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約層能「實現最小功能」的產品

作者:北辰

原用標題:區塊鏈的價值捕獲在協議層還是應用層?在應用層的協議

2016 年, 頂級風投 USV 的 Joel Monegro 發表了《Fat-protocols》,這是一篇非常經典的 crypto 論文,對比了互聯網和區塊鏈在技術棧上的區別,以及由此帶來價值捕獲上截然相反的局面——互聯網是「瘦協議、胖應用」,而區塊鏈則是「胖協議、瘦應用」。

雖然過去六年來,這個觀點基本得到了市場驗證,協議層創造和捕獲的價值遠高於那些建立在它們之上的應用程序,但現在看來情況正在起變化——Uniswap、GMX、AAVE 等應用捕獲的價值已經遠遠超過了以太坊,而且仍在快速增長之中。

Crypto 市場似乎正在導向 Multicoin Capital 在 2018 年發表的《Thin Protocols》中的觀點,即建立在協議之上的應用控制著終端用戶,它們永遠都在試圖把價值截流,而協議則對此無能為力。

我完全認可 USV 的胖協議的基本觀點,我也完全認可 Multicoin 的瘦協議的觀點,因為二者一點兒也不矛盾,只是他們在描述各自的觀點時都採用的「Protocols」這個詞彙,其實指向的是不同的事物,所以只是語言上的誤會。

那麼區塊鏈上的價值到底會流向協議層還是應用層?

USV 的觀點是 20 世紀 90 年代以來的互聯網協議(TCP/IP、HTTP、SMTP 等)雖然創造了不可估量的價值,但更多是間接創造的,大部分價值都是在應用層被捕獲並重新聚合(主要是數據),所以互聯網投資都是集中在應用程序上,而投資協議技術的回報率則會非常低。

區塊鏈協議卻截然相反,因為區塊鍊是共享數據層,並且還把「訪問」貨幣化,從而避免了互聯網協議的不幸(價值幾乎完全被應用層給截流),甚至還能反過來讓絕大部分價值流向協議層,造成「胖協議、瘦應用」的局面。

我非常認同 USV 的上述分析思路,但對結論有所保留,因為那篇文章把區塊鏈的技術棧直接簡化為協議層和應用層,後來的爭議也正是緣於此,我們應該在更精確的技術棧分層上討論。 

互聯網最經典的分層是 OSI 七層模型,區塊鏈的分層模型也有很多種,比較典型的是六層(多出來的最底層是因為區塊鏈本身就依賴於互聯網為它工作)。

在 USV 的論述中,「應用層」就是上圖的應用層,而「協議層」是應用層以下的各層的總稱。可問題是,區塊鏈的應用層不能直接對照互聯網的應用層。

互聯網的應用層截流了大部分價值,但更準確來說是被應用層的終端產品截流了,而不是應用層的協議(例如 HTTP 協議)。所以 USV 的「瘦協議」是包含了應用層的各層技術棧的協議,而「胖應用」是特指應用層的終端產品。

區塊鏈雖然也可以分成很多層,但網絡層、數據層、 共識層、激勵層是被公鏈一起打包了,合約層在某種程度上扮演著互聯網的應用層協議的角色,在此之上才是終端應用。

Multicoin 的瘦協議的觀點正是以以太坊上的去中心化預測市場 Augur 和基於 Augur 的終端產品 AugurCo(隨便假設的產品)為例來展開說明的。

所以 Multicoin 文章中反駁 USV 文章的 Protocols(協議),有相當一部分是詞彙定義上的誤會——Multicoin 所說的「胖應用、瘦協議」分別對應智能合約和終端應用。而 USV 的「胖協議、瘦應用」分別對應的是公鍊和智能合約+終端應用。

此時仍然沒有解決價值到底被誰捕獲的疑問,不過毫無疑問的是,相比互聯網,公鏈會捕獲相當一部分價值。

USV 在 2016 年看好投資公鏈,是因為當時沒有多少應用,甚至也沒多少公鏈,價值也就絕大部分流向了充滿想像空間的公鏈。但隨著這些年的發展,基於區塊鏈的各類應用開始繁榮起來,它們創造了真實的價值和收入(尤其是 DeFi 領域),公鏈捕獲價值的比例也就自然而然在降低(絕對價值仍在高速增長)。

但是至少就現階段以及未來相當一段時間來說,Multicoin 的「胖應用、瘦協議」,即「胖終端應用、瘦智能合約」並不會實現。

現階段的區塊鏈還在造輪子的階段,所以人們往往把輪子、底盤、引擎這種關鍵組件當作終端產品來用(這也是為什麼體驗那麼差的原因),但是當各個應用領域的實現「最小功能」的關鍵組件完善的時候,「可組合性」的可能性就有施展空間了。

因為區塊鍊是共享數據層,這些關鍵組件是開放的,且能被無限次使用,所以後來的開發者為了實現更細分的功能(或者單純只是更好的體驗),組合這些關鍵組件並簡單優化即可,這就是區塊鏈「可組合性」的想像力所在,也是互聯網領域「雲原生」的想像力所在。

但由此造成的結果會是除了公鏈捕獲一部分價值,然後那些被無限次使用而且也把「訪問」貨幣化的智能合約會截流,只剩下比較少的流向終端產品。

事實上 Multicoin 以 Augur 為例來說明,只是因為當時使用 Augur 的智能合約免費,因此會被其他協議或者終端應用捕獲走價值,而今天絕大多數智能合約都是收費的。

這裡也許會引出一個問題,即是否對後來做終端產品的開發者不公平,其實從商業上來說,這類終端產品本身的成本也低很多(公鏈解決了互聯網產品的高運維成本,可組合性解決了開發成本),因此回報也是合理的,除非自己再在合約層開發顛覆性的智能合約。

最後簡單總結一下。公鏈仍然值得投資,只是現在的選項多了非常多的應用,而具體到應用上,我們應該把目光聚焦到那些在合約層能「實現最小功能」的產品上(一個不會引起任何爭議的例子是 Uniswap),而不是對標互聯網產品要有完整的工具以及流暢的體驗。因為流暢的體驗不是區塊鏈產品現階段優先解決的問題(先解決有的問題),而完整的工具更是典型的互聯網思維,因為互聯網產品要么成為大應用,要么死,幾乎沒有中間態,區塊鏈產品則聚焦在特定功能上也可以被可組合性充分利用。

免責聲明:作為區塊鏈信息平台,本站所發布文章僅代表作者及嘉賓個人觀點,與 Web3Caff 立場無關。本文內容僅用於信息分享,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要約,並請您遵守所在國家或地區的相關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