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全景解讀,團隊出海該不該選擇東南亞,來看看東南亞的 Web3 建設得如何?

作者: Elsa,Web3GO Labs

封面: Photo by Darren Lawrence on Unsplash

東南亞是一個人口不斷增長、收入不斷增加的多元化地區,也是近十年來受到投資最多的新地區。這裡也是創業者的聖地,每年都有很多 Web3 builder 前往東南亞尋找高增長的機會。

本期我們將聚焦東南亞地區的 Web3 建設!我們將從大家選擇在東南亞 build 的原因聊起,到東南亞地區的 Web3 環境,再從東南亞的資本分佈情況到個人去東南亞 Build 的經驗,一起探索 Web3 創業聖地!

本期嘉賓:Chain Capital Founding Partner  Simon Li、AC Capital Partner  Vincent、MetaKey Founder  Suki、Beosin Managing Director  Tommy Deng、數字遊民   上野

Web3GO Labs 對此次 Space 漫談進行了精簡和提煉,以下是嘉賓核心的分享內容。

為什麼選擇東南亞建設 Web3

首先是政策因素。Web3 有一定的風險,東南亞絕大多數國家,既不鼓勵也不禁止 Web3,處於中間狀態。這樣的狀態可操作空間比較大,所以通過一些關係拿牌照之類的許可會比主流歐美國家容易很多。

第二點是地理位置因素。現在疫情放開了,出發去東南亞的交通時間會比較短。而且團隊出海不會一步到位,只會先出來一部分核心團隊或需要對外的團隊,其他團隊成員再慢慢出來。在東南亞的話離國內比較近,時差小,兩邊團隊的互動和溝通效率會比較高。

第三點是人文環境因素。東南亞普遍華人比例較高,對華人的友好程度也還行,飲食各方面適應起來也比較容易。如果要拖家帶口長期在一個陌生國家,東南亞是一個很好的跳板。

第四點是市場因素。團隊出海需要考慮海外市場產品的落地。東南亞的人口比較多,收入跟國內和其他發達國家比處於低位。很多應用類項目的獎勵可能只有幾美金,對歐美用戶來說可能不屑於參與,但對東南亞用戶來說非常重要,能賺幾百美金對他們而言已經是很大的副業收入。

而且東南亞在移動互聯網的普及或者手機的擁有率來說也是比較好的,人口也比較年輕,所以這些人群學習 Web3 的成本比較低,只要獎勵足夠,可以吸引刺激到這些人群,就有可能收穫用戶增量。

第五點是成本因素。Web3 最好的環境肯定還是在美國,尤其是對基礎設施類的技術開發人員而言。但是相對來說,國內團隊出海,東南亞的成本比較低。可能新加坡整體成本會偏高,但新加坡之外的很多國家,不管是泰國還是馬來西亞、印尼,綜合成本其實還可以。(by Simon)

西方國家已經經歷了完整的從現金記賬到銀行卡、信用卡的支付體系的發展,但東南亞國家的很多人沒有銀行卡,只能掏現金。銀行體係不發達,意味著沒有 legacy,這樣去推一些新鮮事物,比如新的錢包和支付體系,人們很容易去接受。

尤其是像緬甸、菲律賓、柬埔寨、老撾這幾個國家,本身自己的貨幣體係就不是特別牢固,匯率波動非常厲害,這些國家的用戶就會非常歡迎新的支付體系,而且可以以一個較低的成本去獲得相應的用戶。(by Vincent)

東南亞的 Web3 環境

新加坡的金融管理局 MAS 是 Web3 的主要監管部門。MAS 的負責人在國會上讓新加坡不要放棄 Web3,成為 Web3 的一個節點。節點的概念就是新加坡就是不想當世界的 Web3 中心,也沒有意圖要成為亞洲金融中心。政府層面沒有提過這個概念,一般都是民間在提。新加坡一直都是中庸主義,盡量不冒頭。FTX 爆雷之後,新加坡也在反思政府要不要介入 Web3。(by Tommy)

馬來西亞的新山離新加坡非常近,一座新馬大橋連接新加坡和新山,可以開車、坐大巴或坐火車往返。新山成本比較低,公寓價格大概只有新加坡的五六分之一,辦公場所價格也是新加坡的幾分之一。馬來西亞對於 Web3 沒有明確的態度,還算比較開放。簽證方面是一年簽可以多次入境,還可以辦不同類型的簽證,可以完美解決整個團隊簽證的問題。(by Suki)

越南盛產 Dev。而且因為之前的歷史原因,有很多海外越南人在那裡,所以越南的很多項目其實是以海外的越南人牽頭當地的越南開發者來做項目,並不能算完整的越南項目。但正因為這樣的項目定了基調,所以越南會像歐美那樣注意社區的建設。

菲律賓非常重視本土化。他們依賴美國資本,但他們講的故事是在菲律賓、在東南亞,他們有一點幾個億用戶的場景,在這個垂直賽道內自己就是最強的,本地化的故事非常吃香。(by Vincent)

東南亞適合應用端發展,因為應用需要用戶,這邊的用戶基數大,獲客成本低。越南、馬來西亞對計算機專業的教育足夠,擁有基本的技術能力,人才儲備充足。但是做 Infra 賽道,還是有一定的難度。(by Simon)

東南亞 Web3 資本情況

機構一般在東南亞部分國家投一些性價比高的應用項目,這樣試錯成本比較低,也容易出現爆款。上一波牛市中有挺多的遊戲,包括 Axie 等都是從越南跑出來的,這是很強的優勢,也被資本所看好。

新加坡的資本情況,本土的基金相對較少,全球的基金比較多,尤其是華人基金很多 base 在新加坡。一些家族辦公室會選擇一些機構合作。越南的話可能當地的機構會比較多,包括當地的孵化器。所以有些國家是當地資本比較密集的,有些是外來資金更多,地區之間有差異。(by Simon)

泰國的生態非常奇怪。泰國很像韓國,是財閥比較興盛的國家。國家裡最大的 VC 或者孵化器是國家的四大銀行 Kasikornbank 和 SCB。SCB 早年投了 Band Protocol 和 Alpha Finance,嚐到了甜頭,就有了 100x accelerator,專招泰國的名校畢業生來內部創業。雖然它們打出了往 Web3 進發的姿態,但是還是有銀行的架子,外部即便是美國的機構想要跟它合作,它也未必同意。所以整個泰國生態有一點閉門造車的感覺。印尼也一樣。

越南本地有自己 VC 生態。比如 coin98 系和 coin68 系,原先兩家都是媒體,後來慢慢變成 builder,自己做項目,發項目,做孵化器,再後來自己做資本,逐漸成型了一套完整的生態體系,所以越南已經變成了一個全球的 Web3 節點。

給想去東南亞創業者的建議

【新加坡】團隊如果想要去新加坡,首先不用擔心語言和招聘的問題。和新加坡本地人交流,即便他們打字還不太好,但用中文口語交流是沒有問題的。而且經歷 Web2 的出海浪潮後,新加坡有很多國內的工程師和產品經理,他們已經在這工作了幾年拿了 PR,也可以算本地員工,招聘他們算是本地的配額。

第二點交通方便、活動頻繁。新加坡比香港的面積要小很多,從東邊到西邊開車大概只要花 40 分鐘,公共交通也非常方便。所以參與很多活動的時候,可能來回坐地鐵或者打車不超過十幾分鐘,非常節約時間。現在 Web3 的活動比較冷淡,但每週最少也有兩到三場。也有很多大學支持 Web3 活動,會和機構與 Web3 項目方合作,開一些培訓課程。

第三點,營商環境的稅比較低,個人所得稅也比較低,但生活成本比較高。在新加坡可能一個月需要 2 萬人民幣的成本,租房 1 萬,吃飯或其他開銷 1 萬。如果沒有做好經濟上的準備,直接過來是比較危險的。

新加坡是個國家,政府會考慮你能為國家貢獻什麼。如果想在新加坡獲得政府的支持,不能靠自己悶頭搞,必須要跟新加坡當地的生態產生關聯,從招人、培訓人才角度來講,要和大學合作,也要多招本地人,這樣政府才會給你一些政策的支持,申請拿牌照拿投資才更容易。(by Tommy)

【馬來西亞】團隊的核心團隊想要出來,可以將一部分人放在新加坡,一部分放在馬來西亞的新山。這不管是從地理位置還是從成本角度來考慮,都是非常合適的。

新山的人文環境跟新加坡是非常像的,華人很多,華人面孔都會講中文,甚至馬來人也會講一些中文,語言環境對華人來說非常友好。如果沒有特別的事情一定要在新加坡,將整個團隊放在新山也是 OK 的,從新山去新加坡很方便,可以隨時參與新加坡的活動。

從拖家帶口的角度,如果有小朋友一起過來,教育也是非常不錯的。馬來西亞有一些英式和美式的國際學校,價格相對國內的國際學校比便宜很多。

在團隊人員的招聘方面,招聘本地員工的成本也非常喜人,新山有馬來西亞理工,吉隆坡有馬來亞大學,招收剛畢業學生的成本比較低,比在國內招人外派過來成本要低許多,既不需要額外的補貼,也不需要去解決簽證問題。

馬來西亞的高校非常歡迎跟 Web3 的團隊合作,團隊可以給高校學生提供實習生崗位,高校和項目方團隊也可以聯合辦學。

從投融資的環境看,也有一部分 VC 團隊在馬來西亞,因為離新加坡很近,可以跟新加坡融為一體,融資完全沒有問題。(by Suki)

【泰國】眾所周知,泰國屬於開門做生意的國家,來者不拒,無所謂哪個行業,也不存在政府監管,當然反過來說想要得到政府的額外扶植也比較難。很多以華人為主的團隊已經選擇來到泰國,這裡有蠻多比較知名的項目,國內團隊已經整體搬遷到了曼谷。

如果團隊接受分佈式,可以將開發團隊放在普吉島或者清邁,尤其是清邁,人工非常便宜,也比較清淨。BD 團隊可以 base 在曼谷,整體的生活成本比較低,平時生活開支跟國內二線城市持平。

因為 Web3 圈子每年都要在新加坡舉辦很多活動,但是新加坡太小也沒什麼事幹,所以大多數參會人如果提前從歐洲或者美國出發,大概率會在泰國一直待到新加坡開會之前。所以在泰國,可以見到很多原先在國內或者其他地方見不到的 VC、項目方和生態方。(by Vincent)

結語

東南亞因為政策、地理、人文、市場和成本因素備受華人 Web3 builder 喜愛,而東南亞的不同地區也有各自不同的建設環境特點和機構分佈特點。但是總歸來說,相比於歐美國家,東南亞的政策和成本還是非常適合華人 builder 前往。

團隊想要進入東南亞建設 Web3,如果直接去新加坡的話要做好經濟上的準備,其他地區則不需要有這個擔心。東南亞的全球化高,同時由於地理位置因素很多項目和投資人會聚集在東南亞,對早期項目來說融資和生態合作洽談都非常方便。

免責聲明:作為區塊鏈信息平台,本站所發布文章僅代表作者及嘉賓個人觀點,與 Web3Caff 立場無關。文章內的信息僅供參考,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要約,並請您遵守所在國家或地區的相關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