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我們可從貨幣角度重新認識 DeFi 的創新與價值。

— 導讀(Web3Caff 編輯部注)

作者:jojonas1997

原用標題:從貨幣開始認識 DeFi

封面: Photo by Shubham Dhage on Unsplash

DeFi,全稱 Decentralised Finance(去中心化金融),泛指一切以分佈式賬本與智能合約為技術基礎的金融活動。我們知道,比特幣一開始被設計出來,是具有明顯的匿名抗審查特性的。要以這樣一種技術來完成金融交易,首先要做的,就是在鏈上復現 “信用”。

本文目錄

  1. 貨幣與通貨膨脹
  2. 金本位與美元霸權
  3. 貨幣信用化與資本化
  4. 流動性與 AMM 創舉
  5. 激勵機制創新

1、貨幣與通貨膨脹

物質生產增量與貨幣名義增量

貨幣起源與發展史等老生常談的東西我就不說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這麼一個問題:世界 GDP 每年噌噌往上漲,這些財富都來自於哪裡?

簡簡單單的一句話 “勞動創造價值” 無法做出解釋。所謂的 “勞動創造價值”,表現形式就是你用勞動獲取報酬。那你的報酬又來自哪裡?給你報酬的人,他的錢來自於哪裡?

經濟活動是無數道水流的循環,不考慮流通過程的損耗,要使其保持增長,一定需要一個持續性的水源。實際增長來源於生產出的物質增量,而名義上的增長,其水源就是印鈔機。

舉個簡化的例子,假設去年手機 3000 元一個,工廠生產 1000 個,於是去年要買這些手機,就需要 300 萬;今年工廠技術提升了,生產 2000 個手機,每個手機漲價到 3200 元,於是今年需要 640 萬元。多出來 340 萬元的鈔票就需要印。

可是既然國家可以印錢,幹嘛不多多益善?2020 年美國 GDP 約 21 萬億美元,中國 GDP15.6 萬億美元,我再印個 40 億人民幣,豈不是就超過美國了?

當然不行,會通貨膨脹的。

我們必須明確區分通貨膨脹和一般物價上漲。

一般物價上漲,一般是因為供不應求;舉例來說,手機、汽車剛被生產出來的時候,產能低下,但由於是新東西、又有切實需求,所以價格往往會很高,我記得十年前那種按鍵式的手機就得好幾千。等到產能上去,供應上來了,價格自然下去了;十年後的我們,同樣價格可以買到更物美價廉的手機,而按鍵式手機早被市場淘汰了。而通貨膨脹的原因在於錢印多了,貨幣貶值。

對應到手機的例子,今年 640 萬元的總價中,300 萬是原有產量,(2000-1000) 3000=300 萬是生產效率提高帶來的新增產量,2000 *(3200-3000)=40 萬是價格上漲帶來的增量,這個 40 萬所對應的,就是一般物價上漲。而假如印鈔機印了 1000 萬元的鈔票,手機價格就不會停留在 3200,可能會是 5000,多出的部分就是通貨膨脹。(過於簡化,為了方便理解)

說到這裡,你或許可以理解,印錢(貨幣產生名義增量)並不是一件壞事,但如果印得過多,超出實際生產生活所需的量,就會產生通貨膨脹。因為多出的鈔票無處可去,實際購買力會下降。

法幣的本質與職能

為什麼要多印錢呢?

要理解這個問題,我們得先理解另外幾個概念。一個是貨幣發行的主體,一個是貨幣的基本職能,一個是貨幣政策。

貨幣發行的主體。

目前我們所說的貨幣基本上為各個國家發行的法幣。據不可靠數據,世界上總共有 180+種法幣,其中 50+可自由兌換。如果貨幣僅僅承擔我們通常所說的商品交換一般等價物的職能,為什麼會有不同的貨幣?假設不考慮空間限制,同一個東西用人民幣買和用美元買有什麼區別嗎?反正購買行為發生的瞬間二者之間的匯率是不變的?

原因很簡單,法幣背後站著的是國家。錢是被印出來的,被國家印出來,如果一國連印錢的權力都有別國所掌控,這個國家還能夠發展嗎?只能夠成為傀儡。貨幣被奴役,人民則被奴役。

可是為什麼法幣是由國家印出來,而不是什麼環保基金會或者你家隔壁的小區居委會?

問題又回到了——貨幣是什麼?(媽的不說還不行了)按照書本上的定義,貨幣是商品交換過程中的一般等價物。無論是貝殼、銅錢、還是金銀、紙幣,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徵,那就是所有人都願意拿它們去做買賣。這就是 “共識”——也是區塊鏈裡被大家說爛了的東西。

**共識是貨幣存在的基礎。**如果我們從廣義上來看貨幣的定義,就會發現其並非高不可攀。假設有 ABC 三個人都信任你,理論上來說你已經可以發行貨幣了。你的貨幣可以在 ABC 之間流通,A 要和 B 做買賣,就可以用你的幣。該貨幣是由你的 “信用” 擔保,而 ABC 對你的 “信用” 存在有共識。

問題就在於,ABC 認可你的幣,但 D 不認可,E 不認可,全球 70 億人,69.99999997 億人不認可,所以你只能自娛自樂。那居委會、某某組織呢?也不行,還是太少。那一個幾億人口的省呢?理論上已經基本可行了,但是還有問題。問題就是,貨幣發展到今天,已經不僅僅是一般等價物了,它有金融功能,有政策職能,每個省發一個幣,豈不是各自為政了?

(這也是我從一開始就不看好歐元的原因,**法幣本質上是人民對國家權力的共識,是以國家權力作擔保的信用憑證。**歐元的共識來自於什麼?歐洲某幾個國家還是某幾個首腦?問過全體歐洲人的意見了嗎?歐元出問題了誰負責?歐盟?歐盟裡英國出大頭還是德國出大頭?涉及到的利益糾紛太多了。 一個國家,一個法幣,這是最好的安排)

理解了這些,你就能明白薩爾瓦多等國家會願意接受比特幣作為法幣。因為薩爾瓦多沒有自己的貨幣,他原來的法幣是美元。沒有自己的法幣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國家權力帶來的鑄幣紅利完全的喪失。甚至可以這麼說,使用美元作唯一法幣的小國,都是美國的附庸,本質上都是被美國牽著鼻子走的。對比之下,使用比特幣作法定貨幣,相比於使用美元或者自己鑄幣來說,或者確實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不過用比特幣做法幣,怎麼平穩高波動,怎麼用貨幣政策,都是難題,我還是挺好奇薩爾瓦多會怎麼做的。

第二個,貨幣的基本職能。

這個教科書總結的很好了,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不多廢話,分別的意思是衡量商品價值(價值→價格)、一般等價媒介、相比於商品貯存更方便、做交易、世界市場交易。

但在基本職能之外,貨幣與法幣的區別、法幣背後的國家信用、人民對法幣共識的來源、貨幣政策對經濟的調節作用等,都是值得我們注意的。

第三個,貨幣政策。

貨幣政策,簡而言之就是央行通過控制基礎貨幣的供應、利率、銀行儲備等來影響經濟活動。貨幣政策有很多,例如公開市場操作、調整存款準備金率、調整再貼現率、量化寬鬆等。現在就可以解答之前提到的問題了——為什麼要多印錢?(指與生產活動相適應之外的 “多”)

因為經濟發展的需求。(這不是套話……)

當經濟疲軟時,通常要通過貨幣政策寬鬆來刺激經濟。央行通過購買國債、黃金、證券等來將多印的錢投放給市場,這些錢通過市場、順著產業鏈一步步流向各行各業;又或者購買外匯(我國實行強制結售匯,所有多餘外匯必須通過銀行結算),企業用外匯換來的人民幣基本就是印來的(不一定全是印來的,得看央行手中有多少)。

有人可能會吐槽:空手套白狼,一鍵增發之類的。確實,印錢結匯實質上是利用鑄幣稅將部分人民財富轉移到國家手中;但在經濟發展初期,國家通過強制結售匯獲得了大量的外匯儲備,這無論是對國際投資、國際支付提供了保障,還是在應付突發國際事務(例如 1997 年索羅斯狙擊香港,如果沒有中央政府的外匯儲備支持,結局很可能是另一番模樣),又或者是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保證出口等情形下,都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另一個角度,大量美元外匯儲備也讓我國成為了美元的最大債權國,受到較大的牽制)

不均勻的鑄幣稅

話說回來。印錢流向市場的一條最重要途徑是作為基礎貨幣貸給商業銀行,通過信貸放大流入社會。比如我們常說的房貸。你買一套房子,反映到資產端上你有了幾百萬的不動產,反映到負債端上你又背了百萬元的債務(如果你全款當我沒說)。你買房的錢進入開發商的口袋,扣除中間環節各類成本後反映到當年 GDP 之中,而你幾十年的隱形負債指標則站在一個並不那麼為大眾所關注的位置。

從這個角度來看,通脹與貨幣放水之間是存在有直接聯繫的。如果貨幣寬鬆對國民帶來的影響是均勻分佈的,那麼內部通脹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為居民的實際購買力並沒有發生變化,只需關注匯率與進出口;而如果放水的傳導並不均勻,通脹就會對大部分居民的生活產生負面影響。

這種不均勻是體現在多方面的。例如從行業來看,過去十幾年大部分水可能流向了房地產與基建;而從生產環節來看,可能更多流向了企業而非個體(工資增長有限)。舉個例子,假設政府要招標新建一個學校,某企業中標後,其對生產要素產生更多需求,包括原材料、機器設備、勞動力等,於是各類企業擴大產能……水流過的每一個環節都要帶走一部分(沒利潤誰會做呢?),流到最末端的勞動力手上還剩多少呢?(更別提部分環節有腐敗、行賄等操作,很多水進了私人口袋)

按照企業理論的說法,企業為員工承擔風險,拿走了風險收益(不要羨慕,也可能是負的)。如果在一個政策引導的、確定性較高的環境下,企業可以相對更穩妥地獲得這部分風險收益。而原材料、人力等成本的提高會反映到商品價格上,這就導致勞動力角色切換為消費者後,發現自己的消費能力(來源於工資)增幅遠小於物價增幅。通脹就被感知到了。

由印錢引發通脹,帶給所有終端消費者的損失,被形像地稱為 “鑄幣稅”。  這個時候外幣就可以跳出來打劫了。因為本幣通脹、購買力下降,外幣卻可能相安無事,所以很多人就會把本幣兌換為外幣。嚴重的話本國資本大量出逃,本幣就有崩潰的風險。也就是國民對國家權力喪失信任、沒有共識了,這反映的是人民對統治者信任的崩塌,影響的是一個國家的根基。具體例子可以看看國民黨政府、一戰後的德國、津巴布韋、委內瑞拉等。

所以,國家印錢是為了適應物質生產與經濟活動;如果不小心多印了,就會引發通脹;通脹的不均勻傳導本質上是收取鑄幣稅後進行了一場隱形的財富再分配;而一旦錢印得過多引發惡性通脹,國家經濟就會受到影響,社會秩序受到挑戰,統治者權威也會潰散。

印錢並不是個輕鬆活,並非一鍵增發砸完就跑。對法幣喪失信任並不會讓生活過得更好,至少目前來說,沒有任何一個加密代幣能夠擔任 “貨幣” 的角色。哈耶克在《貨幣的非國家化》中,提出私人發行貨幣,並自由競爭時,並沒有想到會出現區塊鏈技術與加密代幣生態。(本文作者 @jojonas1997,盜文的還完全不看內容一鍵複製的我是完全忍不了,你要是看了文章大可以刪了這段話)儘管如此,哈耶克的設想是並不現實的:貨幣的背後是共識,當私人發行的貨幣獲得了足夠多的共識,這個 “私人” 也就擁有了足夠的權力,這甚至更劣於法幣,因為 “私人” 的作惡動機更容易實施。而以分佈式賬本為基礎的 BTC 利用算法完成了共識機制,卻遺憾地擁有了資產屬性——早期巨鯨積累了大量的代幣,BTC 空有共識而無法完成法幣的各類職能。

但不要擔心,早期的元宇宙預計不具有政治屬性,加密代幣選擇成為元宇宙的通行貨幣是一件確定性更高的事情。

2、金本位與美元霸權

說完貨幣與通脹,我琢磨著金本位也得說說,那就再廢話一段!

前面我分析了國家印錢的邏輯,並指出貨幣的共識來自於人民對國家權力的認可,因此一個國家有自己獨立的法幣具有了必要性,否則經濟發展只能被別國牽制。

由於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法定貨幣,在進行國際貿易時會出現一大堆匯率,這時就需要一個統一的標準。自古以來便作為主流貨幣的金銀便成了最好的選擇。至於為什麼沒有用銀本位,我推測是當時西方列強用的都是金本位,而用銀本位的只有中國。

隨著經濟發展,金本位制所需要的黃金漸漸不夠用了,黃金儲備跟不上世界貿易的發展,這導致黃金兌換日益困難。一戰爆發後,傻子才會繼續往外輸送黃金,於是國際金本位制崩潰了。作為金本位制 2.0 版的金匯兌本位制倉促上線,不過仍然解決不了黃金儲備不足的問題。

直到二戰結束,新的世界貨幣體系才得以誕生,這就是著名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兩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已然悄然坐穩了世界霸主的地位,因此佈雷頓森林體系確定了美元與黃金掛鉤、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的固定匯率體系。

布雷頓森林體系完美解決了黃金儲備短缺的問題,也通過固定匯率穩定了世界金融市場,同時還建立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來促進國際金融合作。問題也很明顯:美國藉此成為了世界金融霸主,美國經濟的起伏將造成世界金融市場的波動。

特里芬難題” 就揭示了布雷頓森林體系存在的問題:由於布雷頓森林體系賦予了美元國際貨幣的地位,美元會在其他國家不斷沉澱以作為外匯儲備,這會使美元長期逆差;但作為國際貨幣的美元又必須保持幣值穩定,維持長期順差(由於美元長期逆差,其他國家持有的美元越多,就越對美元 FUD,美元拋壓越大;而順差使得大量外幣流入,在本幣貶值時用於購買本幣維持幣值穩定)。

所以我們會發現,**布雷頓森林體系根本沒有解決金本位制的根本問題:黃金儲備不足。**如果美國糾正逆差,美元得以維持穩定,但不足以滿足國際貿易的需求;如果不糾正,必會與黃金脫鉤,貶值引發動盪。

美國難,世界更難。通過布雷頓森林體系,美元的鑄幣稅被分攤給全世界,世界經濟都被美國綁架了。

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後,經過幾年的發展與割據,牙買加體系應運而生。相比於 “美元與黃金掛鉤、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的固定匯率體系”,牙買加體系中黃金與貨幣徹底脫鉤、國際儲備多元化(美元、英鎊、日元、SDR 等),並且採用了浮動匯率制。

牙買加體系解決了 “特里芬難題”,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調節失靈,但也引發了新的問題。

1、黃金與貨幣脫鉤,意味著**貨幣現在錨定的是國家信用了,金融資本開始與實業脫鉤。**包括前面所說的,貨幣超髮帶來的惡性通脹,包括資本更自由的跨國流動帶來的金融全球化,也包括金融業迅猛發展、衍生品爆炸式擴張,金融危機的發生概率大大提高了。

2、不穩定的匯率機制。浮動匯率的大起大落,一方面提高了外匯風險,一方面也遏制了國際貿易投資活動。

3、國際收支失衡。牙買加體系雖然看似沒有中心貨幣了,但實際上美元憑藉其前期打下來的基礎毫無疑問地成為了無冕之王。一部分國際貿易以美元作儲備、結算、外匯交易,稱為 “美元本位制”。而美元經常賬戶長期逆差,極富強盜氣質的美國人直接用資本和金融賬戶的順差來彌補,在長期國際收支失衡的情況下依然過著好日子,卻進一步把美元的通脹輸出到全世界。

這裡解釋一下什麼叫強盜氣質:美國長期維持著貿易逆差,導致著他國擁有巨額的美元外匯儲備。比如中國,截至 2020 年末擁有外匯儲備 3.22 萬億美元,其中 70% 為美元資產,10% 日元資產,20% 英鎊和歐元資產。而彼時,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佔比下滑,約 59%,人民幣佔比上升,也才 2.5%。

巨額的貿易逆差,原因就包括美國隨便的買買買,進口遠大於出口。如果換一個國家,是根本不敢維持長期貿易逆差的,因為將沒有足額外匯儲備用於國際貿易;但美國不怕,因為直接印錢發國債就好了。其他國家印錢發國債沒人買,只好默默通脹然後崩潰;美國國債大家卻搶著買,因為大家手上巨額的外匯儲備沒地方去,只能去美國投資,說難聽點,只能做美國通脹的接盤俠。

4、多元化的國際儲備沒能避免鑄幣稅的分攤,也使得國際貨幣格局更加不穩定了。

說完金本位與美元霸權,你會發現貨幣的發展是與經濟活動相伴相生的。在國際貿易出現之前,大家各自用各自的貨幣;國際貿易使得大家產生了對一種全球化貨幣的強烈需求;金子不僅很難在生產中使用,而且具有稀缺性和共識,因此成了全球化貨幣的最佳錨定物;金本位不夠用了,就用最強的國家的貨幣——美元來與黃金掛鉤,這不僅僅是因為美國的實力脅迫,更是因為各個國家對美國實力的 “共識”——畢竟用於擔保的國家信用越強,對應的貨幣就越安全;但將美元作為世界貨幣賦予了美國利用鑄幣稅剝奪全球經濟的特權;牙買加體系讓國際儲備更加多元化,也使得黃金與貨幣脫鉤。從此,貨幣錨定的完全是國家信用,金融資本開始與實際生產脫鉤。

3、貨幣信用化與資本化

前文說過,牙買加體係後,貨幣完全錨定國家信用,金融資本開始與實際生產脫鉤。信用貨幣體系克服了金本位制下貨幣供應缺乏彈性的缺陷,卻也賦予了政府在貨幣發行上更大的權力,這種權力很容易失控,一旦失控,便會出現財政/貨幣危機,甚至伴隨著經濟惡性通脹、國家信用崩潰。

同時,與實際物質生產脫鉤的金融資本開始大肆擴張,貨幣的流通不再必須伴隨著商品流通,各類票據與衍生品呈現爆發式增長。金融資本的擴張,一方面提高了貨幣的效率,一方面也因為信用擴張而疊加了風險。

信用是一個神奇的東西,它像是社會關係的資本化;信用越高,從事經濟活動的成本就越低。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藉貸。借貸活動自古就有,比如唐代就有關於借貸利息、違契不償處罰等相關規定。我們可以把利息理解為藉貸標的的孳息或者是跨期成本——在一個合理的利率水平 i 下,利息並非借方出借商品的第一因素。使得借方願意出借的原因在於 “相信貸方能夠按照約定歸還”,也即信用。同理,可以把高利貸理解為貸方支付一個額外的成本(信用成本 t)來平衡無法還款的風險。

同一個瞬間發生的借貸活動,大家的 i 都是相同的,高信用的主體獲得更低的 t ,比如你去銀行存款(相當於銀行借你錢),所拿到的利率就低於銀行放貸拿到的利率,銀行的主營業務就是吃這個存貸利差。你也可以很好理解國債、企業債的利率差異,理解評級機構為什麼在現代金融中如此重要。

問題來了——信用擴張。

前面說到銀行放貸,大部分都是將現有的存款貸出,例如我國規定商業銀行的存貸款比例不得超過 75%,即貸款總量不得超過所有存款的 3/4。信用只是在貸款時發揮資質審核的作用。因為貸款的人一定是因為沒有足夠的存款才會去貸款,存款人卻不一定有貸款需求。

這說法也可以反過來,存款人可能隨時取款,貸款人卻無法隨時還錢。為了保證滿足一定的取款需求,央行規定了存款準備金率,假設總共為 20%,那麼商業銀行每吸收 100 萬元存款只能貸出 80 萬元。假設這 80 萬元被拿去存入另一個銀行,那麼該銀行能貸出 64 萬元……

實際只有 100 萬元的存款,卻在疊羅漢似的存貸活動中擴張到 500 萬元,派生存款為 400 萬元——憑空多出了四倍!

通過信用擴張,金融資本找到了自己大展身手的舞台。(然而這也是極具風險的,舉個 DeFi 玩家們都熟悉的例子,$MIM 與 $UST 的套娃式抵押最近就遇到了一些小困難)

資本與貨幣最大的不同,在於其增殖性。貨幣資本化讓物質生產的進程驟然加快——原先企業家利用賺取的資金再次投入生產,現在企業家為了擴大再生產去融資。而資本為了獲取更高的收益,其投資範圍也一再擴大,從商品到企業到衍生品。貨幣除了五大基本職能、貨幣政策調節作用外,開始成為資源調配的工具。

貨幣的資本化離不開貨幣信用化,我們前三節說了那麼多,其實就是強調貨幣背後的信用本質。建立在區塊鏈基礎之上的加密代幣採用了與人類社會幾千年發展完全不同的信用體系,即用數學代替社會關係網絡,使用共識算法完成信用這一過程。基於社會關係網絡的信用是需要成本、不確定性較高的,而建立在數學邏輯基礎上的信用卻是自動的、確定性導向的。當然,二者孰優孰劣不好定論,畢竟數學是無情的,而經濟活動所需要的,不僅僅是邏輯。(即使是激勵機製本身,也是靠數學邏輯支撐運轉的)

4、流動性與 AMM 創舉

什麼是流動性?

我們知道,貨幣的基本職能實現需要依靠與商品的交換。這種交易並不是想發生就能發生的,交易具有對手方,**假設你想賣出一個商品,你必須找到一個想要購買該商品的交易對手。**假設一套房子,你的心裡價位是 400 萬,而沒有人願意以這個價格購買,出價最高者在 360 萬。那麼你的房子就只在 360 萬的價格上才開始擁有流動性。當然,在這個基礎上價格越低願意購買的人越多,流動性也就越好。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流動性決定了交易在某個價格上能否發生,以及多快發生。**交易的標的可以是傳統概念上的商品、票據,也可以是金融工具,甚至在未來可以是數據、NFT 等任意非標資產。

交易中的流動性屬於微觀流動性,如果站在宏觀的角度,M2 會是一個很好反映一國市場流動性的指標。M2 包含了流通中的所有購買力,包括 M1(流通現金、活期)及銀行所有的定期存款。比如 M2-社融增速差就是一個反映流動性的先行指標。M2 為貨幣供給,社融(主要包括人民幣貸款、企業融資等)反映貨幣需求,如果增速差擴大,說明對貨幣的需求增長快於供給,流動性收緊,利率預計會抬升。

無論是微觀上商品交易的流動性,還是宏觀上市場資本的流動性,都反映了這樣一個不爭的事實:**流動性是價格的前提,也是經濟活動的潤滑劑。**更好的流動性意味著更低的交易成本,意味著更優的價格。

如何衡量流動性的好壞呢?通常來說,一筆交易具有以下一些特徵:

a. 交易速度。即交易從掛出到完成的時間長短。

b. 交易深度。即每次完成交易對價格形成的影響。

c. 交易價格(滑點)。即進行交易的價格與市場公允價格之間的差異。

以訂單簿模式舉例,如果市場公允價格為 499.5,買 1 在 499 的位置有 2000 單,賣 1 在 500 位置有 3000 單,賣 2 在 501。那麼要想讓價格來到 501,就必須把 500 的 3000 單全部吃掉,這 3000 單就可以理解為交易的深度,吃掉要花的時間就是交易速度。

更好的流動性要求更高的交易深度、更快的交易速度、更低的滑點。

由此,DeFi 的部分優勢顯現出來。我們知道,DeFi 依賴於區塊鏈,遵循透明不可篡改的特性,並且可以由共識算法來維持信任。也就是說,DeFi 的信任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交易成本也可以做到極低。舉例來說,作為 DeFi 核心基礎的 AMM(auto market maker,自動做市商),就是為了適應區塊鏈的特性、為 DEX 提供交易流動性支持而誕生的。

AMM 採用函數 f(x,y) 來模擬 xy 交易對。當用戶發起交易時,代替交易對手的是交易池,這使得交易所有了去中心化託管的可能。最常見的 AMM 為恆定乘積做市商(CPMM),例如 uniswap 的經典模型 x y=k。(使用 x*y 的形式是可證明的)

當然,xy=k 模型不可避免地具有交易滑點以及無常損失的問題:

xy=k 模型的交易滑點與無常損失

由於面對 AMM 的交易是交易全自動的,這意味著交易很可能會被搶跑;同時,大單將會面臨高額滑點;甚至有黑客能夠對安全性不足的協議發動閃電貸攻擊。但這些不足都在被更新更複雜的協議改進,目前也出現有 “AMM+訂單簿” 模式的 DEX。AMM 的發展尚在襁褓之中,它或許有自己的很多缺點,但它解放了交易對手,使得流動性不必依靠人工而存在。從此,流動性將以一種更無聲的方式滲入到經濟活動之中,幫助經濟活動以一種更高效率的形式繼續進行。

5、激勵機制創新

AMM 使用模型構造交易池,以此替代交易對手向交易方提供流動性。為了確保交易池裡擁有足夠的交易對,一種新的 DeFi 玩法誕生了——流動性挖礦。“挖礦” 一詞源於 POW 共識機制,意思是工作量證明,而 LP 提供者通過向池子裡加入 LP 獲得這一證明(其實更像是 POS),進而獲得獎勵。

流動性挖礦讓 DeFi 具有了與傳統金融不同的收益方式。傳統金融最核心的一個因子就是利率,利率本質上就是貨幣的使用成本,也是一種跨期的折現。而流動性挖礦則更像是做市商提供做市流動性而獲取收益,這些收益通常由交易手續費、礦幣組成。

做市商的盈利方式在於買賣價差,包括客戶交易虧損與爆倉等。舉例來說,買一 8,賣一 12,而市價被極小量的成交單定在了 10;當用戶選擇市價交易時,以為 10 買入/賣出的,實際上卻是 12 買入/8 賣出。對應到 AMM 中,交易對手方是池子,池子是由無數 LP 提供者組成的,LP 提供者獲得手續費以及礦幣,而買賣價差則由另一個與池子交易的第三人提供/賺取。

流動性挖礦的高收益率來自於交易手續費的收取,交易頻率越高 LP 的收益越可觀;而超高收益率的核心就在於礦幣。一個礦幣的一生通常是這麼過的:

礦幣 X 出生了!為了給 X 提供流動性,需要建幾個基礎流動池子,例如 X-USDC、X-ETH。為了激勵 LP 們前來提供流動性,需要為這些 LP 提供獎勵。獎勵越高越好,所以除了手續費,X 自身也會成為礦幣的一部分。

但這並不重要,因為 X 本來就是憑空出現的!X 的初始價格由初始 LP 確定,在一個交易對裡,只要其中一個代幣擁有價格,那麼另一個也有擁有了價格,例如池子裡放入 10ETH 和 10000X,那麼 X 的定價就是 0.001ETH。如果有很多人認可這個價格,他們就會買入;他們用以買入 X 的 ETH 提高了 X 的價格,也提高了 ETH 的數量,池子開始增長!

如果有巨鯨早期買入 X,由於巨額 ETH 的流入,造成了 X 價格的暴增,這會讓很多韭菜見利而起、蜂擁而至。但同樣的一天過去了,巨鯨的收益已經遠超韭菜們的成本,當巨鯨獲得滿意的收益後,便開始砸盤離場,留下一地雞毛。

相信你已經發現了矛盾之處——流動性挖礦看似合理,實際上卻更像是一場財富轉移。新的價值,真的有從這個過程中誕生嗎?

就如我們前面所說,AMM 的創新之處,在於為流動性找到一個更自然更客觀的存在方式,隨著更完善的模型的出現,它的一些缺陷也將得以克服。依靠算法完成的交易撮合必將成為未來市場交易的主流形式之一。而 AMM 是需要激勵制度誘使 LP 提供流動性的,也就是說,流動性挖礦是有其必要性的。

只是,除了手續費,礦幣真的有必要成為激勵的內容之一嗎?

我們假設 X 是某項目的治理代幣。該項目就如同股市上很多創業公司一樣,通過自己的業務創造價值,並被市場賦予了一個合理的估值。由此,X 是具有價值的,假設按估值計算,X=1,那麼即使 X 小於 1,也會有認可其價值的人去購買它。

這個時候,項目方完全可以將 X 作為流動性挖礦的激勵,來確保 X 本身俱有足夠的流動性。即使因為高額收益率砸盤,認可其價值的買家終將會出現。而在 X 的成長過程中,你早早選擇了支持(穩定幣白嫖也算),X 的價值由虛(僅有 LP 定價)向實(買家支持)的這個過程,就是被我們所忽視的流動性挖礦的高收益來源。

也就是說,流動性挖礦的高收益率是有必要且是合理的。但這並不代表它就是可持續的。因為流動性挖礦的高收益造成了鯨魚與散戶之間的權力不對等,進而讓鯨魚有激勵 “挖提賣”,造成對買家(X 實際價值的支持者)的傷害。一二級市場界限的模糊,讓項目估值存疑,金融市場的定價功能被巨鯨們破壞了。

怎樣更改這種激勵環境,將巨鯨與項目方的利益趨向一致呢?

OHM 做了一個嘗試,儘管仍然沒有解決高收益率下巨鯨的獲利離場傾向,但為**DeFi 下一步的進化指出了方向——更完善的激勵調節機制。**btw,OHM 是我所遇過最有意思的 DeFi 項目,我寫過三篇文章分析其機制,感興趣點擊:再談 olympus:$OHM 的美好願景與其魔咒(OHM 第二彈)

激勵機制的創新難免是讓人激動的。例如 OHM 利用協議控制流動性來協調 LP 的利益傾向;curve 上曠日持久的流動性戰爭,竟然只是因為 ve$CRV 可以通過治理功能引導不同程度的激勵;uniswapV3 等協議做的聚合流動性方案,也是通過激勵引導 LP 聚集在最合適的位置,來提升交易深度等。

說到這裡,你或許已經明白 DeFi 的魅力。**DeFi 希望用算法和激勵機制設計優化金融活動,實現更少的人工干擾、更高的交易效率,以及更便捷的使用體驗。**新的模型和協議將會不斷被設計和實踐,就讓我們作為這些歷史的見證者,共享這場 DeFi 盛宴吧。

*了解不深,相關內容如有不足之處煩請指出。

免責聲明:作為區塊鏈信息平台,本站所發布文章僅代表作者及嘉賓個人觀點,與 Web3Caff 立場無關。本文內容僅用於信息分享,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要約,並請您遵守所在國家或地區的相關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