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 Friend.tech 的 Web3 社交之路

作者:經濟模型小組成員

編排:黑羽小鬥

文章:Buidler DAO

封面:Friend.tech

注: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

Intro

Paradigm 曾提出 Crypto Native 的社交應用是其重點探索方向之一,當其看到 Racer 團隊做的 Stealcam 時,他們認為找到了一個值得一起與其探索的團隊。 Friendtech 的再次火爆表明團隊絕不是僅有運氣,也初步證明瞭 Paradigm 的眼光。

在 Friend.tech 中,使用者的社交網路被明確定價,如同其 Slogan 所傳達的 “Your network is your net worth.“ 當一個 Web3 Native 的使用者進入到 FT,bonding curve 曲線和積分空投預期讓使用者一眼便知這是一個類 Ponzi 的 Web3 專案。 值得一提的是,FT 也捕獲了不少圈外的使用者。 當這些非 Web3 使用者進入 FT, 簡單而無需重複私鑰簽名的操作帶來了絲滑的類 Web2 的操作體驗。

整體來說,用戶可以體驗到 Web3 產品巧妙融合了 Fi 之後獨特的樂趣,融合了社交、刺激、投機等多種感受。 創始人 Racer(@0xRacerAlt)在一次訪談中也曾提到這點 “Gamification is the vibe.” Friend.tech 正是這一理念下的又一產物。

經濟模型小組內部從不同維度對 Friend.tech 進行了探討。 雖然目前其產品功能相對單薄,且數據已有回落,我們還是決定盡可能多欣賞其優點,並嘗試去探究其未來經濟模型設計的可行性。 讓我們一起繼續觀察這個社交實驗~

歡迎加入經濟模型群與我們討論:掃碼添加 BuidlerDAO 小助手入群,請備註經濟模型。

全文 6358 字,預計閱讀時間 22 分鐘

文章速覽

01/ 買賣 Key 的心理體驗

02/ GTM 節奏和策略

03/ 技術實現上的亮點

04/ Friend.tech VS 其他產品

05/ 怎麼看當前的經濟模型及未來反覆運算思路

06/ 猜測 Friend.tech 會如何設計其積分獎勵?

01/ 買賣 Key 的心理體驗

Luke:Friend.tech 我覺得從 Web2 和 Web3 角度都有亮點。 在 Web3 角度,就是體驗這個產品時感受到的亮點。 從 Web2 角度,用戶買入的是一個權益,是消費,但是 Friend 通過 bonding curve 去給這個 key 定價,支持權益的買入賣出,買入則漲價、賣出則降價。

所以使用者在購買這個權益后,權益可以二次售賣,導致使用者消費權益的心理成本是很低的。 同時這個權益的價值會變化,這個感受也很神奇,這個神奇的感受並不是來自於賺錢,而是作為 Influencer,第一次感受到自己被定價了,作為普通使用者,第一次感受到自己的消費選擇被定價了。  可以從自己的消費品味中,獲得非常直接的、數值上的正反饋。

再額外插一些私貨,我一直是 AA 技術的擁躉,但是抨擊「清真派」的 AA 錢包。 Friend 的產品體驗非常好,雖然是一個 Crypto 產品,但是遮罩了各種和鏈交互細節,什麼是好的 AA 錢包呢? 其實我覺得 Friend 和 Unibot 是 AA 錢包產品的範例(當然他們並沒有用到 AA)。  做出好的 Use Case,讓使用者可以忽略鏈的存在,但是能獲得之前沒有的新體驗,這個才是 AA 錢包發展的方向。

Ethan:Friend 整個介面的設計還是比較簡潔的,且提供了類似 Web2 的體驗。 買賣的授權和操作只需要一次確認,大大降低了理解和操作的門檻。 當體驗達到這個程度的時候,其實使用者們買買買的慾望就得到了強化,尤其在主頁上還會看到誰買誰,誰賣了誰,這使人感覺粉絲經濟好像離自己很近,你的影響力和被關注得到了價值依據,類似最早玩搶車位和偷菜時的感覺,帶有強烈的社交認知和交互感,這也是 Friend 在體驗端上進行了優化后獲得的龐氏社交體驗感。

從社交感受來說,key 的方式可能與個人 IP 的概念很像,我們生活在眾多 Up 主和 KOL 存在的時代,個人 IP 非常具有社交高級感。 這種感覺怎麼描述呢? 比如巴菲特的晚餐,這恐怕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個人 IP 了。 如果繼續擴展思考的話,還可以想到虛擬人物,比如鋼鐵俠和叮噹貓。 個體在這個時代中獲得自我認同感是非常難的。 且在個人社交情感逐漸淡漠的當下,直接持有 key 變成了一種有點高級的社交感,好像你比其他人更進一步地和一個朋友建立了更高的友誼關係。 這種社交參與感看似與 KOL 付費群體類似,但是從每個人買 key 的不同價格和這種互動體驗來看,是不太相同的且更高級。

體驗總結:整個體驗在最開始的時候稍稍麻煩,包括充 U 和連結 Twitter,但是進入了 dAPP 後就很絲滑,適應大腦的簡單思考邏輯,不需要費勁思考,只有一個 Purpose,Buy and Sell Your Friend,簡化了顯示,簡化了購買,最後直入主題,誰買了你,你買了誰,給與爽感。 幾乎不需要動腦理解。

從馬斯洛需求理論出發,如何看 friend.tech 提供的社交感覺?

Ethan:  經濟模型小組 Gannicus 的龐氏文章曾經提到早期龐氏的重要性,對於 friend 來說,早期的龐氏建立在人們的三觀和社會性上。 如果從馬斯克需求理論上來說,這一設計其實恰好滿足了第三層和第四層的需求,即歸屬需求和尊重需求。 在買進朋友的 key 時,獲得的不光是歸屬於朋友的圈層中的友誼和更近一步的奇妙感覺,更像是達成了和朋友關係的更近一步,成為了更加親近的圈層,這種感覺使購買 key 的消費阻力也會小一些。 尊重需求的話,則在於當別人買了你的 key 時,產生的對於自己價值的自我認同感,好像獲得了更多的社會成就和地位,以及更強的社交認同和自信感。 所以雖然 friend 初期是個龐氏結構,但是其帶來的社交體驗是很高級的。

02/ GTM 節奏和策略

Leo:

Friend.Tech(FT)的市場滲透策略值得我們關注。 8 月初,FT 的用戶增長來源於專案方發放的有限數量邀請碼,隨後允許早期使用者每個帳號邀請三人,實現了第一波冷啟動。 與此同時,FT 邀請了英文區的各類 KOL(包括 Web2 KOL)入駐,使得其在 TW 平臺上的熱度迅速崛起。 接下來的第二波熱度是隨著市場聲量的擴大,FT 團隊增加了使用者的邀請碼名額,並結合 PR Paradim 5000w 融資資訊,釋放半年的空投預期(每週五發放積分),這些動作迅速吸引了加密市場關注,實現了爆炸式的裂變增長。 一周內,大量的用戶湧入和交互行為使得 FT 在乙太坊鏈上的交易收益超過 Lido,位列第二,僅次於乙太坊主網。

正當市場在質疑 FT 的熱度可持續性和 Ponzi 屬性時, FT 產品以幾乎每週一更的方式迅速反覆運算。 首先,將 share 名稱更改為 key,用購買訪問權的概念代替 share(股份)金融化標籤。 8 月 25 日,FT 宣布開放圖片發送功能,對於粉絲經濟使用者和消費者是一大利好,Onlyfans 為主的 Web2 用戶紛紛加入 FT。 次日,FT 又宣佈向 Milady Holder 空投邀請碼,旨在直接捕獲 Web3 Meme 社區使用者。  持續反覆運算的新的功能和穩健的敘事節奏給使用者增加了心裡暗示,“Stay tuned,別急! 專案方在做事,更多可能性慢慢揭曉~“

除此之外,有意思的是在 8 月 24 日 Nick Tomaino(1confirmation 創始人,前 Coinbase BD,TW 52.4K 粉絲)發推抨擊鼓吹並使用 FT 的使用者為 “下水道的老鼠”。 FT 在 2 天后轉發推文並宣佈與 Nick Tomaino 合作,推出 Nick 粉絲專屬邀請碼「ft-sewerrat」。。 FT 以正面幽默回應的方式危機公關,借力打力,畢竟黑紅也是紅。

雖然市場一部分人持續看衰 FT,但大多都圍繞其 Ponzi 屬性和其較差的交互體驗感。 但我認為 FT 目前行銷方面的每一步都走得恰到好處,精準的 Web2&3 行銷策略和快速的產品反覆運算使得其持續捕獲新的使用者,保持市場熱度。 接下來 FT 是否能成功/保持熱度得看持續產品反覆運算能力和接下來的行銷策略是否能説明保持其使用者量,至少在空投之前,FT 還有半年試錯機會,我們持續觀望~

03/ 技術實現上的亮點

付老師:從技術人員的觀察角度,friend.tech 給出了一個很不錯的技術實現方案:用戶在手機的瀏覽器上訪問 https://www.friend.tech/, 然後將應用程式添加到手機主螢幕。

他們的技術實現選擇這種安裝方法可以繞過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Store 規則,這種方式可以供很多技術方來參考,很輕便,省去很多的審核麻煩。 以後會不會禁止或限制這種方式呢?

注:PWA(Progressive Web Apps)會成為大家以後做應用的首選嗎?

04/ Friend.tech VS 其他產品

Friend.tech VS Bitclout

Vincent:  有一個老專案 Bitclout 與 Friend 的產品邏輯比較類似,同樣幫助創作者發行個人社交代幣。 前者的定價模型是 Price=0.003*代幣流通量^2,不同的點在於 Friend 在產品機制上做了很多改變。 首先新使用者訪問機制上, Friend 採用邀請制,一來饑餓行銷吊足胃口,二來用戶增長相對可控,確保伺服器資源充足。 其次帳戶上面 Friend 採用 MPC 錢包,用戶授權 Twitter 登陸就可以生成一個 EOA 錢包帳戶,體驗絲滑交易成本低,購買/出售 key 均不需要簽名。 這些構成了 Friend 快速增長的產品基礎。

Friend VS Stealcam

Jane:回顧團隊上一個爆火產品 Stealcam,我們可以在 Friend.tech 上看到一些傳承和反覆運算。

Stealcam 是一款圖片應用,核心功能是偷圖(付費獲得查閱權)和開圖(查看圖片)。 偷圖價格會以一定的規則增長,除了返還被偷圖者的出價外,兩次買賣的差價則在創作者(45%)、被偷圖者(即此次交易賣家,45%)和協定(10%)之間分配。 也就是說,只要持續有人願意進行買賣,偷圖行為本身是有利可圖的。 這個玩法本身非常簡單,但是被使用者用到了各個場景中,創作者和粉絲互動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簡單玩法規則 + 廣泛應用可能性 + 名人/重要節點推廣+ 適度經濟模型刺激+引發 Fomo 心理,在 Friend.tech 上,我們也再次見識了這個配方。 事實上,早在 5 月,團隊就宣佈其正在圍繞 Social Tokens 開發 Friend.tech,並希望在復現 Stealcam 早期狂熱的基礎上獲得更大範圍以及更可持續的成功。 而在新產品中做一個 Social Token 發行者的想法也正是來自於他們看到 Stealcam 用戶會討論照片價格作為自身的社交資本。

不難看出,團隊對 Web3 核心人群的心理有精準把握,同時將其對 Fi 的理解包裹在了一個極低門檻的社交體驗中。  這是不是 Web3 獨有的 PMF 呢?

Friend VS Nirvana

dq: Friend.tech 里 key 的定價和流動性機制讓我想起了 Nirvana(https://www.nirvana.finance/)。 相似點大概是徹底透明的流動性機制了。 所有代幣的生成都來自買單,所有買單付出的 ETH 都沉澱在流動性池裡(我們暫且忽略交易費這種摩擦成本),所有的賣單都在消耗流動性池子里的 ETH。 買賣的價格亦是公式寫死,透明。 Friend.tech 和 Nirvana 的區別就在於,公式有所差別。

從心理層面,價格機制透明的話,也許大家的 FOMO 情緒會更深。 以及社交的想像空間更大,也天然會吸引到更多人來參與。

Friend VS 值乎/分答

Luke:從 Web2 角度,Friend 讓我想起了之前在微信生態內爆火過的值乎和分答,在一個強單向關注關係的社交媒體平臺,肯定會出現類似的生態,需要粉絲與 Influencer 之間有 1 對 1 互動的管道。

Friend 這個產品很多人覺得是付費群聊,其實是被它的 IM 介面迷惑了,這個 IM 介面你看不到其他人的問題,只能看到 Influencer 的回復,其實就是付費問答。

這種產品形態好處很多,和付費訂閱/小密圈這種相比,內容生產成本更低、更非標、更親密。 但是確實也有問題,比如值乎和分答都是火過一段時間后就熄火了,這麼簡單的互動形態,如何不斷反覆運算,既保證自己獨特的定位,但是又不會讓使用者流失,是一個很難的問題。

05/ 怎麼看當前的經濟模型及未來反覆運算思路

經濟模型對於社交產品冷啟動和長期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目前 Friend.tech 基於積分的經濟模型機制尚未披露明確規則,而其買賣 key 的定價方式則異常簡單。 不過平方的定價方式也受到很多詬病,評論者普遍認為這將使模型不可持續。 我們對此有一些不同的想法,也期待其後續在經濟模型上的持續反覆運算。

Key 定價

目前 Key 價格函數為 :

Q: Friend 用 bonding curve 去定價,是一個好的定價方式嗎?

Luke:  在我看來鏈上的曲線,都是在還原鏈下真實發生的交易行為,比如 AMM 曲線在還原 Orderbook 的的一種擺單方式,bonding curve 定價符合一個基本的邏輯,就是買了就會漲、賣了就會跌,所以也算一種有效的類比。 但是當然這種粗暴的類比是失真的,所以一定不是最好的定價方式,但是對於現階段的 Friend 來講夠用了。

因為一方面這個機制其實在 DeFi 裡早就出現了,是一個被驗證的模式。 另一方面為了進一步降低使用者使用門檻,犧牲了類比的真實去換取簡單。 假如一個 key 的流動性需要組 Uni v3 LP 才能建立起來,那這個產品一定是失敗的。 所以我覺得 bonding curve 不一定是好的定價方式,但是一定是結合當前 friend 的業務目標下的實用主義之選。

但是我覺得團隊肯定會繼續去反覆運算新的曲線,找到更好的定價方式,也權衡好體驗。 不過在不能做 AB Test 的 Crypto 行業,做數值模型的更新並不容易,期待團隊的下一步動作吧~

Gannicus:這個定價曲線也許也可以不用更改,投資者會自己選擇,kol 變成投資品,想炒貴的、賭便宜的自便。

Q:怎麼對待日益高漲的 key 價格?

Ethan:可以博主設置一個自動折扣,將自己獲得的一部分代幣補貼一部分價格,而這一部分的代幣並不進入流通,而是轉變為使用者或者博主的 ve 代幣變為長線激勵,或者直接銷毀作為代幣的賦能。

我認為 key 和博主提供的內容之間存在價值博弈。 當一位博主提供的分享內容足夠優質時,市場和使用者會給予一個顯性價值,同時對於博主帶來的其他價值以及未來會發佈的內容會存在隱形價值,這些價值在當前時間點的綜合價值即為市場的所謂最優上限價值。 在當前價值曲線下,key 的價格一直上升,當超過這一最優上限時,持有 key 的使用者就會時刻面臨博弈,是否會考慮賣掉 key,且會隨價值提高而逐漸惡性循環,一旦產生拋壓,也會增大負向迴圈的可能性。

這是 key 價值曲線機制在未來最大的潛在問題之一。

KOL 激勵

Q:Friend 目前的收入分配, Influencer 只能從手續費中獲得收益,不能直接收益於 key 售賣(比如售賣 key 里直接分配 10%)對 Influencer 是合理的激勵嗎?

Luke:我個人的觀點是我也不知道 hhh。 數值模型的好壞很難憑空去邏輯推演,憑空推演出來的邏輯大概率是錯的,不過 Crypto 這個行業也沒辦法做 AB test。 但是這套分配邏輯,其實是 NFT 就一直在用的,NFT 社區也吵來吵去講這套分配邏輯不合理,但是至少跑了這麼久。 從 friend 團隊角度出發,一定是最安全的選擇。

爆發性 VS 持續性

Jane:在小組以往關於龐氏的討論中,我們曾提到如果能做到早期略龐,而後期又能將 PMF 做紮實就非常牛。 在 Friend.tech 中,key  和積分似乎就承擔了不同的功用。 key 的定價機制引發 FOMO 情緒,同時理解門檻極低,説明迅速傳播,而積分的發放規則則明顯審慎很多。 從目前已發放的積分來看,積分大概率和活躍程度、交易量、邀請人數量、Twitter 粉絲數等能衡量一個使用者對網路價值的因素均有關。 這裡可能會涉及到精細的設計,設計者需要仔細思考積分獎勵什麼核心行為,以及是否可借鑒 Blur 的分階段代幣獎勵模型等。 而這兩者(指 key 和積分)拆分后如何協同,共同助力一個社交網路的持續構建則是其中非常值得探究的點。

06/ 猜測 Friend.tech 會如何設計其積分獎勵?

Gannicus:根據產品生命周期的話,我會把它劃分成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流量最重要,激勵邀請; 第二階段,龍頭效應最重要,流量向頭部聚集,方便製造全網話題度; 第三階段真實社交最重要; 第四階段也就是成熟期了,主要是照顧新來的流量最重要,不要被頭部 kol 綁架,這時候也可以考慮允許投流給平臺加入真實收益。

Ethan:  獎勵的行為我傾向往創作者經濟的方向進行思考,多數積分獎勵給被購買的人從而激勵他們產出優質內容; 少數積分可以激勵高粘性的使用者。

當前創作者經濟的經濟模型設計一直沒有一個很好的樣例,長尾的創作者也一直沒有被服務好,這裡一直是個商業空白。 尤其 Opensea 取消了強制版稅後,不少創作者缺乏商業變現的手段,甚至因此影響了其創作品質。

如果利用 friend 激勵群體產出優質內容,那麼是否可能存在一條具有長久發展可能的商業化道路? 如果向這個方向去靠攏的話,可以考慮以點讚等有效行為加總來量化用戶的貢獻,並以此為依據獎勵積分,同時展示平臺的粉絲粘性以及通過代幣分配吸引 KOL,並且形成雙向互利的激勵經濟模型。

對照 B 站來說,作為目前唯一的長視頻和優質視頻內容的平臺,它給平臺中的 Up 主們按照播放量等演算法進行發錢以作激勵。 這種手段真的是可持續的嗎? 我認為是個問號。 相較於短平快的工業化帶貨內容造就的鬥魚等平台來說,B 站儘管也有一定收入,但其中需要考慮價值不菲的內容成本。 而從 b 站一直在降創作者激勵不難看出,缺乏工業化路徑似乎讓他們難以承擔大額的行銷和內容成本。

這裡假設將激勵的資金換成代幣和積分的發放呢? 即在產品里同時激勵高質量視頻和長文、圖片等多種內容。 發放 Token 給使用者可以理解成分發股權,引導使用者成為長期使用者。 同時強大的創作者,最有粘性的使用者和平臺組成聯合體,通過治理以及其他方式將一個好的創作者經濟平臺實現出來。 這也是 Web3 特有的方式。

此外,對於用戶側是否給予質押分潤呢? 這裡的細節可以進一步討論,但整體上我傾向極簡風格,如果增加太多博弈成分,會攪亂使用者的初衷。 我個人認為通過優質內容和稀缺圈子留存使用者會讓專案更加長期化。

免責聲明:作為區塊鏈資訊平臺,本站所發佈文章僅代表作者及嘉賓個人觀點,與 Web3Caff 立場無關。 本文內容僅用於資訊分享,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要約,並請您遵守所在國家或地區的相關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