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s Protocol 本身不是一個前端的產品,而是一個中後端的協議服務層。
作者: @Yinghao SevenX 投資人 ,@Jason 獨立研究員 ,@Louis Sixdegree Lab 聯合創始人,@Jane Buidler DAO 研究員
編排: @黑羽小鬥 ,@Coucou
封面: Lens Protocol
全文 19221 字,預計閱讀時間 55 分鐘
文章速覽:
01/ Lens Protocol 數據分析
02/Lens Protocol 技術設計範式
03/Lens Protocol 生態分析
04/Social Graph 項目對比
05/Lens Protocal 未來展望
引言
Lens Protocol 是由領先的 DeFi 項目 Aave 團隊面向開發者打造的 Web3 社交協議。
Lens Protocol 本身不是一個前端的產品,而是一個中後端的協議服務層。開發者基於其提供的 API ,可以在上面低成本構建出社交產品,這也就是為什麼 Lens Protocol 的 logo 是一束花的原因。他們希望打造一個開源的 “開發者花園”,希望自己成為這片社交花園裡的土壤與肥料,開發者可以再上面種出一束束的鮮花。
我們對於 Web3 社交的敘事已經耳熟能詳:痛斥 Web2 的 Facebook、Twitter 等舊世界的社交巨頭中心化的存儲、壟斷用戶數據,製造數據孤島,以及因為數據中心化導致每一個社交產品都是在互相爭搶用戶的注意力,最終整個社交生態是一個零和遊戲。
所以,我們也看到產生了大量基於 “數據開放、數據確權” 敘事的 Web3 社交產品,但是最終也鮮有跑出來的殺手級產品。其中重要的原因在於大多數 Web3 社交產品依然沒有擺脫 Web2 數據孤島的困局,依然在製作一個又一個的數據孤島。
也許你會疑惑:區塊鏈的特點不就是數據透明嗎?它天然的優勢不就是破除數據孤島嗎?但是我們要明白破除數據孤島有三個步驟:
- 數據透明
- 數據確權
- 數據互通
大多數 Web3 社交產品將用戶數據與行為上鍊後,解決了前兩步數據透明與數據確權,但是卻依然沒有解決第三步數據互通,而數據互通需要掃清的障礙就是數據格式的一致性。
基於區塊鏈的社交產品確實首先可以讓用戶成為其數據的 owner ,其次數據上鍊可公開共享。但 Web2 數據的邊界是服務器,Web3 數據的邊界是合約。如果用戶使用了 10 個 dapp ,則他的數據會散落在 10 個獨立的合約中,儘管每個合約的數據都是透明的,但是裡面的數據格式和標準卻不一樣,比如:
- A Dapp 中用戶名的字段叫 username ,但是在 B Dapp 中卻叫 nickname,雖然意思都一樣但是命名卻不同;
- 或者 A Dapp 中用戶信息總共有 10 條信息,但是 B Dapp 中有 15 條
數據格式的不一致使得兩個產品之間的數據依然沒有互通性,如果一定要用則需要單獨投入成本做數據格式的轉義與兼容。所以數據孤島依然存在,只是 Web2 的數據孤島是水泥牆,完全的黑盒——不可見不可用,Web3 的數據孤島則是玻璃牆,儘管看似透明了但是卻依然可望不可及。
所以,我們認為,如果對於 Lens Protocol 的理解依然停留在 “用戶擁有自己的數據”,是不夠深不夠透的。它除了常說的數據確權以外,對於行業的意義更重要的在於:作為協議層在足夠開放前提下的軟標準。這也是 Protocol 真正的含義以及其應該要承擔的價值。
其次,可以看到在將 Collect 和 Follow 條件限制和 NFT 資產化的過程中, Lens Protocol 對於創作者經濟和 DAO 治理方向的衍生,而不單單只是社交協議那麼簡單,這些內容將在下文中詳細的講解到。
所以總結 Lens 的價值在於 4 點:
- 用戶擁有自己的數據,這是 Web3 原生的基礎價值觀
- 構建了一套開發者協議,降低了開發社交 Dapp 的難度
- 制定了數據格式的軟標準,走完了破除數據孤島的最後一公里
- 在支持場景上從社交協議衍生到創作者經濟與 DAO 治理方向
基於以上 4 點, Lens Protocol 對於開發者來說,使得任何 app 都可以輕鬆接入並改造為 Dapp ,從而加入 Lens Protocol 生態大家庭,再結合統一的用戶身份和用戶數據,共享整個生態的用戶。
開發者不再陷入傳統 Web2 那樣去爭搶用戶的零和遊戲,而是可以互相協作一起把蛋糕做大的增量遊戲,每個使用 Lens Protocol 的應用程序都有利於整個生態系統。同時作為生態內的用戶,可以無障礙暢遊在各個產品中,創作者不再需要擔心因個別平台的算法、政策或競爭策略導致失去了自己的數據。
Lens Protocol 數據分析
Lens Protocol 數據基本面
活躍及交易整體數據
自從 Lens Hub 合約 2022 年 5 月 16 日部署上線以來,短短半年便已積累大量用戶。截止 2022 年 12 月 31 日,累計已有:
- 超 16 萬名獨立用戶使用
- 單日用戶峰值超 1 萬 2 千人,平均日活用戶多於 1,100 人
- 相關 txns 數接近 800 萬筆
- 平均日交易筆數超 3 萬 7 千筆
對於一個部署了半年的非 DeFi 類項目,這樣的日活數據非常優秀。
個人資料關注及收藏 NFT 數據
Lens 是以 NFT 為基本單元的社交協議,協議裡面存在 3 種類型的 NFT:
- 個人資料 NFT(Profile NFT)
- 關注 NFT(Follow NFT)
- 收藏 NFT(Collect NFT)
普通用戶(不持有 Profile NFT 的用戶)可以關注創作者,收藏喜歡的發帖內容。持有 Profile 的用戶才可以成為創作者(creator)發佈內容。在相關操作步驟中,3 種不同類型 NFT 被分別鑄造並發送給對應的用戶地址。
Lens 上的典型使用場景包括:
- 創作者註冊創建 Profile ,鑄造其專屬的 Profile NFT。可以設置個性化名稱(Profile Handle Name,用途可簡單類比為 “Lens 域名”);
- 創作者發佈內容(Publication),包括發帖(Post)、轉發(Mirror)、評論(Comment)等
目前代表 Lens 身份的 Profile NFT 一共被 99,176 人鑄造了 107,904 個。由於 Lens 暫停了免費鑄造 Profile,僅限白名單鑄造, Profile NFT 的新增量自 2022 年 11 月陡然放緩。
雖然 Lens 允許一個地址擁有多個 Profile NFT ,然而:
- 97% 的地址都僅持有 1 個 Profile
- 2,813 個地址通過轉移、購買的方式擁有多個 Profile 賬戶,共計持有 11,548,即 3% 的地址掌握了 10% 的 Lens Profile
參與,交互及粉絲數據
Lens Protocol 的用戶參與程度較深:
- Follow NFT 共由 15,3394 個用戶鑄造了 44,744,778 個,平均每人關注 29 個賬號
- 在所有 Profiles 賬戶中,有粉絲的 Profiles 數量達到 100,419 個,佔總 Profile 的 93%
Lens 賬戶的含粉量非常高,說明兩點:
- 絕大部分用戶都與其他用戶互動互粉;
- 追踪賬戶粉絲量信息可以發現,52% 的用戶擁有 10 個以內的粉絲
可以推斷 Lens 是以一種 “口耳相傳” 的方式增加新用戶的,用戶邀請好友一起使用,Lens 真正起到了社交的作用。
粉絲量排名前一千的用戶坐擁 43.66% 的總粉絲數。擁有粉絲量最多的賬號是 #1 Profile NFT,@Lens Protocol 官方賬戶,擁有超過六萬名粉絲。
有 58,720 個 Profile 賬戶發布過 891,434 個帖子,創作者佔比 55%;在所有的發佈內容中,44% 的都曾被用戶評論,共計 328,562 條評論,說明發帖的內容質量比較高,能夠引發大家探討;有 95,781 個帖子共計被轉發 403,799 次。
分析 Lens 用戶行為,下圖分別是按行為分類的地址數和操作數,可以發現:
- 超過一半的 Profile 地址有過發帖行為
- 1/4 曾轉發過,1/5 曾評論過
- 在所有的 Lens 的操作中,發帖、轉發、評論的比例約為 4:3:3
收藏(Collect)NFT,一共有 84,698 人鑄造了超過 120 萬個。在不持有 Profile NFT 的用戶中,絕大部分的操作都是點點關注,收藏的比例並不高,可見要更深入地參與到 Lens Protocol 中, Profile NFT 還是一枚很關鍵的鑰匙。
Lens Protocol 數據解讀
市場對 Lens Protocol 的參與慾望高
Lens Profile 是深入體驗 Lens 的鑰匙,自 2022 年 11 月關閉免費鑄造,僅限白單鑄造以來, Lens Profile 的成交價在二級市場不斷走高。
以 OpenSea 為例:Profile 的價格維持在 40u 左右的水平,成交量猛烈上漲,日均成交量約 1,200 個,說明市場對 Lens Profile 的關注度非常高,對 Lens 的興趣濃厚,而 Profile NFT 又是深度參與 Lens 協議的必備條件之一,限制鑄造後只能通過二級市場購買,強烈的購買意願表達了對 Lens 協議的期待和看好。
上週開始 Lens 開放了 Profiile 的 waitlist ,用戶可以排隊領取白單,二級市場的價格相對回落,目前維持在 35u 左右。
Lens Protocol 用戶參與炒作成分少
所有的 Lens Profile 中,接近 3 萬 7 千個賬戶被交易過 8 萬餘次,超過 65% 的用戶並無交易的意願。大部分用戶更願意持有 Lens Profile ,期待進一步參與到 Lens Protocol 未來的發展中。
關於 Lens 域名,即鑄造 Profile NFT 時設置的名稱,並沒有出現類 ENS 的炒作純數字域名情況發生,僅有 15% 的 Lens 域名由純數字構成,可以看出參與的用戶在鑄造 Profile 時更多是抱著使用而非炒作的心態。
簡單來說,可以理解成合約、後端服務等上游可以在需要消息推送的地方埋一段 EPNS 的代碼,並傳入對應消息內容, Push Protocol 就會將這個消息傳遞給對應地址,當然你必須還要在下游有個前端負責接收並展示消息,Push Protocol 作為協議層只負責消息的分發過程,當然 Push Protocol 為了便於用戶使用也做了一個插件形式的消息盒子,用戶經 Push Protocol 所收到的消息也會展示在裡面。
Lens Protocol 日活用戶與用戶留存情況好
將 Lens Profile 鑄造情況和每日活躍用戶、交易數對比著看可以發現:儘管 Profile 鑄造受限,Lens 的日活量依舊維持的很好,即 Lens 的用戶留存情況較好,活躍程度並不完全依賴於新賬號的鑄造。
Lens Protocol 技術設計範式
Lens Protocol 的技術優勢
Lens Protocol 的技術設計上有兩大優點:
- 充分的模塊化,使得開發者俱備很高的自由度
- 一定程度的標準化,使得操作與數據可以保持互通性
這兩個優點嚴格踐行了軟件開發設計的高內聚低耦合理念,這要求開發者對於底層軟件開發的理解能力和上層行業應用的預判能力均具有極高的要求。
這也是其作為協議層優秀的表現力所在:協議的價值在於提供給上層應用樂高積木式的能力,用有限的零件可以拼裝出來無限的現象空間。
Lens Protocol 的主要實體與邏輯拆解
實體與合約總覽
Lens Protocol 共有 8 個實體和 21 個合約地址,他們涵蓋了 Lens Protocol 生態內的全部業務邏輯與數據資產。
其中 LensHub Proxy 是 Comment、Follow 等實體的主要交互合約,可以看到目前已經產生了 7,925,203 個交易記錄。
Profile NFT
Profile NFT 是 Lens Portocol 的主要對象,可以將其理解成是傳統社交產品 User 表的主鍵,每一個 Profile NFT 均是一個獨立的用戶賬號,它包含了該用戶所生成的 Publication、Comment、Mirror、Collect 等內容,這些內容以二級 NFT 或鏈上數據的形式與 Profile NFT 掛鉤,通過合約記錄可以一層層的向下索引出來一個 Profile NFT 在 Lens Portocol 生態中所有產生的數據。
Profile NFT 是一個 ERC721 標準的 NFT,表現層上是以.lems 後綴的域名形式呈現,截止目前已經產生了 10 萬+個。
在 LensHub Implementation 合約中完成了 Profile NFT Mint 的流程。目前 Profile NFT 未開放註冊,首先通過 _profileCreatorWhitelisted 驗證當前 Mint 者的錢包地址是否處於白名單中,檢查通過後將 Profile NFT 的 profileId 自加,再調用 ERC721 常規的_mint 函數傳入兩個參數:mint 者地址,profileId,從而完成了 NFT 的 mint 。
NFT 的本質只是一個 token ,所以單完成 Mint 只能表示某個地址持有某個編號的 token ,這是沒有業務含義的,所以調用了 PublishingLogic.sol 中的 createProfile 函數,傳入了 5 個參數:vars、 profileId、_profileIdByHandleHash 、_profileById、_followModuleWhitelisted 。
- vars:是一個對像數組,它是創建 Profile NFT 時的數據結構,包含 5 個參數
- to:該 Profile NFT 所指向的錢包地址,也就是 Profile NFT 的實際擁有人
- handle:該 Profile NFT 的.lens 域名內容,需要唯一併且非空
- imageURI:該 Profile NFT 表現層的圖片地址
在 createProfile 的邏輯中,首先調用了_validateHandle 用來校驗該域名是否合法,如下會逐字進行匹配去除掉一些特殊字符等非法內容。
因為域名是唯一的,經過合法校驗後還需要進行唯一性校驗。方式是所有的域名均會進行 keccak256 將其哈希化,然後存儲到 mapping 數據格式的_profileIdBy HandleHash 中。當下次再有域名註冊時,則會將該域名的內容哈希化後去檢查是否已經存在於_profileIdByHandleHash 裡,如果存在則說明該域名已經註冊過。
域名內容通過合法和唯一校驗之後,則進入註冊流程:
首先將該 Profile NFT 的 profileId 與對應的哈希內容存儲進_profileIdByHandleHash 中,然後將 vars 對像中的域名內容、imageURI 和 followNFTURI 存儲進入_profileById 中並掛在 profileId 下,_profileById 也是一個 mapping 格式的配置文件,用戶記錄每個 Profile NFT 自身的內容數據。
最後對 followModule 進行初始化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的重要性
Publication 是 Lens Protocol 的命脈,它是由用戶所產生的原創內容、評論和轉發(在 Lens Protocol 中叫 Mirror)。
Publication 的內容存儲在 ContentURI 中,類似於 NFT 的 metadata ,以鏈接的形式指向文本、圖像、視頻等內容。
要 Lens Protocol 不會限制內容的存儲方式,即開發者可以用去中心化存儲如 IPFS 和 Arweave,也可以存在 AWS 這些中心化存儲機構中。
Publication 的標準數據格式
上文中提到 Lens Protocol 最大的優勢在於:打破了數據孤島的最後一公里實現了數據互通性,實現的方式就是製定了數據的標準格式。
Lens Protocol 對 Publication 制定了一套 metadata 數據標準,這個標準是基於 ERC721 的 metadata 之上所製定的,所以可以兼容 Opensea 等平台,接下來為大家詳細的介紹 Lens Protocol 的 metadata 數據標準。
如下為一個 Publication 的標準數據格式,意味著所有在 Lens Protocol 中的項目所產生的內容均遵循這個標準,從而實現了不同產品之間內容的互通。
- PublicationMetadataVersions :標準也會迭代的,所以 PublicationMetadataVersions 定義了當前標準的版本號,可見目前已經存在了兩個版本,官方要求開發者使用 V2 版本,但舊的 V1 依然會兼容;
- mainContentFocus :是一個枚舉類型字段,標識內容類型,包括:視頻、圖像、文章、文本、音頻、鏈接;
- metadata_id:必填的一個 string 類型的內容編號,因為內容本身索引的是一個外部的 ContentURI 鏈接,所以可能多個內容索引的是同一個鏈接,於是通過 metadata_id 可以標識每個內容的唯一性
- description:對於內容的描述,但並不是內容本身。這裡可能相對會難理解一些,比如 BAYC 的 NFT 的內容是一張猴子的圖片,但同時每個 NFT 都會有 description 描述這個 NFT 而非其內容
- metadata_id:必填的一個 string 類型的內容編號,因為內容本身索引的是一個外部的 ContentURI 鏈接,所以可能多個內容索引的是同一個鏈接,於是通過 metadata_id 可以標識每個內容的唯一性
- description:對於內容的描述,但並不是內容本身。這裡可能相對會難理解一些,比如 BAYC 的 NFT 的內容是一張猴子的圖片,但同時每個 NFT 都會有 description 描述這個 NFT 而非其內容
- locale:用於標識本內容的語言類型,如英語則是”en-US”
- content:本內容的文本,比如一個帖子說 “Hello World” 並附帶一張圖片,則 “Hello World” 會保存在 content 中
- external_url :一個選填字段,存放與該內容相關的擴展鏈接
- imag e:該內容的圖片,指向一個外部的 url 鏈接
- imageMimeType :標識該圖片的格式類型,比如 gif、png 等等
- name:該內容的名稱,與 opensea 的 metadata 裡 name 字段對應
- attributes:大家應該再熟悉不過了,它對應的是就是 NFT 的屬性
- tags:表示這個內容的標籤,每個內容不能超過 5 個標籤,每個標籤不能超過 50 個字符,所以用戶可以給發表的內容打上標籤,應用於篩選等場景.
- 以上就是針對於 Publication 的標準數據格式,僅僅 13 個字段的拼裝組合基本可以涵蓋大多數社交類產品的內容格式。
發布 Post 的過程
創建一個帖子所需要的數據結構包括:profileId、contentURI、collectModule、collectModuleInitData、referenceModule、referenceModuleInitData 這六個字段。
- profileId:即所發這個帖子對應的 Profile NFT 的 tokenid
- contentURI:帖子的內容,也就是上文中我們說到的 Publication 的標準數據格式,這是一個指向外部的鏈接,可以存在 IPFS、AWS 等任何地方;
- 然後使用調用接口 lensHub.connect(user).post(inputStruct) 將發佈人和發佈內容傳入後,就可以完成帖子的發布。
- 注意 Lens Protocol 本身並不會將發布後的內容 mint 出來一個 NFT,如下圖是一個 Post 記錄,在鏈上並沒有看到有產生 NFT ,而是在對內容進行 collect 和 mirror 時才會產生 NFT 。
沒有 NFT 並不意味著數據沒有上鍊, NFT 只是數據資產化的一種形式。在 Input Data 裡我們可以看到一個 Post 的鏈上數據。
創建一個 Post 時傳入 Profile NFT 的 ID 等參數後:
- 首先將該用戶的發表數量 pubCount 的記錄加 1
- 然後調用 createPost 函數將所有相關參數傳入進去執行創建
Comment
用戶對其他的 Publication 的評論也是一種 Publication,同樣掛在 Profile NFT 下。
我們首先來看一下評論的數據結構:
vars 是一個對像數組存儲一條評論的數據結構,它本身其實就是一種 Publication,因為評論也是用戶生產的一種內容,所以在數據結構上是覆蓋 Post 的
但與之相比多出來了兩個字段:profileIdPointed、pubIdPointed,分別對應著被評論內容的作者 ID 和被評論內容的 ID,從而將評論與被評論之間的內容和人員建立一個索引關係
下圖是已經產生的一條評論的鏈上數據,可以解讀為一個 ID 為 33431 的 Profile NFT 對 ID 為 71587 的 Profile NFT 所發表的一條 ID 為 28 的內容進行了評論。
評論的內容則存放於 arweave 中並將鏈接指向了 contentURI。我們打開 arweave 中的內容看一下具體評論的內容,它的格式也是遵循了上文中提到的標準數據格式,我們可以看到 name 這一個字段的內容是 “Comment by @momodao.lens”,即該評論的產生者的域名地址。
_createComment 的代碼邏輯和_createPost 相差無幾,畢竟本質上都是 Publication 。所以我們同樣可以看到會將該用戶的發表數量記錄 pubCount 加 1,即 comment 和 post 均在性質上一視同仁。
Mirror
Mirror 可以將其理解成是轉發,但是 Lens Protocol 對其的定義是 reposting or reamplifying,即 Mirror 這個動作的性質是將已經存在的內容再次發布一次,或者是將存在的內容再次放大影響力,尤其是第二點 reamplifying 需要細品,所以儘管具像上是一個轉發動作,但 Mirror 在理念上包含的範圍更大且也更抽象,不單單只是將其看作一個簡單的功能,而是站到創作者和內容分發的角度的理解與思考。
因為 Mirror 是引用了其他已經存在的 Publication,所有它會受到原始 Publication 的引用限制,比如若創作者將其內容的 Mirror 限制為必須要關注我後才可以進行,將 reference 配置中的 followerOnlyReferenceModule 設置為 true 後,則未關注者即沒有持有創作者 Follow NFT 的人無法對該內容進行 Mirror。
下圖為 Mirror 的一條鏈上記錄,可以看到它相比於 Post 不存在 ContentURI 字段和 Collect 配置,原因是因為 Mirror 是轉發已經存在的內容,它自己本身並不產生新的內容,所以和 Post 與 Comment 不一樣的是,不存在用於存儲發表內容的 ContentURI 字段,同時也是因為的轉發其他人的內容,所以自身也不存在 Collect 能力,但是它依然存在 reference 配置,所以 Mirror 的內容也依然可以繼續被其他人 Mirror 。
創建一個 Mirror 的邏輯與 Post 和 Comment 相似,需要關注的是儘管 Mirror 不屬於用戶 “創造” 的內容,但是依然將發表記錄數量 pubCount 進行了加 1,因為它也是一種特殊的 Publication,所以 Lens Protocol 對於 Publication 的定義是 “產生內容” 而不是 “創造內容”。
在 createMirror 中我們可以看到有一個特殊的邏輯:獲取根用戶與根內容。因為 Mirror 也是可以被 Mirror 的,即當 A 發的內容被 B Mirror 後,C 又將 B Mirror A 的內容再次 Mirror ,一直這樣持續下去,需要知道原始的內容創造者到底是誰,於是用 getPointedIfMirror 可以獲得原始內容 rootPubIdPointed 和原始創造者 rootProfileIdPointed,從而可以層層索引上去,追踪一個內容在 Lens Protocol 生態中的傳播鏈路,了解內容是誰創造的,都有誰傳播了該內容,這些傳播節點的大小如何,這裡也充分的體現出了 Lens Protocol 對於創作者經濟的重視與理解,比如通過這個能力可以實現創作者收益分成等。
Collect
Collect 字面意思是收藏,但實質上是一種 “購買” 行為,與 www.mirror.xyz 中推出的 Collect 邏輯一致,是將內容鑄造為 NFT 的過程,同時也是對創作者產生收益的一種重要途徑,創作者可以設置內容被 Collect 的條件,包括:是否付費、數量是否有限制等,主要的配置項包括三個參數:是否收費、可被 Collect 數量和時間,從而進行組合後總共包括五種模式:
- Free Collect Module:免費 Collect ,數量不限;
- Fee Collect Module: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才可以 Collect ,數量不限;
- Limited Fee Collect Module: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才可以 Collect ,且數量有限;
- Timed Fee Collect Module: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才可以 Collect ,且在一定時間段內才可以 Collect;
- Limited Timed Fee Collect Module: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才可以 Collect,且數量有限,並在一定時間段內才可以 Collect,本質上是 Limited Fee 和 Timed Fee 的組合。
我們以 Fee Collect 的配置文件為例,可以看到設定了該內容的幣種合約地址與金額,以及設置是否只有關注我的人才可以進行 collect 等條件。
以下圖的實際鏈上案例,用戶在執行完 Collect 後會 Mint 出來一個 tokenID 為 2380 的 NFT,並且給創作者支付了價值 0.08 美金的 0.1 個 WMATIC。
鏈上傳入的數據相比於 Comment 與 Post 也很簡單只有 3 個字段,即被 Collect 內容的創作 ID 與內容 ID。
collect 函數中傳入的參數包括進行 collect 的錢包地址 collector 等信息,然後因為 collect 的內容可能是被 Mirror 的,所以通過 getPointedIfMirror 方法獲得內容的原始創作者 ID、內容 ID 信息。
每一個用戶都會有獨立的 collectNFT 合約,所以如果識別到當前合約地址為 0 地址則會調用_deployCollectNFT 創建一個,然後執行 mint 產生一個 NFT 。
Follow
當用戶關注某個人時,就會產生一個 Follow NFT,同樣這也是創作者經濟的一部分,用戶可以設置被關注的條件,如付費關注。
對關注的條件限制有兩種,白名單限制 Approval Follow Module 和付費關注 Fee Follow Module,Approval Follow Module 就是創作者設置允許關注他的白名單地址,只有在名單內的才可以關注。
Fee Follow Module 則是創作者設置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才可以關注他,需要設置幣種地址、數量和接收地址。
付費關註一方面是給創作者創收,另一方麵類似 Pass 卡,從而可以將 Follow 動作向 DAO 治理方向衍生,如創作者可以將持有其 Follow NFT 的用戶看作自己的粉絲,從而建立粉絲社區後將其 DAO 化,則 NFT 持有者就可以具備如投票在內的治理能力,並且可以通過 tokenID 的大小來判斷誰是最早關注創作者的人,作為早期貢獻者給予他們一定的激勵如提升投票權等,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來 Lens Protocol 的野心絕不僅僅只是做社交協議這麼簡單。
通過鏈上數據我們可以看到與 Collect 一樣當用戶完成 Follow 操作後會 mint 一個 NFT 出來。
通過代碼我們可以看到是允許批量 follow 多個人的,因為傳入的被關注者 profileId 是一個數組類型,可以傳入 1 個以上,然後通過 for 循環遍歷該數組去逐個關注。
與 Collect 一樣 Follow 也是需要具有獨立合約的,當檢測到 followNFT 地址為 0 時則會調用_deployFollowNFT 來創建合約,然後執行 mint 產生 NFT。
當用戶取消關注時,就會將 Follow NFT 進行 burn 銷毀。
以上就是以 Lens Protocol 的實體作為切入為大家展開講解它們的數據結構與實現邏輯。
可以深刻的感受到如上文中所說:
Lens Protocol 在技術設計範式上的高內聚低耦合的模塊化與數據結構的標準化;
並且通過 Collect 和 Follow 的付費配置可以看到 Lens Protocol 對 NFT 資產化後對創作者經濟賦能的思考,以及將 Follow 衍生到 DAO 治理層面更是神來之筆。
Lens Protocol 生態分析
Lens Protocol Mapping
Lens Protocol 生態層次
Lens 協議雖然推出還不到 1 年,但目前基於 Lens 已經構建了百來個產品。
這一方面離不開 Web3 特有的開放性、可組合性對開發者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與 Aave 團隊不遺餘力的推廣和易用的 API 也息息相關。
除了吸引開發者來建設生態,Lens 也與許多其他產品構建了合作關係,比如 XMTP, POAP, Push Protocol 等,試圖集眾人之力把生態的底層設施鋪設得盡可能完備。
我們盡可能完整統計了目前使用或整合了 Lens 協議的產品,如下圖所示,詳見附錄。
Lens Protocol 項目統計
在我們統計的版本中(143 個產品),dApp 佔大頭 (119 個, 佔 86%),即大部分產品是基於 Lens 協議開拓應用場景。部分開發者對已有的 Module 做了進一步功能拓展 (7 個, 佔 5%),以及一些中間件產品 (17 個, 佔 9%)。
我們對 dApp 做了進一步分類統計,如下圖所示:
可以看到,生態中的應用型產品基本覆蓋了大部分品類。
其中,開發相對簡單、思路更明確的工具型產品居首 (34 個, 佔 28%),其次是內容 (23 個, 佔 19%),社交平台 (15 個, 佔 12%) 和音樂 (9 個, 佔 7%) 等。同時,也出現了少量交易平台 (2 個, 佔 2%) 和 social trading (2 個, 佔 2%) 等類型的產品。
其中,大部分產品還處於相對早期的階段,功能體驗相對簡單。
部分黑客松參賽產品停留在 demo 階段,未正式上線。少部分產品已經有了里程碑,比如 Phaver(一個通過分享內容、質押賺錢的產品)已經達到了 10 萬活躍用戶,官方稱其是目前 Lens 上體量最大的產品。我們統計了截至 2022 年年末各產品的 Twitter 粉絲數,從數十到數万粉絲數不等,也可以部分反映出目前生態內的發展已經慢慢開始出現參差。
產品思路上,初期仍以 Web2 產品的映射為主。
少數產品在嘗試探索能否基於 Lens 協議的特性(尤其是內置的商業化模塊)做出 Web3 特有的功能體驗。由於開發者可以完全無需許可地基於 Lens 協議進行開發,即不存在所謂整體性的 Roadmap,我們看到,部分產品之間的功能是相對重疊的。一個開放系統可能會存在一定的資源浪費,不過另一層面,這也意味著開發成本和難度極大降低後,開發者可能會進行 “無數次” 的嘗試,當中可能就會湧現出屬於 Web3 象徵性的產品 feature。如何巧妙地構思利用 Lens 基本模塊的功能,需要靈感,也需要多次嘗試中的運氣。某種程度,冗餘也是生態健康的一個特徵。
客戶端層面,絕大部分產品處於 Web 端,部分產品在開始摸索移動端的體驗。預計愈來愈多的後續開發產品會從 PC 邁到移動這一步。
部分品類簡析
除了產品和產品之間的發展階段有差異,不同品類之間的繁茂程度也不同。我們分板塊簡單分析下幾個主要品類的思路和發展情況。
通訊工具
在通訊的基礎功能層面,Lens 整合了 XMTP, Lit 等協議,目前在 Lenster 等產品上已經可以體驗 DM 功能。
不同於已有社交網絡的聊天功能,Lens 的 DM 有如下特徵:
- 隱私保護:默認端到端加密
- 便攜:可以在任何相容的 Lens 系產品或使用 XMTP 的產品上查看
- 同用戶綁定:當 Lens Handle 發生轉移時,新的主人無法查看之前的聊天記錄;僅錢包的密鑰享有控制權
- 安全:XMTP 不會在任何場景使用密鑰,確保聊天和資產隔離。
此外,也有專門的聊天產品做出了更細緻的功能。比如 Hashchat,其結合了 NFT, Safes, PoAP 等,同時也在研究如何利用 Web3 的新功能解決垃圾信息等通訊中的 “老” 問題。
相比其他社交產品,通訊產品作為剛需,功能屬性相對更強,構建思路更直白,獲客點也非常明確(Web3 的核心用戶,在意安全,隱私,數據所有權等特性,無需過多市場教育),其可能會是生態上最先跑出的產品品類之一。
社交媒體
社交媒體是 Lens 生態的核心之一。Lens 官方自己也開發了 Lenster,目前是生態裡熱度非常高的項目。
如果要做 Web3 的社交產品,我們仍然首先要回答一些基礎的社交問題:
- 其差異化的價值點在哪
- 是否提高了社交效率
- 如何獲取首批用戶
- 如何設計從種子用戶到大眾的路徑
Web2 的社交產品因為有如下的特徵,其大成者最後往往有看起來 “堅不可破” 的護城河:
- 強大的網絡效應
- 中心化的算法,封閉的數據體系
- 主要依賴廣告的成熟的商業模式
過往的機會往往來自於代際更替(所謂的不想和媽媽使用同一個社交網絡),或一個新媒體形態的興起(文字—> 圖片—> 視頻)。
Lens 團隊未必已經有了完全的答案,但團隊在訪談中透露過很多他們對社交的想法,我們也可以從一些產品的迭代中略窺一二。Lens 目前提供的一些產品體驗如下。
生態內身份的統一性
身份是進行社交時用戶最重要的標識之一。
在整個 Lens 生態,用戶只有一個用戶名,並結合了 PoAP 等進行真人驗證。在這個層面,團隊沒有選擇更多的去中心化(不同 dApp 不同賬戶體系),應該是認為統一身份的益處更多。
回顧 Web1 和 Web2:
- Web1 時用戶身份體現在賬戶和密碼
- Web2 時大部分用戶選擇用 Google / Facebook 賬號登陸
在 Web3 生態中,目前代表身份最通行的是錢包。但對於普通大眾用戶來說,錢包未必是一個足夠好的社交產品登陸選擇,連接錢包很容易讓人將之和資產消耗聯想起來,從而有較高的心理障礙。此外,在進行沉浸式社交體驗時也需要盡量避免反复確認錢包造成體驗割裂的情況。即,身份系統的體驗還有優化空間。
數據自有
數據自有意味著用戶一定程度上脫離了平台的控制,其可以完全擁有自己數據的使用權和處理權。
有種觀點認為,普通用戶可能並不在乎是否擁有自己的數據。不過如果我們暫時跳出用戶視角,而是以開發者眼光看,用戶數據自有意味著開發者可以更靈活地向用戶申請使用其數據,並可以自由組合用戶在不同場景積累的數據。不同開發者之間也可以構成協作關係。這將帶來一些新的社交可能性。
以 AI 匹配為例,它一直是很多社交創業者感興趣的主題,之前碰到的問題是基礎的數據收集從何而來,沒有足夠的優質數據源,匹配是無米之炊。而 Lens 這種生態內統一身份+數據自有的做法,為積累數據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這些數據足夠原生,足夠 “非標”(相比年齡、地域等絕對標準化因素),一定程度上能反應用戶的特質、興趣愛好和已有的社交關係。
在 Lens 協議的基礎上,可能也能搭建出興趣圖譜這樣的中間件。這些都為提升匹配效率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這裡的另一個問題是,如何在不暴露用戶隱私的情況下做出更好的匹配,可能要藉鑑一些 zk 的做法。
身份及數據的便攜性
便攜意味著用戶隨時可以相對低成本地離開某一個子網絡,加入另一個更感興趣的新網絡。
正如 Defi 創造了流動性池子,Lens 在社交領域也創造了一個流動的用戶池:
- 一方面,用戶隨時可以流動意味著開發者的挑戰更大,用戶忠誠度真正成了稀缺資源。產品除了給用戶提供效用價值,可能還需要提供額外的社區價值,以及不斷改進效用體驗,以真正留住用戶;
- 另一方面,生態內每一個獨立的產品都在給 Lens 的大用戶池貢獻流量,每一個新的產品都可能帶新用戶進入 Lens 生態,用戶池的源泉被多維度打開。
此外,用戶在某一個子網絡積累的社交資本是可能被復用用到另一個子網絡或者非社交場景的,即社交身份和數據將具有交叉價值。這也可能會開啟有意思的應用場景。
隨之而來的問題是,Lens 是否能接住可能的大用戶池。關於可拓展性這點,創始人 Stani 在 Twitter 透露,他們目前的新技術在測試中已經能做到 50,000 TPS(Twitter 的峰值是 20k )。
自由定制策展算法
Web2 的算法最為詬病的後果之一就是繭房效應,但另一方面這也是讓用戶(起碼短期)上癮沉迷的點。
而在 Lens 中,用戶有望可以選擇多種算法來定制其看到的 Feeds 內容,自由度大為提升,可能會提供探索發現的新體驗。不同於現行的算法黑盒,開放平台的算法規則是公開透明的。同時,用戶也可以管理願意被用來做算法推薦的個人數據部分。這種從不同優化目標出發,適配不同價值觀的算法也是 Lens 生態內有意思的開發機會。
此外,社交策展也是一條路。比如,Lenster 上線的一個新功能”Feed through”,支持用戶切換到別的用戶瀏覽內容的視角,這真的呼應了 Lens 的名字,通過不同 “lens” 看世界,獲取不同的內容體驗。
不過,儘管如此,我們可能仍然難以想像最終 Lens 生態上長出來的超級社交應用是否是 Lenster 這樣類似 Twitter 的產品。也許是結合了 Defi 的某個功能性產品,也許起源於某種裂變性的遊戲互動,也許是從外人無法理解的 Meme 社區起家,或者是 NFT + 代幣的某種使用場景。但不管怎麼樣,可組合性可能會帶給我們驚喜。
內容、音樂和創作者經濟
在 Lens 生態中,創作者經濟最大的變量之一是 NFT(比如關注 NFT 等),給不同品類(音樂、寫作、漫畫、Meme、體育、品牌等)的創作者提供了一種內容貨幣化的新方式。
Stani 曾在一次訪談中透露,Lens 的靈感起源就是在某次研究 NFT 拍賣協議時,一個工程師意識到基於當前的 NFT 標準,實際上可以做非常多很酷的事,比如動態的內容 NFT。動態的 NFT 超越了收藏價值本身,開始具有效益和實用性,比如 Token gated 的內容訪問權利、創作者收益的版稅分成、粉絲分級權益等。
不過,除了 PFP,什麼樣的內容值得被 NFT 化呢?以 Meme 這種梗文化為例
它承載了小群體的共同價值觀和笑點淚點,有相當的記憶價值。這又可以延伸到,UGC 除了用戶抒發表達欲,是否本身也是一種資產類別?如果是一種資產,則其應當可交易,可變現。NFT 化便是很好的資產化方式。
音樂也是 Lens 平台上目前正在興起的一塊。
比如 Ooh La La, wavwrld, spinamp, amnisiac 等。音樂 NFT 提供了一種新的變現方式,用戶可以通過收藏行為來進行付費收聽。基於 NFT 這個載體,音樂不再只是一個商品,而是承載更多的互動、社交等功能。聆聽、收藏、交易發生在同一個平台,可以營造音樂為先的體驗,即以音樂本身來驅動後續交易。不同於之前各大音樂平台間的版權割據,由於 NFT 同用戶綁定,則用戶無論使用何種 Web3 播放器,均可以享受其購買的音樂 NFT,有望獲得更整合的體驗。此外,考慮到很多音樂人都擁有龐大的粉絲群體,則 Web3 音樂結合社群可能會成為大眾進入 Web3 世界的入口之一。
另一個值得強調的點則是當粉絲和數據切實歸創作者而非平台所有時,真正的 D2C (Direct to Consumer) 才有可能形成。創作者與粉絲之間的互動可以更直接,包括給予粉絲特殊禮物、隨機獎勵等。雙方的交互可以一站式集合,而不是分散在各個平台。創作者定義粉絲、管理社群的方式也更自由。與之相應的,也會形成新的利益分配價值鏈,從而驅動不同的行為模式,加深互動與粘性。
以內容產品為例,過往當創作者發布一篇作品後,其討論熱度最高的地方往往並不直接在評論區,而是在各大社交媒體平台,比如 Twitter 之於短文,Youtube 之於視頻等。對創作者來說,由於互動的分散性,他們很難看到其作品反饋的全貌。對於粉絲來說,他們要往下深挖,也往往需要花費更多的功夫。理想情況下,各個社交平台的評論轉載分享可以被統一集合到原作品處,即所有的源泉最後都會被匯聚,創作者理當有這個權利。開放式、無需許可的社交平台將使其成為可能。
不過,之前也出現過較多粉絲代幣產品和 token gated 的工具,在 Lens 中做創作者經濟的差異是什麼?傾向認為:創作者和粉絲的互動是一個綜合的氛圍和場域,不僅僅是變現這一環。雙方在一個大的網絡中,從發現到互動到建立深度連接,轉化為付費用戶,同時深度粉絲享受特殊權益,甚至利益綁定。這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可能需要多個產品配合達到深化的目的,比如基於相似 graph 的創作者推薦+互動遊戲+聊天社群+分級權益+交易等。
其中一個有意思的點是,通過評論和轉發 NFT,創作者既不是獨自完成 100% 的創作,也不是完全分佈式的集體共創,而是介於中間的,一種仍然由創作者主導,然而粉絲也得以以輕量化的方式參與,享受一定的內容所有權的形式。所有權的感覺會加深粉絲的擁泵,這會極大提升粉絲的參與和互動積極性,從而這個共同創造的內容會被更多轉發、討論,積累起更大範圍內的共識,本體 NFT 的價值得以提升。而參與互動的用戶,由於其行為也被 NFT 化,也能享受到這種升值帶來的紅利。互動本身形成的 NFT,可能也會給原 NFT 增加有價值的部分,即兩者也可以看作是一個擴充的大的 NFT。互動的門檻相對來說是更低的,可以使更多用戶參與到創作中。創作,再創作,彷彿進入了一個無限裂變遊戲,會提供極好的互動體驗。
此外,轉發和評論功能可以同付費功能結合,即創作者可以通過設置將轉發和評論收取的費用中的一部分同參與轉發和評論的用戶進行分享,從而靈活實現分銷。分銷的對象可能是內容、商品,也可能是其他我們暫時還未想像到的對象。如果反向來做,即由創作者完全付費給轉發評論用戶,則是類似趣頭條的獎勵模式。這裡可以調試的空間非常大。
總體來說,在這種形式下,創作者和粉絲不再是一個單向的關係,而是形成了某種程度上的共體,雙方都有動力為這個共同體的持續生長做出各自的貢獻。
這裡衍生出來很多產品思路,比如:
工具類型
幫助創作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粉絲畫像 (Bello) ,或者找到有相似粉絲畫像的其他創作者合作;
輕互動類型
比如 Lens Raffle,會隨機給關注者發放 Matic 獎勵;
特殊的權益身份
可以基於關注時間做權益分級,從而早關注也可以成為一種社交資產;或者基於其他多樣化的排名標準。
比如 Golden Circle,定義了一個特殊的粉絲等級 golden circle,每次再交易產生的收入的一部分比例都會歸於創作者,有點類似 NFT 的版稅收入。Lens Collect Auctions 則構建了英式和荷蘭式兩種拍賣方式,規定只有競拍成功者才能進行收藏;
交易平台
比如 LensPort 是專注於 Lens 收藏 NFT 的交易平台,幫助充分釋放收藏 NFT 的流動性。
一方面,有了流動性出口,可能會鼓勵用戶更多去做收藏動作,有助於創作者提升收入;
另一方面,可能也會衍生出特地花很多時間做收藏篩選的用戶,提昇平台上優質內容髮現效率的同時,也給自己創造收益
社交和交易結合,這塊應該還會有很多新的玩法;
信用分體系
在 Web2 的社區中,往往會有難以解決的高端用戶的擠出效應,即隨著社區泛化,小白用戶引入,社區濃度被稀釋過多,原有的核心用戶出走,社區變得面貌全非。這也是社區規模化的魔咒之一。與此同時,如果核心圈子過於緊密,新加入用戶的體驗也不會好,因為社區原有人群的內聚力越強,對外(新用戶)的排斥力就越大。
在社區擴展的過程中,如何能拓展用戶規模,同時又保證不同用戶的體驗,似乎是一個無解的主題。信譽機制可能是其中一個方法。Aura Reputation 通過建立用戶的評分體系,只有聲譽得分合格的用戶才能發表評論(閾值由創作者決定),從而一定程度避免了惡意的評論對社區氛圍的損害,保護了創作者和忠實粉絲的體驗。
信用分的用途不僅局限於評論,也可以被用到社群的入群資格,如果閾值設得高,則是非常精準的小圈子,如果閾值相對低,則本身就針對泛化群體。不同用途的社群可以做很好的隔離,用戶的預期也會做相應的調整。有點類似 BBS 時代,如果純粹想發一些吐槽貼,就去灌水區,如果想討論某個興趣愛好的深度話題,就進專門的子頻道。
小結來說,Lens 協議相當於在用去中心化中台的方式規模化生產垂類創作者社區,借助完善的工具和產品矩陣,創作者可以專心於構建前端體驗,提升其與粉絲的互動效率和其管理效率。而 NFT 化則為創造出新的一些體驗提供了很多可能性。
工具
在我們的分類整理中,工具是第一大品類,部分原因是其涵蓋了較多的二級分類,比如:創作工具、搜索查找工具、數據分析工具、營銷工具等。背後則是工具如水,一個強大的工具庫可以使在生態內構建產品的體驗更順滑。
其中一個分類,我們稱之為橋樑。包含了把 Twitter 身份遷移到 Lens、查找 Lens 上的 Twitter 好友、Lens 與 Twitter 帖子的互相同步等,可以看出 Lens 現在還處於用各種方式從 Web2 巨大的用戶池中導流的階段。類似查找 Web2 社交網絡好友的功能也可以在初期助力冷啟動,提升用戶的初始留存。
其他工具中,數據分析工具是創作者的剛需。此外還有:通知工具、發帖工具、空投工具等。這類垂直場景共同的工具需求可以被提煉並統一開發。
我們重點來看下營銷工具,包括 Tide(營銷互動獎勵工具平台), Screen(廣告推薦分成系統), Connect(博主一站式溝通)等。傳統的營銷工具對用戶的了解程度和能提供的營銷手段實質上相當受限,不少品牌在尋求一些新的解法。而當品牌選擇進入 Web3 時,需要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降低其以新方式與用戶溝通的門檻,同時盡可能及時地獲得產出。一套好的營銷工具應當能夠在不侵犯用戶隱私的前提下,提升品牌與用戶的互動效率,創造多樣的互動玩法(比如結合輕遊戲、動態 NFT、獎勵等),從而幫助品牌增強用戶忠誠度。
這裡的延展空間在於,營銷工具不一定是純線上的,可以連通線下,將 Web3 與物理世界真實地連通起來,並結合 PoAP 等認證,從而打造一些更靈活有趣的營銷方式。這也會有助於在無形中將更多用戶引入 Web3 世界。當用戶通過品牌入口進入 Lens 生態後,其將獲得完整的社群和探索發現體驗,而不止於單次活動的單次交互,即 Lens 背後巨大的社交生態能夠對此做出較好的承接,這是與單一的營銷工具的區分。理想情況下,公域與私域可以實現互為助力。
虛假數據/ 刷量也是傳統營銷中的痛點之一。在 Tide 中,其會對互動用戶的錢包資質進行篩查,盡可能排除多錢包或者機器人等虛假活動的存在。這種篩查,也可以結合我們前文提到的信用分體系進行,從而品牌方可以得到營銷互動的真實數據,以及為真人付費。
此外,傳統廣告生態中,由於涉及到 App 孤島,很難精準歸因。而鏈上數據相對透明,Lens 生態內的身份又是徹底打通的,生態內廣告的歸因體系理論上也可以更加完善。同時,我們可以對用戶做更精準的打標,從而做更好的廣告匹配,提升獲客效率。用戶側來說,如何盡可能保護好自己的隱私,同時卻能收到更好的廣告推薦則是另一個話題。即,這裡仍存在著較多廣告工具的開發空間。借助這些工具矩陣,營銷效率有望得到改進,ROI 也會相應提升。
可以想見,隨著 Lens 生態愈發繁盛,越來越多的工具會應運而生。工具產品永遠有訴求,預計也將一直是重要的開髮品類。隨著生態發展階段的不同,具體的需求也會產生變化。比如當相當一部分用戶成為生態的重度用戶,使用多個 Lens 系產品時,可能會出現數據權限管理工具,對不同產品能拿到的數據權限進行分級,從而實現更好的用戶隱私保護。另一方面,則期待新的工具結合 Lens 的社交生態,可以為傳統的行業提供一些新的解法,提升行業效率,參見我們剛剛分析的營銷市場。
DAO
Lens 關注 NFT 的一個特殊功能是內嵌了治理機制。
即社區建立 DAO 的操作門檻非常低,且可以結合關注 NFT 的特性設置治理方案,比如僅前 1000 名關注者可以參與投票等。目前,生態內已經相應出現或整合了部分治理工具和社群管理工具,比如 Zilly, Daoscourse, JokenDAO, Guild 等。不過,暫時還沒有看到與關注 NFT 極好地結合的治理功能。
想像在 Lens 生態發展到一定階段後,Lens 協議自身有一個 DAO,其生態內的每個社交媒體產品也會構建自己的 subDAO,subDAO 有自己獨立的治理規則,充分反應各自的價值觀和社群取向,同時又不與 Lens 的 DAO 規則衝突。這些 DAO 都以公開透明的方式運行。
“治理層——協議層——中間件及應用層” 這三層共同構成了 Lens 的生態。治理層的構建對於社區非常重要,它是引領協議和更上方應用發展動力的來源,它會制定社群價值觀取向下的獎勵和運行規則,決定一開始聚集什麼樣的人,之後朝什麼方向去做拓展和搭建。由於社區不歸任何一個主體所完全擁有,這裡非常需要高質量的對話及新一代的社群構建能力,使個體可以很好地協同在一起,共同為 Lens 生態的健康發展貢獻。
中間件
中間件(Lens API 等) 是 Lens 生態正常運行不可或缺的部分。
作為協議和應用之間的銜接部分,完善的中間件可以提升開發者的開發體驗。
比如,Lens 目前還不能完全稱得上是圖譜,考慮到鏈上的大量信息,搜索和查找是使用協議的痛點之一。生態初期,大部分開發者使用的是 The Graph,隨後出現了 Sepana ( Web3 搜索引擎),Cultivator (可視化社交圖譜),RSS3 等工具,使社交數據處理更為方便。
這裡重點介紹一下 Cultivator,它實質上是一個社交 DAO,除圖譜外,還計劃用去中心化的方式做內容審查。開發者/ 用戶可以選擇開啟其功能,來解決垃圾信息、機器人等問題。它也可以根據社區成員的需求被分叉,以支持特定的審查需求。在去中心化和抗審查的 Web3 社交生態中,如何結合社區的力量構建一個適配的內容審查體系,是維持安全可靠社區氛圍的必經之路。在 Cultivator 等其他內容審查中間件的基礎上,開發者可以專心開發其前端的 UGC 體驗,而不用重複構建自身的內容審查體系。
我們在社交媒體中探討的多樣化的分發算法也是使數據可以被更好地使用的重要一環。這裡有意思的點在於,Web2 產品推薦算法的優化目標通常是整個用戶群體可以達到更高的點擊率。當算法層和應用層區隔開,算法選擇權在用戶手中,即算法和應用產品的商業化目標解耦,則算法的優化目標可能真正調整到以用戶的滿意度為主,甚至通過定制算法以適應局部用戶的偏好。
身份證明和聲譽體係也是中間件的一部分。Lens 目前還沒有完全開放,僅白名單用戶可以獲得 Handle,這裡就涉及到真人確認。目前 Lens 上已經有和 WorldCoin 合作的 Lens Human 以及基於 PoAP 的社交化真人驗證產品 Verify Me! 等,預計真人辨識驗證這塊將持續有新產品出現。聲譽體系則涉及到一套打分規則,可以根據分數自由設計參與門檻或者給用戶發放徽章 (Sismo),也有許多的終端應用場景。
此外,比如我們在工具(應用層)中提及過的用戶隱私問題,也可以在中間件層或者協議層中提出解決方案。具體在哪一層來解決問題是最優的則看開發者的具體判斷。
用去中心化的方式構建一個中間件生態,其難度挑戰更甚於中心化的方式。不過其好處是用戶可以擁有其對內容和社交關係的所有權,同時這些內容的可靠性有一定保證,社區氛圍也是相對友好的。
Social Graph 項目對比
GTM 策略差異
我們以 Lens 和 Farcaster 為例,從 GTM 方式來看不同社交圖譜類產品的構建思路差異。
底層的技術解決方案可能類似或可以重現,但社區氛圍和品牌卻是獨一無二的,以及誰能真正規模化獲取到 C 端用戶。GTM 方式的差異正好可以反映不同團隊對此的解法。
首先是 Lens,它採取的是協議優先的思路,基於協議構建社交圖譜,建立社群。
我們前文提到,其在協議初期就積極通過黑客松和 Grants 的方式與開發者建立聯繫。在其生態中,除了個別產品被官方推薦或者類似 Lenster 這種 Aave 團隊自己做的產品,其他產品均是其生態上自發生長出來的。就像一個真正開放的大花園,還有很多空地,有待挖掘種植。Lens 團隊所做的是不斷地鬆土,施肥,增強土壤的可種植性,對應開發更多易用的 API, module 和中間件,使協議被更多采納。
用戶這一側,其限時開放 Lens Handle 的申請,用戶也可以在 Opensea 平台購買。鑑於 Aave 已經聚集了一大群 Defi 用戶,不確定是否會進行交叉引流。不過已經有團隊在嘗試結合社交和交易領域做產品,這兩類用戶的部分融合是天然有可能的。
鑑於 Lens 團隊在做 Defi 產品時積累了對協議的深刻理解和對構建開發者生態的經驗,這些都是可以復用到另一個領域的。不過社交產品不純粹是功能性產品,其微妙的人性以及傳播部分可能也需要團隊在構建 Lens 生態的過程中趟水體悟。
Farcaster 則採用了更接近 Web2 社交產品冷啟動的方式,即產品優先。
目前要獲取 Farcaster 的體驗資格,還只能通過私信其創始人 Twitter 賬號 (@dwr) 的方式。其預計在達到首個 100 萬用戶之前都會採用邀請制這種方式,目前也在考慮是否把這種邀請權限開放給部分社區內用戶。
通過設立門檻,初期可以聚集起濃度足夠高的類似的人,類似 Twitter 的提純版本,早期用戶能得到更優的發帖互動體驗。而且享有初期資格的通常是有影響力的 KOL,這些用戶本身是高勢能用戶,能夠儘早體驗 Farcaster 也會產生一定的社交優越心理,從而有動力在別的平台談論、傳播。對他們的粉絲而言,他們也會產生社交仰望,想要獲取這樣一個 “稀缺” 的資格。通過限制用戶數量來抬升其社交價值的做法,我們也可以參見知乎早期的邀請制。
另一方面,這種相對有意克制的增長方式(目標是日活 5% 的周增長)也有助於團隊在一個小量級持續地進行產品迭代。團隊認為,基於目前產品/協議的成熟程度,即使因為某個事件帶來了大量新用戶,其也沒法很好地留住他們。只有不斷地增長高質量的用戶,最終才可能通往一個可持續的社交網絡。
到 Farcaster V2 版本上線時,團隊可能會開始考慮更多地賦能開發者。這種先自身構建一個標杆型產品,再從產品為先拓展到協議為先的路徑,邏輯上來看是通的,只是目前還有一些不確定的點,比如:
標杆產品具體的構建速度以及這種類 Twitter 形態的產品是否能持續成長為 Web3 重要的社交產品,在下一個階段吸引到足夠的大眾用戶;
如何構建對開發者的吸引力,開發者開發的產品和先跑出來的 Farcaster(如果成功)如何配合
可以看到,不同協議在其具體策略上存在明顯差異。雖然暫時難以預測,但最後的勝者應當也將是生態的集大成者,即能夠構建一個忠誠的社區,能夠為開發者提供好的開發環境和足夠的用戶,能夠使創作者在平台上進行更好的變現,也能夠使普通用戶獲得更好的互動和社交體驗。
用戶數據差異
Lens 和 Farcaster 都是 Web3 社交類的龍頭項目,將他們的數據進行對比發現, Lens 全方面處於領先地位:
用戶量
從用戶總量對比,Farcaster 上線 29 週,和 Lens 上線時長相當,總用戶量 7821 位,和 Lens16 萬的用戶量差距懸殊。Farcaster 最新月活數 3 千人,Lens 同期月活數為 4 萬人。Facaster 上週新增用戶 99 個,Lens 新增 6200 個用戶。
關注度
從推特關注度來看,Lens 擁有 23 萬粉絲,而 Farcaster 僅有兩萬關注。從各自協議賬戶的粉絲量來看,Lens 上粉絲量最多的官方賬號有 6 萬關注,而 Farcaster 上關注量最高的創始人賬戶僅有 7 千。
Lens 和 Farcaster 推特粉絲數對比
創作數
Farcaster 共計創作內容 36 萬,平均每日創作發帖 1562 次;Lens 日均發帖數為 3880,是 Farcaster 的 2.5 倍。Lens 的創作者比例 55%,而 Farcaster 創作者比例約為 75%。
Farcaster 和 Lens 都採用了比較克制的用戶新增方式,Farcaster 需要得到邀請碼才能參與,Lens 需要白名單地址參與,但是 Lens 在用戶量、關注度方面遙遙領先於 Farcaster 。
生態內產品構成
結合官網及 Farapps 的統計,目前與 Farcaster 相關的產品約在 30-40 個左右,其中大部分為工具和內容類產品,比如用戶查找、內容收藏、數據分析、基於地理位置的活動/好友發現等。產品形態也均處於較簡單的狀態。這裡值得一提的是,Paragraph 新近整合了 Farcaster,可以實現我們前文討論過的社交媒體評論歸整到原作的功能。以及 Yup 這類產品,做 Web3 社交內容的聚合,同時整合了 Lens, Farcaster, NFT Gallery 等平台的內容,可能是階段性的機會,不過其長遠價值點未必明確。
如同上文所說,Farcaster 目前應該沒有發力構建其生態,而是以構建 Farcaster 主產品的體驗為主。在生態內產品的豐富度、數量以及合作生態上,Lens 都暫時領先。
Lens Protocal 未來展望
原生支付體系
目前 Lens 還未發放代幣,也沒有公開明確的發幣預期。
不過創始人在其 2021 年的一條 Twitter 中曾說,由於社交賬戶可以攜帶錢包,代幣化是默認的,不存在專門的社交代幣。另一層面,在 Lens 生態內,如同我們前文討論的,付費行為非常普遍(收藏、關注、交易等)。如何能使生態內的付費體驗比較流暢是個重要的課題。
目前來看,比較有可能的是使用 GHO ( Aave 推出的穩定幣)來作為生態內的貨幣。
曾在 Aave 戰略部工作的 Marc Zeller 曾在採訪中提及,從效率角度而言,希望 GHO 至少能成為 Lens 內的貨幣之一。如果創作者採用 GHO 進行結算,非 Web3 核心用戶也可以用信用卡購買 GHO 來支持他們喜歡的創作者,即用戶無需了解 Defi,GHO 可以成為中間的支付貨幣,從而減少付費摩擦。對於 GHO 來說,這也意味著其有望在 Lens 中找到足夠多的使用場景,從而涉足真實生活(非 Defi 領域)的支付機會,幫助其獲得更多的使用採納。
原生支付體係得以建立後,電商、投資等其他涉及到交易的品類可能會迎來進一步的爆發。屆時,整個 Lens 生態就像一個大型價值網絡,作品、貨幣、商品以及各種各樣的價值載體都將在生態內順暢流通。
從社交圖譜到信用圖譜
基於 Lens 的社交圖譜,我們可以進一步衍生出信用圖譜。
信用圖譜對信用進行量化,可能會給很多垂直行業帶來新的模式可行性。以 Defi 領域為例,高信用價值用戶可以實現享受低抵押貸款,從而提升資產利用效率。信用體係與電商的結合也令人期待。在社交電商、二手電商(比如 PoshMark, 鹹魚等)等電商場景中,買家和賣家的信用評級可能有助於促進交易的達成,提升轉化率(當然借助社交圖譜,也可以做到更好的商品推薦)。此外,信用圖譜還可以延伸應用到保險、招聘等領域。
不過這一切都建立在足夠的社交使用的前提下。後續廣闊的延伸場景也有助於進一步抬升社交協議的價值空間。
增長飛輪的持續構建
對於積累了極多 Aave 社區經驗的 Lens 團隊來說,其深知不可能單獨靠團隊實現 Web3 社交的願景,而是必須依靠社區和生態的力量,大家一起構建成長。
目前,Lens 通過 Grants,黑客松等方式積極吸引開發者加入生態。對於開發者來說,一方面是金錢激勵,另一方面當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生態,網絡的價值不斷提升,其也會更有動力在生態內進行投入。Joel John 在其文章 Grants & Web3 中曾總結過協議採納的飛輪:
Lens 生態尚處於這個飛輪構建的初期,還需要更多好的產品、開發者和用戶互相激發,一起使生態更加繁榮。
參考資料
https://dune.com/sixdegree/lens-protocol-ecosystem-analysis
https://castalytics.farcase.xyz/address/alvesjtiagohttps://farcaster.network/
Lens Mapping
Farcaster Mapping
免責聲明:作為區塊鏈信息平台,本站所發布文章僅代表作者及嘉賓個人觀點,與 Web3Caff 立場無關。文章內的信息僅供參考,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要約,並請您遵守所在國家或地區的相關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