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社會屬性動物,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
作者:wenser2010
封面: Photo by Pawel Czerwinski on Unsplash
Welcome to wenser ’s special column in web3. 歡迎來到 Wenser 的 Web3 專欄。
好久不見,朋友們,過去一段時間在安心(靜)build 一些事情,所以輸出難免落下不少,不過偶爾還是在 Twitter 那邊閒聊兩句,歡迎關注—— @wenser2010
~
話不多說,今天想和大家聊的話題是—— Web3 何以成為可能?(how can we make it by Web3?)
TL, DR(太長不看版本):
1,Web3 的現狀——Web2 VS Web3 的囚徒困境決定了,Web3 現階段注定只是 “少數人遊戲”。
2,Web3 的野望——引導 100 Million、1 Billion、10 Billion 等不同量級的人數進入 Web3 投資、社交、工作、遊戲與生活。
3,Web3 的未來——硬件設備、軟件應用、中介服務,與 Web2 以戰養戰,與 AI 並肩作戰,與 Metaverse 以戰求和。
如果覺得這個簡略版說的太空、太泛,理解起來還稍有難度,那我們接著往下看。
一、Web3 現狀:囚徒困境下的進退兩難
老話說得好:欲戴王冠,必承其重。Web3 這個敘事如果真的想要成長為 “文明級別的創新”,那麼至少需要滿足以下幾條前提:
1)新技術的大規模採用;2)生產效率的極大提升;
3)生產關係的大範圍轉換;4)思想力量的極大解放。
而現在,在比特幣出現的第 14 個年頭的 2023 年, 綜合 Crypto 領域及多重子領域的力量, 被很多人吹噓為 “人類文明的必然進程之一” 的 Web3 也只是滿足了第一個條件——換言之,儘管 Web3 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奉為圭臬,但現在只有區塊鏈技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大規模採用,而生產效率、生產關係、思想力量方面的改變,我個人認為,說從 0 到 1 都很勉強,為什麼?
因為目前一超 N 弱的公鏈生態決定了生產效率短期無法得到極大提升;買賣雙方、多空雙方、礦工大戶、投資投機、消費使用等多重關係也並未如同曾經的資本家與勞動力、科技巨頭與數據人礦的關係嬗變,而得到新的轉換與發展;至於思想力量,在無數人進入這一領域只為淘金、只想暴富、只要出 U,甚至連比特幣白皮書、以太坊白皮書這種不僅是技術文檔,更是社會思想結晶的內容都不屑一顧的當下,就更別提什麼解放乃至極大解放了。
而在 ICO 熱潮、defi summer、元宇宙風口、NFT 狂飆、DAO 組織猛增、socialfi 宛如一片死域過後,不遑多言, Web3 確然進入了一個死胡同、惡循環般的 “囚徒困境”——因為沒有那麼多人,所以 Web3 的很多項目、應用仍然停留在 “存量內捲、零和博弈” 的賭徒狀態,只能來回收割場內已有的多茬 “韭菜”;而這樣的賭徒+鐮刀心態,自然也就造成了急功近利、黑暗森林的外部環境,安全事件頻發(無論是機構、項目還是個人)、rug pull&soft rug 動輒捲款潛逃而逍遙法外、熱點新聞成注意力收割機器而一波流、過度槓桿挪用資金最終暴雷,這樣的事情每年每月每天每時每刻都在發生,區別只在於涉及金額、波及範圍與地理位置。
這樣的後果,自然是再次加深 “信息隔膜” 的最佳催化劑——項目方想做出好的協議、產品、項目,奈何行業周期循環一波比一波風起雲湧;投資者(持幣人/holder/各類資本)無力篩選並找到一直靠譜的團隊、項目和社區,只能坐以待斃,任人宰割,承擔有形無形信息差的高值風險,而雙方,則共同陷入了 “到底要不要先坦白?” 的囚徒困境。
在這樣巨大的不確定性力量的壓迫下,儘管 “萬幣齊發”,但能夠進入所謂 “主流” 視線並被真正價值發現的 “主流幣” 反而寥寥無幾,人人都只能主動擁抱或者被動接受 “高風險、高低迴報不等” 的無數 “山寨幣”,賺了誇耀自己眼光好,選中了 “神盤、神礦、神項目”,虧了只能 “自認倒霉遇上了爛攤子”,歸因於自己的運氣好壞,殊不知,並不是單純是自己運氣好壞的問題,更多是 “結構性問題”。
當然,這樣說,也有人會說 “偏見中蘊藏機會”、“利用不確定性才能暴富”、“本來就是少數人收割多數人”,這樣說當然也沒錯,個人機會個人把握,只不過,就不在我們今天的討論範圍內了。
在一個領域發展十數年之後,大家已經習慣了參與者如同潮水般一波後浪換前浪,轉回頭才發現——原來還需要從頭重新聚焦於 “錢包和賬戶” 這一道門檻才能破局、才能吸引更多人、才能讓更多人參與其中,如果這不是一個 “少數人的遊戲”,你覺得可能嗎?
二、Web3 的野望
好的,如果你能看到這裡,說明你還是對 Web3 的未來抱有一定期待的,而它的發展,按照歷史事物的規律,自然也會遵循創新擴散的駝峰曲線,同時也必然需要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其中。
那麼問題來了:如何引導更多人進入 Web3 呢?
如果說引導 1 個人、10 個人、100 個人、1000 個人甚至 10000 個人,只需要付出相對較低的成本(社交關係、資金空投、造富神話等)就可以完成,那麼,如果想要引導 1 億人、10 億人乃至 100 億等不同量級的人數進入 Web3 ,無疑是一個複雜且系統的工程。
要知道,儘管 “最強公鏈生態” 以太坊地址數已突破 9400 萬,但以太坊真實的 “用戶” 人數無疑是遠遠少於這個數字的。(據歐科雲鏈 OKLink 多鏈瀏覽器數據顯示,截至 2023 年 2 月 7 日,以太坊鏈上非零地址數量已突破 9400 萬,達 94,014,612 個,創歷史新高。)畢竟,多創建一個或者 N 個地址不僅是分分鐘的事,而且也是 Crypto 領域的必備技能之一。
所以,如果 Web3 是一家全球跨國企業集團的話,想讓自己的 “市佔率” 持續突破新高,那麼,戰略方面的佈局,就應該——既要 “單點突圍”,又要 “全面開花”。而想要做到這些,那麼, Web3 “集團” 涉足的領域就不能只在有限的賽道,而是要如同一座森林一般,蔓延至四面八方。
以下仅代表个人观点,可能全错,也可能全对,一切留待时间验证,欢迎友好交流。
投資
有人說,Fi 屬性(金融屬性)就是 Web3 最落地、最通用、最吸引人的屬性,而根植於 Crypto 而生長出來的 Web3 自然也不能免俗,但如今的 Web3 投資更像是一個刀尖舔血的鬥獸場,而非一個單純認知博弈的歌舞台。
所以,如果想帶動更多人以投資的渠道加入到 Web3 探索者、建設者、參與者的行列當中,無疑是具有相當大的難度大。
所以,我個人認為,投資方面的改變或許需要從以下開始:
1,個人門檻方面:設立低息保值類基金型產品——降低入場門檻的同時,搭建較為穩定的 “引渡橋樑”,這個任務的最佳實踐者,非交易所莫屬。
2,中心力量方面:尋求威權政府的小範圍有限監管——建立類似於經濟特區、試點領域的 “有限監管地帶”,適度對接 Web3 領域內的標杆型主體(平台、項目、DAO 組織、社區、公司等等),用更為漸進、緩慢的方式尋求去中心化機制與中心化組織的平衡。
3,運作主體方面:規範行業發展模式與信息披露——信息的不透明歷來是 Web3 及 Crypto 行業為人所詬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從這兩方面入手,能夠增強商業主體和運作情況的相對透明化。
社交
人是社會屬性動物,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
作為一出生便進入到首屬群體的網絡中的生物,人類對於社交的需求是刻入基因之中的,唯有如此,人類才能夠通過社會化人格進入到整個社會體系之中,進行生存資源的獲取和生活資料的交換。
在 Web2 時代,無數社交巨頭因為掌握所謂的 “流量入口”,即社交源頭而稱霸互聯網,社交關係網絡帶來的不僅僅是基礎的 “流量”,還有基於各類人群畫像、社交關係、交互行為帶來的增值商業價值和數據信息網絡, Web3 社交區別於 Web2 社交的主要方面,在我看來,應該是以下幾點:
**1,全球實時流動性與價值可組合性。**區別於 Web2 社交的強興趣驅動和生理需求驅動, Web3 社交由於 Crypto 網絡的全球動態實時變化屬性和多種價值的模塊化組合而具備更強的全球流動性與價值可組合性。簡而言之,就是 Web3 社交也有興趣驅動的屬性,但在加入 token 這一變量之後,因而具備了更為靈活的資本轉化可能。很多估值可觀的 DAO 和各類項目,其實都是起源於 Web3 社交網絡(比如,Seedclub、FWB 等)。起於興趣和共識,興於價值和對地域的超越。
2,過程激勵性和結果可變化性。不同於 Web2 社交中平台、公司對用戶數據和信息的單方面壟斷和對用戶(賬號)的生殺予奪,以及注意力的 “二次售賣” 經濟模式下用戶天然的劣勢地位,Web3 社交中用戶的使用行為在一個產品的產生、發展的過程中便能夠且應該得到激勵,無論是表面的積分數值的變化,亦或者是 token 的直接經濟回報。不僅如此, Web3 社交中通過 NFT 這一兼具鑰匙、名片、容器的 “中介存在”,還可以做到 “結果可變化性”——就像是最近的 Lens 協議可能產生的結果一樣,在 $lens 登上美國知名交易所 Coinbase 的價格看板後,不少人猜測其將如同去年 $OP 登陸後半個月即宣布發幣一樣。而目前 Opensea 上 Lens Protocol Profiles 的地板價也已來到了 100U,而且目前流動性仍然不錯(7 天內成交 1500+,一小時內成交 15+)。
**3,虛擬資產與現實交互的雙重轉換性。**人為何社交?除了基於情感層面的原因,更多還是一種社會契約的建立進而達成社會資源的交換,區塊鏈技術和 Web3 社交有望實現虛擬資產(加密貨幣)與現實交互(真實行為)的雙重轉換,以往的社交關係在進入鏈上世界和元宇宙空間之後,有可能升級為具備資產屬性的具象化流通貨幣。通俗來說,Interact to earn(互動即賺)。關注、點贊、評論——認識、握手、交換意見,線上行為和線下動作互為表裡,現實交互自然就可以轉換為虛擬資產。
另外,強調一點,現有的 socialfi 產品之所以瓶頸頗多的原因之一,可能是由於 “社交行為的純粹性偏好”,相對來說,很少有人願意他人與自己社交的目的是單純為了 “ Fi ”,因為這樣就使得 “自己” 自動降格為了 “商品” 一樣的客體,哪怕這種行為帶來的經濟回報是雙向的。因此,無論是基於這一心理的存在,還是人類時間、精力、心理承受力等多方面的限制,我個人認為,以後的 Web3 社交不僅不應該片面追求 “廣度”(如人數多少、範圍多大、數據多高),反而應該會更加 “獎勵” 深度社交(不論是相處時間、互動頻次,還是情感深度、理解程度等)。
最後,目前我比較期待的協議和應用方向包括:顏值經濟、創作者經濟、歷史收藏經濟等等,希望未來有更多出色的產品可供體驗。
工作
提到工作,可能很多人和我一樣,想到的都是 WorkFi= work to earn.
但工作定義的範圍,不僅僅局限於 “進入公司或組織進行週期性回報的體力或腦力勞動”。或者說, Web3 的工作定義,我個人認為更接近於 “勞動” 的概念範疇——因為很多東西都沒辦法簡單純粹地概括為 “體力勞動” 還是 “腦力勞動”。
不說太多複雜的概念,“情感勞動” 和 “數字勞動” 就是 Web3 工作領域內客觀存在且值得探索的方向。以去年大火過一段時間的 Gamefi 遊戲 StepN 為例,Move2Earn 的行為,本質上就是一種 “數字勞動”;而這個行業中的無數 influencer、KOL 與被影響者、關注者、粉絲們之間的關係,本質上也是一種極為特殊的 “情感勞動”。
而勞動,理應獲得相匹配、相對應的直接或間接的經濟回報。組織與個體之間共享的利益關係,應該是 Web3 工作方面能夠引導更多人進入的前提和基礎。
所以, Web3 工作,或者說, Web3 勞動方面對於引導更多人加入的方式方法和方向可能是以下幾種職業:
**1,廣泛意義上的測試員。**無論是哪一個領域、哪一個賽道亦或者哪一類項目,都需要各式各樣的 “測試員”——測試運行環境、測試產品體驗、測試經濟模型、測試活動週期等等,目前這一類角色的扮演者多數為所謂的 “擼毛黨” 或 “刷交互、搏空投大軍”,而隨著 Web3 的逐漸發展,子領域細分下的產業分化,自然需要更多、更專業、更職業的角色。或許在不遠的將來,我們將進入一個 “全民抓 bug” 的時代。
**2,特殊情境中的展演者。**就像是科幻劇集《黑鏡》中那部反抗勞動枷鎖後反而被枷鎖所同化的 “自殺表演者” 一樣, Web3 的情境展演也會是一大獨特的 “工種”——無論是元宇宙冒險,亦或者 Gamefi 第一視角參與,又或者驚險刺激的 “合約輪盤賭”?展演行為帶來的不同體驗,將成為無數 “觀眾” 的 “消費目的”。甚至,會出現一個又一個的《楚門的世界》,也猶未可知。
**3,信息網絡裡的架構師。**正如很多地方存在的 “情報販子”、“信息節點”, Web3 對於信息網絡的需求是一直存在的,通俗地說,每個人、每個項目、每個主體都需要溝通、合作、競爭等方面的互動,而構建 Web3 信息網絡中的各類大小節點,也將是一個剛性需求——小到獵頭招聘,大到戰略合作。
遊戲
談到 Web3 遊戲,可能多數人想到的還是 Gamefi 類型的遊戲,但我認為, Web3 遊戲很明顯不僅僅是 game + fi 的簡單組合體,或者說, 廣義上的 Web3 遊戲其實包含範圍遠遠不止於 Gamefi 這一概念。
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认为 “游戏是内在目的并因而自由的生命活动”,他在《判断力批判》一书里写到:“劳动是被迫的活动,而游戏则是与劳动相对立的自由活动。” 精神分析学创始人弗洛伊德(奥地利,1856-1939)则认为游戏是 “人借助想象来满足自身愿望的虚拟活动”,游戏的对立面不是真正的工作,而是现实。
约翰·赫伊津哈和弗里德里·西格奥尔格·荣格尔在《游戏的人》和《玩游戏》这两本书中对 “游戏” 下的定义是:“没有明确意图、纯粹以娱乐为目的的所有活动。” 这一定义以目的(效用)为出发点,以此看来,任何能为人们带来快乐且人们能够主动参与的活动都属于游戏的范畴,如跳舞、弹钢琴、堆雪人、玩玩具等。
德国人沃尔夫冈·克莱默提出,规则游戏可以归纳为:一种由道具和规则构建而成、由人主动参与、有明确目标、在进行过程中包含竞争且富于变化的以娱乐为目的的活动,它与现实世界相互联系而又相互独立,能够体现人们之间的共同经验,能够体现平等与自由的精神。
——以上内容引用自《游戏改变世界》
例如,DAO 組織的建立、發展、擴張、衰落與死亡,是不是也可以被稱之為 “ Web3 遊戲” 呢?畢竟,涉及到治理、生產、體驗、秩序的活動,也有正反饋和自願選擇,並且可以產生成就感、愉悅感或者勝任感,甚至實現具體的目標,也符合部分學者對於遊戲的定義。
所以,從無限遊戲的角度而言, Web3 就是一場創造規則、界定邊界並且打破邊界、與秩序共舞的無限遊戲,甚至算得上是一場大型的社會實驗。所以,吸引更多人進入 Web3 的遊戲方面的演變,可能是從以下方面開始的:
**1,遊戲領域的擴展。**如對遊戲定義和範圍的認知層面對擴展,購買 NFT、購入加密貨幣、加入某些 DAO、使用某些區塊鏈產品等,都可以視作 Web3 遊戲的一部分,而隨著 Web3 生態的越發豐富,“Web3 遊戲” 的種類自然而然也將增多,甚至,DAO 組織、NFT 項目也將進入 “遊戲形態”,可以升級獲得另類形式的正反饋,乃至進入 “DAO 戰”、“NFT 副本” 的 Web3 “網友時代”。
**2,遊戲製作的增加。**很多人認為, Web3 遊戲玩家數量過少,因而不足以支撐現有的遊戲體系的運轉,甚至有不少人用 “遊戲製作開發人員比遊戲玩家都多” 來諷刺一些日活幾乎為 0 的 Gamefi 遊戲項目,但另外一個值得期待的方向是,如同 Roblox、Unity 等遊戲編輯器的 Web3 化,即人們將 “製作遊戲” 作為遊戲的一種,故弄玄虛一點地說,可以視作 “元遊戲設計”,以此獲取 $GAME 代幣的獎勵(如同遊戲設計比賽、遊戲黑客鬆一樣),這樣確實可能導致遊戲製作的增加,但同時遊戲內容供給側的增加,也將不同程度地帶動遊戲內容消費側的增長,進而引導更多人通過 “製作遊戲” 以及對應的 “ N 多遊戲” 進入 Web3 空間。遊戲製作開發人數大於遊戲玩家並不是問題,問題在於,對應的雙方角色及內容是否能夠繼續增長,並且積蓄力量為某一天的指數級增長而添磚加瓦。
**3,遊戲 token 積分化。**相信這一點是很多 Web3 遊戲人現在以及將來必須探索的方向之一,也是 NFT 項目在推進的方向之一。很久以前我曾經說過,很多人標榜的 “ Web3 遊戲/ Gamefi 遊戲最大的優點就是你能夠掌控你自己的資產、自己的數據”,但現實是, Axie infinity 這款全球知名的 Gamefi 遊戲中的 NFT 和遊戲數據其實並不屬於將自己大把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其中的玩家們,這些 NFT 和數據也並不能讓他們隨時隨地置換成法幣(別忘了 NFT 的流動性難題),甚至是其他 Gamefi 遊戲的道具 NFT 或其他資產,離開 Axie infinity 這個遊戲平台,這些資產的價值可以說是幾乎歸零,“資產歸用戶、數據歸用戶” 又從何說起呢?而究其根本,無法做到這一點的原因之一就在於, Axie infinity 的生態無法與其他 Gamefi 遊戲生態相結合(比如 StepN),這既是因為彼此的遊戲形態、經濟生態的差異性,同時也是因為底層協議、道具 NFT 的無法轉化性。
打個現實中的比喻,如果我在星巴克會員卡里存的錢沒辦法隨時取出來再到瑞幸去買咖啡,那怎麼能說這筆錢和我已經買到的咖啡是我自己的錢和東西呢?(當然,現實中的情況更加複雜)而遊戲 token 化有望在 Solv Protocol 團隊打造的 EIP-3525「半同質化(勻質化)」之後,成為解決這一尷尬問題的方案之一。
簡單來說,只要你玩的是某一個生態/平台/公司/組織所屬的某款(成熟型)Web3 遊戲,就可以將游戲獲得的 token 或 NFT 兌換為其他遊戲不同兌換比例的道具或 NFT,或者是現實世界中某個商店的積分,用於消費或者購買某些實體物品(前期可以是遊戲周邊、角色手辦、人物盲盒等等,後續逐漸擴大品類和範圍以及不同價位的商品)。
當然,這同樣依賴這個生態系統的 “正外部性” 和 “反脆弱性” 是否足夠強大,其中的 token 和積分的兌換、流通、消費速度是否足夠健康,以及,最主要的是,這個生態是否有人或組織主動去建構。
生活
可能很多人會奇怪:前面提到的不同方面,都是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很多人的生活都是由投資、社交、工作、遊戲組成的,為什麼還要把生活單獨拎出來說一遍呢?
因為,如果想要讓更多的人認識到進入 Web3 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只有上面這些部分,是完全不夠的,而且,此生活非彼生活——這裡提到的生活方面,更多地是指一個人生活當中必備的 “元素”——如身份、衣食住行以及生存需求滿足之後的發展需求、享受需求乃至自我實現等方面,很難對其進行明確的領域劃分,所以放到最後來說。
1,DID 層面:生活當中,每個人都有不同的 “身份” 以及對應的 “角色”,比如社會關係中的身份、集體組織中的身份、職業工種中的身份,而區別於這些身份以外,能夠更好地進行價值量化和個人主權行使的身份系統,自然就是 Web3 當中的 DID(Decentralized Identity 去中心化身份),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一個跨鏈、全面、低成本、足夠有辨識度、可以作為數據存儲容器、可以沉澱社交關係以及更多內容的 DID,而且這個 DID 集成度要夠廣,尤其是與 Web2 的應用,例如社交媒體、短視頻平台、電商平台等等,在這方面,我個人比較看好基於 POW 邏輯的 Nervos 公鏈而搭建起來的.bit DID 身份系統(據說這一項目背後有中國互聯網巨頭騰訊的身影),試想一下:未來每個人的微信號(wxid)即你的 DID,可以登陸多個應用,而實現這一功能的角色,正是.bit 這個擁有 Sub-DID 子賬號系統的 real DID, 當然,前提是 DID 能夠真正扮演前面提到的多重角色,並且滿足中心組織的身份管理要求(you know what I mean)。這一點的實現,也有利於個人身份信息的保護和相關資產的多重安全保障。
2,衣食住行層面:日常生活中的基礎構成,莫過於衣食住行四件事情,而如果要提高人們在這方面對於 Web3 的捲入度,那麼就要從這些方面對需求予以滿足,而這一切的前提,則在於加密貨幣支付的合法化和合規化,這一方面需要中心機構的逐步推進,另外一方面也得益於交易所、錢包應用以及更多品牌商家的加入。而且,更重要的是,品牌進入 Web3 領域並非是單純的 PR 營銷和撈金圈錢,而是真正想要融入這個生態,搶占先機地佔領某個生態位置,並且拓展自己的品牌場景——讓更多的人在更多地方看到、用到、記住這個品牌。可惜的是,目前為止,我們並沒有看到特別好的品牌案例,即使強如星巴克、蒂芙尼、阿迪達斯乃至收購 RTFKT 的耐克,都沒有找到更大的品牌應用場景。
3,自我實現層面。相比較於其他行業, Web3 相對於並不是那麼看重 “資歷、經驗、背景、財富、籍貫、膚色、人種” 等等(當然,也存在某些圈子、偏好,乃至 “狗眼看人低” 的現象——他們的共同說辭是:” 不是 holder 沒有發言權、沒有評論權,我沒看到的行為都是沒有下注,是各個社區的混子”),因而對於每個人都有機會在這裡找到自己 “實現自我價值和理想” 的可能——正如同新媒體對於傳統行業的改變一樣(很多曾經傳統行業的人借助新媒體實現了個人的第二增長曲線甚至精神和物質的雙重自我實現),崇尚 “自由、平等、創新、去中心化” 等精神的 Web3 對於當今很多人來說也是這樣一個領地——在這裡,你可以是一個埋頭創作的藝術家、可以是一個專心珍藏的收藏者、可以是一個潛心創作的寫作者、可以是一個安心投研的研究員、可以是一個開心編程的程序員…只要你想,這裡有足夠的空間容納你滿溢出來的想像力和執行力。
最後,想和大家分享一個公式。傳播學之父施拉姆受到學者喬治·K·齊普夫 “最省力原理” 的影響,提出了一個選擇的 “或然率公式”: 報償的保證/費力的程度=選擇或然率(換言之,選擇力與費力程度成反比,與可信度成正比。
這一公式的適用範圍原本只是作為媒介選擇的標準,即如果一種媒介能夠給受眾以更多的需求滿足(即報償保證),且使用成本更低、花費精力更少(即費力程度),那麼這種媒介更容易被選擇。
而具體到 Web3 領域,我個人認為也可以根據這一公式提出 Web3 或然率公式= 回報的豐厚程度/付出的成本,即如果一個 Web3 項目/應用/平台能夠滿足使用者的必要需求/重要需求,能夠給予其豐厚回報,且使用者付出的成本越低,那麼這一事物更有可能被接受、被使用。
如有必要,即喚 Web3.
三、Web3 的未來
隨著最近由 Chatgpt 掀起的新一輪熱潮逐漸席捲全球, AIGC 成為當下最炙手可熱的領域賽道與內容品類,人們狂熱的表現宛如數百萬年前第一次看到天雷引燃的林火時展露出的愚昧中的渴望,不少投資人、互聯網從業者、內容創作者、科研工作者即將或已經準備將 AIGC 奉為最新的 “神壇宗教”,和一年前對於 Web3 的趨之若鶩如出一轍。
風口轉換,猶如太陽東昇西落一般正常,但相比較於如今服務於商業營銷目的、對 AI 造成影響持極端態度的無數盲目且過度的炒作, Web3 的未來,或許是一個更加值得思考的問題。
以下内容纯属个人臆测与期待,与任何机构或个人无关,欢迎友好交流。
硬件設備
Web3 的未來,硬件設備的更新迭代,乃至指數級進化,必不可少。
目前看來,XR(AR/VR/MR)是 Web3 必不可少的組件之一,元宇宙空間的建設、發展、擴張乃至永無盡頭的邊界拓展,甚至穿梭過去未來的數據復現與推演,都有賴於更為強大的算力設備和配套的硬件設備(當然還有必不可少的極速網絡)。
目前來看,這方面主要有 3 個科技巨頭有對應佈局:Meta(前身為 Facebook);字節跳動(Bytedance);蘋果(Apple)。而在 Web3 的未來,不排除一些小公司也存在彎道超車的可能。
而具體到 Web3 的應用,則存在以下可能:
1,支付工具——無論是智能手錶抑或者智能眼鏡,甚至虹膜識別、基因匹配等方面,Web3 支付工具的智能化、輕量化甚至無感化都是一大趨勢;
2,存儲工具——數據存儲歷來都是互聯網的基地組成部分,而數據存儲安全與擴容更是無數人的剛需所在, 無論是組織還是個人,能夠多快好省地進行數據存儲,都是 Web3 硬件設備可以持續努力的方向;
3,交互工具——元宇宙作為 Web3 必備的組成部分,交互工具的產生和優化也屬於必要部分,例如全息手套、操控手柄、數字皮膚以及五感頭盔等等。
我個人始終對開放式意識電流鏈接存儲元宇宙(簡單理解為《上載新生》裡的赫塔菲世界和《萬神殿》中的 Uploaded Intelligence)抱有高度的期待,且並不認為元宇宙的實現和發展會限制人類邁向星辰大海的腳步——如同《三體》中曲率驅動引擎和地球宇宙坐標隱藏是可以同時達成的,元宇宙不僅僅可以造就數字神國,而且可以助推宇宙學和物理學的進化推演。
軟件應用
對於 Web3 未來中的軟件應用而言,我個人(非常主觀地)認為 “可擴展性” 將是重要元素之一——簡單理解為,未來的 Web3 應用將不再進行單獨的類型界定(如 exe、apk 等格式),反而會如同現在的壓縮包(如 zip、rar 等格式)一樣,可以任意擴展為適配各類硬件的軟件工具包。
這不僅僅是因為未來硬件設備的發展進化,更是因為可擴展性應用可以滿足各類人群的多樣化需求——一個軟件應用可以是純粹娛樂的內容觀賞平台,也可以是進入其中身臨其境的花園舞台,更可以是一個變化萬千、虛虛實實的數字空間。
想像一下,你可以觀看別人在 GTA-6 中熱血江湖,也可以進入其中體驗第一視角的暢快刺激,甚至可以再在其中製作一些現實物理世界可以存在的事物和工具,體驗想像力成為現實的感覺,並且你可以通過自己錄製輸出的視頻、音頻等內容賺取代幣回報,甚至效仿遊戲開發商出售自己製作的 DLC(Downloadable content, 即可下載內容,可以簡單粗暴地將其理解為局域網副本)。
大型遊戲即為開放世界,而各類游戲、各種遊戲當中的世界,都將作為無數” 數字元宇宙 “的其中之一,供人們身處其中,如同《失控玩家》(Free Guy)一樣遊戲人間。
除此以外, Web3 未來的軟件應用的分類界限可能也更為模糊,甚至 “應用嵌套” 會是常態——即基於他人的大型應用構建一個自己的中型應用、小型應用甚至超小型應用,比如為一款遊戲製作一個 “一鍵房屋” 的應用,在元宇宙空間將這個類似魔方的應用往空地上一扔即可實現。
以及,最重要的事情是, 未來的 Web3 應用不再是一個又一個的信息孤島,用戶(我個人更喜歡參與者或者建設者的叫法)的數據與信息將真正由自我決定,所有內容就如同一個 U 盤一樣,隨用隨插,即走即拔;同時多數應用都是開源軟件,如果用戶開放限時、限定權限,能夠對用戶的整體需求和更為全面的行為軌跡予以記錄和分析,進而更好幫助用戶,滿足用戶線上線下、現實虛擬的多重需求。
中介服務
未來的 Web3 還有重要的一環,就是除了硬件設備與軟件應用以外的中介服務。
儘管 Web3 世界很多人信奉 “ Code is Law” 的原則,還有很多人將 Web3 的重要特徵之一定義為 “去中間人經濟”,但我個人仍然認為 Web3 的未來仍然難逃中介服務的客觀存在。
簡單來說,中介服務是為了更好地連接軟件和硬件的,一方面是提高個體和組織的行為效率,另外一方面則是為了增強軟件與硬件之間構成的 “飛輪效應”,更好地迭代優化軟硬件。
而這方面,或許可以通過以下 3 點逐步實現——
1)與 AI 並肩作戰
目前來看, AI 是能夠極大地解放人類生產力和思想的存在,因而 Web3 力量與 AI 並肩作戰必不可少,而 AI 對於 Web3 的去中心化、平等、自由、創新、包容等精神也遠比人類能夠做到的程度執行地更為透徹。
AI + Web3 = 算力+內容+智能化+可組合性+過程激勵機制,隨著 AI 對於語言模型的推演和學習,其服務內容也將拓寬至無窮大。
2)與 Web2 以戰養戰
儘管現在 Web3(在國內)尚未進入主流視線並引起大規模轟動效應(甚至不如 Chatgpt 最近的大火熱度),但 Web3 作為下一代互聯網基礎設施,勢必會對如今看似穩如磐石的 Web2 體系進行不可逆的更替和超越。
因此,對待 Web2 的態度要 “以戰養戰”——一方面是填補 Web2 領域的空白,如即時轉賬、溯源票務等等;另外一方面,又要對 Web2 的著名品牌、影響力者進行降維打擊。一邊攻城略地,加緊步伐取代 Web2 發揮越發重要的影響力和更大的影響範圍;另外一方面,也要保持輿論的上風,為 Web3 的發展爭取更多注意力以及越發廣闊的空間。
3)與 Metaverse 以戰求和
至於 Metaverse 層面,則需要 Web3 力量以戰求和——將元宇宙概念和敘事容入自己的敘事和生態之中,帶領更多人探索或封閉、或開放的元宇宙平台。將 NFT 作為以戰求和、尋求元宇宙力量聲援和支持的重要籌碼。
如果 Web3 只是一場夢,又如何?
最後的最後,以我長久以來思考的一個假設追問為結尾:如果 Web3 只是一場被炒作、被誇張、被神話的夢,又該當如何?
那些曾經有過的堅持,曾經高舉的信念,曾經不悔的付出,會遺憾嗎?會後悔嗎?會可惜嗎?會覺得浪費嗎?會感覺受到愚弄嗎?
我想,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吧,但就算如此,我相信很多人還是會和我一樣:享受其中,參與其中,樂在其中,建設其中,驕傲其中,為自己參與過、建構過、解構過、放棄過而產生各種各樣的情緒。而不論 Web3 是一場夢幻泡影的迷夢,還是一種轟轟烈烈的社會實驗,最大的收穫,在這趟旅途中就已經得到了——那就是無數新奇的體驗、激動的碰撞、啟發的交流,還有無數最可愛的朋友與來客。
Web3 是獎勵過程的,結果的到來,只不過是水到渠成之事罷了。
記住,這是一場與規則、秩序、邊界共舞的無限遊戲。
遙祝 2023 萬事順意,每個人都能追尋到自己心中的那座 “伊薩卡島 “。
免責聲明:作為區塊鏈信息平台,本站所發布文章僅代表作者及嘉賓個人觀點,與 Web3Caff 立場無關。文章內的信息僅供參考,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要約,並請您遵守所在國家或地區的相關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