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滋养各行各业,而金融中心地位之争是永不落幕的议题。去新加坡,还是去中国香港?花开两朵,双城故事,来看看香港新加坡加密港湾对比。

作者:A&T Capital

封面:Photo by Viktor Forgacs on Unsplash

原用标题:A&T TALK:花开两朵,双城故事——香港新加坡加密港湾对比

嘉宾:

o 孟岩, Solv 协议创始合伙人 @myanTokenGeeko

赵晨,web3 第一犹太人 @zchrhrhroLeon,

Crossspace 创始人 @leoninweb3oKennixChan,

VDX 交易所合伙人 @Kennix_chan_vic

正文

Q1. 香港 web3 政策转向突然,释放利好,请各位嘉宾解读相关政策?

@0xlilackatana 第一,我觉得这不是一个转向,而是明确。第二,香港的转向不代表内地的放松。第三,港府宣言,它其实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自救。但是也明确的给出了所谓的合规 web 3 应用的一些方向,并且给出了一些指引和鼓励的一些方向,我个人觉得意义还是很大的。咱们从传统链圈出来的或者叫链圈合规路径上的可能性的确拓宽了。但是对于 B 发币这件事情,到底是拓宽了还是收窄了?我觉得短期之内其实是不变的。从中长期来讲的话,因为要拿牌照的缘故,其实可能还是个收窄的一个过程。所以只不过是原来身份未定,现在终于有个明确的身份了,吃了一个定心丸所以是这么一个关系。第四,就是实物资产的这个通证化(tokenization)。如果香港走的够快的话,也是强调一下,它并不是在拓展这个原来我们所说的 B 币圈里面的这套生态,它其实还是在那个长期停滞的那个所谓的合规的方向上走出了很大的几步。这两个事情如果香港能够率先走出来的话,这个领域是风气之先,然后迅速有可能会引导整个区块链行业,从纯粹的数字资产市场交易虚拟资产交易这个方向转向,迅速的转向就是实体经济对接实体经济这个方向。数字法币和实体资产上链这两个问题一旦解决,会出现一个爆发式的增长。

@Kennix Chan:

要不我就从我在香港亲身经历所体会到的或者是看到的事情作一些分享。其实我一觉得有很大部分人其实对这个政策一出来说是一个突然的变化是误解。SFC 在 19 年的时候已经对整个虚拟货币出了一个很基础的一个监管框架了。我们在这一个虚拟资产这个领域是能够怎么再发展下去,这里有两点:第一点是 SFC 一直以来也是会采用一个相对保守的监管态度。而近几年市场运行状况相对良好,而这一届的香港政府其实是非常有决心去推动整个虚拟货币产业的发展的。而且我也知道其实在过往几年香港发生的事情里面,其实对香港的人或者在香港里面的人,其实对香港的信息是有某程度是有一定的动摇的。所以我觉得港府在这个时候是有需要去把持或者强大香港在这个全世界金融中心这个地位的。

所以在目前来看,其实不论是政府自己,整个感觉说是加速了很多。所以我其实是对香港在加密领域的前景是非常有信心。

@赵晨:

港府新政最大的问题便是,群众的信念感。在整个国际博弈关系里面,香港自己城市的定位以及对产业的定位导致政策的这个实施是一定足够的足够多的动机来就是接纳 web 3 的这个资产,只是说他现在缺乏的是对政策的信心。

还有一点就是说香港对整个的这个资产的理解以及这个具体实操的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理解不足深入。但是我觉得通过这两天跟大家进行各种交流和反馈,结果来看反而觉得其实每个城市都这么过来的,包括我们每个个人可能也都是这么过来,我们也不是一出生或者说刚一入行就对这个行业就有很深刻的理解。但是逐渐地通过学习和思考,然后和一些实际的业务相结合进行推广,可能真的是有一定打开市场的这个可能性。但是开放程度如何,以及我们作为创业者是不是应该去到香港进行发展,我觉得这个事还是坚持 我一直以来的观念:没有简单靠一项政策就可以让你成功的,或者大家也不要陷入到特别深的 “政策恋爱脑” 里面去了,就是这个你的成功还是要靠你自己的努力以及对这个市场和整个周期的把握。

Q2. 新加坡与香港的优势对比?

@孟岩:香港繁荣的背景,是他在冷战期间扮演了中国和西方世界接触的桥梁;中国加入世贸之后,香港的经济地位就下降了。现在中国大陆短期拥抱 Web3 不可能,那么香港能不能成为这个桥梁呢?这很难回答,因为有一下几个问题:

1. 香港有多少的独立性,做 Web3 的时候遵循的是中国的规矩还是西方的规矩?理论上香港是一个独立行政区,但实际我们都知道这个事情不一定

2. 西方的态度,还是向几十年前那样积极拥抱中国么?现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都把中国作为一个主要对手,这个事情也不一定。

3. 香港也不是唯一的桥梁,还有一个桥梁叫新加坡。新加坡有比香港更高的独立性、已有更好的基础;但新加坡的成本高,并且在政策上并没有港府那么积极表态,这个还有待观察。一个可能的情况是,香港的 Web3 会和新家坡有不同特色,会承载一些国内机构、人的 Web3 尝试,就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内地和香港的关系一样,作为一个大陆人参与国际 Web3 市场一样。

@Kennis:

我们交易所最后选择了香港,因为:

1. 新加坡怎么说也是个国家,很多决策要考虑到国家的利益,因此能更好充当桥梁这个角色的还是香港。

2. 香港有很长历史、很受信赖的资本市场,受到国际的信赖。

3. 虚拟货币政策两地很不一样。新加坡是从一个 Payment Surface Act 角度去监管货币的,它的重点在 AML 和 KYC;香港反而不真真正正把虚拟货币当成一个新的资产类别而不是 digital payment,更注重 investor protection,更加成熟一些。

@赵晨:

大家都想要一个答案,但可能我们操之过急了,这两者可能都不是答案,或者说这个事情本身就不重要。” 耶路撒冷” 在哪里其实不重要,如果你真的是 builder,你在新家坡能 build,你在澳大利亚就不能 build,在芬兰就不能 build 么?你可能会遇到很多物理的限制,但如果你真的有热情和决心,这都是可以解决的。“耶鲁撒冷” 不是等出来的,而是大家自己靠双手构建出来的。

Q3. 会去选择香港还是新加坡进行一个更深层次的一个发展?

@孟岩:

核心协议层现在是以北美为主的。从交易层和应用层开始,华人的优势就特别明显,产品的体验和迭代速度放眼全球也是首屈一指。包括中国人在 web 2 互联网时代也是很成功,面对一个庞大的市场,这些工程师和华人项目方不分昼夜的日夜迭代,比其他竞争对手快几倍的甚至快十倍的速度,因此我们所做出来的产品从细节从细节仍然在全世界是遥遥领先的。在传统互联网时代,协议基础设施的这个价值获取能力偏弱。但是通过区块链的通证经济,价值获取能力就可以变得很强。那么有可能在未来,中方和西方就是在一种相互的既合作又竞争的状态下,达成一个比较良性的且可持续的价值分布。

说回来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够仅凭港府宣言,就来判断说做什么事情一定是去香港更加有优势。依据我的判断,做交易所对于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非常敏感,因此交易这一层香港可能会具有更好的一个竞争优势。如果香港真的能够把数字货币和数字资产上链这件事情做好的话,这是又一个相对较大的优势。

新加坡目前仍然是一个领先者,最大的优势体现在所有的机构都集中在那里,人才想法都集中在那里。是否未来能够把一部分的资源转移到香港去,我觉得要拭目以待。在 web3 的世界里,信心非常重要,而且要善于把握机会。整体上我们处在一个相当不确定的这么一个时代里面。但明明知道有这么多的不确定性,仍然可以满怀热情地在这个行业里把新的这些愿景给创造出来,这个可能就是我们现在应该去做的事情。

@赵晨:

在这个动乱的年代,我们的征途依然是星辰大海。当然了,我们可以壮志凌云,但做事情的时候只能脚踏实地。现在的 web3 世界对于创业者的门槛是非常高的,对于市场必须要有深刻的了解。周期相对容易赚钱,但是产业其实是不那么容易赚钱的。所以创业者不要有 “政策恋爱”,还是要回归本质。

免责声明:作为区块链信息平台,本站所发布文章仅代表作者及嘉宾个人观点,与 Web3Caff 立场无关。文章内的信息仅供参考,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及要约,并请您遵守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