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N 是否能够成为 Web3 的典范?

作者:Jason,H.forest_Ventures

我不是一名 STEPN“玩” 家,而是一名真挚、纯粹的 STEPN 用户。真挚纯粹在此的含义并不代表,我可以豪言即使我 App 内所有资产价值归零,都会毫无波澜地接受。我的意思是,我不会轻易受市场一时的异常数据影响而仓促、惶恐和摇摆,也不会以 “传销” 的心态去介绍和推荐项目来巩固自己早期用户的 “利” 场。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基于 Web3 的生态价值以及数据资产的量化和定价,来讨论和延展 STEPN 当下的魅力以及未来的巨大潜质(即使其 Bussiness data&Funding round 足以证明其现在就已经 “价值不菲”),以实现最终的 Web3 Dapp 生态闭环

Web3 生态的革命意义和价值

Web2 的范式是用户创造、平台所有、平台控制、平台分配(价值);

Web3 的范式是用户创造、用户所有、用户控制、协议分配(价值)。

从上述总结可直观发现,相比于 Web2,web3 实现的最大改变,是所有权的转移:从平台转移到用户。每天用户都在互联网上生成海量数据:如写的文章、注册的账号、上传的自画像等等,这都是由用户创造的价值——“数字资产”。但遗憾的是,在传统的 Web2 范式下,这些 “资产” 的所有权并不属于用户,而是被平台、巨头牢牢把控,由之产生的收益亦是。虽然通常平台在成熟之前会采用一些高激励的方式(激励措施 BY WEIFANG)吸引新用户入驻(刺激增量经济 BY WEIFANG),但当其成长为巨头之后,不仅会减少初期的新用户奖励,甚至还会提高服务提供方的入驻成本,以博取更高的 ROI。这样的商业逻辑和打法,在 Web2 早已司空见惯,如我们熟悉的各类外卖平台、网购平台、打车软件等等。但此时 B、C 两端用户都已对其产生依赖,即使在收益减少,成本骤增之时,大家除了抱怨几句之外也只能选择妥协和接受。

而 Web3 的出现,打破了这样的局面。

在基于区块链技术基础之上的 Web3 生态下,所有由用户行为生成的数据所有权都归用户自己所有,并可借助协议(协议由代码执行,不受第三方平台控制)定价出售,用户享受自己创造内容的大部分收益。从理论上不难理解和推断,当某个平台(社区)通过协议(代码)将用户的数据 “资产” 以报酬 (通证 BY WEIFANG) 形式回馈给用户时,用户将有更强的动机去共建更繁荣、活跃的平台,这将是一个正反馈的过程。

在这样的 Web3 范式和愿景之下,虽然数据价值的创造方式和主体不会有太大变化,但是其所有权的归属和分配方式却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革新。不过目前在底层软硬件技术支持、用户教育、甚至在中心化政府的政策支持方面,Web3 终极生态的实现都还有很遥远的路,但这场革命的价值 (探索 BY WEIFANG) 已足矣令人拍案叫绝。

用户行为数据都有价值吗?

即使 Web3 范式之下可以将原有的 “数字资产” 价值的分配方式重新洗牌,但我不禁在思考一个前置性问题,什么样的数字资产是有价值的,亦或者说,什么样的用户行为,产生的数据是有价值且值得被分配的呢?

即使我刚跨进 Web3 和区块链领域一个月,但我已深知这个圈内有太多虎视眈眈用户的骗子项目。其中有一些骗子项目,打着平台、社区为用户所有的口号来吸引用户,号召用户在社区积极贡献(时间、金钱)来对其返佣。实际上,用户在平台生态内的一切交互,虽然是通过互联网行为创造了 “数据”,但几乎是没有价值的。至少说,脱离绝对数字化之后,物理层面的价值共识几乎为 0。因此,我在浏览区块链上层应用 Dapp 的时候,时常会思考,参与这个 Dapp 的用户会发生什么样的数据行为,这类行为是否有真实的价值,这类价值共识的形成是否可持续,价值产生后的报酬分配是否合理等等,以此为维度之一,来判断这是否是一个纯粹的 Dapp,是否有助于 Web3 终极愿景的实现。

StepN 的魔力

在此之后,我接触到了 STEPN,一款正快速出圈的 Move to Earn 的 App。坦诚地讲,我刚开始选择使用 STEPN 的时候,很大程度上受到周围朋友的影响,被其高回报率所吸引。但为何最终成为纯粹真挚的用户,是因为我在使用 STEPN 的过程中逐渐被其 “魔力” 吸引,且相信其拥有稳健长远的生命周期。

Web3 未来若要全面普及,除了软硬件技术支持、市场政策支持以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步骤:用户教育。也就是说,让更多的 Web3 和区块链小白认识、了解、熟悉 Web3。而目前以令人惊喜的速度出圈的 STEPN,正在市场上做广播,为市场提供用户教育。虽然说,STEPN 的交互和 Web2 产品无太多异样,用户 moving、升级、mint 等交互行为,都是链下行为;但是其通过链上钱包的转账、充值、提现等,已经将区块链 Defi 服务提供给了用户。即使 StepN 并没有直接通过课程、讲座来为用户做区块链科普,但是其提供的交互,可以间接引导用户去学习了解,Learning by learning 不如 learning by doing,但 learning by doing 更不如 learning by earning。总之,StepN 是一扇欢迎和拥抱 Web 小白、圈外人士的大门。

然而,如果仅仅是惊人的出圈速度和用户增长速度本身,其实不足以让我成为 “真挚纯粹” 的用户,因为任何资金盘的旁氏游戏或项目,早期都伴随着高增长高扩张。虽然,STEPN 从目前的用户盈利模式上看,有很多质疑声称这就是一个庞氏项目,但庞氏本质上并非完全贬义,我们可以思考,各国养老保险的缴纳和收益制度是否也是庞氏模式呢?事实上,让我打心底认可 STEPN 惊艳之处的是,它目前致力于提升大众健康意识的贡献,以及未来在环境治理、可持续发展、碳中和方面的破局点。

Moving、Running 等运动对于人体健康本身的促进,以及对于人体亚健康状态改善的重要性我就不赘述了。我更想讨论的一个话题是,人们习惯的养成及对于思想升华的促进。通过 STEPN 的奖励机制,显然大量用户是因为报酬、奖励的吸引,开始日复一日的运动;而由于 STEPN 关于每日能量上限、恢复机制的设定,又限制了每一名用户每天的运动时间并同时 “保证” 了用户将持之以恒地培养并坚持运动习惯。这很好理解,当人们的某种行为与金钱、利益以正反馈形式挂钩时,人们通常有很强的动机去坚持。日复一日,当未来 STEPN 的收益率或许不如当下的时候,有理由相信流失用户比例会比传统的 P2E 游戏少许多。因为好习惯会升华个人理念,当大家坚持每天固定的运动时间时,每天的日程表会更加规律,身体也会逐渐透露更为健康的信号。因此之后的正反馈是由于健康本身、思想本身来促进和推动的,而非绝对的收益。一时的 earning 收益,可能会促进人体多巴胺的分泌,让人体会肾上腺素飙升的快感和刺激;然而日积月累的健康、持续变好的身体、舒适愉悦的心情,才是用户最有价值的收获,以及持续运动的动力根源。多巴胺代表了获得前的饥渴感,但内啡肽才意味着获得后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收益总是让人饥渴,但收获的健康身体、健康心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令人满足的成就和惊喜。所以,STEPN 亮点之一是长期有助于人们的健康、习惯以及思想成就。

STEPN 未来 Web3 生态展望

此外,我在阅读 STEPN 白皮书关于 “Carbon offsetting” 这一部分时特别激动。一方面为项目方的格局所感染,另一方面更重要是,我很期待 STEPN 未来可以在碳中和市场有更多的动作,这里不仅仅指白皮书提到的收益捐赠,更重要的是汇集用户个体行为、数据产生的生态价值,并通过国际碳排放指标市场将这一生态价值进行合理变现,并最终通过协议合理公平地返还给用户,这样的完整闭环,无疑将成为 Web3 Dapp 的典范。

图片来源:StepN 白皮书

碳中和的生态价值和意义在此不做赘述,简单搜索 “温室气体、温室效应的危害” 即一目了然;同时,关于碳排放指标、低碳行为的商业价值,可以从一组数据看出:2020 年全球碳市场交易规模达 2290 亿欧元,此外,自 2021 年 7 月 16 日我国正式启动碳排放交易到 2021 年年底,我国国内碳市场交易额近 80 亿。同时,世界各发达国家、主要大国等承诺的碳中和任务至少会持续到 21 世纪中叶。因此,未来全球碳市场的发展还有很大空间。

碳市场目前已经有许多分支,以我国为例,除了配额碳市场可以供参与者交易碳排放额度以外,还有普惠碳市场以量化公众低碳行为的价值,并对其进行商业(财务)激励,具体简介归纳如下:

  • 碳配额市场:
    • 参与主体:大型工业企业
    • 交易对象(价值量化对象):政府分配给有碳排放需求企业的碳排放额度,额度是企业碳排放的凭证和载体。
    • 运作方式:碳排放配额有结余的企业可以将其配额通过交易转让给其他企业,配额不足的企业则购买配额以履行清缴义务。
  • 减排量碳市场:
    • 参与主体:绿色、低碳的项目方和工业企业
    • 交易对象(价值量化对象):可用于抵消碳排放量的**“碳抵消”**。
    • 运作方式:即控排企业的碳排放量除购买碳排放额度以做排放加法,还可以购买非控排企业使用清洁能源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所形成的 “碳抵消” 来做排放减法,以满足企业生产需求。
  • 普惠碳市场(核心:未来 stepN-related):
    • 参与主体:普通公众、小微企业和家庭
    • 交易对象(价值量化对象):低碳行为
    • 运作方式:以居民、大众或小型组织的减碳量来体现居民的低碳权益,对资源占用少或对低碳城市建设作出贡献的居民给予一定的价值激励。

在上述基础上我们再回顾一下 StepN 社区正在发生的用户行为,以及审视一下 Stepn 对整个 “碳中和” 事业的贡献。

以前 “最后 1km” 的解决方案是 ofo 和 mobike,“最后 2Km” 的解决方案可能还是打车。前者很环保,但并未百利无一害,节能环保的同时伴随着巨大的人工维护成本,单车乱停乱放等违规占用公共资源等问题,又是新的一个社会问题;后者更不用说,不经济不环保,更不提倡。但 STEPN 出现之后,我身边已有同事朋友选择 Moving by body 来解决 “最后 X KM” 的问题。因此,STEPN 的出圈和快速扩张,对于整个社会的生态治理、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价值和意义。此时在让我们联系本文第二部分讨论的是否所有产生数据的用户行为都能产生价值,STEPN 里每一位用户的数据价值就不言而喻了,其脱离数字化之后,在物理世界对整个生态都有价值。

既然有价值,下一步就是量化,最终是变现。

单个用户通过低碳行为产生的价值确实可以忽略,但当几十万上百万甚至未来更多的用户都努力选择低碳出行的方式为生态做贡献时,当这样的趋势成为集体行为时,对其进行价值量化就很有必要了。因此,如果 STEPN 可以联合中心化机构来审计评估和量化每一位用户通过 Moving 创造的生态价值,并对其进行定价,最终通过某个细分的碳市场将其变现,整个平台的商业模式、产品定位都将发生改变。同时最关键的是,未来 STEPN 如果通过 Token 治理,推行公认的协议,将通过 “集体低碳行为” 变现大部分的收益按照协议合理分配返还给用户,亦或者设置 coverter 机制,将收益用于回购 GMT 和 GST,来巩固 StepN 生态,这样就会形成完整的生态闭环。同时,这样一套模式,也将成为 Web3 生态的典范,做到了真正的用户行为创造数据同时协议分配价值,而这一份 “价值”,不局限于 “圈内” 人的共识,更是与物理世界建立了紧密联系。

假设上述的闭环可以跑通,我脑子里又有另一个疑问浮现。当用户的 moving 行为有了新的价值定价维度之后,如果确保用户的 moving 行为真的是为 “低碳” 在做贡献呢?举个例子,runner A 以前地铁之后的最后 2Km 选择打车,现在他愿意早起 15 分钟通过 stepn 走路 cover 最后 2km,这样的低碳行为值得被定价;runner B 以前本来就有每天跑步 30 分钟的习惯,现在跑步的同时手机会打开 STEPN 应用,对于 runner B 而言,显然其行为不是纯粹的 “低碳行为”,不值得被定价。那么应当如何辨别用户 moving 是否是 “低碳行为” 呢?解决方案之一是用户在开始 moving 前自由选择自己的行为模式(如:低碳行为 or 日常运动),但显然这样无法达到预期,因为所有人都有动机选择 “低碳行为” 来获取额外奖励。因此,这是闭环实现的前置性问题,但或许项目方可以要求用户提交并审核其出行路线和时间来作为解决方案之一,因为常理而言,用户的出行需求是固定时间和固定路线的。当然,这个审核工作可能是中心化的,但就像前文重点讨论的一样,只要价值的所有权和分配是建立在去中心化基础之上的,就是 Web3 的典范。

免责声明:作为区块链信息平台,本站所发布文章仅代表作者及嘉宾个人观点,与 Web3Caff 立场无关。本文内容仅用于信息分享,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及要约,并请您遵守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