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比特币是电子黄金的故事风头一时无两,它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中,成了避风港。而这一叙事在川普竞选总统之时,承诺在当选后要将比特币作为国家战略储备时,达到了顶点。

作者:七七嗜酒,Seven Research

封面:Photo by Nikhita Singhal on Unsplash

前言

今天在后台看到读者留言说泰达(Tether)要来闪电网络上发 U, 闪电实验室(Lightning Labs)支持 AT 资产的版本更新出来了,问我对他们开发的交易所还有发现的某某资产怎么看。

坦白说,我其实对此闪电网络研究不深,也是在学习和探索之中,借此机会,想写一篇关于《闪电网络三部曲》,通过三篇文章,大致将泰达将 USDT 发到闪电网络上的前因后果,历史背景梳理出来以及后续可能的影响,这里额外补充一个跟本文内容相关的信息:Taproot 之后,Lightning Labs 就开始在开发 Taproot Assets 协议,这为 USDT 引入到闪电网络提供了基础。

这也是为什么三部曲开篇,要从 Taproot 升级说起,期间也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甚至可能影响比特币未来的发展和叙事转变。我水平不高,就随便瞎写写,如果有写的不对的地方,还恳请留言指正。

正文

2021 年 11 月 14 日,比特币主网区块 709,632, 迎来了一个可能改变未来比特币走向的一次升级——Taproot 升级,这是当时在比特币第三次减半后,迎来的第一次重大升级,并经过了全部社区、全网矿工一致投票通过的一次升级。

或许没有人会预料到,这次升级可能会给比特币未来两年后的的叙事带来重大的变化和转型,并曾在 2023 年末到 2024 年那一段时间,将行业众人的眼光重新拉回比特币身上,甚至将比特币推上了新的 “神坛”,这也让人们重新审视比特币的潜力,并催生了像 Unisats、Babylon、RGB++这些曾经一时风光的项目,同时,也为未来泰达将 USDT 稳定币引入到闪电网络埋下了伏笔。

Taproot 是一次软分叉,在此之前,比特币网络于 2017 年 也做过一次升级,叫 SegWit 升级。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些升级,我先从用户能感知到的细节聊起——比特币地址格式。

我估摸着很多用户,对比特币地址格式有点迷惑,曾经我使用硬件钱包充值比特币到交易所的时候,发现硬件钱包比特币地址是以 bc1q  开头的,而交易所的比特币地址确是 1  开头的,当我发现交易所迟迟没到账后,我以为我可能充值错了地址,你知道的,在这个行业转错地址是没有后悔药可吃的,一旦交易确认了,你这笔钱就基本上追不回来了,这可能会的导致我过去一年定投和积累的比特币都会丢失,我吓了一跳,过了一会,比特币主网确认了后,才看到交易所正在确认,那会确实被吓了一跳,我不知道有没有读者跟我有同样的疑惑或经历。

实际上,当时交易所用的 1  开头的地址,是比特币早期最开始的原生格式(Legacy)的地址,我们现在一些常用的钱包里,常常看到会有两种地址格式的比特币地址。一个是 Native Segwit(bc1 开头), 另一个叫 Taproot(bc1p 开头), 其实这些不同地址格式都是对应在比特币主网升级(Segwit 隔离见证升级和 Taproot 升级)后所对应的两种地址格式,其中 Segwit 隔离见证升级诞生了两种格式,一种是 SegWit(3 开头的),另外一种是 Native SegWit(bc1 开头)的。

每种地址格式,对应的升级不同外,它的兼容性和其他可扩展性、隐私性不同。

细心的朋友可能发现,Native Segwit (bc1) 和 Taprrot (bc1q) 有某种关联,早期大家吐槽比特币的一点是,比特币的区块大小有限,每个区块包含的数据大小有限,这也导致在比特币主网上交易慢,而 Segwit 升级是通过将分离交易数据和签名数据(见证数据),来减少交易对于区块空间的占用,从而降低交易费用和提升整体的交易速度。

先回顾一下见证隔离的作用:

你可以想象,比特币交易像是一个包裹,里面包含了两部分内容:一个是交易的 “正文”,比如 “我给你转了多少比特币”,包含了一些转账的基本信息,另一个是 “签名数据”,就是证明这笔交易合法的数字签名。

在比特币最初的设计中,这两个部分的信息是 “紧紧地” 放在一起的——交易数据和签名都放在一个包裹里。结果是什么呢?每当我们进行交易时,交易数据和签名占用了很大一部分空间,让区块变得非常紧张,交易费用也不断上涨。

Segwit 的升级,做了一个简单的拆分,它把签名数据和交易数据,分开存放,把一个包裹拆成了两部分,这样,交易数据本身的大小就变小了,能节省很多空间,也让每个区块能够承载更多的交易。这不仅让交易变得更便宜,还提高了交易的速度。这次的数据结构上的优化,在不增加额外负担的情况下,承载更多的隐私和智能合约数据为后续 Taproot 升级奠定了基础。

再聊一下 Taproot :

而 Taproot 则是在 Segwit 升级的基础上,引入了 Schnorr 签名和 Taproot 交易、 Tapscript,这三个引入,分别给比特币带来了不同的效果和能力。

  • Schnorr 签名:允许多个签名合并,减少数据量,让交易更加高效。用通熟点的说法,它让比特币在签名的部分更加 “节省空间”。想象一下,你要打个报告,结果每次签名都得用一大堆纸,而 Schnorr 签名则让你只需要一张纸就能搞定。
  • Taproot:引入 Pay-to-Taproot(P2TR),隐藏交易条件,提升隐私。也许看到这里你并不理解,简单说,这次的引入,让比特币上的交易更加隐私,别人根本看不见你交易的背后细节。这就像是你去买东西,商家不再知道你是用信用卡、先进,还是虚拟货币支付,交易时个 “秘密”。
  • Tapscript:这是个重头戏,它更新了比特币的交易编程语言,支持更灵活的智能合约,玩出更多的花样和工具。

其中 Taproo(Pay-to-Taproot(P2TR))和 Tapscript  的引入,让比特币不再仅仅是交换货币,还能 “藏” 更多的东西——包括元数据。简单来说,Taproot  就像是给比特币交易加了一个 “秘密兜袋”,你可以把更多的内容装进去,其他人看不见。这个 “秘密兜袋” 可以用来做很多事情:

  • 隐藏交易条件:比方说,某笔交易有多个条件才能完成(比如,只有在某个日期、某个账户余额满足条件时,交易才会被批准),但 Taproot 能让这些条件完全对外 “隐形”,外界无法看到这些交易背后的具体规则。
  • 元数据嵌入:Taproot 允许在交易的 “额外空间” 里,加入像文本、图片、脚本等信息。举个例子,假设你在比特币交易中附带了一段文字——这段文字就相当于这笔交易的 “附加说明” 或 “评论”,其他人如果不特意去看,根本看不到里面的内容。你可以把它理解成 “一个秘密留言”,只有你和交易的接收方能知道里面藏了什么信息。

这就好比你发一个电子邮件,除了可以写字,还可以附带图片、文件,甚至视频。Taproot 就是让比特币交易不再是单纯的数字转账,它变得像一个 “可编程的工具”,可以附加各种元数据。第二篇文章会再给大家描述细节。

估计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隔离见证(SegWit)的升级和 Tapscript 的引入,居然会给比特币带来和新的发展方向,甚至悄然改变了它的叙事。

是的,比特币确实需要一个新的叙事。曾几何时,电子黄金的故事风头一时无两,它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中,成了避风港。而这一叙事在川普竞选总统之时,承诺在当选后要将比特币作为国家战略储备时,达到了顶点。至于他是不是真心实意,还是只是为了赢得选票而空口开出的空头支票,后面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电子黄金叙事已经达到了高潮。甚至是某种程度的 “死结”

但这个 “高潮” 也为此为比特币的未来埋下了隐患。当比特币都被人人当作电子黄金放在冷钱包里存储,被各个国家作为战略储备,这就意味着它将失去了流动性,主网的交易数量可能会因此下降,随着比特币减半和交易下降,这就导致能维护比特币主网安全的矿工们的收益下降,照此以往,当没有足够的利益后,矿工们也会开始衡量,是否需要继续投入算力和成本,来维护这个网络。到那时,51% 的攻击风险将不再是理论,可能成为现实。

是的,电子黄金的叙事,在目前的进程中,貌似走不通了,要想让比特币主网继续保持活力,矿工能通过打包交易赚到更多的手续费,才有动力让矿工去维护保证比特币网络的安全。

而 Taproot 引入,开发者们的尝试,让矿工们再次看到了比特币新叙事的希望。而这,也为未来泰达将稳定币引入到闪电网络埋下了伏笔。

免责声明:作为区块链信息平台,本站所发布文章仅代表作者及嘉宾个人观点,与 Web3Caff 立场无关。文章内的信息仅供参考,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及要约,并请您遵守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