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蛋糕的同時,也在搶奪已有用戶。

作者: Zolo,,深潮 TechFlow,Linda 鄭鄭,,SuiWorld Co-Founder

封面: Photo by Shubham Dhage on Unsplash

最近流行幾張圖,展示了各條公鏈的開發者數,日活數據等等,讓我們直觀地看到了各條公鏈/項目之間的數據差異。

圖片

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協議本身的吸引力之外,深究起來,我們從運營角度也發現了很多不同之處。一個公鏈的成與敗,有內因,也有外因。

外因比如 FTX 的暴雷,讓 Solana 受到影響;Binance 的流量反補到 BNB Chain 的增長;過於高光的團隊和資方背景,讓 Aptos 在早期就獲得了不少關注等。但糾結外因並不是此文目的,本文將更多從不同公鏈的官網模塊、Social Media、社區運營角度入手,探索更多內因,了解作為公鏈型項目,應該做好哪些運營建設以及差異化的 Case 值得借鑒。

公鏈運營三大維度:Developer、Ecosystem、Community

我們優先對幾條熱門公鏈的官網運營模塊做了梳理,總結如下:

我們將相同的部分做灰色標記,能夠看到雖然名字會有不同,但基本上每條公鏈都必須涵蓋 Developer、Ecosystem、Community 三個板塊,且都佔了很大的比重。這裡的 Ecosystem 重點指項目生態,即展示自己生態上的 dApp 情況、幫助 dApp 推廣/服務等。Community 重點指用戶社區,而非開發者社區。


從建設邏輯上來講,一般是通過獨有的技術佈道吸引來開發者,有了開發者之後再有繁榮的生態,最終好的應用才能吸引龐大的用戶群體

Developer:得開發者得天下

不管是 Layer1 還是隱私公鍊等,無一不會強調自己技術上的領先或者差異性。在這一點上每條公鏈都各顯神通,比如 Solana 當時的 PoH,告訴你 Super Fast;Avalanche 一直在傳播新的共識協議和可以 “一鍵定制化發鏈” 的 Subnet。

除了硬核的技術敘事外,要運營好 Developer,本質是要更好的為技術人員完成 onboarding 工作,所以至少需要在如下幾個部分進行建設:

1. 完善的開發文檔及用例,document/github 等必備資料;

2. 便捷的開發工具及選型指引;

3. 技術交流論壇,分享與解決技術問題;

4. 開發者活動,如 Hackthon、Roadshow 等展示平台。

除此以外,BNB Chain/Polygon/Solana 還非常清晰和分類別向開發者展示了,在自己網絡上開發所能使用到的各類型工具。

圖片

Ecosystem:應用層讓公鏈出圈

這部分主要是展示和秀肌肉為主,常見的做法是將項目分類別羅列清楚,同時提供一個引導建設 DApp 的入口。


相比之下,BNB Chain 的生態部分建設最為完善和不同,他們在以「應用商店」的思路,打造自己的生態板塊。你可以把他理解為是,包含了「資訊+點評」功能的 DappRadar。不僅僅只是呈現項目,還呈現了數據、用戶的反饋等維度,甚至基於有風險的項目,還提供了 Alert 功能。BNB Chain 的生態運營,已經和其他的公鏈拉開了更大的差距

Community:讓用戶成為你的佈道者

社區建設是 Web3 項目的重中之重,社區並不僅僅是簡單的拉社交群組,每週舉行 Town hall 就結束,從幾條公鏈的運營來看,從大的模塊出發,至少應該包含:

1. 社區新聞– News

2. 社區交流– Social Media

3. 社區建議– Forum

4. 社區活動– Events

為了更好地激活社區活力,讓更多用戶成為公鏈的佈道者。公鏈方往往還會針對個人設置一些 ambassador 計劃,讓更多忠實的用戶參與進來。BNB Chain 和 Solana 分別制定了 Martians Program、The Collective,並配置了精神激勵+ 物質激勵


建設社區的作用除了佈道外,還在於為項目團隊與投資者打造 “大家庭”,並獲得以下潛在的好處:

1. 幫助早期項目快速找到優質的早期用戶,是項目建設的助推器;

2. 服務 Web3.0 的開發者,培養創新 DApp 的開創者;

3. 孵化 Web3.0 的創業者,共同研討通證經濟體系,完善 Web3.0 產品,搭建加密社區等,幫助 Web3.0 創業者成為優秀的團隊;

4. 投資者更容易找到創新的項目團隊等。

所以,從項目角度出發,出色的公鏈社區也是在打造一個孵化加速的 “資源池”,匯聚的都是由共同理念、互助提高的成員。在這樣的 Vibe 之下,社區凝聚力更高,生態活力與吸引力也更強,隨之會自然提升開發者與團隊對本公鏈的忠誠度。

以上是各家公鏈建設中的共同模塊和較好的 Case。除此以外,每家公鏈其實還有一個共性,都會運營自己的 Foundation(基金會),從資金和資源上促進生態的發展,下面一節我們將談一下基金會相關的 Case。

生態發展利器:基金會、Grant、國庫,從資金與資源上促進生態發展

幾乎每條公鏈都有針對開發者、早期項目的 Grant 資助計劃,被選中的通常為開源項目,除了會獲得一筆小額的資助外,還會給予項目建設主網的技術支持、市場宣發、媒體 PR、地區性社群的孵化等,陪伴項目的成長。大部分公鏈給予資助的話語權是由基金會決定,例外的是 EOS,成立了二次眾籌平台 Pomelo,以 DAO 的模式鼓勵社區的粉絲投票來評選項目,增加治理權。

但 Grant 的發放有幾個常見問題:

1. 不缺錢的項目看不上 Grant;

2. 來申請 Grant 的項目同質化嚴重;

3. 一些項目忠誠度低,到各個鏈上薅一點 Grant 羊毛就走了。

針對這一問題,公鏈可以發起開發者培養計劃,在社區中培養支持自己的開發者,提高長期忠誠度

除了基金會發放的 Grant 之外,Polkadot 採用的一種創新的國庫機制,通過將交易費用的一部分、非最佳 Staking 比率時通脹的一部分資金、平行線程中用於跨鏈通信拍賣的一部分、以及節點因不當行為而被懲罰(Slash)的資金,匯聚到一個資金池中形成一個國庫,用於 Polkadot 生態的發展。這比之前大部分的項目通過融資的形式籌集資金,再將這些資金用於生態發展的方式,更有可持續性。Polkadot 的國庫機制也許是可以被各個公鏈借鑒和參考的一種創新模式。

當然之前波卡熱度空前,也有一些外因推動,這裡主要聊國庫上的創新。


因為在已有 ETH 等成熟的公鏈競爭之下,新公鏈通常以砸錢做生態的方式為開發者提高資金支持,但生態的建設是一個長期過程,只靠最初的私募銷售代幣募集的資金是不可持續的。而國庫機制,為公鏈提供了一個新思路,把區塊鏈正常運行的資金流轉和治理劃出一部分資金作為國庫,再通過理事會的治理決定這筆錢的使用,用於那些對公鏈生態發展有幫助的提案上,有了這些資金又能將公鏈建設的更好,使用它的人變多,資金池便會持續的積累資金,於是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既可以解決生態發展的資金問題,還能利用治理的方式調控自己這條鏈的通貨膨脹情況,甚至做成 DAO 的形式,減少團隊在治理層面上的中心化問題。這也許是一個一箭多雕的可參考機制。

當然具體到細分的模塊運營和發展階段來看,每條公鏈又會有自己獨有的一些考慮,下面將針對一些比較好的差異化部分進行列舉。

不同公鏈的運營差異化

以下藍色標記部分,是我們看到的各家公鏈在運營上的主要差異點。

雖然前面列了很多 BNB Chain 做得好的部分,但當你深究其內容策略時,你會發現 BNB Chain 很少聊自己技術上的突破,反而是 Polygon\Solana\Avalanche 會更多凸顯自己的技術創新。Solana 因為開發語言的差異性,還打造了 Blockchain and Solana 101 來更好的 onbording 開發者。Aptos 是這裡面最年輕的公鏈,因此特意將 Grant 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並給到了清晰的規則。


雖然 BNB Chain 不怎麼講技術創新,但很多朋友應該對 BNB Chain 的 MVB、孵化計劃等非常熟悉。事實上,這部分屬於 Developer Program 裡對開發者的扶持,BNB Chain 甚至還有針對開發者有單獨的 Monthly Grants。同時為了承接更多新的項目部署到 BNB Chain,官網上還專門新增了一個 Migrate(遷移)模塊來進行引導

Migrate 這個模塊的設置是個人認為最有意思的地方,Web3 本來就沒有多少開發者,也沒有多少用戶,而開發者/用戶都是不忠誠的。你經常會看到一個早期項目去各條公鏈都參加 Hackthon,也會看到 Web3 用戶跟著應用或者收益走,而不是跟著公鏈走

所以,雖然行業的 “Builder” 都說要做大蛋糕,但同時也需要搶奪已有用戶

Migrate 的目標並不是針對新項目,而是針對已有項目在吸引他們做遷移。進入模塊後,他會通過告訴你這裡對開發者有更多的扶持、用戶、TVL 等數據很高等方式來吸引你,同時加上成功 Case,讓你也開始期待自己在遷移後,也會取得同樣的成功。最後再加上 Build on BNB Chain 進行線索轉化。

面向 To B 的 Marketing,BNB Chain 對項目方的 customer journey 理解的很到位,運營做的更好,也許更多公鏈也都可以考慮一下 “Migrate” 這部分的內容設置

Polygon 做了很多的技術整合,因此會單獨設置 Solution 模塊來呈現不同的技術方案。當然很多人印象最深的還是 Polygon 對於傳統品牌的吸引力,NIKE\星巴克等都與 Polygon 展開了合作,之前曾有過一個簡單的原因分析,如下:

因此,如果有更多 Web2 品牌選擇基於 Polygon 進行構建,或有意願進入 Web3。針對這樣的獨有優勢,Polygon 其實完全也可以考慮做自己的「合作夥伴牆+ Case 解讀」來吸引更多的品牌合作,作為強 BD 的一個資料庫,類似高配版的 Avalanche Subnet Casestudy。

傳統品牌擁有大量的用戶,這類合作越多,也越能為 Polygon 帶來更多的用戶基礎,參考 Reddit。從更細的運營內容角度來看,考慮到 Aptos/Sui 相對較新,比較好 review,因此以下部分我們將以 Aptos 為例,看下從 2 月官宣到現在為止,Aptos 的運營內容及方向重點。

以 Aptos、Sui 為例進行深入探討

從 Aptos 的推特/medium/Discord 來看,推特的信息基本包含了其他渠道的所有內容,因此我們首先對 twitter 的運營內容做了 mapping,並對重點部分做了梳理。


針對 Developer,官方會圍繞測試網進展、每週一次的 MoveMonday 和不定期的 Aptos/Move 佈道展開;

針對 Ecosystem,除了各類合作夥伴的官宣外,後面更是直接策劃了「Aptos Ecosystem Highlight」主題來不定期分享在 Aptos 上建設的生態項目;

針對 Community 目前做的還不多。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早期 Aptos 創始人會參加各類型的活動,四處佈道,在主網上線以後,目前官方的動態對 Developer 有減弱,而增加了社區、活動方面的內容。

從數量上來看,正如前文所談到的一樣,雖然 Developer/Ecosystem/Community 都是運營重點,但從先後順序來看,應該是 Developer > Ecosystem > Community,所以會看到 Aptos 大部分的運營內容都與前兩者相關。另外前文有談到新公鏈在早期更重視 Grant 的運營,雖然 Aptos 在官網有調高 Grant 的優先級,但在社媒上的露出卻稍顯不足

與 Aptos 不同的是,Sui 會每週一次在 Discord 進行 AMA 更新技術進展、佈道 Move 語言;除了線上,團隊在美國、葡萄牙、韓國、越南、中國台灣等地舉辦 Happy Hour 見面會;在生態項目的宣傳方面,Sui 更強調宣發對 GameFi 賽道的支持和進展,其原因之一是生態主管 Koh Kim 在遊戲方面的經驗資深,當然也有不少其他類型的項目。

Sui 的社媒起步雖然比 Aptos 早幾個月,但相比之下熱度一直明顯不足,通過以上對 Aptos、Sui 官推運營歷史的回顧,可以清楚的發現,Aptos 側重宣傳各類生態項目的進展,Sui 更多的是分享其技術文檔與 Sui Move 的佈道,我們知道,開發者在整個 Crypto 用戶中所佔的比例比散戶投資者低許多,或許可以解釋 Sui 的社媒相對不溫不火的原因。

綜合來講,在遍歷完 BNB Chain\Polygon\Solana\Avalanche\Aptos 後,我們發現公鏈的運營重心需要建設好三個大的基礎:Developer、Ecosystem、Community,這其中基金會建設得好,將是一個不錯的催化劑。之後再針對差異化的特點和發展階段,加強 Grant、社區增長等方面的運營。

同時針對 BNB Chain 用戶多的現象,除了我們常想到的 Binance 本身的流量之外,也能看到目前 BNB Chain 不管是從開發者、生態還是社區來講都是建設的最好的。Avalanche 雖然一直在聊其共識/Subnet 上的創新性,但用戶量/生態一直沒起來,也許從運營角度也能看到確實有不少的不足之處。

當然,公鏈的範圍也不僅僅是停留在上面的這些 Layer1,還包括更多的 Aleo、Mina 等特殊屬性的公鏈,或者從廣義上需要開發者、自建生態的項目。公鏈類項目建設週期長,本篇文章試圖通過梳理相對頭部項目的運營模塊,探索出一些有實踐性的方法論,並對比較好的 Case 進行 highlight 分享,希望能對長期的項目建設有所幫助,歡迎 DM Twitter @zolo_hands \ @linda_guagua 一起交流。

免責聲明:作為區塊鏈信息平台,本站所發布文章僅代表作者及嘉賓個人觀點,與 Web3Caff 立場無關。文章內的信息僅供參考,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要約,並請您遵守所在國家或地區的相關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