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似乎並「不感冒」TOKEN 2049。
作者:Jade,Foresight News
編輯:halou.eth,Foresight News
封面:Photo by jk retiza on Unsplash
超過 300 家參展方,超過 200 場的會外活動,從全球各地湧入的上萬參會者...... TOKEN2049 或是今年規模最大的 Web3 盛事。
人們聚集在新加坡標誌性的濱海灣金沙酒店,摩肩擦踵,熱絡社交。 但牆外,新加坡的街道上,人們照常上下班,一如往常。 亞洲的 Web3 中心,街道上 Web3 濃度趨近為 0。
落地新加坡后,Foresight News 隨機採訪了 7 位新加坡本地人,有兩位表示他們購買過加密貨幣,而大部分則表示並不瞭解,其中三位認為這是一個 Scam(騙局)。
事實上,從 2022 年 1 月起,新加坡就禁止了加密貨幣專案向當地居民宣傳產品。 Web3 在網站、廣播、展牌等推廣面早已被全面封鎖。 與之對應的是今年 4 月,香港在舉辦 Web3 嘉年華期間,街道上、巴士上等均張貼有 Web3 的廣告。
另一個對比明顯的點是,比起香港特區首長李家超,財務司長陳茂波所展現出擁抱 Web3 的熱情,新加坡的官員們卻幾乎沒有人在 TOKEN2049 的活動中露面,也甚少接受相關採訪。
在 TOKEN2049 期間,不少香港的議員(吳傑莊、邱達根、黃錦輝)、政府官員和大學校長(汪揚)前來「捧場」,而新加坡作為「東道主」,卻沒有任何政界官員、學界領袖出席現場。
「他們從來沒出現過,對新加坡金管局來說,TOKEN2049 這個活動是代表投機的。」新加坡新躍社科大學教授李國權表示,這並不意外,「TOKEN2049 還抓不到 Web3 的重點。」
「新加坡同期舉辦了很多大會,全球生物醫藥峰會、Milken、福布斯全球 CEO 大會、SuperReturn 等傳統金融一大堆的會,而且都是政商兩屆都會積极參加的會...... TOKEN2049 在其中是太小的一塊了。」Cobo COO Lily Z. King 表示。
对于加密从业者而言,TOKEN2049 很大,但对于新加坡而言,TOKEN2049 很小。
深熊中,克制的新加坡
这一年来,新加坡对 Web3 显得有些 「生分」。
它不想错过新技术,但也刻意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相比香港与 Web3 之间的「如胶似漆」,新加坡与 Web3 之间则展现出了一种暧昧过后仍希望保持距离的朋友关系。
「新加坡喜欢做大机构的创新和实验,FTX 事件之后,新加坡不太愿意让本国的民众和投资人去赌币价,但是它们在区块链技术上的推动上是非常积极,而且在很多地方,他们的想法和想要做的事都很前沿、开放。」Lily 说。
「比如今年我跟着 MAS(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一起去瑞士,和瑞士金管局、新加坡金管局一起参加了 PointZero 峰会,他们在峰会上,把 Circle、Paxos 作为一方,另外一方是传统的银行,让他们进行辩论,让这两方讨论为什么我们需要稳定币还是 Tokenized Deposit 等前沿话题,而金管局的官员们则在旁边做辩论的法官进行评论。」
「新加坡的监管者们会关心 Grab(相当于国外的滴滴)与稳定币之间进行结合对经济生活的实际应用案例。」Lily 补充道。
不過,新加坡對加密貨幣的開放,是無比克制的,似乎只局限於技術和大機構。 而在更廣泛的領域,新加坡給人帶來的是一種有所保留的歡迎。
新加坡監管對於 Web3 的態度,正如採訪物件在接受 Foresight News 採訪時,常引用兩句話。
一是,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董事總經理 Ravi Menon 在去年 11 月的致辭,「新加坡希望成為數位資產的中心,但不想成為投機加密貨幣的中心。」
另一是,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同在 11 月的發言,「新加坡沒有計劃成為加密貨幣活動的樞紐,而是成為一個創新且負責任的數位資產參與者。」
這兩句表態都發生在著名的 FTX 暴雷事件之後。 去年 TOKEN2049 舉辦時,FTX 創始人 Sam Bankman-Fried 還位列嘉賓最前列,風光無限。
僅僅過了 1 個月,320 億美元的金融帝國崩塌。 據統計,至少 4.2% 的新加坡使用者使用過 FTX,受到了暴雷的影響。 而新加坡國有投資公司淡馬錫也因向 FTX 投資了 2.75 億美元而被追責至今,公司高管和相關團隊的薪酬遭到削減。
這一年,香江潮起,獅城卻不再喧囂。
據 FinTech Global Research 的數據,新加坡金融科技的交易活動過去五年以來首次出現下降。 其中 2023 年上半年新加坡金融科技的交易活動為 84 筆,較 2022 年上半年減少 27%。
有人說,FTX 的暴雷讓新加坡對 Web3 的態度發生了「急轉彎」,是否真的如此? 這一年來新加坡到底在做什麼?
今年來,除了金管局多次喊話拒絕投機行為外,新加坡明面上的動作並不是很多。 8 月 15 日,金管局宣佈了穩定幣最終版監管框架,這意味著新加坡成為全球首批將穩定幣納入本地監管體系的司法管轄區之一。
9 月 4 日,金管局宣佈,將在年底推出一系列監管措施,屆時新加坡將擁有世界上最嚴格的監管制度之一,對零售業使用加密貨幣進行監管。
加強對零售監管的同時,金管局卻也撥款支援。 金管局 8 月宣佈,未來三年將向 Web3 等新興技術項目投資 1.5 億新元。 金管局呼籲在行業用例中使用 Web3 創新技術,並將提供贈款資金以支援實際試驗和商業化。
「這不矛盾,新加坡對加密貨幣零售的監管從來沒有放鬆過。」dtcpay 市場負責人 Adric 向 Foresight News 表示。 目前新加坡共有 11 個機構獲得了數位支付代幣(DPT)牌照,新加坡加密支付提供者 dtcpay 為其中一家。「政府比較傾向於推廣使用虛擬貨幣來付款,而不是鼓勵大家做交易。」
其實,新加坡對 Web3 的態度從未「急轉彎」,但 FTX 暴雷後,監管將重點從反洗錢和反恐怖主義融資,側重到了零售端的投資者保護。
創始人劉佳 Alice 此前在某銀行擔任董事總經理,后 2019 年於新加坡國立大學進修 EMBA 時,決定創立 dtcpay。 dtcpay 意在開拓新加坡市場的加密支付管道,為機構和零售提供受監管的加密貨幣支付。 dtcpay 向 Foresight News 表示,用戶數量自一月以來增長了 200%,交易量也增加了 4 倍。
dtcpay 合規負責人 Anson 表示,合規確實要用資金去鋪。 每個月要向 MAS 提供交易量等數據,每年需進行外部審計。
「我們來的比較久,會和這邊銀行等金融機構交流,他們本身都是有牌照的,其實有的已經發穩定幣了,卡都已經開始發了。 只是這些機構更偏傳統一點,我們通過 TOKEN2049 接觸不到,這些機構和 Web3 專案不在一個圈子裡邊,還是比較踏實做事的。」Evervision 創始人熊煒去年 5 月搬至新加坡,並在此搭建了 Arweave 亞洲生態大會。
「新加坡的落地情況其實是非常好的。」早在 5 月,數位資產支付基礎設施 StraitsX 就在 Hedra 上推出新加坡元穩定幣 XSGD。 9 月,在新加坡擁有發行信用卡和消費卡許可證的金融機構 DCS Card Centre(DCS),宣佈推出其支付代幣 DCS Tokens(DUS)。 而在幾日前,號稱東南亞滴滴的 Grab 上線了 Web3 錢包,基於 Polygon 公鏈,允許使用者儲存和管理數字資產。
在此需求下,支援法幣出入金的支付相關專案變得相對熱門。 TOKEN2049 主會場的展臺中,也出現了不少提供支付解決方案的專案。
與之相對的是,依賴零售端的交易所在新加坡的「安家落戶」遇到了困難。 幣安在 2021 年底撤回新加坡的牌照申請,後又於今年 3 月被爆出打算重新申請,只是目標從零售客戶轉向企業客戶。
「成本對 Web3 項目來說非常重要。 中心化交易所肯定會流向低成本的國家,但對於純粹外包商項目其實根本無所謂,合規不合規本身都是驅動效應運作的。 交易所的走向也並不代表是 Web3 的發展。」熊煒告訴 Foresight News,「其實說白了金管局也管不到這些,新加坡研究到哪塊他就管到哪塊,沒有研究的,他一點都不沾。」
爭奪 Web3 之都? 新加坡不著急
畢馬威(KPMG)2023 年上半年金融科技脈搏報告中提及,隨著美國對加密貨幣行業的審查日益收緊,其他司法轄區(包括新加坡和日本)對投資者和初創企業的吸引力正變得越來越大。 新加坡尤其被視為一個強大的先行者,因為它已經制定了相關法規,包括《支付服務法》和《數位代幣支付法》,並正計劃發行與穩定幣發行相關的法規。
報告同時提及,亞太區內多個司法轄區致力成為全球加密資產樞紐。 其中,新加坡已在此領域率先啟動。 除新加坡外,日本和中國香港也已採取一系列舉措以建立強大的加密資產生態體系。
NFT 市場和聚合器 Alienswap 的聯合創始人蘭告訴 Foresight News,他去年從國內出來後便呆在日本,這次 TOKEN2049 後,他決定搬到新加坡,並考慮明年在新加坡設立公司主體。
「我們剛開始出海的時候,考慮的就是新加坡、香港、日本三個地方。 雖然日本的生活成本比新加坡要低 30%,IT 的相關業務也比較開放。 但要用日語交流,是一個問題。 另一方面,日本其實現在的專案方並沒有改革,所以大家還是抱團來新加坡,在新加坡的溝通成本很低。」蘭很期待來到新加坡。
「我發現去年大會之後,還是有很多投資機構陸陸續續搬到新加坡,這是我沒想到的。 也是因為現在太熊了。 2021 年到 2022 年的階段,新加坡其實扶持了很多初創公司,今年新加坡的整體政策確實不如 2022 年開放。 但 VC 在新加坡這邊受到的支持其實還可以,有政策讓他們可以比較方便地在當地辦理手續、成立公司。 據我了解,現在香港那邊如果要拿牌照,成本其實很高。」蘭看到,即使在熊市,新加坡給的支援依然很多。
而在香港、新加坡監管要求的對比上,多位資深從業者向 Foresight News 表示,新加坡更為嚴格。「當我們比較新加坡支付服務許可證的保管要求與香港虛擬資產交易平臺許可證的保管要求時,我們發現前者有相對更嚴格的規定。」dtcpay 創始人劉佳表示。
熊煒已經在新加坡定居,他很看好新加坡的監管路徑,尤其比起開放了散戶交易的香港。「香港有點急了,官方過度喊單,搞不好的話可能會出一些大的漏洞。」Evervision 不打算去香港發展業務。「現在監管力度比較低的情況下,會有很多盤子性質的專案混在其中,又在街邊打廣告。」
熊煒對香港的擔心不無道理。
9 月 13 日,交易所 JPEX 被爆洗錢流水超 1.9 億 USDT,香港證監會(SFC)點名警告其未獲發牌的情況下,向香港公眾推廣服務和產品。 今年 TOKEN2049 上 JPEX 還放有展臺,事件被曝光後,JPEX 立馬清空展臺,上演了一場「現場跑路」。
就展業情況來看,在香港拿到牌照的 Hashkey Exchange,散戶業務交易量十分不盡如人意。「我瞭解到的是,KYC 太嚴格了。」熊煒說。
「新加坡和香港其實是互補的。 希望賦能政府,做基礎設施的,你就到新加坡來,如果要發展散戶的加密貨幣的話,你就到香港去。」李國權表示,「兩地唯一的競爭只有人才。」
「但人才也是為了刺激消費,以前新加坡需要吸引很多人才,但現在已經滿了,再下去的話房價和消費都太高了。 香港是想盡可能吸引到 30 萬人,但也不需要更多了。 所以現在已經沒有新加坡與香港的競爭,新加坡人才已經太多了。 人才在香港 6 個月,在新加坡 6 個月,我覺得那很好。
對公司來說,每一個真正在國際上都要有地位的公司,在新加坡跟香港都要有一個牌照。 我覺得最後的格局是,每個地區有自己當地的交易所,但每個國家四五個就夠了,其他都是去中心化的交易所,和其他賦能給政府的 Web3 專案。」
TOKEN 2049 蒙眼狂歡,新加坡「冷眼旁觀」
TOKEN2049 舉辦時間間隔一年,加密市場從牛尾划入深熊,而幾乎所有人又無比篤定,明年牛市必會隨著比特幣減半到來。
「去年情緒好些,當時牛市還沒結束多久。 今年我邀請了一些國內的 OG,都沒來。 不過今年活動的國際化更好些。 這次也直觀看到,歐美的專案方的成熟度,跟我們華人的專案的成熟度完全不同。」在 TOKEN2049 連續辦了兩年的 Arweave 生態大會,熊煒感受到氛圍的截然不同。
而且,隨著今年 SEC 監管的不斷行動,歐美資源更多的轉移至新加坡,專案的差距很直觀。「歐美的專案方更多會去開會、講技術,咱們這邊主要是看美女。」熊煒嘆了口氣,「差得不是一星半點。」
TOKEN2049 雖人潮湧動,但真正出手的並不多。 熊煒告訴 Foresight News,和去年相比,VC 手明顯緊多了。「去年來了挺多像騰訊這種的投資機構,FTX 暴雷后,他們全面退出 Web3 了。 現在也有傳統投資機構入場,不過換了一波人。」
「去年我們看了 1000 個專案,只投了 9 個,投不進去。」不光是新加坡新躍社科大學教授,李國權同時是 BlockAsset Ventures 公司的創始人之一,「2017 年、2018 年的時候,大陸那邊割韭菜的多,但是新加坡這裡的專案都非常好,想法都比現在好多了。」
TOKEN2049 上,最繞不開的話題是合規與監管,很多專案方將與其綁定的 RWA 等概念視為引爆熊市的下個熱點。
「但我看到很多資深的從業者開始排斥 Web3 本身最崇高的精神——隱私保護。 大家都希望有更多的流量和使用者,去做合規。 但這樣離 Web3 會越來越遠,也會越來越中心化。」李國權強調,「中本聰的白皮書發佈於 2008 年,內容 50% 都關於政治經濟。 那是金融危機的時候,Web3 是要改變華爾街,不是變成華爾街。」
「去年到今年,明顯大家所走的路是把加密行業變成另一個華爾街,現在整個金融市場都已經陷入壟斷了,但 Web3 的本質不應該是壟斷市場。」當大部分專案方把合規作為出路,但李國權表示:「現在我們應該跟政府合作,去賦能政府,但不是讓只受官方來監管,這兩點是不一樣的。」
「現在政府來監管,是因為對我們行業失望了,感覺行業沒有自律了,大家都在投機。 但儘管如此,還有很多 Web3 專案在新加坡是不受監管的,金管局說,我們必須要負責任的創新,它本身新加坡的監管有很多,沙盒有很多專案都是必須監管的,他也跟我們加密圈裡面合作,去年金管局去非洲,要説明非洲的國家做普惠金融,普惠教育。 這些國家很需要我們加密行業。」
李國權教授曾在 1993 年至 2012 年間從事量化金融行業,後於 2012 年回到學校擔任教授,直到今年「重出江湖」。
至於原因,李國權表示,是因為看到了 AI 和區塊鏈的結合,感覺時機真正的要成熟了。 Foresight News 注意到,李國權教授接受採訪時,背後整面牆擺滿了書。「我們年輕的時候也是一樣的,年輕人要怎麼樣用量化、金融科技、加密貨幣去賺錢,有企業精神我覺得非常好。 但是同時不要忘記,做的事情要對社會有益,要環保、減少投機、增加貿易,解決政治經濟,但現在我看很多白皮書,很多商業模式,他們都是對經濟政治不敏感,他們只對監管敏感,這個層次就低了很多。」
李國權也曾擔任金管局金融研究委員會成員,他分享了金管局今年在 SUSS 參加活動時的表態,「希望 Web3 不是用來投機,而是用來解決人類發展的瓶頸,包括貿易方面。」
回到為何金管局不參加 TOKEN2049,李國權分析:「TOKEN2049 還抓不到 Web3 的重點,如果要成為一個受監管注意的活動,必須要有對環境保環有利的,或者貿易有利,或者對普惠金融有利。 我們不是要低一級的,成為被監管的一部分,而是平級的把區塊鏈技術帶到各個地方。 TOKEN2049 或者 Web3 把他投機的形象改變了之後,我們才能夠看到監管機構的出現。」
「未來投機的會越來越少。 也不是所有人都要做合規。 20% 做合規,20% 做反洗錢技術,20% 做普惠金融,20% 普惠教育,20% 注重在跟政府合作的專案。 這才是真正創新的行業。」
免責聲明:作為區塊鏈資訊平臺,本站所發佈文章僅代表作者及嘉賓個人觀點,與 Web3Caff 立場無關。 文章內的資訊僅供參考,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要約,並請您遵守所在國家或地區的相關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