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历史脉络了解自主权身份

— 导读 / 原用标题

原文:Seeing Self-Sovereign Identity in Historical Context(IDENTITY WOMAN)

编译:zCloak Network

第三部分:当代机构和纸质身份文件

本小节探讨了两个现象:当代机构的起源,以及与这些机构相关的身份文档的起源。它们的历史交织在一起,相互关联。我之所以采取这种方法,是因为人们认为由各种机构颁发身份文档这件事情是理所当然的,"一直都是这样"。几年前,一位在联合国工作的先生在一次会议的小组讨论中声称:"国家一直在向人们发放身份文件"。似乎的确是这样,因在我们的记忆中确实一直如此。但事实上,护照系统在 100 年前才出现,所以身份文件并非一直如此。那么,它是如何形成的呢?

Colin Koopman 在《我们如何成为我们的数据:信息化人的谱系》(How We Became Data: A Genealogy of the Informational Person)中写到 : 

我认为,要让信息政治进入公众视野,就必须把我们的历史分析范围扩大到战时信息科学时期和战后信息科学时期,因为信息政治是在这两个时期诞生的。

他的书中有整整一章是关于我们今天的官僚出生证明系统的起源;他的书着眼于 1913 年至 1937 年间美国使用过的身份文件形式及其形成过程的历史。对于这段史学,我想把时间线推到更远的地方,以考虑更深层次的问题:为什么几个世纪以前,欧洲率先出现了出生证明和其它形式的文档编制。我相信,身份文件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我们的非亲属机构需要身份证明文件才能得以运作。也就是说,证件和机构(有治理机制的机构)共同帮助创造了复杂的网络化当代社会。接下来我将以几种不同的方式来阐述这个论点。 

我引用了最近的一些学术研究,它重点强调了几个关键的处于发展初期的进程,这些进程创建了(1)欧洲新机构;和(2)一种社会心理学:人们认为自己相对于这些机构是拥有 "身份" 的 "个体" 。这些机构创建的身份系统比任何数字系统都要早几千年,它们的材料逻辑主要由纸张的物理现实表现,意思是,纸张是管理这些系统的技术基础。

许多现代身份系统的历史往往会追溯到中世纪的介绍信,然后是出生证明、人口普查收据和公民身份文件。然而,值得一问的是,"为什么这些身份技术对采用它们的人来说是有意义的?以及在之前的几千年里,欧洲发生了什么,以致于这种身份文档编制技术被大众所接受?" 

我借阅了 Joseph Henrich 的《世界上最古怪的人》(The Weirdest People in the World)一书以更深入地了解这段历史。在书中,Henrich 描述了从 500 年代开始的由天主教会掀起的文化力量。大约从这个时候开始,教会强制实施了一项婚姻家庭计划 —— 禁止表亲结婚,并最终延伸到了第七代表亲。教会通过洗礼记录或日志来追踪七代人(或 140 年)。这种有关受洗者的记录文件,是国家签发的出生证明的前身。

在婚姻家庭计划中,教会还强制实施了一些其它规范,以禁止没有血缘关系的亲密家庭成员结婚。我姐姐的丈夫是我的姐夫,这个术语起源于婚姻家庭计划,在当时的教会法中,姐夫被认为是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具体来讲,假设我的姐姐去世后,姐夫想和我结婚,那么这种行为就会被禁止,因为尽管我们不是血亲,但根据(教会的)法律我们是亲属。 

使用记录来避免表亲婚姻,虽然是出生证明的一个有趣的先例,但它并不能被解释为是为人们将自己视为个体奠定了基础的文化转变。表亲婚姻的解体有效地瓦解了以家庭关系为基础的、将人们联系在一起的紧密型亲属机构。没有这些亲属型机构 "来组织生产,提供安全,并赋予人们意义和身份认同,那么个人就会因社交方面的压迫和个体动机的驱动,开始重新安置家园、寻找志同道合的人、形成自愿协会、并与陌生人建立友好关系。" 

伴随着数百年来亲属体系的分崩离析,自 10 世纪和 11 世纪开始,越来越多的人迁往城镇,并加入修道院等宗教机构。正是在这些地方,出现了早期怪异心理学(proto-WEIRD psychology),包括分析思维和非关系道德。这些变化有利于发展出公正的规则,赋予个人特权和义务;同时也创造了客观的机制来执行信任,如会计记录、商业法和书面合同。新的社会组织为人类社会群体创造了新的团体和不基于亲属关系的运作方式。紧接着有了现成的成功实验之后,其它机构也就会复制和传播这种好的理念。

以下是 Henrich 在书中描述的定义怪异心理学的核心要素:

1. 分析思维:随着人们 "个体 "意识的释放,而非捆绑在密集的家族关系中时,分析思维变得越来越重要,它削弱了整体观念的重要性和价值。

2. 内部归因:随着社交生活向个体转移,"性情、偏好和个性等特质,以及信仰和意图等精神状态变得重要起来。律师和神学家们甚至很快就开始设想人们拥有'权利'"。

3. 独立与不从众:"在一个亲属关系薄弱、市场客观冷静的社会里",人们更加关注自己的独特性,而不是一味地崇拜古老的智慧和长者。

4. 客观冷静的趋社会性:随着生活被与陌生人打交道的非人情化规范所支配,"人们开始倾向于使用那些适用于他们群体或社区(他们的城市、公会、修道院等)的,不受旧社会关系、部落身份或社会阶层影响的公正法律。"

伴随着信仰和价值观的改变而改变还有人们生活中的物质可能性。因此,就如何组织社会方面出现了新的机会。 

"随着紧密的亲属型机构逐渐瓦解,中世纪的欧洲人在亲属关系上和居住迁徙上都变得越来越自由。他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伙伴 —— 朋友、配偶、商业伙伴,甚至是赞助人。人们可以构建自己的关系网络这个现象为自治组织的发展和传播打开了大门,包括新宗教组织,或是像特许城镇、专业协会和大学这样的新兴机构。"

Henrich, Joseph《西方怪人:西方如何变得有如此奇特的心理又如此繁荣》(The WEIRDest People in the World: How the West Became Psychologically Peculiar and Particularly Prosperous),2020 年。

在审视这些缓慢的、但长期意义重大的社会变化时,我们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机构的身份系统会在这些社会变化发生时出现,以及为什么人们会选择采用这些技术?" 因为这些新出现的集合不是由家庭/遗传关系来界定的,人们需要找到方法来定义谁进入了机构边界。机构需要工具来记住谁是机构的一部分,谁已经离开。例如,就行会而言,知道谁是成员;就城镇而言,知道谁是居民;就军队而言,要知道军事单位的士兵是由谁组成的;或就医院而言,知道谁是医疗病人。

有一种技术可以实现以上这些界定,那就是纸质的记录保管系统 —— 通常有两种形式:日志簿列表或内阁文件,它们都涉及到记录谁在一个社会结构中,同时也可能涉及给当事人的信件或证书。以大学学业证明来说,机构通过检查盖有学校印章的纸质证书来核实学生入学后的在校学习情况,以及他们是否从学院毕业并获得学位。

这种形成身份和创造出边界的过程,并不是人类社会系统、机构或集合所特有的,它也是生物网络运作的一部分。

社会网络表现出与生物网络相同的一般原则。它们是一个有组织的集合,其内部规则产生了网络本身及网络边界(在生物网络中是物理边界,在社交网络中是文化边界)。每个社会系统 —— 政党、商业组织、城市或学校 —— 都具有这样的特点:它们需要以稳定而动态的模式维持自身,允许新成员、新物质或新思想进入这个结构并成为系统的一部分。这些新输入的元素通常会被系统的内部组织(即规则)所改造。

创建和维持这些边界的一种方式是通过纸质身份系统,而组织性聚合的规则反过来又塑造了身份系统的运作和管理方式。 

"哪些过程稳定和维持了这些集合体的身份呢?空间边界界定了一个权威结构的权力界限,它与权威结构的管辖范围直接相关。[......] 。这些管辖疆界的稳定性将取决于它们的合法性及其持续执行。"

我认为,为稳定和维持这些集合的身份,而出现的过程和技术之一即是纸质身份系统。由于这些新组织的权力或治理不基于亲属关系,那么他们 "必须决定如何以既能被现有成员接受,又能在与其它组织的竞争中吸引到新成员的方式来治理自己"。他们通过 "制定管理个人的法律,即基于此发展出的运作良好的代表大会" 来实现这一点。

所以,这种管理谁能够进入这些机构的需求,使得这些新机构创新了新机制来界定其边界和成员,最终发展出了新的治理系统。这一改变为民主治理体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民主治理体系也需要一种方法来了解谁在其各组织或集合中。今天,我们看到,民主选举制度的标志之一是公开的选民名册,即可以明确知道谁有投票权,以及选举结束后也会公示谁实际投过票。

这些超越亲属关系的互动体系导致了初期资本主义的出现,发展出了 "越来越多的社交规范和组织惯例,这些规范和惯例逐渐融合、发展为被记录在宪章中的成文法,例如,商法(Lex mercatoria)演变成了商业法(Commercial law)",促使陌生人做生意时使用合同来寻求公正。为了让这一切顺利进行,合同当事人必须有一种方式表达他们在合同中的身份 —— 即,合同中的某方可被合同中的其它各方所识别 —— 以便在必要时可以求助于合同之外的人来帮助解决争端和管理执法。在欧洲,这种明确表达身份的需求需要各种纸质文件来完成,这些文件确立了身份系统,同时也展示了最初围绕印章出现的实践。随着时间的推移,印章演变为合同中具体的签名形式,这些签名即代表当事人的个人决定。

逐渐地,身份系统也演变成了一种传递文化和意义的机制。人类相互作用的社交网络表现出与生物网络相同的原理。"文化是由产生意义的交流(过程)网络(形式)创造和维持的。文化的物质体现(方式)包括人工制品(文物)和文字文本,意义经它们代代相传"。

对于数字时代之前的身份系统来说,一些用来构建意义的工件是与身份信息相关的纸质文件,这些文件发源于机构为创建它们而实施的过程。地方当局进行出生登记并颁发出生证明,以便当局知悉孩子的年龄(以防止童工)以及其父母是谁(以继承遗产)。

这些机构并不是那些通过互动,用身体作为已知的共同因素来识别对方的具体的某 "人"。当个体与机构及其系统互动时,个体必须以一种机构可以理解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或者更准确地说,以一种在该机构内扮演某些角色的其它个体可以理解的方式来表达自己。这是通过出示该机构或其它机构发给这些个体的文件来实现的,当然前提是所有人都接受并承认这些机构的授权。

这些机构程序需要一些基本的注册或登记步骤。通常会为个人分配一个索引编号 —— 以便于机构再次找到此人的记录,并将更多的信息添加到此人在机构中的相应记录中。通常,当一个人与机构互动时,有关此人的其它属性往往会被收集并记录在机构保存的身份文件、分类账本和记录中。

有几个当代的例子能够表明,机构网络已变得十分清晰,并能理解人们是如何加入机构网络,而后又如何在网络中代表他们自己。在加拿大,公共和私营部门正在协作开发泛加拿大信任框架(Pan-Canadian Trust Framework),清晰阐明了,在政府相关系统中,创建具有高置信度身份所涉及的 24 个微程序。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等全球管理机构已经制定了身份证明标准,并正努力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出生登记文件的标准化。也就是说,全球各种各样的机构都可使用因出生登记所产生的出生证明来确认世界各地人们的身份。

随着 1648 年《威斯特伐利亚条约》(Treaty of Westphalia)的签订,领土国家被承认为法律实体,进而出现了现代民族国家和人们与之相关的身份。这些实体 —— 现代民族国家,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新兴现象,它们具有物理领域形式。但有必要重申的是,"人类社会系统 [......] 不仅存在于物理领域,还存在于一个象征性的社交领域,这个社交领域由人们思想、意识和语言所产生的概念、想法和符号的 "内在世界" 所塑造 [......]" 

更重要的是,国家不仅是占领土地,它还存在于其臣民的思想和信仰中。这些思想和信念是通过社会自创生的过程产生的,社会自创生过程则借助于网络自我生长出和自发交流而形成。

"社会系统使用沟通作为其特殊的自创生复制模式。它们的要素是由通信网络产生和转载的通信,但这些通信不能在该网络之外存在。"

领土民族国家的公民权是自创生行为的一个重要例子。Mawaki Chango 的研究表明,最初的在称之为法国的领土上向居民发放身份证的行为,是在这些人头脑中形成 —— 他们确实是一个叫做法国的国家的公民 —— 想法的关键一步。这个过程在全球范围内被复制,并塑造了数十亿人的信念,他们自然而然地在其居住的州完成身份注册。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注册公民的州计划也强制实施了我们现在认为理所当然的命名惯例 —— 继承父性, 该惯例是早期各州所设计的,目的是 "让行政人员能够明确地识别其大多数公民"。这项惯例成功普及后,不仅仅更有利于人们相互识别,而且至今父性仍是身份文件上需首要记录的条目。

以下是身份过程发展及其伴随的纸质身份文件发展的简要时间轴。

图片
图 7. 纸质身份文件历史的关键时间点。

当个人希望使用某机构所记录的关于他的信息,来获得另一个机构的访问或服务时,纸质文件就成了共享该信息的支点。当我想去一个酒吧,而酒吧需要知道我的年龄时,我在门口出示我的驾驶执照,酒吧门口的人并不是通过查询州数据库来辨别我的年龄。州政府无法知道我在何处与谁共享我的身份信息。

图 8.

图 8. 显示了纸质文件是如何发放给个人并由个人使用的。申请文件的人将向 Issuer 提交所需的要求(就出生证而言,父母将填写表格并让医生签字)。Issuer(郡县登记处)出具一份证明,证明出生已在郡县处记录。求职者可以通过与潜在的雇主分享这份纸质证书来证明自己的年龄,事实上,这就是促使 1920 年代社会改革者推动普及出生登记的案例,美国在 1940 年实现了这一目标。

本小节提出的论点是,我们现在的身份系统及其纸质文件和操作过程/程序 processes 不能与我们复杂的连锁机构相分离,它们在数千年里自发产生了。我们不能在全球范围内 "回到 "没有物质共建的基于同伴和亲属的身份系统。鉴于当今数字技术的普及程度,我们不能只靠纸质工具来共享和证明我们的身份。那么,有什么选择呢?下一节将探讨企业身份、访问模式、消费者身份识别程序模式与纸质系统底层架构之间的不兼容性,并论证 SSI 模式保留了纸质系统的重要品质。

(因本文篇幅过长,后续详见结语篇)

免责声明:作为区块链信息平台,本站所发布文章仅代表作者及嘉宾个人观点,与 Web3Caff 立场无关。本文内容仅用于信息分享,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及要约,并请您遵守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