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19 日,去中心化无线基础设施 Helium 以估值 12 亿美元完成 2 亿美元 D 轮融资,Tiger Global 和 FTX Ventures 参投。为何如此备受关注?这篇文章则能够帮你以深度全面的视角理解 Helium 的商业与经济价值。

— 导读(Web3Caff 编辑部注)

作者:东方明

编辑:penny

排版:海外独角兽团队

原用标题:Helium:“人人供网” 的区块链经济体,成就分布式星链网络

封面:Helium

马斯克的 Starlink 是空天通信下主干网络的创新,本质上还是以 “公司制” 的高资本投入,来实现比传统网络运营商更高效的布网方式。

而 Helium 是底层经济模式的变化,以 DAO 的治理方式,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共享经济模式,像是无线网络界的 Airbnb,你在家中主持热点并确保其运行,工业界产业界的物联网设备都会来 “造访”,接入你的网络。这就是 Helium 开放性和无准入的价值取向,不同于传统通信行业霸道的收费方案,Helium 网络的使用和贡献者都是零散的个人和小组织,是真正 “大众的网络”。

设立热点并不复杂,你不需要懂无线通讯和加密货币,只需在家里或办公室中对 Helium 提供的设备进行简单的设置并连上网,就可以给你所在城市的 IoT 设备提供网络;你在无数次 “见证” 与 “被见证” 的网络覆盖证明机制中获取 Helium 原生代币 HNT,并通过从你的网络传输的数据流赚取相应的奖励。Helium 所倡导的网络主权,让我们可以拥有我们所提供的网络及其数据流的价值。

Helium 网络的版图从去年 4 月开始在中国被点亮。下面这个处在上海徐汇区的叫做 “Rare Mossy Porpoise/稀有的苔藓江豚” 的热点,在过去 7 天内平均每天发起/见证了 280 次信标,过去 24 小时内赚了价值 9.22 美金的 HNT。

虽然 Helium 目前的主力是在做物联网,但未来同样的模式可以拓展到其他网络。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可能会由 Starlink 提供开源硬件的标准(卫星配置,卫星之间通讯,卫星和发射器之间的通讯等),由 Helium 提供底层结算机制,将本来重资本的基建铺设变得去中心化。

以下为本文目录,建议结合要点进行针对性阅读。

01. 变革通信行业:从 “物的连接” 出发   

02. Helium 的重要里程碑

  • 点对点的无线网络革命
  • 新经济体的诞生:引入区块链

03. “大众的网络”

  • 50 万热点的 “星星之火”
  • LongFi:低成本广覆盖的 IoT 网络        

04. Helium 区块链的机制设计

  • 双通证经济模型
  • 覆盖证明机制
  • A Call for Action for Miners

05. Helium 的竞合

06. 展望未来

  • 做成 5G 基础设施
  • 警惕 “马太效应”
  • 公司制 vs. DAO
  • 一个全球同一网络协议的未来

变革通信行业:从 “物的连接” 出发

上世纪 90 年代,美国政府曾出过一个叫做本地环路解绑的法案,将早期电缆巨头的下游服务权剥离,分散给了多个网络服务提供商(ISP),让他们可以使用从本地主网络所在地到客户住所的连接,以加强竞争。但实际情况是 Comcast 和 AT&T 等联合以游说、诉讼等各种方式拖缓 Google Fiber 这样的 “挑战者” 扩张的步伐,仍然各自称霸一方。

电信巨头的势力的确令人忌惮:AT&T 曾出过一个 “为隐私买单” 的价格梯度,要征收每月 29 美元的 “保护费” 才不会把你的浏览记录卖给广告商;Comcast 将你的 Wifi 热点卖给其他人,或者悄无声息地在你家部署 LoRaWan(远程广域网),这些操作都很难被发现并在设置里关掉,而且有着充分的法律规避手段。

不过,积弊已久的通信行业已经出现了在不同领域发力的破坏者:Starlink 想让 “人的连接” 更简单,用比现有光纤传输显著更高效率的卫星激光通信,在光纤铺设难以触及的偏远地区、人口稀疏的稀路由地区、以及目前通信有限的航空海事等场景,提供低时延、广覆盖、大容量的通信网络。而今天主要介绍的 Helium 则是从 “物的连接” 角度,对现有的物联网市场进行颠覆式创新。

目前,100 多亿活跃的 IoT 设备有很多种方法来连接和共享数据:家庭和办公室的 IoT 设备(比如智能门锁、智能灯等)由于所需传输距离短,一般使用标准 Wi-Fi、Zigbee 或低功耗蓝牙;而大部分设备所需场景传输范围较大(比如车联网,资产的追踪包括物流、农业器械,以及公共服务领域的智能抄表等),须使用低功耗的广域网,这其中分为以 LoraWAN 和 Sigfox 为代表的无线网络, 和以 LTE-M 和窄带物联网 (NB-IoT) 为代表的蜂窝物联网。

物联网的发展一直没迎来大爆发,主要受限于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的广域网的支撑。ISP 们没有激励去做这件事,因为物联网领域最多的工业应用场景下传输的都是类似温度、湿度、水位这种每秒几个比特的数据,很难回本。

如上面所说,IoT 设备的联网方式极度分散,往往被绑定到不同的协议/技术,互操作性很低。对比人们常用的移动设备如手机、电脑,物联网设备始终没迎来一个 WiFi 或蓝牙的等价物,代表一种基于开放硬件的开放标准,让各种设备间达到可编程、可配置性,以相互连接和协作。Helium 想要进行一种模式创新,以比 ISP 更高效的方式来满足这一真空。

从供给端看,Helium 建立起一个去中心化的点对点无线网络,并用区块链的激励机制让人们有动力去维护这个体系,在这个体系下,每个人都拥有他的那部分网络和数据流的价值。Helium 借助 “大众的力量” 提供热点,并允许其他网络的设备通过漫游接入 Helium 网络,希望打通全球 IoT 生态系统。Helium 网络的提供者基于一个 “覆盖证明 Proof of Coverage” 机制赚取 Helium 原生代币 HNT。

从需求端来看,Helium 将分散化的低成本转移给使用网络的客户们(包括现在物联网的主要应用,如物流供应链、智慧城市、智慧农业、环境监测等用例),给需要长期低功耗远程数据传输的 IoT 设备提供了灵活的接入方法,无须和任何网络运营商锁定任何长期数据契约。

随着 3G 谢幕,预计 20 亿台使用蜂窝的 IoT 设备将被中断,要么转向更高成本的 4G 网络和私用网,要么转向以 Helium 为代表的开放的无线网络。Helium 替代方案的定价下每个 Iot 设备每年都需要几十美元的支出,百亿 IoT 设备撑起了千亿美元级的市场价值。对比下来,我们会发现, Helium 的收费相当克制(每 24 个字节的数据传输只要 $0.00001,以 Helium 区块链下的通证 Data Credits 的形式支付)—— 依靠指数级的成本降低,Helium 有机会重新制定 IoT 网络供应商的游戏规则。

随着去年 4 月 Helium + FreedomFi 5G 网络的推出,Helium 也把触角从企业级伸展到了消费级通信。从历史的角度看,Helium 最初从 IoT 设备网络切入,其实对传统通信巨头的冲击是比较侧面的,这也许也是为什么 Helium 还没有受到这些在位者的大举反攻。推出 5G 后,我们已经看到一些网络运营商希望通过漫游利用 Helium 的网络覆盖。Helium 可以通过成为 5G 的基础设施来改变这个巨头当道的市场吗?本文最后会对 Helium 的未来提出几点展望。

Helium 的重要里程碑

点对点的无线网络革命

Helium 诞生在 2013 年,创立伊始就斩获了一众硅谷明星 VC(包括 Google Venture, Khosla Ventures, FirstMark Capital, SV Angel 等)的投资,Salesforce 联创 Marc Benioff 也以个人名义投了一笔。

这些信众很大程度上是被联创 Shawn Fanning 吸引来的。Fanning 可以说是 Web 2.0 时代的传奇人物,曾于 1999 年创立点对点音乐共享平台 Napster(类似于国内的 PPS, 迅雷, VeryCD),虽然关于版权问题的制裁让 Napster 不得不以另一种形式存活下来(去年刚被一家 VR Concerts 公司收购),但其代表的 P2P 技术和精神直接激发了一系列去中心化点对点传输协议的跟随者,比如 Gnutella 和自由网。

另一联创 Amir Haleem 是个游戏天才,担任过游戏初创公司的 CTO,做出过《战地风云 1942》(该系列被 Electronics Arts 收购),曾是《雷神之锤》的世界电竞冠军:他和 Fanning 就是因游戏结缘的。

2012 年左右,Amir 和 Fanning 有一个共同好友的初创公司,设计儿童定位手环时,迟迟难解决传感器的联网问题,这一痛点引起了两人的共鸣。

当时物联网刚刚起步,传统通信巨头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提供面向电脑、手机等家用设备的高带宽网络上,对于低功耗、低带宽的网络需求不甚关心。Helium 团队决心变革现有的 IoT 无线网络,让设备间可以在开放的频段互相通讯,而无需像手机电脑一样依赖于和供应商签署昂贵的 data plan。正如 CEO Amir 所说:

“我们试图建立一个完全开放的无线网络协议,基于一些商品化的无线电硬件就可以有序工作,不依赖于 Helium 这家公司本身。我们只是这一切的设计者罢了。”

对于经历过 Napster 年代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读者可能没有经历过 HAM Radio 火腿电台的时代,当年这帮 geek 的娱乐方式就是无线通讯技术实验和无线电运动竞技),Helium 开展的 “无线革命” 是一场令人振奋的文艺复兴。

新经济体的诞生:引入区块链

Amir 和 Fanning 摸索了一段时间,尝试过做垂类、做应用层、自建网络。2014 年,当时的 CTO Sean Carey 做出了一个多租户、更安全可靠版本的 Node-Red(IBM 开发的将硬件设备、API 和在线服务连接在一起的编程工具),并基于 “Helium - 市政 - 消费者家/办公室” 的三层网桥部署,当时用户要传数据还要在路由层发一串代码,对于非技术爱好者很不友好。无一例外,这些尝试都以失败告终。

团队很快就意识到,“唯一能让这个网络真正发展起来的方法,就是不去建造它”。2017 年开始大热的区块链技术启发他们将网络的建设 “去中心化”:借助它的透明性和自确认性,Helium 可以提供一个铺设全球网络的激励机制和高效的清算机制,让所有人无准入地提供网络。

Helium 网络的参与者只需在家里或办公室中对 Helium 设备进行简单的设置并连上网,即可为所在的城市提供数十公里的低功耗网络,供 IoT 设备进行数量较少(从而不影响自用 wifi 速度)的数据传输,作为奖励就可以挖掘一种新型加密货币 HNT。而网络的使用者们,要以 HNT 燃烧获得的 Data Credits 为媒介,按照数据传输量向网络付费。

2019 年,Multicoin Capital 和 Union Square Ventures 联合领投了 Helium 的 C 轮。Multicoin 的投资人 Tushar Jain 帮助 Helium 搭建了一个精美的代币经济模型,我们现在看到的 Helium 的双通证和共识机制都有他的贡献

2021 年 8 月,a16z、10T、FTX 旗下的量化加密交易所 Alameda Research 等加密世界的顶级机构也加入了 Helium 1.1 亿美元的 ICO。

区块链的引入无疑是 Helium 历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自此 Helium 完成了从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到无线网络新经济体的角色转换。

我们不妨看看投资人们各自是从怎样不同的角度,定义并且翘望着 Helium 的未来的 ——

Multicoin 的经济学天才投资人 Tushar 说:

“自以太坊智能合约出现以来,我们从未在区块链领域看到比 Helium 更有野心的愿景:Helium 代表了一种大规模部署和管理无线网络的全新方法,颠覆了传统通信的成本结构。”

USV 的 Nick Grossman(他投出了 Coinbase 和 Dune Analytics)说:

“想象一个设备能自动连接到开放网络的世界,无需与手机运营商签订合同、无须设置信用卡账户,就跟当年用收音机的体验一样:你把设备买回家,打开它,就可以用了。无线互联网目前不能做到这些,但假以时日 Helium 可以实现这样一个网络世界。”

Alameda Research 的创始人,著名的 Sam Bankman-Fried 则着迷于加密世界和 “现实世界” 的交汇:

“加密世界的激励措施居然可以用来部署现实世界的基础设施,这一点是从未看到过的。”

a16z 则把 Helium 在他们 thesis 中摆在了一个独一档的位置:

“a16z 的核心投资逻辑始终是:区块链是一类新的计算机。计算机的三个基本组件是计算(CPU)、存储(硬盘)和网络(网络接口卡)。分别来看,现有的智能合约平台(如以太坊)针对计算进行了优化。针对存储数据进行优化的区块链如 Filecoin 和 Arweave,非常适用于 NFT 元数据等用例,并将继续改善其规模和内容交付。在 Helium 之前,我们从未看到针对网络优化的区块链。

“大众的网络”

50 万热点的 “星星之火”

Helium 将其网络命名为 People’s Network,“大众的网络”,是迄今全球发展最迅速的无线网络,每月以平均 9 万热点的速度在扩张,目前 50 多万个热点覆盖了全球将近 4 万个城市。

这 50 万个 “热点” 其实是一个个热点和矿机合一的小盒子,很像路由器。整个硬件设备都是开源的,这一点看起来很反直觉,毕竟其他 IoT 网络服务商比如 The Things Network, 以及 Comcast 的 MachineQ,甚至是去年才向 Helium 寻求合作的 Senet 都会按照设备数量收取费用,每月几十到几百美元不等。

谈及不用硬件盈利的原因,COO Frank Mong 说:

“Helium Hotspot 背后的代码我们打磨了很久,相当复杂。但 Helium 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清除壁垒,所以我们不想去变现所谓的 “专利”,这种寻租行为只会阻碍我们的大幅渗透,最终不利于网络发展。”

Helium 最初自己制造硬件,主要是对整个硬件配置、软件磨合做一个标准化,当初就抱着开源的想法,并不会做一套 “收购硬件公司、垄断全球供应链” 的旧时代巨头标准动作。越多越好的供应商进来,才能加强竞争、降低成本,让全球热点的网络效应更好发挥起来。

目前官方认可的 Helium Hopspot 供应商有 25 个,价格都在 500 美元以下,由于芯片的短缺等原因,市场一直处于严重供不应求的状态,预订单排了 50 万台,而原始的 OG hotspots 被炒到 5000 多美元之高。

今年上半年计划将供应商拓展到 75 个,并且将全面推出 Light Hotspots(即不再存放全节点,将共识工作转移给 “验证者” 从而让热点变得更 “轻盈”,下面区块链 PoC 机制中会展开讲),架构简化之后生产速度也会大幅提升,而且有望将价格压到 150 美元以下,这些因素都将带来网络节点的飞速拓展。

人们将 Helium 热点连接到他们的 Wi-Fi 并将其放在合适的位置(Discord 的 Helium 频道有很多信号学专家提供热心贴士,比如放在湖边,水面可以给信号提供天然的跑道,能传得更远),热点就会通过开源 LongFi 协议自动从 Helium 客户的 IoT 传感器中提取数据。接着,热点对数据进行加密并将数据发送到客户指定的云中,方便他们跟踪和收集设备发出的信息。

和 GPU 挖矿的骇人能耗不同的是,Helium 热点只需要与 12 瓦 LED 灯泡一样多的能量即可运行,所以矿工们承担的最大成本就是购买硬件的一次性费用。

当然,Helium 的受众不局限于懂无线通讯、懂加密货币的人群。Helium 提供了硬件、面向热点提供者和使用者的交互软件、以及将数据送往用户指定的云端的路由,这一整套装备,还贴心地给每个热点随机生成了三个单词组成的名字(如下图"Sharp Tiny Trout",意思是” 锋利的小鳟鱼 “),把理解和使用门槛降至最低。

LongFi:低成本广覆盖的 IoT 网络

Helium 的热点接收和递送数据所基于的底层协议是 LoRaWan,这个 Layer 1 的决定绝非拍脑袋,而是从带宽、功耗、网络部署难度和适用场景上都契合的选择。

LoRaWan 基于 RF 无线电技术,主要有三大优势。

  1. 无线电频段是开放的,不需要许可(相反,4G 所用频段是需要竞拍的,那些大通信公司往往争得头破血流);
  2. LoRaWan 热点的布局灵活,不像蜂窝数据传输对基站选址要求很高,需要花大量精力在网络优化上(包括考虑基站之间距离、协作方式、边界等等)。在 LoRaWan 环境铺设热点允许一定的冗余,一个最好的例证便是洛杉矶,目前 Helium 网络热点最密集的城市,有 6000 多个热点,但其实一个典型的城市只需要 200 个以下的热点覆盖;
  3. RF 无线电技术啁啾(chirping, 得名于信号声神似鸟鸣)的天然属性就是能把信息密集的信号以很低的能耗传递很远。

而这些都正是 Helium 想要的:

  1. Helium 不希望成本结构中还有一大笔要用作购买频段许可,这也是他们想和传统通信公司划清界限的地方。Helium 5G 在美国用的同样是 CBRS 这一免许可证频段,在其国际拓展中,他们也在积极寻找各国对应的低延迟高带宽频段,而不放精力在大量的政府关系、游说和 Spectrum Advocacy 上;
  2. 灵活的布局意味着 Helium 可以采用 “自由放任” 式的治理方式,无须对于热点的密度等做过多统筹;
  3. 能以低能耗传到很远距离,和物联网设备简直就是天作之合。物联网设备数据传输量小、对带宽需求小,但也因为其分散广,需要长距离传输。

Helium 将 LoRaWAN 和 Helium 区块链相结合,便成了 “LongFi” 协议,任何一台 LoRaWAN 设备均可在 这一网络中传输数据。之所以叫 'Long'-Fi,是因为辐射范围比 Wifi 广 200 倍。与此同时,使用 LongFi 协议的设备每比特的电池效率能达到 LTE 的数千倍。

对于想要接入 LongFi 网络的 IoT 客户,Helium 的收费模式是按接收到的数据包计(很像现在 SaaS 流行的 usage-based model),和现有网络运营商的 data plan 费用相比简直微乎其微。假如你是一家共享自行车服务商,你有 1000 辆带有 GPS 传感器的自行车并希望它们每 10 分钟更新一次位置,一整年只需要花费大约 525 美元。不管是 AT&T 还是沃达丰,最便宜的计划也要每台设备每月 3 美元,那就是 36000 美元一个月,70 倍于 LongFi 的费用。

LongFi 还提供漫游功能,非 Helium 的流量可以被 Helium 网络接收并传输到其他 LoRaWAN 网络上,扩大 Helium 网络使用量的同时,接收其流量的网络无需部署网关或网络服务器,可以大幅降低前期的基础设施成本。目前,Helium 已经与 Senet 以及 Actility(均为大型 LoRaWAN 网络)达成合作,未来漫游将成为 Helium 网络的最大推动力之一。

有人可能会对隐私问题产生质疑——不用担心,Helium 网络上数据包的加密发生在传感器和公司服务器之间,热点无法识别单个数据包,它们只能看到发送位置的纯文本标识符。

当然,除了物件的追踪,Helium 的物联网用例还有很多,比如 Boston Brew Co 借助 Helium 的 “水位监测” 能力提供 “自动续命” 的冷萃咖啡桶;和无人机公司比如 DRONEDEK 合作送快递;车联网公司 DIMO 用 Helium 5G 网络传输车辆数据,让人们通过分享行驶数据而获得奖励。

硅谷的核心城市圣何塞给 Helium 网络下的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做了个极佳的范例:该市给超过 1300 名未联网的低收入居民提供 Helium 热点,后续的 Helium 网络奖励可以继续补贴他们,这些热点还能对接空气质量监测、火灾探测等等与气候相关的项目。

今年初,基于 “全球最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沿海城市” 迈阿密的组织 DataGovs(该公司的客户主要来自地方政府、电动汽车行业和建筑行业)和 Helium 达成合作。DataGovs 专注于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和城市交通,利用兼容 Helium 网络的传感器,对水、空气质量、资产等物理世界的变量进行监测。

去年中的一次采访中 COO Frank Mong 提到 Helium 每月在以 10-15 个客户的速度拓张,而且有很多 inbound 的客户。随着 Helium 的网络覆盖越来越广,飞轮效应将越来越明显。

Helium 区块链的机制设计

双通证经济模型

People's Network 使用两种通证:HNT 和 Data Credits。

HNT 是 Helium 区块链上的原生资产,总量为 2.23 亿个,没有预分配(Helium 创始团队选择了不去凭空造一些代币留给自己,第一个 HNT 是从创世区块挖出来的),全部用于激励为 Helium 网络做出贡献的不同角色。

最初为每月 500 万 HNT,之后每两年减半一次(自 2021 年 8 月 1 日起,HNT 净发行量将降至每月 250 万;下一次减半将发生在 2024 年 8 月 1 日,届时月释放量将减少至 125 万个 HNT)

HNT 奖励的分配制度是这样的:最初,将近 70% 份额的 HNT 分发给了构建网络覆盖的 Hotspot 拥有者; 随着网络不断发展,热点通过在本网络上传输设备数据赚取了越来越多的代币,Helium Inc. 和投资方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少(第一年 35%,逐年降 1% 直到降至 15%);20 年后,配额不再调整,保持固定。

Data Credits 则是区块链历史上罕见的应用型通证(就像航司里程,你只能在 Helium 生态系统中使用),用户通过 Helium LongFi 无线协议传输数据字节,就得用 Data Credits 支付区块链交易费。

Data Credits 价格固定以美元为单位(1 Data Credit = 0.00001 美元),要获得 Data Credits,网络用户可以兑换 HNT 或从 HNT 拥有者处获取;任何兑换成 Data Credits 的 HNT 将永久从循环供应中移除(“烧币” 来达到 Burn-and-Mint Equilibrium)。

Data Credits 的设计动机是为了让使用网络的企业和组织能享受稳定的费用(而不是高度波动的媒介),所以 Helium 热点内置预言机,持有人可以把 HNT 按照预言机内的价格转换成 Data Credits 来获取稳定的支付网络使用费的通证。

覆盖证明机制

比特币使用哈希来保护网络的机制叫做工作量证明 (Proof of Work,PoW) 。这是一个已经被长久验证非常稳健的系统,唯一的缺点就是除了保护整个系统,没有提供任何其他价值。Helium Blockchain  并非依靠算力,而是使用无线电波作为一种挖掘方式,网关通过发送加密数据包相互 “挑战”。

具体来说,Helium 网关必须证明三件事:它确实在运行、且处在它所说的位置、且确实能创建无线网络覆盖。据此 Helium 建立了一套公平有效机制,实时验证热点是否通过真实定位提供无线网络覆盖,以激励网络的拓展 —— 这就是覆盖证明 (Proof of Coverage,PoC) 。

每 360 个区块的时间,Helium 网络中的 “挑战者” 通过点对点网络构造一个叫 “PoC 挑战” 的数据包,随机向一个 “被挑战者” 发出问询。因为挑战者并没有什么 “实际工作”,所以获得的 HNT 奖励份额只占 HNT 总量的大概 0.9%。

被挑战的热点接受到挑战信息后,会基于挑战的信息,发起一次无差别的无线电信标(RF Beacon)。如果的确覆盖范围良好,周围的热点应该可以检测到该信标,以见证人的身份将信息回传至 Helium 网络以进行验证。每次挑战都需要具备有效见证,被挑战者才能获得对应的奖励。发射信标比发出挑战更有价值,所以 “被挑战者” 们的奖励占 5.31%。

对于接收到信标的热点见证人,他们的责任是将挑战的信息回传至 Helium 网络。提供证明的矿工大约每 30 个区块被选入共识组,接收其他矿工提交的交易并打包成区块;共识组会根据见证人和被挑战者的位置、密码学证据及信号强度和衰减的合理性等一系列符合逻辑来判定这次见证是否有效。在进行有效见证后,见证人会获得高达 20.08% 份额的奖励。

随着 Helium 网络不断发展,热点数量与区块数量正飞速增长,几乎已经逼近点对点通讯的极限了。从所有热点中随机选取共识节点的模式开始对区块链的出块速度与运行效率产生影响,同时给网络中的硬件带来的极大压力。为了缓解这种压力,今年 5 月,Helium 更是引入了 “Validator” 的角色。验证节点与轻节点的升级完成后,热点无需再进行全节点同步,从而大大提升了 Helium 网络中的用户体验与资源利用效率。

A Call for Action for Miners

也许你会纠结一件事,就是随着热点数迅猛增长,单个热点的收益必然会收缩,现在想购置 Helium 热点是不是太晚了。

Helium 的团队一直说他们处在一个 multi-dacade journey,尤其对比那些百年通信公司(尤其看他们的市值)的历程,我们还在 Helium 的山洞口,远远还没看到他的桃花源。

在这个以 “全球同一网络协议” 为期许的去中心化网络下,热点间并非竞争关系,而是在共同把网络覆盖做得更全更广,网络的价值越大,HNT 价值越大,你拥有的那部分网络价值就越大。

空说无凭,下图是 Multicoin Capital 的 Tushar 在 2019 年对 Helium 回本模型的一个预估。

他认为随着 Helium 网络的增长会给 HNT 价格上行的推力,而更高的价格将意味着 Helium 热点所有者的投资回报率更高,便将进一步推动网络增长("The Helium Flywheel")。当时他假设 HNT 的价格在 2021 年底将达到 6.92 美元,而网络将增长到 10 万个热点,算下来新热点的投资回收期仅为 46 天。

显然他在这两项指标上都严重低估了。现在 Helium 网络上有 50 万个热点,而 HNT 的价格达到了 33 美元。所以即使每月分配到每个热点的 HNT 折到 1/5, 将近 5 倍的 HNT 价格还是让每天平均收益达到了 7.26 美元,48 天回本。

正如前面提到的,随着制造商的拓展和轻节点的引入,热点的售卖价格可能降低至 150 美元以下,会让整个回本模型更吸引人。

Helium 的竞合

有人认为,Helium 是 LoRaWAN 协议的区块链实现,核心是在物联网网络中增加一个激励层,类似于 Filecoin 和 IPFS 的关系。这个说法有失公允。

Filecoin 和 IPFS 是用于在分布式网络中存储和共享数据的互补协议,均是免费、开源的,并且共享许多构建块,包括数据表示格式 (IPLD) 和网络通信协议 (libp2p)。而 Helium 是从头编写了节点之间沟通方式甚至整个回程路由的表达方式,其独创性和门槛都更高。

而像 The Things Network 之类的公司,即使在构建社区驱动的网络方面做得非常好了,最大的弊病还是人们没有足够的激励机制来确保设备在线并正常运行。从这个角度来讲,Helium 的经济机制确实是它最伟大的一项创造。

同样中心化布局的 Amazon Sidewalk,也是一个很司马昭之心的项目。因为 Amazon 特殊的生态位,他们一直在寻找计算机和智能手机以外的机会,相继推出的消费电子(Alexa、智能眼镜、手环等等)、包括 Sidewalk 都是一个个数据收集的媒介:Amazon 希望从你与物理世界的所有交互数据中获利。抛开动机,Amazon 面向的设备和 Helium 也不同,前者对延迟的容忍度显著更低(比如你在家连着 Sidewalk 网络,想关掉一盏智能灯,你当然希望这个数据馈送是即时的,而不是等两分钟才能关掉),Helium 网络下的设备则允许一定的延迟性。

从大的分布式网络门类上来看,Helium 周围也有一些类似的垂类公司,比如专做环境监测的 Planetwatch,专做温湿度和气压的 WeatherFX,专做去中心化地图的 Hivemapper。再比如 Techcrunch 的黑客松上有一个项目叫 Wificoin,通过分享 wifi 路由器的访问权限,用户可以获得币,这些币又可以用来从其他人那里购买 wifi 权限。

概括来说,Helium 是在打通全球网络的路上,雄心更大也更艰巨。与其说产生竞争,不如说 Helium 未来会对这些布局方式各异的分布式网络,产生自上而下的兼容。正如 Helium 的 BD 负责人所说:我们不把他们视为竞争对手,我们希望把他们带到我们网络上来。

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Helium 和 Starlink 可能产生的火花。

Starlink 是传统 ISP 行业的破坏者,是用上千颗卫星构成地表上的主干通讯网络,用户在地面搭建数据接收器来接入这个网络。过去是靠国家区域光缆之间的连接,而 Starlink 直接面向全球。

Starlink 非常适用于欠发达地区,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网络连接的平权,但问题是成本高(虽然卫星铺设的成本比光纤低,但本质还是和传统 ISP 无差的重资本模式,与 Helium 去中心化的模式不在一个数量级),而且接受设备功耗太大,在欠发达地区铺设未必可行。

据 Helium 亚太负责人高原所说,他心目中可能产生的合力,是由 Starlink 提供开源硬件的标准(卫星配置,卫星之间通讯,卫星和发射器之间的通讯等),由 Helium 提供底层结算机制,将本来重资本的基建铺设变得去中心化。

谈及卫星作为热点直接对接传感器的威胁,创始人兼 CEO Amir 认为能力项更多是互补的,尤其是地表和非地表覆盖的互补。Helium 的每个热点都是类似收发器的全球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其主要功能就是接收来自 IoT 传感器信息并通过互联网将其传递到最终目的地(这个过程被称为 “回程 “),目前 Helium 的一个重点方向就是寻找回程的网络伙伴,在高速公路、农场、偏远地区实现更好的网络覆盖,而这正是以 Starlink 的卫星通信服务商可以提供的。

SpaceX 已经收购了 Swarm,一家通过微型卫星提供物联网设备和连接方案的公司。以物联网为中心的卫星服务市场正在飞速发展,预计到 2025 年,全球将部署约 3030 万个卫星物联网设备,年复合增长率接近 40%。

如果从物联网需求市场看,Helium 必然会和这些卫星连接方案公司产生竞争:Helium 一年内增长 500% 的热点覆盖速率确实不是卫星能企及的扩张速度。那么还要问的一个问题就是,谁能更好地服务不同网络需求的 IoT 设备?

展望未来

做成 5G 基础设施

去年 4 月, Helium 和 开源 5G 连接服务商 Freedomfi 合作,将 HNT 矿机和 5G 天线相结合,推出了与 Helium 网络兼容的第一代 5G 热点。这一网络不同于面向 IoT 设备的窄带网络,具有短程、高带宽、低延迟的特点,可以接入手机、电脑,这意味着 Helium 开始进入 2C 市场。

开启预定通道的几天内,FreedomFi 便售出了 4 万台 5G 网关,和 Verizon(目前美国最大的无线通信服务供应商)的销量不相上下。

5G 基站密度的需求是 4G 的 25 倍,传统通信公司的布网能力瓶颈明显,中心化重资本的无线网基建注定无法规模化、不可持续。

我们也的确看到越来越多的网络运营商希望通过漫游和 Helium 合作,让自己的客户可以利用 Helium 的网络覆盖。GigSky 最近就推出了首个基于 Helium 5G 的蜂窝移动计划,GigSky app 将可以在美国主流移动网络和基于 Helium 的 CBRS 分流网络之间实现无缝漫游,并将优先使用 Helium 网络覆盖,以帮助消费者降低成本。去年 10 月底,Dish Network 成为电信行业中首个加入 Helium 生态的头部运营商。

一旦这些传统电信服务商开始把 Helium 视作 5G 的基础设施,那么我们现在看到的 Helium 的市值不过是未来的一个零头罢了。

警惕马太效应

在介绍区块链的部分,我们指出过,被挑战者为了通过挑战,必须要有见证人检测到他们发起的信标并回传至 Helium 网络,完成 PoC 证明。而且 Helium 网络的奖励大小完全基于这些 PoC 动作的多少。

这就意味着,如果你在沙漠中建立一个热点,按理说你是功不可没的,因为这个孤零零的热点为网络提供了大量宝贵的额外容量。但讽刺的是,它几乎没有任何回报,因为没有人可以见证。所以说,除非你能带上一群朋友在那里多安上几个热点,否则正常人没有动力在遥远的地方插上旌旗。

恰恰相反,在洛杉矶、纽约这样的大城市,因为见证人众多,更容易通过 PoC 挑战赚取奖励,所以就出现了洛杉矶一座城市有两万多个热点的冗余现象,” 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 的马太效应,长期对于网络覆盖的广度和平衡性是不利的。

Helium 未来是否需要伸出 ” 看不见的手 “ 来调控各区域的密度,在州与州、国与国的边界人为地建立激励机制下反直觉的热点覆盖,来打通网络、打破信息孤岛,这一点值得深思。

公司制 vs DAO

Helium 除了公司本身,还有一个 DeWi foundation 去中心化无线网络联盟,是 Helium 基金会,一个 DAO 的存在。

DeWi 推动了 Helium 公司对网络的治理纲领和发展方向探索,如 HIP 的推进。HIP 的全称是 Helium Improvement Protocol,是 Helium 5 万社区成员会不定期在 Github 上发布的一些网络提升的建议。举个例子,5G 的推出就是 FreedomFi 的 CEO 提议的一个 HIP 方案,在社区被广泛认可之后才落地的。

至于 Helium Inc 公司本身,更多是运营和执行的角色,主要工作包括代码管理、HIP 的实施、区块链重要基础设施的开发和维护等等。两者之间的协作可谓非常清晰。

当然,Helium 整个团队都散发着 Web 3 的光芒。让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当被问及将来 Helium 的 Roadmap 的时候,COO Frank Mong 戏谑地说道,” 要靠你们出谋划策呀,你们都是这架飞机上的乘客,我们不过是确保飞机平稳运行罢了。“ We're just keeping the plane flying,真是非常 DAO 的精神啊。

Helium Inc 和 DeWi 的这组关系,是在 Web 2 的公司中生发出去中心化组织的好例子,可能成为 DAO 历史上的一个案例研究。

一个全球同一网络协议的未来

美国证交所主席 Gary Gensler 在去年中曾表示,很多加密货币其实是一种证券,需要服从证交所的监管。当然政策压力影响的是整个加密世界的 β,但足以警戒的是,区块链不是法外之地,政权对其发展还是有相当的影响力,政权之间的动态博弈也影响着 Helium 这种立足全球网络覆盖的巨大格局。

我们看到了列支敦士登将在未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 Helium 网络覆盖的新闻。其他国家的传统通信公司(尤其是国有化的那些)以及政府的应对措施会是什么样的?

Helium 的终局是希望能有一个全球同一网络协议的未来,Helium 的原生代币 HNT 和 Data Credit 会成为数据传输的默认通用货币。在这条路上有多方势力的抢夺,不同底层协议的互操作性、网络运营商和 Helium 的合作架构,国家区域间的管理方法等,都还没有可借鉴的经验。Helium 的故事很激动人心,但也道阻且长。

Web3Caff 编辑部注:以上数据和信息参考时间为:2022/01/25

Referenc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OFWZZ58UY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x9YyS7-d3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1FUV4YsXcc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7CCtnLs2V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pf_rbwqnV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s2mDSZEFn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TObssOnoO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nYo4OwyEA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1gWld-5IkQ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TIOK0xlf7c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7vSKfvPoUk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xLLh4yNsYQ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mvNtGi2pU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E_Hz3w88-8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118be17629a774bd842e69b?s=eyJ1IjogIjVlOGMxYmNjZTAzNmM0MzE3OTU1ZjZjMSJ9

https://internetofbusiness.com/helium-ceo-plans-open-affordable-iot-network/

https://joemorrison.substack.com/p/the-wireless-network-that-will-connect

https://wublock.substack.com/p/introduction-to-helium-operation

https://www.coinspeaker.com/andreessen-horowitz-heliums-hnt/

https://a16z.com/2021/08/10/investing-in-helium/

https://multicoin.capital/2021/03/17/the-helium-flywheel/

https://blog.helium.com/the-people-v-amazon-fc7adff28e3c

https://xw.qq.com/cmsid/20210822A075V900?f=newdc

Helium 白皮书、Documentation

Helium 资讯(官方微信公众号)

Helium Discord, Reddit 社区

免责声明:作为区块链信息平台,本站所发布文章仅代表作者及嘉宾个人观点,与 Web3Caff 立场无关。文章内的信息仅供参考,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及要约,并请您遵守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