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找到了 Web3 的立足点,我相信它就是未来十年最值得期待的。

作者:Yuki,太和研究员

出品:Ti Capital

原用标题:Ti Capital Insights|浅议 Web 3.0  必备元素

封面:Photo by Shubham Dhage on Unsplash

“未知” 会让人感到兴奋。

Web3 的全貌究竟如何,我并不能给出言之凿凿的结论,毕竟人的认知都是片面且有限的,但正是这种” 未知 “才会充满无限可能。在一切颠覆式的创新面前,保持学习、敢于尝试就是最正确的事情。

当下,我们不得不注意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成为 Web3 用户,用真金白银体验各种 Web3 产品,即便其中很多产品并不 Web3。将 Web2 中成熟的项目直接搬运至链上无法真正满足用户对于 Web3 的使用需求,而真正能让我们跳出互联网时代的一定是 Web3 发展必需的原生要素:组织形式、基础设施、控制权等。

也就是说,Web3 在组织形式、基础设施、控制权上一定会跳出 Web2 时代,有更多深远的发展,而这些方面也恰好是能够与现实世界产生真正关系的连接点。聚焦于此,我们或许可以探索出更多符合 Web3 精神的应用。

一、关于组织形式:以 DAO 为代表

人们希望颠覆 Web2 的公司集中式治理结构,所以产生了 DAO ,一种基于某种共识成立的去中心化组织。DAO 没有实际控制人,掌权的是每一位拥有投票权的 DAO 成员,所以 DAO 的发展也是十分不确定的,毕竟成员们可以来去自如。

我们都明白,虽然更大的自由意味着更多活力和可能性,但同时也意味着松散、不稳定。ConstitutionDAO 作为 DAO 的元老级代表,因为 “众筹购买宪法手稿” 这样极具民主独立的共识而成立,但在购买行动失败、发起人退出以后,整个 DAO 失去了未来的方向。仅依靠社区中的少数成员也难以推动凝聚力丧失的 DAO 前进。而 CultDAO 作为第二个掀起行业浪潮的 DAO,主打 “共同投资共同致富” 的美好概念,但作出的成绩也乏善可陈。

所以说到底,DAO 虽然为 Web3 提供了新的组织形式,但是它的问题与潜力一样大。因为没有完善的操作系统,DAO 就无法有效率地推动个体协作前进,最终的结局只能沦为乌合之众。

可以把 DAO 的操作系统理解成计算机系统,不同的域对应解决不同的事情,那么这些域(可组合的构建模块)也可以按照 DAO 的不同需求进行自由组合。

不论 DAO 的操作系统由多少域构成,其终极目标只有一个:将众多独立个体团结在一起有效率地协作。所以我认为帮助 DAO 更有序运作的工具将是 DAO 兴起必不可少的条件。可以是 Clony、Aragon、这类一站式成立、运营 DAO 的工具,也可以是 Syndicate 这类专注于服务投资 DAO 的工具,也可以是 Utopia 这类专注于 DAO 某个细分需求(财务)的管理工具。

而就 DAO 本身而言,PartyDAO 是我目前最为欣赏的优秀代表,从它的诞生到运作到已取得的成绩,每一步都是 DAO 最理想的样子。

PartyDAO 源于 Mirror 创始人 Denis Nazarov 在推特上的一篇推文。他在推文中提出了 PartyBid 的雏形:一个可以自动成立 DAO 来竞拍 NFT 的去中心化平台。这个有趣的想法吸引来了志同道合的人,产品经理、码农、设计师等等,他们在强烈的共识之下把 PartyBid 做了出来,并且扩大了 PartyDAO 的规模。这个产品是 PartyDAO 目前为止最厉害的成果,也是最符合 DAO 精神的产品之一。

基于 PartyBid 和 PartyDAO,我可以找到 DAO 的一些重要特点

  1. DAO 的存在是基于群体的共识,而非某特定个体的意志,DAO 由每一个使用者组成。
  2. DAO 的运行动作完全交由智能合约来完成,完全去中心化,无人为干预。
  3. DAO 以及 DAO 的任何成果都不属于任何个体,权利和利益都由集体共有(投票权、决策权等)。

也正因此,DAO 才是 Web3 时代最突出的组织形式,它既可以让 “共同协作” 与 “创造力” 发挥到极致,也可以让群体摆脱独权个体的控制。

二、关于基础设施:围绕数据做的一切

一直以来,Web2 的巨头们都长期掌握着用户数据的所有权与使用权,而创造数据的用户本身却被迫与数据价值隔开。这是不对的,所以 Web3 要纠正这种错误。于是你可以把 Web3 简单地当作是围绕数据进行活动的全新时代,分别从数据的存储、计算、处理、通信等方面展开。

根据 Messari 发布的 《Web3 基础设施 Q2'22 收入报告》,尽管在熊市期间加密市场的总体估值下降了 76%,但 Web3 基础设施收入仅下降了 10%,这表明大家对于这些协议服务的需求仍旧强劲。另一个重要的观点是,Web3 基础设施协议正在通过为整个 Web3 生态系统内外提供有用的服务来产生稳定的收入,服务范围从存储到计算再到无线数据传输。“稳定” 两个字很重要,这意味着它们的存在不是昙花一现,而是基于真正的需求。

就存储而言,在经历过 cloud flare 崩溃而导致众多应用无法使用的窘境以后,我相信去中心化存储存在的必要性已经无需多言。目前 Filcoin 仍是当之无愧的龙头,但 Arweave 和 Storij 正在紧追不舍。Filcoin Q2 收入 570 万美金,较 Q1 增长 118%,活跃存储交易环比增长 128%,网络存储容量环比增长 7%,这些数据都与其他存储项目拉开了不小的差距。

而 Arweave 正在迎来数据存储量的爆发式增长,可以看到它正在努力构建自己的生态,寄希望于找到下一个 Bundlr。

再来说计算,只要有数据就离不开计算。但为什么我们更需要去中心化计算协议?因为更便宜。当下主流的去中心化协议如 Livepeer、Render 和 Akash 等都在采用 Airbnb 模式,供应商就可以租用闲置的 CPU 和 GPU 算力以赚取费用。由于该协议能够聚合各种来源的算力供应,因此这些去中心化协议通常能够提供比中心化供应商更好的价格。

具体以 Livepeer  为例,作为以太坊生态中的一个可扩展的去中心化视频转码平台,它在提高视频流可靠性的同时又能将相关成本降低 50 倍。而我们使用亚马逊云服务的媒体服务器完成视频转码,每月费用则高达 4500 美元。不论你是开发者还是用户,抑或是传媒,都可以通过 Livepeer 以更低的代价获得自己想要的服务。

2021 年 Livepeer 产生了 34 万美元的协议费用收入,2022 年上半年共计收入 22 万美金,发展迅猛。而 Akash 在 2022 年 Q1 的收入也达到历史新高的 2 万美金。所以,它们的未来也值得期待。

数据处理方面,Web3 同样需要更大限度的自由与更高效的方式。The Graph 就是这个领域最引人瞩目的项目之一。Vitalik Buterin 曾在 《扩展 Rollups 的分步路线图》文中明确提出:像 The Graph 这样的协议可以创建激励市场,其中的客户端向服务器支付费用,从而获取历史数据和证明其正确性的默克尔证明。

Messari 的报告显示 The Graph 在今年 Q2 的收入是 Q1 的 10 倍,这意味着作为 Web3 基础设施中的佼佼者,The Graph 正在被各种数据聚合器、DAO 等越来越广泛使用。

而在它新的路线图中,不难发现,The Graph 还在为提高索引速度而努力。StreamingFast 加入后为 The Graph 带来了 Firehose,一种从区块链中摄取数据的高性能方法。与 StreamingFast 合作过的 Pancakeswap 官方曾表示,一个需要数周时间才能同步的复杂 Subgraph  通过 Firhose 技术处理后,同步时间仅需六小时。这意味着 The Graph 将成为从区块链获取数据的最快和最有效的方式。

与 Web2 集中式服务不同,The Graph 的开源数据具备可组合性,允许开发人员在全球生态系统中构建可组合数据。这才是真正的 Web 3,才是符合大家期待的 Web 3。

数据通信层,Helium 已经是大量真实的人和公司每天都在使用的产品,并且它正在努力开发 5G 网络。虽然 Q2 的收入只有 4.2 万美元,但仍比与上一季度增长了 56%,这意味着 Helium 通过网络传输的数据量处于上升阶段。或许 Helium 看起来很像传统互联网企业、不那么完美,但你无法否认这的确是正确的 Web3 用例,也是 Web3 一直在谋求的 “价值体现”。

三、控制权:财产与数据的自拥有

近日,有两类社会新闻引发了广泛讨论。一是传闻中的大规模数据泄漏事故,二是某地区村镇商业银行发生挤兑。这两件事情的本质其实是一样的,就是在 Web2 时代,我们被剥夺了很多权利。数据泄漏是因为用户可以创造数据,但却没有所造数据的自拥有权,而银行挤兑则是因为用户把资产放在银行时就失去了资产的自拥有权。

Web3 时代要做的就是将控制权彻底还给用户,从资产到数据,完全由用户自拥有。

比特币的出现标志着用户实现资产的自拥有,在此基础上,出现了 DeFi 浪潮。人们不再担心挤兑,也不再担心资产被第三方挪用,链上的公开透明赋予用户更深刻的资产拥有权和使用权。

那么数据的自拥有意味着什么?在我看来,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用户可以决定数据怎么用、在哪儿用,二是用户可以享受自有数据带来的价值。当用户可以自行决定如何使用数据时,他也就拥有了数据的隐私权;当用户可以享受数据带来的价值时,他也就有了更大的动力创造优质数据。

而谈到数据自拥有这个问题,就一定不能忽略 CeramicNetwork。这或许是目前为止最令人兴奋的 Web3 创造之一。

作为对其他构建在 IPFS 上的存储技术的补充,Ceramic 想要打破 Web2 的数据孤岛,只需凭借 Ceramic DID 就能解锁不同 DAPP 中的数据,而通过独创的 “Stream” 数据流机制则能够以高效、低成本的方式实现动态数据存储。

Ceramic 的数据可组合性完全是为 Web3 的应用而生的,DAPPs 可以很容易地调用存储在不同模型中的数据并对其进行个性化组合。当数据模型的生态系统不断完善、扩展,那么几乎所有的 DAPP 都能在 Ceramic 上找到自己想要的模型。作为用户而言,Ceramic 更像是一个一站式数据管理器,在授权以后,用户就不再需要一个个输入账号密码,不同 DAPP 的数据也可以自由互通。

试想一下,我在推特上发了一个动态,几乎同时,这条动态也出现在了我希望它出现的微博、ins、微信朋友圈上,那不是很 cool?

现在,我们还不能确定 Web3 究竟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但是只要找到了 Web3 的立足点,我相信它就是未来十年最值得期待的,而一切的收获都需要耐心的等待。

Reference:

  1. https://www.theblockbeats.info/news/27852
  2. https://thegraph.com/blog/substreams-parallel-processing
  3. https://messari.io/article/web3-infrastructure-q2-22-revenue-report
  4. https://foresightnews.pro/article/detail/2630
  5. https://messari.io/article/state-of-livepeer-q2-2022
  6. https://www.odaily.news/post/5179858

免责声明:作为区块链信息平台,本站所发布文章仅代表作者及嘉宾个人观点,与 Web3Caff 立场无关。本文内容仅用于信息分享,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及要约,并请您遵守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