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國內外 NFT 市場差異化發展,全方位詳解數藏市場與 NFT 市場的關鍵區隔。
— 導讀/ 原用標題
作者:柳葉驚鴻,維斯曼筆記主筆
封面: Photo by Diogo Nunes on Unsplash
因為某些關係,近期一直在調研數藏與 NFT 兩個領域,與不少圈內大佬與資深玩家,還有平台方聊了許多,收穫頗豐。因此打算寫一篇文章講述下數藏與 NFT,主要是雙方市場的差異化,希望可以幫助到一些在關注這兩個領域的朋友們。
文章會包含從宏觀角度來分析雙方市場,以及雙方技術、運營等多個角度來分析。中間很多內容皆為別人口中獲得的信息,並沒有經過審慎的數據分析,所以文中所有的內容僅供參考(另外,我最近熱衷於做稍微宏觀一些的行業分析,如果各位讀者有優質的資料或者資訊,可以發我一份)。
正文
數字藏品與 NFT 其實本質上是一家人,但是受制於政策原因,被強行區隔成了兩個市場。並且隨著時間推移,兩個市場發展方向也逐漸有了千差萬別的變化,以至於最後形成了兩個獨立市場。
嚴格來說,數字藏品是隸屬於 NFT 的一個子集,數字藏品是依託於 NFT 技術的一個單一品類。那麼是什麼原因讓數字藏品與 NFT 造成雙方市場獨立的呢,下面將逐一分析。
政策導向促使市場分割
數藏最早出現在國內大眾視野的使用,依稀記得是在去年年初支付寶推出的付款碼皮膚。聯合敦煌 IP,在螞蟻鏈上發行的數字藏品,在功能上是可以用作支付寶付款碼皮膚。但當時完全沒有二級流通之說,所以並沒有成現象級的產品。
但時間回到 2022 年,央媒頻繁發文大力推廣數字藏品概念,並且鼓勵數字藏品發行、發展,從而促使在國內市場中的數字藏品異常繁榮。(海外此時在玩 NFT)
由於數藏市場的過於早期、野蠻,很多規則並沒有成文,大多以潛規則默認的形式在流傳。我在這裡會拿幾個典型案例來說明。
國內號召數藏但不允許 NFT
這個潛規則在數藏平台方廣為流傳,目前沒有明確法律規定或者通知作為確鑿證據,但是在實際數藏平台推廣運營時,都會遵守的潛規則。
在數藏品宣時,基本都不會提及自身是 NFT,尤其是在頭部的數藏平台,他們曾在早期使用過 NFT 等字眼來進行宣發,但是在某一時期後非常統一的下架掉跟 NFT 有關的宣發,僅使用數字藏品進行推廣。
在後續諸多的小平台中,也會刻意避免與 NFT 掛鉤。在與一些數藏平台交流後得到反饋,一方面是使用 NFT 字眼進行推廣的話,用戶教育成本太高,另一方面是在宣發時容易被限流,同時 app 上架如果包含 NFT 相關的話,也很難通過審核。
因此,可以得出現有的數字藏品是在潛移默化中實現的 NFT 本土化、合規化的應用探索、展現模式。
國內數藏不允許二級交易
這個也是沒有明文規定數字藏品不允許二級交易,但是卻有監管機構針對早先的二級市場鐵拳治理的情況,再加上近期微信平台也針對數藏二級交易,或者二級交易信息相關的涉事方進行封禁,最後所形成的潛規則。
當然,也正因如此,國內數藏平台也被分成了兩種。一種是具備二級交易市場的數藏平台,一種是不具備二級市場或者有轉讓限制的數藏平台。無論選擇何種方式,在相關的明文政策出台之前,監管都如同達摩克利斯之劍一樣高懸。
反觀 NFT 市場,則全無這樣的擔憂。也是因為 NFT 交易的自由,促使國內在政策導向上將數字藏品與 NFT 進行切割,只保留可以監管到的部分。
國內數藏重視 IP 版權
這個似乎也沒有明文規定,但在央媒的推廣文章中可以明確看到,國內號召的數藏是需要具備 IP 版權的,也就是在法律層面上嚴格合規的授權許可。
這點與 NFT 又產生了很大的割裂,目前在 NFT 發行上雖然大家更傾向於有 IP 授權,但這並不是 NFT 市場的必須條件。沒有 IP 版權一樣可以發行,一樣可以自由交易。也正因 NFT 市場的過於自由,促使了國內以政策導向手段切割開數藏與 NFT 的關聯,最終形成當下兩方市場相互獨立的狀態。
技術方向促使市場閉塞
這一點也是我在網絡文章、資料中幾乎沒有提及的地方。在我跟一些做產品、技術的朋友了解過之後,發現在數藏領域的技術方向,幾乎是停滯的。
首先,數藏市場對技術是非常不敏感的,甚至技術並不能成為營銷噱頭。最後落實在數藏市場上,也化成了兩種數藏平台。
一種是使用聯盟鏈的,包括螞蟻鏈、至信鏈、至臻鏈、BSN 等等。另一種是完全不使用鏈的,純中心化手段發售數藏。
因此,根據我的走訪調查,得出以下幾個原因來論證數藏市場是一個技術不敏感市場。
聯盟鏈不為 C 端提供服務
這個可能對於一些朋友比較費解,聯盟鏈只為 B 端服務,不給 C 端提供服務不是很正常嗎?但其實在稍微深度了解後會發現,聯盟鏈不為 C 端提供服務是過於徹底了,連最基礎的查詢服務都不支持。
換言之,你購買了某聯盟鏈上的數字藏品,雖然數藏會返回一個哈希值給你,但你無法去驗證。聯盟鏈不提供給類似以太坊瀏覽器一樣的工具給 C 端用戶,用戶沒有辦法查詢自己是否真的有對應的聯盟鏈錢包,交易是否真的上鍊,也查詢不了數藏在鏈上的對應信息。
用戶真實拿到的東西只有數藏圖片以及一個不可被自我驗證的哈希值。
數藏技術設施過於簡陋
在代碼方面,各大聯盟鏈並沒有類似以太坊或者 polygon 這樣開發者友好,因此很多功能需要數藏平台方的技術自行實現。但數藏是一個非常吃窗口期的市場,開發者不友好的聯盟鏈環境就扼制了數藏在技術方向的發展。
簡單的形容,根據我的了解,很多上聯盟鏈的數藏平台在技術上並沒有使用 NFT 相關技術,即 ERC721 或者 1155 標準。絕大部分是將聯盟鏈作為雲存儲使用,上傳圖片到聯盟鏈,返回唯一哈希值,這就完成了數藏的發行。
雖然聯盟鏈大多支持 X721,X1155 標準,但是其實際執行邏輯是匪夷所思的。拿 BSN 為例子,在 BSN 中 X721,X1155 被重命名為 DDC721,DDC1155。但是無論誰發數藏、發多少數藏,全部都由同一份合約發出。
舉個例子,假設此時有 10 家數藏公司要發行 20 種不同的數藏系列,打算使用 DDC721 標準發行。那麼這 10 家公司的 20 種不同數藏,將會從同一份 DDC721 合約中發出。整個 BSN 就只有一份共有的 DDC721 智能合約。
正常 721 合約,mint 的時候付 gas+mint 費用(當然可以不設,free),DDC 這裡是要付能量值+業務費,而且這個合約只有註冊商戶可以調用。
那麼從邏輯上來說,BSN 的 DDC721,其實是不允許用戶自己部署合約,只允許用戶付費調用官方的 DDC721 合約。也正因如此,除了相關的 Gas fee(BSN 中稱為能量),還需要額外支付合約服務費。比如你發行 1 萬個數藏,那麼按次付費額外業務費 1 萬元。
聯盟鏈之間數據無法流通
其實在數藏背後,聯盟鏈之間就存在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各個聯盟鏈之間是互不相同的,無論是數據還是資產都無法流通。
與現階段蓬勃發展的公鏈不一樣的是,公鏈們早已度過數據孤島階段,目前無論是跨鏈橋、Layer2、Layer3、layer 0,都是有各類解決方案去解決跨鏈通信的問題,但聯盟鏈依然過於草莽,在數據互通這一塊,從商業邏輯上也不現實。比如讓阿里巴巴的螞蟻鏈去兼容騰訊的至信鏈,我還不如期待能在淘寶用微信支付。
總之,由於技術的不完善,使得很多 NFT 的玩法在數藏領域根本無法發揮。當前數藏市場並不像很多人想的把 NFT 玩法下沉到數藏就可以橫掃市場了。
數藏技術太薄弱,沒有基礎設施來實現 NFT 上偏技術上的玩法,只能讓程序員造輪子來搭建基礎設施才可以玩起來。但數藏講的是速度,因此在各類數藏宣發大家都選擇性的忽略了數藏技術面,久而久之也就讓數藏用戶變成技術不敏感用戶。
值得一提的是,當前數藏平台要么是聯盟鏈,要么是中心化,但非常少做公鏈數藏。其根本原因是一旦做公鏈數藏,那麼就等於數藏完全的開放流通,這無異於自尋死路。
運營策略不同促使用戶畫像不同
在運營上的差別,我認為體現的是淋漓盡致。NFT 市場得益於超高自由度,在運營玩法上層出不窮,並且 NFT 領域盈利的方法很多,並不是只有單一的銷售來源。
宏觀來看,NFT 項目方,尤其是藍籌 NFT 項目方,在同一時間段一般只運營一個 NFT 項目。而數藏發行則不一樣,在資源撮合理想的情況下,數藏可以一天發三次。
數藏與 NFT 的用戶差異化
數藏面對的用戶,在驅動因素上跟 NFT 用戶大體是一致的,即投機利益驅動。但是在細節又有較大的區隔。
相對於 NFT,數藏的購買門檻是非常低,簡化到手機註冊、實名制之後,就可以開始購買數藏。但是在 NFT 則完全不同,NFT 會涉及到 metamask 的使用,首次加密貨幣的出入金,opensea 或者 looksrare 的使用。如果想成為 NFT OG,那麼還得參與項目 discord 做志願者,參與各類白名單活動。
更重要的是,想要成為一個 NFT Native,語言關也是一個非常大的門檻。而數藏就給了這些無法踏足門檻的用戶們一個投機機會。
數藏與 NFT 的運營側重不同
在數藏平台的具體運營方面,跟 NFT 也大不相同。數藏的運營其實更多在於推廣銷售,賣出更多的數藏,提高平台銷售額才是運營重點。而 NFT 運營中,更大的使用面積,更大的傳播量才是運營重點。
導致兩個市場差異化的根本原因其實是收益來源不一樣。
在 NFT 中,其實發售盈利是非常小的佔比。目前非常多新項目都是 0.1e 或者 0.05e,甚至 free mint 都大有人在,非常低的售價加上很多是做活動贈送,其實這方面的盈利並不高。
大部分 NFT 項目方是寄望於將自己項目做成藍籌 NFT,當價格提高後賺取二級市場版稅。拿 BAYC 舉例,他的版稅是 2.5%,一個猴的地板價大概 91e,那麼交易一次就可以賺到 2.25e。對比早些年 BAYC 發售時 0.08e 都沒人買的價格,現在版稅收益才是整個項目的大頭。
但是數藏則不一樣,雖然數藏在二級市場中同樣存在版稅一說,但是受制於監管鐵拳,數藏已經不太可能出現單張賣幾十萬的價格,更多的情況是單張賣數百至數千元,那麼單價過低,版稅收益也不高。正因如此數藏平台收益來源更多是發行數藏。
在具體呈現方式上,通過觀察會發現。數藏無論什麼類型的活動,本質上都繞不開誘導購買活動。包括數藏折扣券、數藏優先購等等,這些實質上都是在促進數藏的銷售額。
因此我個人是將數藏定義為更類似電商平台的存在。銷售,才是數藏的核心。數藏的各種賦能也是為了實現更高的銷售額。
而在 NFT,運營方向則會更重視創意、設計、技術。比如 NFT PASS、NFT 碎片化方案、NFT 流動性方案、NFT 借貸方案等等。NFT 是一個更大,更全的市場領域,技術與營銷交織、投機與情懷相融的一個自由市場。
而數藏,則是特定土壤下的虛擬藏品電商市場。因此我會認為數藏運營,未來其實可以從電商運營中網羅人才,而非 NFT。
數藏與 NFT 的市場總結
非常慶幸我對數藏沒有鄙視情節,讓我較為深度的去調研了數藏市場,因此我在這給出我個人的主觀結論吧,結論僅限於中國市場。
數藏市場將比 NFT 市場更大(限定中國大陸內)
上文也描述過,數藏門檻低到怕人。除了上面說的技術使用門檻以外,在用戶教育門檻也非常低。數藏本身已經是非常本土化的市場了,包括用戶承載群體,產品名詞等方面。比如:
- NFT 用戶大多使用推特、Discord,數藏用戶使用微信、QQ;
- NFT 用戶需要安裝備份 metamask,使用純英文網站 opensea、looksrare,數藏用戶商店下載平台 app 甚至 H5 小程序;
- NFT 用戶需要使用 DEX、CEX 做 KYC 來出入金,數藏用戶微信支付寶付款;
- NFT 叫白名單,數藏叫優先購;
諸如此類的本土化實在太多太多,那麼在限定中國范圍內,我會認為數藏的市場會非常大,遠超 NFT。即使 14 億人只有 5% 的人持有數藏,那也有 7000 萬人的用戶市場。(不考慮銷售,只考慮持有),並且隨著年輕一代的普及,他們對潮玩的追求,這一比例我相信在五年後肯定會持續上升。
數藏市場有天然護城河(限定中國大陸內)
數藏市場往大了說,是屬於國家號召的發展方向,即使現在非常投機、草莽。那麼可預見的,相應的監管機構遲早會出台監管政策與牌照制度。
那麼此時數藏市場就有了天然護城河,即受到法律保護,且牌照制度就是尚方寶劍。說的再直白一點,當市場被監管起來,那麼此時擁有紅色力量的數藏平台將會成為在紅色土壤上最有利的護城河,這是技術、運營都無法比擬的東西。
至於全球化市場的 NFT,沒啥好說的,NFT 默秒全。
免責聲明:作為區塊鏈信息平台,本站所發布文章僅代表作者及嘉賓個人觀點,與 Web3Caff 立場無關。本文內容僅用於信息分享,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要約,並請您遵守所在國家或地區的相關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