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 的身影時常閃現在加密世界中

作者:白話區塊鏈

出品:白話區塊鏈(ID:hellobtc)

封面: Photo by Jan Weber on Unsplash

在 Binance 與 Paxos 合作發行的穩定幣 BUSD 遭到美國監管大力打擊的一周之後,CEO 趙長鵬(CZ)昨天宣布將放棄 BUSD 作為主要穩定幣。另外為了平息監管施壓,Binance 傳出要繳納罰款來與當局「做個了結」,達成和解、合作。

這次美國監管將手伸向了全球最大的加密平台。在此之前,SEC 也是動作頻頻:

2 月 9 日,加密貨幣市場短時下跌,據稱是因為此前 Kraken 將支付 3000 萬美元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和解,後者指控其加密資產質押產品違反美國證券法規。

2 月 11 日,Coinbase 創始人 Brian Armstrong 發推表示:SEC 據傳希望在美國封禁散戶的加密貨幣質押。他非常不希望看到此場景出現。

不僅如此,伴隨加密世界的發展壯大,SEC 也如影隨形,「SEC 在對未經適當授權提供數字貨幣銷售的公司的訴訟中擁有穩固、近乎完美的記錄,而且沒有很多法律先例來贏得這場戰鬥」,這根監管大棒曾讓不少加密項目方吃盡苦頭。

“監管” 區塊鏈

對和監管打交道而言,Tether 無疑是經驗豐富且 “戰績尚佳” 的 “老前輩” 了。作為 “加密世界最大的一隻灰犀牛之一”,2017 年 Tether 就收到了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的傳票,但其並沒有停止發行新的 USDT  。後續紐約總檢察長辦公室(NYAG)拿出實際的調查結果,稱 Bitfinex 利用 Tether 為自己提供貸款,以掩蓋其 8.5 億美元的財務漏洞,但 USDT 依舊是 “增發、增發、增發”。圖片即便遭遇了 2018 年 10 月 15 日,那次 “空倉也被割” 的信任危機,USDT 也依然憑藉 “大而不能倒” 的姿態活了下來,甚至 2020 年瘋狂增發,進一步與市場深度綁定。

之前就有加密數據網站 CryptoQuant CEO 就表示,如果 SEC 的下一個目標是 Tether,那麼將給當時的牛市帶來嚴重打擊。

彼時市場嚴重依賴 USDT,在當時的背景下,大火的算法穩定幣似乎提供了另一種思路:

類似 USDT 這類抵押錨定模式的穩定幣,終歸還是依賴中心化的發行方(即便第二代穩定幣 DAI  也不得不一定程度地犧牲去中心化,在抵押資產中引入中心化資產以保證穩定性)。

這就注定了其在監管面前的脆弱性,對去中心化屬性的加密市場而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去 “監管” 的穩定幣也慢慢成為剛需。

而算法穩定幣相比於傳統 USDT、USDC、DAI 等不同類型的幾代穩定幣,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其完全拋棄了抵押錨定模式,而只是通過市場供需關係建立貨幣體系,沒有具體的中心化發行方。

也正因如此,算法穩定幣在 “去監管” 角度可能也代表了一種特定的市場需求——在 USDT 佔據的主流市場之外,長尾效應下逐步蠶食空出來的市場份額。

Telegram 的監管拉鋸戰

區塊鏈世界向來缺乏真實的增量用戶,這是公認的痛點和難點,正因如此,坐擁上億活躍用戶的全球最大加密通訊軟件 Telegram 的區塊鏈項目 TON(Telegram Open Network)可謂含著金湯匙出生,一推出就被視為「天王項目」,備受熱捧:

2018 年,Telegram 宣布發行 Token 融資,預售 Token 很快便達 17 億美元(根據銷售條款,當 TON 區塊鏈上線時,投資者方才會獲得自己那部分權益的 Token)。

未曾料想的是,原定 2019 年 10 月正式上線主網的 TON,卻被 SEC 突然「喊停」 ——2019 年 10 月 11 日,SEC 向聯邦法院提交訴狀,稱 Telegram 出售約 29 億數字貨幣違反了 1933 年的《證券法》,要求對 Telegram 發出臨時限制令,禁止他們將 Token 提供、出售、交付或者分發給任何人或者實體。

緊接著紐約法院南區地方法院便向 Telegram 公佈了臨時限制令,使得其 Token 分發並沒有按計劃進行,也正是從此時起,Telegram 開始陷入這場與 SEC 的訴訟風波。

隨後針對 SEC 要求法院拒絕 Telegram 爭取向非美國投資者出售 Token 的請求,Telegram 一直強調該裁決明確限制了美國聯邦法律僅適用於「在國內交易平台上市的證券交易」和「其他證券的國內交易」的權限,因此 SEC 的禁令是沒有根據的。

甚至 Telegram 區塊鏈項目社區基金會一度放出風聲,「或通過「分叉」主網方式繞過 SEC 與美法院」,直到 2020 年 6 月份,這場曠日持久的監管拉鋸戰才以 Telegram 的最終妥協而落下帷幕:

‎Telegram 及其子公司同意支付 1850 萬美元的民事罰款,並向投資者返還約 12.2 億美元,以就該公司違反投資者保護法的指控達成和解。‎

硬剛到底的 Ripple

當然,也有敢於和 SEC 硬剛到底甚至不落下風的存在—— Ripple。

2020 年 12 月 22 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正式發布了針對 Ripple 及其創始人 Bradley Garlinghouse 和 Christian A.Larsen 的起訴書,稱從 2013 年至今 Ripple 公司及其創始人出售 XRP 獲利 13.8 億美元,且沒有登記他們對 XRP 的報價和銷售,也沒有獲得任何註冊豁免,違反了聯邦證券法的註冊規定。

從那時起,SEC 就一直指控 Ripple 出售其 XRP Token 和未註冊證券,然而 Ripple 一直在法庭上堅稱其沒有不當行為。

本來在 21 年 Gary Gensler 確認當選 SEC 主席後,Ripple 一度主動示好,認為可以以更開明的方式解決訴訟爭端,但似乎 SEC 並未退步,Gary Gensler 更是態度較為強硬地稱加密貨幣的眾多領域均可能涉及了證券法,必須接受 SEC 的監管。

所以 Ripple 的態度愈加強硬,2022 上半年 Ripple 首席執行官曾表示如果在 SEC 對該公司提起的訴訟中敗訴,Ripple 可能會完全轉移到美國以外的地方,甚至還稱一旦與 SEC 的訴訟結束,Ripple 將探索首次公開募股(IPO)的可能性。

而 Ripple 也抓住了 SEC 的一個致命弱點:SEC 前金融司司長 Bill Hinman 於 2018 年的演講中解釋了比特幣和以太坊並非證券,這使得 SEC 的陳述前後矛盾。

就在 8 月 15 日,美國地方法官 Netburn 批准了 Ripple 的動議,送達兩份傳票以驗證七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官員的公開言論視頻,並忽略 SEC 關於 Ripple 試圖重新開啟證據發現程序的指控。

這場 SEC 與 Ripple 激烈對決的訴訟大戲,預計也還在持續進行中。

但在 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大棒揮舞之下,也有 Coinbase、 Bitstamp、幣安美國站 ( Binance US ) 等主流交易平台屈從相繼宣布將下架 XRP 交易。

XRP 不是第一個也注定不會是最後一個

其實在諸多數字貨幣項目裡,被 SEC 盯上的,XRP 不是第一個,也注定不會是最後一個。

最為大家熟悉的,無疑就是 2019 年的 EOS 事件,不過同樣是被 SEC 盯上,但與 XRP 最終被多家交易平台陸續下架的糟糕情況不同,EOS 採取了身段極為靈活的處置方式,讓問題在還沒有大規模發酵之前就被平息了。

2019 年 9 月 23 日,SEC 與 Block.one 達成和解,Block.one 同意通過支付 2400 萬美元(罰款額佔其 Token 融資總額的 0.58%)的民事罰款,來解決 SEC 對其進行未經註冊的 Token 融資發行的指控,同時授予了其對未來業務的重要豁免權。

這不僅意味著 Block.one ,及 EOS 在合規化的路上,畫上了圓滿的句號,高懸的政策 “達摩克里斯之劍” 也暫時得以解除,更從另一個角度為一眾陷入類似指控困境的項目提供了思路——態度積極,認罰過關

Tezos  對此做了另一次確認,2020 年 3 月 23 日,Tezos 宣布其在長達兩年的法庭之戰後,選擇以 2000 萬美元解決面臨的訴訟問題。

作為史上第一個、也是 EOS 之前規模最大的一次公開 Token 融資項目,Tezos 在 2017 年秋季通過了轟動一時的,首次 Token 融資發行,實現了 2.32 億美元的收入。

“ SEC 明年(2020 年)會非常缺錢”,EOS、Tezos 的 “花錢買平安” 似乎也應證了 SEC 的執法思路——項目方的歷史融資等行為,存在法律上的監管把柄,基本上市場都有共識。只要出手多可以一擊必中,同時一旦選擇出手,也必是可以重罰的知名(有錢)項目。所以 “創始人賣 Token 成首富” 的 Ripple,似乎被盯上的邏輯也就說得通了。從這個角度講,目前市場上同時滿足 “有問題+有錢” 的項目,似乎也並不太多,誰會成為 SEC 的下一個狩獵對象?

EOS 和 Tezos 的「罰款突圍」

但監管的「達摩克里斯之劍」卻並非無解,在 SEC 的監管大棒之下,也是有項目能通過「折中」方式最終安穩逃過一劫的。

2019 年 9 月 23 日,SEC 與 Block.one 達成和解,Block.one 同意通過支付 2400 萬美元(罰款額佔其 Token 融資總額的 0.58%)的民事罰款來解決 SEC 對其進行未經註冊的 Token 融資發行的指控,同時授予了其對未來業務的重要豁免權。

這不僅意味著 block.one 及 EOS 高懸的政策「達摩克里斯之劍」也暫時得以解除,更從另一個角度為一眾陷入類似指控困境的項目提供了思路。

而當年 3 月 23 日,另一個項目方 Tezos 也在長達兩年的法庭之戰後,選擇以 2000 萬美元解決面臨的訴訟問題。

作為史上第一個、也是 EOS 之前規模最大的一次公開 Token 融資項目,Tezos 在 2017 年秋季通過了轟動一時的首次 Token 融資發行,實現了 2.32 億美元的收入,也由此進入了 SEC 的視野,陷入了類似 Telegram 的監管拉鋸戰。

然而可能並非所有的 Token 融資項目都能夠像 EOS 和 Tezos 一般用錢解決問題,畢竟 Block.one 和 EOS 舉重若輕的 2400 萬美元,甚至都高過絕大多數項目總共的 Token 融資額。

SEC 大棒揮舞之下,2023 年還會有多少的項目方被盯上?不論多少,但也注定會有不少 “周瑜打黃蓋” 的戲碼重複上演。

小結

就目前來看,美國和歐洲這樣的監管主體都在逐步收緊對穩定幣和 DeFi 的監管力度,而美國在加密監管領域的發揮著主要影響力,目方正在被動或主動地配合探尋創新與合規平衡的邊界。

與此同時,以往「Token 是否是證券」的爭論的答案也似乎逐步呼之欲出——美國參議院農業委員會領導人 Debbie Stabenow 等人去年計劃提出新的加密監管法案,將比特幣、以太坊等加密貨幣現貨置於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的監管之下。

這既意味著像比特幣這樣的加密貨幣的的商品屬性在監管那裡逐步得到強化確認,也等於在 SEC 之外,CFTC 等其他機構後續也會逐步扮演起監管主體的角色(當然,此前 CFTC 也曾對所謂違反衍生資產法的加密貨幣公司也採取過行動,例如 BitMEX、Tether 和 Bitfinex 等)。

總的來看,新事物誕生與發展的早期,野蠻生長難以避免,但隨之的合規問題就會愈發凸顯並成為至關緊要的生命線。

無論 DeFi 與 CeFi 是否做好了準備,對加密世界而言,這一天最終都會如期而至。

互動有禮 (贈書)

區塊鏈技術的出現,最先收到衝擊或者說最先應用的就是金融。金融是區塊鏈應用場景中探索最多的領域,在供應鏈金融、貿易融資、跨境金融、資金監管、商業銀行業務等細分金融場景都有具體的落地場景。

今天白話區塊鏈給大家帶來 《區塊鏈金融:技術變革重塑金融未來》這本書匯總了作者及中國區塊鏈與產業金融研究院的研究成果,對區塊鏈金融進行了解讀和剖析,並給予了專業性的指導,是一本對區塊鏈金融從業者、擬從業者、投資者、研究者、教學者以及消費者都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有獎活動一:

關於 “監管” 區塊鏈,你有什麼想說的?

文末留言互動,我們將選出 3 位優秀留言讀者各贈一本優秀行業叢書 《區塊鏈金融:技術變革重塑金融未來》

*活動即日起開始,截止時間 2 月 22 日 0 時 0 分,結束後 3 個工作日公佈中獎公告,本活動最終解釋權歸白話區塊鏈所有。

  有 有獎活動一:獎活動一:

  有獎活動二:

社區讀者朋友們還可以根據下方提示,前往參與第二個贈書活動。

免責聲明:作為區塊鏈信息平台,本站所發布文章僅代表作者及嘉賓個人觀點,與 Web3Caff 立場無關。文章內的信息僅供參考,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要約,並請您遵守所在國家或地區的相關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