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損俱損的多米諾效應出現
作者:茉莉
編輯:文刀
封面: Photo by Bradyn Trollip on Unsplash
儘管比特幣在 6 月 20 日淩晨反彈至 2 萬美元,但它領導的加密資產市場已然無法從下跌中逆轉,9000 億美元的加密資產總市值已經較於去年 11 月高點縮水了三分之二。
又一場恐慌發生在 6 月 18 日,比特幣(BTC)跌破 2 萬美元的支撐,最低觸達 17500 美元,市值第二大的乙太坊(ETH)跌破 1000 美元,最低跌至 880 美元,兩大加密資產的價格都下挫至年度新低。 當日,加密資產市場的爆倉總額超 5.6 億美元。
與上一輪牛熊週期不同的是,這一輪週期中出現的市場新角色 DeFi(去中心化金融)也在市場的暴跌中遭受重創。 6 月 18 日,在 DeFi 市場內鎖倉的加密資產總價值(TVL)同樣跌入年內新低,為 729 億美元,較去年 12 月高點時的 2540 億美元蒸發了 71.2%。
有跡可循的恐慌是從 TerraUSD(UST)崩盤開始的,一個月內,拋售與資金撤離同時在加密市場上演,引發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加密資產借貸平臺 Celsius 出現流動性危機,暫停客戶轉帳和提現; 加密資產對沖基金三箭資本遭遇大額清算,幾近破產; 中心化加密資產交易平臺 AEX 遭遇擠兌,沒多久,同類平臺 Hoo 暫停了使用者提現......
去中心化加密金融(DeFi)市場中一個美元穩定幣的崩潰,衝擊了數個中心化的加密平臺,最終風險外溢,傳導至整個加密市場。 在這場「多米諾」式的市場崩塌中,巨鯨投機 DeFi 的遊戲失敗了,而 DeFi 也與它「金融民主化」的目標相去甚遠。
債追「三箭」
UST 崩盤、LUNA 歸零后,風暴中心轉移至對沖基金三箭資本頭頂。
三箭資本大概沒有想到,當初從 DeFi 循環借貸中為它攫取利潤的 stETH 會有脫離錨定 ETH 的一天,這些作為抵押物的加密資產正在貶值,它的頭寸面臨清算。
慌亂從 6 月 14 日開始,這家加密資產對沖基金將 5 萬多枚 stETH 折價兌換為 ETH,並將其中的 16625 ETH 兌換為價值 2000 多萬美元的穩定幣 DAI。 加密分析師們猜測,三箭資本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它在 DeFi 借貸平台中價值 2.95 億美元的頭寸被清算。
但清算還是無情地到來了。 6 月 15 日下午,區塊鏈安全機構派盾的警報不斷在社交平臺上響起,疑似與三箭資本相關的位址在 1 個多小時內被清算了 14538 ETH,以 ETH 當時 1027 美元計算,清算價值超 1490 萬美元。
三箭資本被清算的消息傳出後,ETH 從 1092 美元附近下跌,短時間內跌幅超 6%。
在那之前,三箭資本已經出售了 3.3 萬枚 ETH 用於償還債務,價值超 3389 萬美元。 6 月 16 日,該基金變賣 stETH 的行為仍然沒有停止,而清算其頭寸的不僅包括 Aave 這樣的去中心化 DeFi 借貸平臺,還有 FTX、Deribit 和 BitMEX 這樣的中心化交易平臺,這三家平臺均提供加密資產的金融衍生品服務,包括期貨和期權。
6 月 17 日,The Block 援引知情人士說法稱,在三箭資本未能滿足追加保證金的要求后,三家交易平臺在過去一周內已經清算了三箭資本的頭寸。 其中,BitMEX 證實了清算消息,但未對三箭資本欠其 600 萬美元債務的說法予以回應; 而 Deribit 則公開表示,它的股東三箭資本的確有少數帳戶在平臺上存在凈債務,但平臺用戶的資金安全。
追債的人中還有三箭資本的客戶,8 Block Capital 交易主管 Danny 直接在社交媒體上維權,指控三箭資本從他們的帳戶中挪用了 100 萬美元,他們懷疑這筆錢被用於追加保證金; 另有 DeFi 專案的創始人稱,該專案存放在三箭資本旗下 OTC 交易公司 TPS Capital 中的資金下落不明。
一連串的債務危機將三箭資本置於破產的邊緣,與之有關的 DeFi 平台也出現了危機。 質押收益平臺 Finblox 稱它與三箭資本有合作關係,為了「盡可能地分散風險」,它暫停了所有收益分配,禁止創建新的加密位址,並限制了使用者提款——將日提現價值的上限限制為 500 美元,月上限為 1500 美元。
6 月 17 日,三箭資本的聯合創始人 Kyle Davies 終於打破了沉默,面對華爾街日報的採訪時,他承認 Terra 的崩潰是公司遭遇損失的重要原因,加密資產市場的快速下滑又加劇了公司的損失。
作為 Terra 背後組織 Luna Foundation Guard 的投資者,三箭資本曾向 LUNA 投資約 2 億美元,這些資金是説明 UST 與美元挂鉤的儲備金。 但在 5 月 UST 崩盤後,三箭資本的投資化為烏有。
據悉,三箭資本已聘請法律和財務顧問為其投資者和貸方找出解決方案,試圖通過資產出售或救助計劃解決債務問題。
這家曾經管理過 100 億美元的加密對沖基金如一頭擱淺的巨鯨,自身岌岌可危的同時,也將小魚拍上了乾涸的海岸。
巨鯨的資產被大額清算,恐慌與拋售「泥沙俱下」。 6 月 18 日,BTC 跌破 2 萬美元時的跌幅為 7.34%,跌破 1000 美元的乙太坊則展現了更大的下跌幅度,跌幅為 8.47%,ETH 當日爆倉 1.9 億美元,BTC 當日爆倉 2.69 億美元。
兩所停提
流動性風險正在向小中型平臺傳導,就在三箭資本遭遇鏈上清算的 6 月 16 日,加密資產交易平臺 AEX 暫停了 BTC、ETH 等主流資產的提現,暫停期限為 36 個小時。 儘管後來恢復了使用者提現,但 AEX 還是對提現進行了限額,目前的上限為 600 美元。
AEX 中文名為安銀,初創於 2013 年,最早在中國大陸創建,後在國內監管趨嚴後出海。
AEX 在公告中稱,它正在面臨超 10 億美元規模的擠兌。
「LUNA 崩盤」也被該交易平臺視作流動性不足的導火索,「自 5 月中旬 LUNA 崩盤以來,AEX 各類資產流出總市值已達 4.5 億 USDT(包括合作機構退出),上述事件迅速消耗了 AEX 的短期流動性資產和部分中期資產。」
AEX 的流動性危機不僅和擠兌有關。
與三箭資本一樣,這家中心化的交易平臺也在 DeFi 中進行了資產配置,在其 80% 的中長期配置資產中,有價值 1.1 億美元的加密資產被質押在鏈上「挖礦」。 該平臺存儲在 Curve 平臺「挖礦」(提供流動性獲取獎勵)的 USDT/USDC 池,在 UST 崩盤後被兌換,造成短期流動性資產損失。
與此同時,AEX 也在放貸加密資產,其稱質押貸款業務的客戶還款速度有所延遲也是該平台出現提現困境的原因之一,而對外質押的貸款額為 2.3 億美元。
可見,AEX 在經營加密資產交易業務的同時,也充當著「銀行」的角色,與 6 月 13 日暫停客戶提款的加密資產借貸平臺 Celsius 存在相同的功能。 Celsius 的流動性風險同樣與它參與 DeFi 有關,Terra 也是其暴雷的根源之一。 目前有消息稱,這家借貸平臺正在尋求外部投資或收購,但路透社報導,5 個地區的證券監管機構已對 Celsius 展開調查。
這些從 DeFi 中攫取收益並對外貸款的平臺都存在共同的問題:放入 DeFi 的資金和對外放出的貸款是否屬於用戶資產? 是否獲得了使用者的知情同意? AEX 和 Celsius 都沒有對這兩個問題做出公開表態。
同樣出現提現困難的加密交易平臺還有 Hoo 虎符,該平臺從加密資產錢包起家,於 2018 年在中國大陸創立,2021 年後將辦公室遷至迪拜。
Hoo 虎符將暫停提現的原因籠統地歸咎於「近期市場行情波動大」、「業內一些大型架構被清算、流動性枯竭」,虎符稱,熱錢包流動性因此受到影響,多簽錢包划轉處理需要時間,導致了使用者提現延遲。 該平台承諾將在 72 小時後逐步恢復正常。
沒有 AEX 披露得詳細,提現恢復的時間又較別家更長,Hoo 虎符的停提遭遇了使用者的質疑,人們懷疑該平臺也存在將資產放入 DeFi 市場獲利導致虧損的問題,但使用者的質疑聲未得到虎符的回應。
DeFi 不是 “德”
一家家中心化的加密資產機構陷入了流動性枯竭的困境中,如果不是暴雷事件頻出,外界可能不會深扒它們的鏈上動態,「加密巨鯨參與 DeFi」最多是行業內一個人盡皆知的現象。
2020 年 6 月,自乙太坊上鏈上的去中心化借貸平臺 Compound 用「流動性挖礦」將 DeFi 帶火後,使用者的加密資產開始從中心化的交易平臺湧入去中心化的 DeFi 市場,為去中心化的交易平臺、借貸平臺、穩定幣協定提供流動性,以期獲得這些平臺發行的代幣獎勵。 這些獎勵又因為流動性兌換池的存在而快速產生了交易價格,代幣變成了「真金白銀」。
財富效應在加密資產市場形成牛市的初期開始醞釀,並在牛市頂峰達到了高潮,而鎖倉在各種 DeFi 協定中的加密資產總價值,在 1 年多時間里從不足 10 萬美元躍升至近 3000 億美元的高點。
這個過程中,向 DeFi 平臺中注入加密資產、貢獻流動性的使用者們,從普通散戶升級為會操作機器人的專業玩家(俗稱科學家),但隨著 APY 的降低,一部分科學家也被淘汰了,只有又有錢又懂智慧合約技術的大資本才能在 DeFi 中獲取利潤,尤其是藉助能夠循環借貸的 DeFi 產品。
以 stETH 為例,這個原本為了釋放 ETH2.0 質押而經由 Lido 協定產生的憑證代幣,被一些借貸平臺引入為借款的抵押品。 質押 ETH2.0 本身會產生 4% 的收益,而將 stETH 存入借貸平臺,又能獲得利息收益; 更有利可圖的是將 stETH 當做抵押品質押在借貸平臺上,貸款出穩定幣,再兌換為 ETH,再質押進 Lido 換為 stETH...... 迴圈借貸的背後是不斷地加槓桿。
但當抵押品貶值到一定程度時,清算開始叩響風險之門。
6 月 14 日,國際清算銀行(BIS)在 Celsius 停提后發佈的一份有關 DeFi 借貸的公告。 BIS 指出,DeFi 用匿名化克服金融市場一直存在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但嚴重依賴鏈上抵押品(加密資產)的特點,不僅無法使該領域免受市場「繁榮-蕭條」周期的影響,還會陷入清算螺旋。
縱觀歷史,金融中介機構一直致力於改善資訊處理環節,而當前的 DeFi 貸款則想改變這樣的方式,試圖用借款人提供抵押品的方式替代資訊收集,以此發揮金融中介機構的功能。
BIS 解釋,為了確保貸款人得到保護,DeFi 平台設定了相對於借款金額的清算比率。 例如,120% 的抵押率可能伴隨著 110% 的清算率,如果抵押物在低於這一門檻時就會貶值。 智慧合約規定,此時任何人都可以充當清算人,沒收抵押品,償還出借人,並將剩餘抵押品的一部分收入囊中。 利潤驅動確保了清算人的充足供應,減輕了貸款人潛在的信貸損失。
「由於借款人的匿名性,過度抵押在 DeFi 貸款中普遍存在......」BIS 指出,為了避免被迫清算,借款人通常會提交高於最低要求的加密資產,從而導致了更高的有效抵押率。 考慮到加密市場的「繁榮-蕭條」週期,事實上,「過度抵押和清算比率並不能消除信貸損失的風險。 在一些案例中,抵押品價值迅速下降,在它們貶值之前,借款人沒有時間解除貸款,導致貸款機構蒙受損失。」
BIS 認為,現行的 DeFi 主要是為了「促進加密資產投機」,而非「實體經濟借貸」,這違背了它「金融民主化」的目標,因為基於抵押的貸款模型只服務於那些擁有足夠資產的人,不包括那些沒有多少財富的人,不僅並沒有實現普惠金融,反而走向了集中化。
在這一輪加密資產的牛熊週期中,DeFi 橫空出世,為外界描述了一個替代傳統金融的烏托邦,但它在牛市淪為巨鯨的「玩具」,也在熊市向玩火人反戈一擊。 而那個「金融民主化」的目標正在市場的陰霾中變得模糊起來。
免責聲明:作為區塊鏈資訊平臺,本站所發佈文章僅代表作者及嘉賓個人觀點,與 Web3Caff 立場無關。 文章內的資訊僅供參考,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要約,並請您遵守所在國家或地區的相關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