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可能不保護

作者:劉紅林律師曼昆區塊鏈法律服務

封面:Photo by Milad Fakurian on Unsplash

前段時間有個幣圈的朋友找曼昆律所劉紅林律師諮詢,和借錢有關。 大概的情況是半年前有個圈內的朋友說資金周轉有點問題,找他借了 10 萬 USDT,說是 1 個月後就歸還,但拖拖拉拉半年了一毛也沒還。 朋友催的急了,對方乾脆開始玩失聯,最後一句話懟過來:“你愛去法院起訴就起訴,虛擬貨幣在中國不受法律保護,你去法院也沒用! ”

這事聽著是不是挺扯淡,但可惜放在當前的中國內地,這事鬧到法院大概率確實是不管。 明明都是有價值的財產,為何遇上耍無賴的有借無還法院還不管? 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讓很多幣圈的朋友們吃啞巴虧的這事。

虛擬貨幣借貸糾紛的「法律真空”

USDT(泰達幣)作為一種常用的穩定幣,幣圈的朋友們習慣用它進行投資、轉帳和借貸等操作,純純的當錢來使。 然而業內的習以為常並不會被中國內地的法律所認可。 自 2013 年以來,中國內地的監管部門明確表示虛擬貨幣不具有法定貨幣地位,此後又以多份規範性檔對虛擬貨幣的交易進行限制。

這就導致在許多基層司法工作人員的概念里,虛擬貨幣約等於違法的代名詞,交易或者出借「違法的」虛擬貨幣,自然不受法律的保護。 再加上幣圈朋友們比較「熟人之間重感情」,真遇上虛擬貨幣的借貸事情通常也不會簽署協議,證據不全的情況很是常見,這也就是為啥在大多數的司法實踐中,涉及虛擬貨幣的借款糾紛往往面臨法院拒絕立案的困局。

图片

即使解決了立案難的問題,也並不意味著出借人就能達到理想中的勝訴效果。 此前曼昆律師代理的一起虛擬貨幣借貸一審案件,甲方向乙方借出大筆 USDT 並約定半年後歸還,但到期時乙方拒不還款,甲方起訴至法院,法院卻認定借貸協定無效,理由是違反國家政策...... 雖然最終我們促成了雙方的調解結案,幫客戶拿回了借款,但說實話,這也僅僅是小概率事件。

那有的朋友會說,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我就可以豁出去老臉瘋狂去借虛擬貨幣然後賴賬不還了,畢竟法律也不管。 但紅林律師想說,這事情也不至於是那些老賴們想的那麼簡單。

图片

雖然虛擬貨幣借貸在民事案件中通常都會遇到立案和合同無效的風險,但這並不意味著從法律角度上沒有維權的空間。 除了民事訴訟,實際上我們還可以考慮刑事報案。 如果借款人在借錢時,本身就具備惡意欺詐的意圖,單純就是為了騙錢,而不是出於正常的資金周轉需求,並且在還款期限到來時採取故意拖延、逃避責任、虛構事實等手段,那麼,這不僅僅是民事糾紛,可能還涉嫌刑事犯罪。

在這種情況下,除了考慮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還可以考慮向公安機關報案。 原因在於:雖然法院對涉虛擬貨幣的民事權益保護力度不足,但公安機關對虛擬貨幣的財產屬性通常會予以認可。 也就是說,虛擬貨幣本身作為財產的一部分,在刑事案件中仍然會受到法律的保護,別是在涉案金額較高的情況下,追究其刑事責任的可能性非常大。 因此,如果你在借貸過程中發現對方存在明顯的詐騙意圖,務必要立即保留證據,並及時報案。

作為律師,給你的建議

誠如標題所言,在幣圈,盡量不要出借貨幣給他人。 如果真有借款,盡量選擇傳統的人民幣或者法幣。 如果你真的需要通過虛擬貨幣進行資金出借,如下幾點建議請謹記。

图片

首先,不管借款金額大小,一定要有正式的書面合同。  合同中必須明確借款金額、利息(如果有的話)、還款期限等核心條款。 尤其是在使用虛擬貨幣作為借貸工具時,要特別注意註明借款和還款時虛擬貨幣的市值轉換規則,並且最好在借款合同中註明如果發生爭議,將按照人民幣等值進行清算。

其次,借款合同中應該明確爭議解決方式。  考慮到很多國內法院對於虛擬貨幣相關的合同持謹慎態度,建議在合同中明確將爭議提交給香港等虛擬貨幣法律環境相對寬鬆的地區進行仲裁。 這不僅能增加合同的效力,也能夠確保你的權利在法律框架下受到更多保護。

另外,在幣圈借款過程中,無論是溝通記錄、轉帳憑證,還是雙方簽署的合同條款,都應該及時保存。  這些證據對後續維權非常重要。 如果已經遇到了借款人「賴帳」的情況,建議第一時間保存所有相關證據,並儘早諮詢專業律師,瞭解該合同是否具備法律效力,分析借貸交易的法律風險,或者尋求國際仲裁或其他法律途徑解決。 如果涉及詐騙行為,及時報案可能是有效解決途徑。

免責聲明:作為區塊鏈資訊平臺,本站所發佈文章僅代表作者及嘉賓個人觀點,與 Web3Caff 立場無關。 文章內的資訊僅供參考,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要約,並請您遵守所在國家或地區的相關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