀態,確保效能、流動性和可程式性

Hyperliquid 目前擁有超過 262,000 名用戶,每秒處理 200,000 筆交易,顯然已經確立了自己在去中心化市場基礎設施​​領域的領先地位。

為了進一步擴展其影響力,Hyperliquid 推出了 Builder Codes 功能,讓其他去中心化應用程式(dApp)和中心化交易平台(CEX)透過支付每筆交易的費用,輕鬆整合其流動性。 Builder Codes 不僅擴展了 Hyperliquid 的覆蓋範圍,還激勵外部平台利用其高效能交易基礎設施,從而增強流動性並擴大網路效應。

2)單子

monad_xyz 透過平行執行重建了 EVM 架構,實現了前所未有的吞吐量。透過解決以太坊順序交易處理的限制,Monad 開啟了效率和可擴展性的全新層級,這是一個為 Layer1 服務的協議。

願景: Monad 旨在提供尖端的區塊鏈效能,同時保持去中心化,為第一級(L1)可擴展性設定了新的標準。

並行執行: Monad 的架構支援跨多個 EVM 實例並發處理交易,確保與現有使用者和開發者工作流程的無縫整合。

完全相容: Monad 與以太坊保持完整的字節碼相容性,在不改變開發體驗的情況下,整合了最先進的內部優化。

Monad 引入了管線技術,優化交易執行、共識流程和狀態同步,最大化硬體效率並最小化延遲。透過借助從 HotStuff 衍生的定制 MonadBFT 共識機制,協議支援一個強大且去中心化的驗證者集群,同時實現快速的區塊最終確認。

關鍵創新包括 MonadDB,一個專為以太坊狀態存取設計的資料庫,以及樂觀並行執行,確保在最小開銷的情況下實現高吞吐量 Monad 透過分離共識層和執行層,進一步提升了可擴展性,使開發者能夠建立對效能和低延遲有卓越需求的應用。

Monad 的突破性進展使其成為一個強大的企業級應用平台,提供開發者構建高吞吐量去中心化應用(dApp)的工具,同時保持與以太坊的兼容性,擁抱區塊鏈創新的未來。

3. 三者對比

透過在關鍵指標上評估 MegaETH、Hyperliquid 和 Monad,可以全面了解它們各自的獨特優勢和權衡。在此次比較中,我們將重點放在延遲、吞吐量(TPS)、EVM 相容性、應用場景、最終確認時間(TTF)和去中心化的權衡。這些特性突顯了擴展區塊鏈基礎設施時需要滿足的基本要求,同時確保其在實際應用中的效用和效能。

1)延遲

MegaETH 在 Layer 2 交易中表現出色,延遲低至 1-10 毫秒,適用於需要近乎即時反應時間的應用,如高頻交易或競技遊戲。

Hyperliquid 的亞秒延遲針對金融市場進行了最佳化,實現了快速的訂單執行和流暢的交易體驗。

Monad 的平行低延遲執行確保了在高網路負載下也能保持一致的效能,支援多種去中心化應用程式(dApp)。團隊尚未給出具體時間聲明。

2)吞吐量(TPS)

MegaETH 的吞吐量超過 100,000 TPS,強調大規模應用的可擴展性。

Hyperliquid 透過其獨特的 HyperBFT 共識和 Layer 1 優化,實現了最高 200,000 TPS。

Monad 的吞吐量為 10,000 TPS,專注於在高性能與去中心化之間保持平衡。

3)EVM 相容性

MegaETH 完全相容於 EVM,確保開發者和現有 dApp 能夠無縫存取。

Hyperliquid 整合了針對金融市場用例客製化的 HyperEVM 版本。

Monad 重新設計的 EVM 支援高效能執行,同時保持與以太坊工具和標準的兼容性。

4)應用場景

MegaETH 專注於遊戲、交易和支付系統,強調即時互動和高可擴展性。
Hyperliquid 專注於金融市場,提供強大的基礎設施用於衍生性商品、現貨交易和做市。
Monad 的多功能性支援廣泛的 dApp,尤其是需要高吞吐量和低延遲的應用。

5)最終確認時間(TTF)

MegaETH 的 Layer 2 交易實現了近乎即時的最終確認(10 毫秒),但在以太坊 L1 上的完全結算大約需要 7 天。
Hyperliquid 的 TTF 為 1-2 秒,在低延遲與強大共識機制之間達到平衡。
Monad 在 1 秒內完成交易確認,提供了速度和安全性的良好平衡。

6)去中心化的取捨

MegaETH 的集中化排序節點設計在 Layer 2 層面犧牲了一部分去中心化,以實現即時效能。

Hyperliquid 的市場導向架構優先考慮低延遲和高吞吐量,而非去中心化。

Monad 的設計力求在去中心化和效能之間保持平衡,利用平行執行和延遲的狀態更新來優化兩者。

4、小結

MegaETH、Hyperliquid 和 Monad 各自為區塊鏈生態系統帶來了獨特的創新,滿足了不同的需求:

MegaETH:在延遲和吞吐量(TPS)上表現出色,適用於即時應用,但由於其集中化的排序節點設計,它在去中心化方面引發了一些質疑。

Hyperliquid:憑藉其 HyperEVM 和流動性集成,在金融市場中表現優異,但在其他去中心化應用(dApp)類別中的通用性不如 MegaETH。

Monad:透過並行執行在去中心化和效能之間實現了平衡,提高了吞吐量,並支援多種應用。

誰將領先?答案取決於特定的應用場景:

在交易和流動性方面,Hyperliquid 憑藉其專注於金融領域的特徵是一個強有力的競爭者。

在通用去中心化應用的可擴展性方面,MegaETH 憑藉其實時效能和更廣泛的應用範圍佔據領先地位。

對於去中心化的高吞吐量應用,Monad 的平行 EVM 為優先考慮去中心化的開發者提供了一個強大的選擇。

MegaETH 的權衡:透過犧牲去中心化,MegaETH 實現了無與倫比的速度,使其非常適合即時系統,如交易和遊戲。然而,雖然 MegaETH 依賴以太坊第一級(L1)進行結算(確保信任和安全),但它繼承了以太坊的最終確認延遲。相較之下,Monad 和 Hyperliquid 透過其獨立的共識機制實現了更快的本地最終確認,優先考慮即時性能,但犧牲了以太坊的共享安全保障。

Hyperliquid 的專業化: Hyperliquid 憑藉其無與倫比的速度、流動性聚合和無縫交易基礎設施在金融市場中表現出色。然而,它專注於交易,限制了其在更廣泛的去中心化應用生態系統中的通用性,使其對於廣義應用不太有吸引力。此外,其集中化的 HyperBFT 共識機制引發了去中心化和信任方面的擔憂,且在維持效能和生態系統成長方面嚴重依賴外部流動性。

Monad 的平衡: Monad 透過其平行執行模型在可擴展性和去中心化之間取得了平衡,向開發者提供了高吞吐量而不犧牲 EVM 相容性。然而,依賴強大的硬體(如 32 GB 記憶體、高頻寬)限制了小型營運商的可訪問性,可能導致網路集中化。其獨立的第一級共識提供了自主性,但犧牲了以太坊的安全保障,這可能會使那些優先考慮信任和共享安全的開發者卻步。

免責聲明:作為區塊鏈資訊平台,本站所發布文章僅代表作者及來賓個人觀點,與 Web3Caff 立場無關。文章內的資訊僅供參考,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要約,並請您遵守所在國家或地區的相關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