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比特幣需要多元敘事嗎?

作者:木沐,Weilin

編輯:文刀

“不必消除所有銘文來使比特幣受益。” 12 月 7 日淩晨,Luke Dashjr 在回網友答覆時似乎為銘文的生存留了些許空間。

12 月 6 日,這位 Bitcoin Core 的核心開發者在 X 上對最近爆火的比特幣銘文展開炮轟,認為那些給比特幣最小單位 “聰(Sat)” 編碼、刻錄數據的銘文 “正利用 Bitcoin Core 漏洞向區塊鏈網络發送垃圾資訊”,是一場 “騙局”,會影響比特幣的採用從而間接損害 BTC 的價值。

Bitcoin Core 是比特幣網路的軟體系統,Luke 在後續的回網友答覆時表示,將在明年的 V27 版本前修復漏洞,這意味著銘文將在比特幣網路中不復存在。

Luke 這波發言及回復立馬掀起軒然大波。 先是銘文市場最火代幣 ORDI 的價格出現大幅波動,一度從 60 美元附近跌到了 40 美元。

而針對 Bitcoin Core 應不應該、有沒有權力剷除銘文的爭論,不僅牽出了比特幣礦工與核心開發者的對立,甚至引發了比特幣硬分叉的擔憂,“2017 年分叉事件” 的回憶攻擊到不少幣圈老人。

要知道,因 Ordinals 協議出現的為 Sats 編碼以及用 BRC-20 方式在比特幣網路上發行加密資產的方式,從年初至今已創造出一個萬億美元的市場,上千萬種銘文在其中流通,有幾十萬人持有,還因造成比特幣網路擁堵而為礦工群體帶來了巨量手續費收入。

銘文參與者和部分礦工自然站到了一起,反對 Luke 代表的 Bitcoin Core 貿然修復「所謂的漏洞」。

爭議隨著 12 月 7 日淩晨 Luke 的發言有所平息,而更多承接銘文的解決方案也快速跳了出來。 比特幣銘文以這場「博弈大戲」再次出圈,背後藏著一個嗷嗷待哺、渴望多元的比特幣生態。

“垃圾資訊” 論引銘文生死危機

12 月 6 日上午,在 ORDI 價格沖高回落的時段裡,Luke Dashjr 的炮轟開始了。

“銘文(Inscriptions)正在利用比特幣核心用戶端 Bitcoin Core 的一個漏洞向區塊鏈發送垃圾資訊。 自 2013 年以來,Bitcoin Core 允許使用者設置在轉發或挖礦交易時的額外數據大小限制(『-datacarriersize』)。 銘文通過將其數據偽裝為程序代碼,繞過了這個限制。 ”

Bitcoin Core 的核心開發者 Luke 在 X 上的這段發言快速引發 Web3 世界關注,他表示,儘管漏洞在最近的 Knots v25.1 中得到修復,但不徹底,他希望在明年的 v27 版本之前最終修復漏洞。

對此,有使用者向他提問:如果該「漏洞」被修復了,Ordinals、BRC-20 代幣將不再存在? Luke 回答 “是的”,還加碼了一句,“銘文本不該存在,從頭開始就是場 '騙局'。 ”

Luke 口中本不該存在的「銘文」事實上已經出現了快一年,如今已經帶來了一個萬億美元市值的銘文代幣炒作市場,上千萬個銘文帶著以時間先後排序的編號和錄入文字/圖片/音訊/視頻資訊的元數據,被記錄在比特幣最小可分割單位的 Sat(聰)上,並被打包進比特幣區塊鏈網路中。

持有這些銘文代幣的用戶沒有幾百萬,也有幾十萬了。 更不用說,銘文還為打包它們的比特幣礦工帶來了巨額的收益。

如今,這樣一個事物為何受到了比特幣核心開發者的反對?

事實上,今年 5 月,銘文造成的比特幣網路擁堵和手續費飆升的顯現就引發了開發者社區的關注。

5 月 7 日,在比特幣開發者郵件清單上,一個主題為 “作為開發人員,我們是否應該拒絕來自全節點的非標準 Taproot 交易?” 的郵件引發了討論。

Taproot 是比特幣網路升級中的一部分,於 2021 年 11 月 14 日實施,目標是改變比特幣腳本的運行方式,以提高隱私性、可擴展性和安全性,甚至能提高比特幣網路處理智能合約的能力。

今年 5 月開發者針對 BRC-20 的郵件

發件者 Ali Sherief 認為,BRC-20 這樣副專案正如它的建立者說的那樣「一文不值」而且威脅到了比特幣網路作為「點對點的數字貨幣支付系統」的正常使用,造成了網路擁堵和交易費上升。

Ali 提出,是否應該採取行動修補定義 Tapoot 腳本的 BIP 342 中的漏洞,或者在節點級別強審查並刪除所有非標準的 Taproot 事務。

在這封郵件下,倫敦比特幣開發聚會小組的召集人 Michael Folkson 回復,比特幣應該保持現狀,因為「共識規則已經制定,剩下的就交給市場了,」Michael 指出,「你可能不喜歡這個用例,但假設你開始玩打地鼠遊戲,怎樣才能阻止一年內出現一群人宣佈反對你的用例呢? ”

而此次炮轟 BRC-20 的銘文 Luke Dashjr 當時就在這個主題郵件下表態,“幾個月前就應該採取行動,” 他說,“從第一天起,垃圾信息過濾就是比特幣核心的標準組成部分。 ”

事實上,Luke 在今年 2 月就創建了一個名為「Ordisrespector」的補丁篩檢程式,它可以檢測並拒絕 Ordinals 銘文交易,這些交易被他視作垃圾資訊。 但從現在銘文充斥市場的結果看,這個補丁並沒有發生作用。

也正如 Ali 在主题邮件中提到的那样,如果解决这种非标准的 Taproot 事务,必然会影响比特币社区中矿工群体的利益。这次,Luke 对铭文展开的公开 “讨伐”,首先站出来的就是矿工圈的意见领袖。

“比特币不是以太坊,开发者说了不算。” 比特币第三大矿池运营商鱼池的联合创始人神鱼在 Luke 发言后率先表态。

開發者與礦工的對立又迅速引起新的擔憂:比特幣網路會不會再來一次因共識不同的導致的硬分叉。

上一次,兩方人馬針對比特幣區塊大小的共識之爭從 2015 年開始持續了 2 年,最終在 2017 年 8 月以礦工主導的硬分叉落幕,誕生了堅持大區塊的 Bitcoin Chash 鏈,一度分流了不少比特幣礦工。

礦工或多或少會因為利益原因維護銘文市場,另一些銘文的支援者則認為,Bitcoin Core 如果採納了 Luke 的方式,將銘文從比特幣網路中刪除,這直接違背了比特幣的 “抗審查性” 和 “去中心化”,而且也相當於否認了上一次建立在共識基礎之上的 Taproot 升級。

事關銘文生死的辯論持續了一天,12 月 7 日,有使用者仍在提問,「是不是只要有一個礦工不退出退出,該礦工仍然可以處理區塊鏈上的銘文交易呢? 引發這場「戰火」的 Luke 表示,「我們不必消除所有銘文來使比特幣受益。 ”

這樣的表達總算暫時平息了爭議。 那麼,銘文是否有更好的方式存在於比特幣網路上? 這就要從銘文的出現開始梳理。

銘文激增造成比特幣網路擁堵

“銘文” 概念因開發者 Casey Rodarmor 创建的 Ordinals 協定而起,該協定於今年初誕生。 3 月時,另一名開發者 Domo 又在這個協定基礎上創造了 BRC-20 銘文(Bitcoin Inscription)的玩法。

簡單來說,Ordinals 是一種可以在比特幣可分割的最小單位 “Sats(聰)” 上刻入數據的協定(注:1 BTC 等於 1 億聰,所以 1 Sat = 0.00000001 BTC)。 開發者做了一個實驗,他追蹤比特幣的每 1 Sat 后,按照時間順序為它們編了號。

按比特幣網路的技術規則,這些編好號的 Sat 們還允許寫入一些有容量限制的數據。

於是,有協定,有規則,就有個名叫推特名叫 @domodata 的網友坐不住了,創造了 BRC-20 銘文,其實就是往 Sats 上輸入元數據,這個過程被稱為 Inscribe(銘刻)。 而小位元組的文本、圖像、音訊、視頻等內容都能以數據的方式寫入 Sats,被寫進去的東西就叫作「BRC-20 銘文」。。

如此一來,按時序編號、有不同銘文的 Sats 就變得很獨特。 這很符合不可替代代幣「NFT」的概念,甚至比乙太坊網路上的 NFT 還 NFT,因為 Sats 裡的內容可真是在刻在比特幣鏈上的。 相比之下,乙太坊等區塊鏈網路上生成的 NFT 更像是編號唯一的證書,而被 NFT 證書證明的那些圖片、視頻等內容,往往不存儲在或說記錄在鏈上。

編號、銘刻,兩個實驗打出了一套「組合拳」。。 儘管 @domodata 在 BRC-20 的白皮書上明確了 “這隻是一個有趣的實驗標準”,還 “強烈反對根據這個設計做出任何財務決策”,但玩家還是一擁而上,開始利用 Ordinals 協定和 BRC-20 方式整起花活。

如果 Sats 裡是不同註釋、不同內容,那麼這樣的 Sats 就屬於不可替代的 NFT; 如果打相同註釋、相同內容,那就是可替代的代幣,相當於利用 Ordinals 協定和 BRC-20 方式在比特幣區塊鏈上發行同質化的加密資產,出來的 Sats 用個不恰當的比喻就是 “有編號的鈔票”。

圖片類 BRC-20 銘文

“比特幣銘文——刻錄在全世界最安全的區塊鏈網络上的內容”,那種浪漫感、珍貴感是不一下就出來了。

一旦這種「鑽戒式」的行銷話術出現,有使用者、有流量支撐的流通市場就很難避免。 很快,紀念 Ordinals 協定的代幣 ORDI、專門存儲和收發各種 BRC-20 銘文的錢包、去中心化交易所都來了,一個圍繞比特幣銘文的生態就此活躍起來。

BRC-20 銘文市場數據

有數據統計,截至 12 月 7 日,比特幣網路上已經產生了 5.63 萬種 BRC-20 銘文,共有 30.64 萬持有者,總市值達 1.11 萬億美元。

而最近大漲至 4.3 萬美元附近的比特幣,總市值為 8588 億美元,整個加密資產市場的總市值是 1.65 萬億美元,足見銘文炒作市場的強勢。 在國內,知名二手交易平臺閑魚上都出現了「銘文代打」服務、「銘文零基礎入門教程」等掛售資訊。

閑魚上出現了 BRC-20 資訊

然而,比特幣銘文也著實帶來了負面影響。

要知道打出的銘文數據都會以區塊形式被打包進比特幣網路,而每個區塊的 1M 容量是固定。 這個網路原本的容量、速度就堪憂,新增的銘文數據讓比特幣網路的塊數據增加,出塊速度變慢了,俗稱「擁堵」,無形中影響了比特幣的交易速率,交易手續費也隨之飆升。

今年 5 月和 11 月,比特幣全網手續費兩度出現異常。 尤其是 5 月 9 日,全網手續費一度達到 3.909 BTC,時值 11.11 萬美元。

5 月 9 日比特幣網路手續費數據

網路擁堵,手續費變高這件事,比特幣的交易者並不樂見,而負責比特幣網路出塊、維護網路安全以此賺取手續費的礦工想必是開心的,畢竟,他們不僅在過去 2 年的加密熊市中遭遇了收入銳減,還將要面對明年 4、5 月份到來的比特幣區塊獎勵減半的規則。

根據 Blockchain.com 的數據,就在 BRC-20 銘文再度火爆的 11 月,直接將 11 月 12 日的比特幣日挖礦獎勵推高至 4400 萬美元,這是 2023 年以來的第一次,上次出現還是在 2022 年 4 月。

另據 11 月 24 日 Dune 數據顯示,Ordinals 協定的銘文累計創造的比特幣手續費達 3061 BTC(約合 1.14 億美元),鑄造的銘文總量達到 4353.22 萬枚。

Ordinals 銘文總量一路飆升

看到這裡,你也就知道為什麼以神魚為代表的礦工們會支援銘文了。

而 Luke 嫌棄銘文的主要原因是這些資訊和數據佔用了比特幣區塊的容量,導致網路交易不暢、成本升高,因此對比特幣作為支付網路的功能產生了削弱,不利於它的廣泛採用。

這就意味著,如果解決了銘文對比特幣區塊容量的佔用,是不是就能讓銘文繼續活下去? 一些解決方案正在出現。

比特幣 Layer2 的機會來了?

其實,在 Luke 炮轟銘文造成了垃圾資訊上鏈後,就有人向他提議,創建一個「銘文鏈」,類似於乙太坊的 Layer 2,「這個鏈只需要定期向比特幣網路提交哈希值就可以運行了,對嗎? ”

“是的,”Luke 給出了肯定答覆後還表示了認同,“那行得通,它甚至根本不需要有區塊大小限制,每個節點都可以設置自己的限制(或不限)。 ”

Luke 認同了對銘文的 Layer2 解決方式

而這種 Layer2 式的解決方案事實上早就在比特幣生態社區中出現了。 OKX 的創始人徐明星在銘文辯論賽程中提到的銘文可遷移地「Taproot Asset 協定」就是其中一種。

Taproot Assets 協定由比特幣支付網路「閃電網路」的開發方 Lighting Labs 提出,旨在為開發者提供「可擴展的比特幣多資產網路工具」,支援在比特幣網路上發行穩定幣和其他資產,還能通過閃電網路完成交易。

Lightning Labs 開發總監 Ryan Gentry 解釋,Taproot Assets 協定只要求發行者進行一次比特幣交易來鑄造有效的無限量 Taproot 資產,而描述這些資產的所有元數據都存儲在鏈外。

這樣的方式恰好解決了銘文這類資產對比特幣區塊容量的佔用,而發行、交易這些資產仍然能讓礦工獲利。 唯一的問題是,那些圖文、視音訊的元數據將在鏈下存儲,無法繼續「雕刻」在比特幣鏈上了,這就和用乙太坊智慧合約發行 NFT 或其他同質化代幣的方式一樣了。

為了仍能在比特幣網路中留下銘文代幣,類似 BRC-20 的 Atomicals 協定開發者則提出了 “限制法”,即引入 SUBSTANTIATION FACTOR(SF),重新定義 ARC-20 銘文的每單位聰數,將預設證明係數設置為 1:1,讓任意精度限制在可行範圍內,以便處理對少於 546 個單位的代幣轉帳。

這種方式事實上是繞過比特幣粉塵攻擊防禦體系的辦法。 為防粉塵攻擊,比特幣網路限制單個 UTXO 中的比特幣交易不可少於 546 Sats。 這意味著,ARC-20 銘文代幣最低的轉帳限制為 546 個,低於這個標準,交易很可能不會被打包。

Atomicals 協定的方式並沒有解決 Luke 在意的區塊佔用問題,而 Layer2 的方式似乎更符合這位核心開發者的想法——將不利於比特幣簡潔運行的非標活動清除出網路。

而類似於 Taproot Assets 這種在鏈下擴展比特幣生態的 Layer2 解決方案其實已經有很多了,包括 Rootstock、Stacks、Liquid Network 等等,銘文的炒作需求也再次將這些擴展技術推到了台前。

無論銘文是否有價值,它的火爆背後是嗷嗷待補的比特幣生態。 儘管閃電網路在小額 BTC 支付中被採用,但比特幣主網並沒有湧現出其他用例,而 Taproot 升級帶來了這種可能性,但囿於性能有限,乙太坊生態中出現的 DeFi、GameFi 等需要高併發的場景,無法搭建在比特幣網路上。

而這與比特幣的定位有關,正如開發者 Ali、Luke 堅持的那樣,在他們眼中,比特幣要遵循中本聰「點對點的電子支付系統」的定義,追求安全、去中心、保護隱私。 也正是對這些特徵的堅持,才造就了比特幣網路成為全球最大、最安全的區塊鏈網路。

可這個網路的堅固性需要成千上萬的礦工維護,只有讓這個群體的收益得到保障,他們才會心甘情願地當打工人,即比特幣的價值能覆蓋甚至高於他們維護網路的成本,也就是說比特幣的價格要大於挖礦成本。

當前,比特幣價格已經超過 43000 美元,較年內低點已經翻了 2 倍。 根據劍橋大學通過全球比特幣電力消耗量和每日新發行數量製作的挖礦成本估算模型顯示,1 BTC 的平均成本目前在 42700 美元,性價比並不高。
而比特幣目前的市值飆升,除了受明年比特幣區塊獎勵再次減半的影響外,更大的刺激來自於市場對比特幣現貨 ETF 在美國獲批的預期,這意味區塊鏈資產比特幣正在成為主流金融市場的標的。

由此來看,這波比特幣價值的上升並不由銘文市場帶來,過去的波動更是如此。 而銘文之所以能火,也是因為它是刻在了比特幣上。

可是,在比特幣現貨 ETF 之後呢? 隨著有限供應(2100 萬)的比特幣越挖越少,它的敘事還將如何展開? 圍繞它的故事能否走出更多的情節? 這些才是銘文市場真正刺中的社區神經。

正如原人民銀行區塊鏈專家洪蜀寧所說,Ordinals 是一個建立在沙灘之上的高樓大廈,它的根基非常不穩固,它本身並沒有可能發展成一個非常強大和完整的生態,“經過這半年多的發展,現在進入了泡沫最大的時期,但是這個泡沫期給我們帶來的最大好處,就是讓人們又重新喚起了對比特幣生態的信心。 ”

免責聲明:作為區塊鏈資訊平臺,本站所發佈文章僅代表作者及嘉賓個人觀點,與 Web3Caff 立場無關。 文章內的資訊僅供參考,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要約,並請您遵守所在國家或地區的相關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