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將深入探討 DeFi 商業模式
原文:DeFi Business Models(The DeFi Report)
作者: Michael Nadeau
編譯:東尋, DeFi 之道譯者
封面: Photo by GuerrillaBuzz Crypto PR on Unsplash
本文將深入探討 DeFi 商業模式,涵蓋的主題:
- DeFi 協議如何增長以及相關成本
- 總收入與協議收入
- 定義盈利能力
- 哪些協議是有利可圖的?
- 預測代幣的增長和增值
增長的成本
DeFi 協議是如何發展的?如果我們從基本原則來看,DeFi 商業模式看起來與傳統的初創企業並沒有太大的不同。與任何業務一樣,DeFi 協議必須 “花錢才能賺錢”。
他們如何 “花錢”?
他們使用自己的原生代幣來激勵人們使用協議。也就是說,他們將代幣贈送給用戶(需求)和服務提供商(供應)——這些是引導多方市場所需的。這些激勵計劃的美元價值就是 “增長成本”。
這類似於一家專注於增長的初創公司,為了鎖定用戶並創造網絡效應,使得他們的支出遠遠超過他們的收入。風投和早期投資者基本上為此買單。我們今天使用的每一個技術平台都是這樣開始的。
下面是 Uniswap 自協議推出以來的 “代幣激勵” 和收入視圖。
數據告訴我們,在 Uniswap 進行一些重大產品更新並推出 v2 後不久,他們向用戶和服務提供商(Uniswap 生態系統中的流動性提供商)分發了代幣——價值 6600 萬美元。這些代幣與世界上最強大的風險投資公司之一 a16z 在投資 Uniswap 時獲得的代幣相同。
讓我們思考一下——這就是代幣的力量,以及為什麼它們可以成為引導開放互聯網服務的一個絕佳工具。當然,激勵機制必鬚髮揮作用,用戶和服務提供者必須長期留在這裡。就 Uniswap 而言,他們必須讓他們的流動性提供者滿意。到目前為止,這方面還不錯。
以下是自這些激勵計劃實施以來,Uniswap 的收入情況:
這相當於向他們激勵加入該網絡的人支付了 24 億美元。難怪 Uniswap 能夠在 AMM 中佔據 70% 的市場份額,即使它們的代碼可以隨意複製/分叉
後來,在 2021 年初,Uniswap DAO 投票激勵在 Arbitrum 和 Optimism 上採用 Uniswap,這是建立在以太坊 “之上” 的兩個第 2 層擴展解決方案。如果你有興趣閱讀 DAO 治理提案和社區中的討論,請在此處查看。請注意,該提案花了 3 個多月的時間才通過,這突出了當前狀態下 DAO 治理和決策制定的問題——這是未來報告的一個主題。
關鍵要點:DeFi 網絡使用其代幣來激勵雙邊市場(供應和需求)的形成,以擴大其產品/服務的使用。與嚴格使用風險投資(VC)資金相比,這只是一個更好的工具,摩擦更少,可擴展性更高。就像 Uber 這樣的網絡(由 VC 資助)最終不得不停止提供免費贈品/激勵機制,並開始真正賺取,DeFi 協議也必須這樣做。
總收入與協議收入
以下是 Uniswap 在過去 365 天的總收入。
12 億美元——100% 支付給流動性提供者。這類似於 Uber 向其司機支付 100% 的乘車費用。這是設計使然。Uniswap 在其早期建立粘性網絡效應至關重要。流動性提供者對於這一過程也是至關重要的。
也就是說,最近關於 Uniswap 何時打開 “費用開關” 的問題引起了軒然大波。DAO 最近批准了一項試點計劃,其中 10% 的費用將從 3 個池中退還給協議金庫,為期 4 個月。
這個想法是為了衡量這對他們的 LPs、整體流動性、產生的總收入等有什麼影響。各種 DeFi 協議,如 Aave(借貸應用程序)目前佔總收入的 10%。我們可以在下面看到這一點——去年 Aave 的總收入猛增至 3.15 億美元(淺綠色),而 DAO 金庫保留了 3150 萬美元(深綠色)作為其協議收入。
但是,Aave 必須 “支付” 什麼代幣激勵措施才能產生這些收入?
大約 2.9 億美元。
現在看來,Aave 似乎在過度支出以促進增長,但他們在 DeFi 鎖定的總價值中排名第三,營收是最接近的競爭對手的 10 倍左右。到目前為止,他們得到了他們支付代價所換來的東西。但同樣,在某個時刻,這些激勵措施必須結束。而用戶和服務提供者必須能夠留下來。
定義盈利能力
這一點現在還有待商榷,因為這些都是全新的商業模式。事實上,還沒有人知道如何定義盈利能力,或者如何評估這些網絡,因為我們現在還沒有一個標準。但在開始之前,我們必須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首先,我們是否應該將盈利能力視為總收入——代幣排放量?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將代幣排放量定義為分配給啟動生態系統所需的用戶的代幣——即供應(服務提供商)和需求(用戶),不包括投資者和團隊。我們將總收入定義為直接支付給服務提供商的金額+ 支付給協議的收入(如果有的話)。
從第 1 層的角度來看:
以太坊的總收入= 支付給礦工/質押者的總交易費用。與 Uniswap 類似,以太坊沒有 “協議收入”,100% 支付給其服務提供商。
總收入(綠色)= 96 億美元。這僅包括交易費用。總支出= 134 億美元。這是支付給礦工的區塊補貼。但這是正確的思考方式嗎?還是我們應該將費用簡單地視為採礦成本(能源成本+ 機器成本)或質押(質押代幣的前期成本)?
底線是,為了讓第 1 層區塊鏈保持長期生存能力,其服務提供商(礦工或質押者/驗證者)需要盈利。今天的以太坊和比特幣就是這種情況。在每種情況下,隨著區塊補貼的下降(正如以太坊通過合併和比特幣減半計劃所發生的那樣),交易必須增加以抵消區塊補貼的減少,以補償服務提供商。沒有服務提供商= 沒有網絡。
從 DeFi 應用的角度來看:
DeFi 應用程序也是如此。底線是需要激勵服務提供商留在網絡中。對於 Uniswap 來說,這就是流動性提供者。這些人去年賺了 12 億美元的費用。他們的費用就是獲得流動性的成本。
該協議的費用是通過贈送代幣來激勵流動性提供者加入的成本。而協議的收入是他們從服務提供商的收入中提取的百分比——就目前 Uniswap 的情況而言是 0%,儘管如前所述,他們目前正在運行一個試點計劃,從 3 個選定的流動資金池中收回 10%。
看到這被迷惑了嗎?這裡有幾個關鍵因素。
- 網絡必須適當補償其服務提供商。對於第 1 層,這是礦工或驗證者。這允許形成網絡效應,並隨著區塊鍊或應用程序/協議的使用進一步複合網絡。
- 這些激勵措施使網絡效應得以確立。如果成功,使用網絡的人數允許交易費或服務費接管,不再需要獎勵或補貼來維持網絡。
- 如果形成了一個大規模的網絡,最終代幣持有者可以將總收入的一部分返還給金庫或直接給代幣持有者。
因此,我們的看法是,在早期,一個網絡的盈利能力歸結為總收入(協議+支付給服務提供商的費用)減去其代幣排放量。而且在早期,我們並不關心盈利能力。
使用此定義來定義盈利能力,以下是當今一些 DeFi 藍籌股的快速視圖:
但是,如果我們只看 “協議” 的收入——即當前從服務提供者重新定向到協議庫的資金,會怎樣呢?這幅圖描繪了一幅不同的畫面:
MakerDAO 突然開始脫穎而出——因為 MakerDAO 的代幣排放量基本上為零(除非他們需要在極端波動期間鑄造新的 MKR 代幣)。MakerDAO 也沒有去中心化的 “服務提供商”——因此 100% 的收入都由財庫獲取。如果你有興趣,我們去年寫了關於 MakerDAO 的文章。
當然,這裡還有更多的細微差別需要探索。Uniswap Labs 團隊(從事該協議的人員)沒有收到任何此類收入。但他們有費用。就像其他公司一樣的工資單。他們用 VC 為他們提供種子資金來支付這筆費用,如果需要,還可以用 DAO 國庫的資金來支付。MakerDAO 的代幣激勵幾乎為零,但他們有大約 100 名員工或 “核心單位” 成員。當我們將 “核心單位” 費用(DAO 工資和運營費用)考慮在內時,MakerDAO 的盈利能力如下。
資料來源:MakerDAO 2022 年 7 月財務報告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7VlihhTaeE40EKvbXrWQ-NASa6p9lc2k/view
MakerDAO 在去年賺取了 8000 萬美元的利潤——其中大部分是在熊市期間。
代幣增值
這是最棘手的部分。
思考:想像一下,如果 Google(谷歌)將 90% 的廣告收入支付給 Google 的用戶。而 10% 則交給核心開發人員和工程師,以使網絡正常運行。讓我們假設在這種新模式下,Google 提供的服務與今天相同。相同數量的人使用 Google。
在這種新的商業模式下,網絡的價值增加了還是減少了?
如果你擁有引導 Google 未來收入如何分配的權利(通過代幣),你如何對這一權利進行估值?
這是我們今天在評估加密代幣時面臨的挑戰。如果一個網絡顯然具有基於其使用、效用、收入等方面的價值,並且代幣代表了指導這些收入在未來累積的權利,那麼我們如何評估代幣的價值?
我們必須拋棄我們用來評估公司的舊方法。
但我們可以為價值的代理提出框架:地址(用戶代理)、價格與銷售的關係、鎖定的總價值、總收入、流動資金餘額等。
*流動資金的很大一部分有時由協議的本地資產組成。有關構成金庫的詳細信息,請訪問 openorgs.info 。
概括
- DeFi 協議使用其協議的原生代幣 “花錢”——以激勵形成開放互聯網服務的多邊網絡。
- 一些協議目前正在將服務提供商收入的一部分返回到協議庫中,用於未來的發展。其他協議則繼續通過允許服務提供商獲得 100% 的服務收入來建立網絡效應。
- 盈利能力可以用總收入減去代幣排放,或協議收入減去代幣排放來衡量。請記住,雖然像 Uniswap 這樣的網絡今天沒有協議收入,但他們可以在未來 “打開費用開關”——這是 Uniswap DAO 目前正在進行的實驗。
- 今天對代幣進行估值歸結為使用現有數據分析這些協議的網絡效應。然而,由於今天收入並不直接計入代幣,因此很難評估價值。也就是說,對那些在成長初期不分紅的傳統公司(正如所有 DeFi 項目今天所處的階段)進行估值並不罕見。
- 如果你可以設想未來代幣持有者會獲得紅利,那麼使用傳統的方法(如現金流折現)對這些代幣進行估值就會容易得多。市場將突然 “接受” 這些新的商業模式並對其定價。
我希望這有助於讓我們更清楚地了解 DeFi 商業模式、DAO,以及代幣如何幫助引導早期的增長。
免責聲明:作為區塊鏈信息平台,本站所發布文章僅代表作者及嘉賓個人觀點,與 Web3Caff 立場無關。本文內容僅用於信息分享,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要約,並請您遵守所在國家或地區的相關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