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一個新領域,最好用的兩個工具是地圖和指南針。
作者:不確定思維
封面: Photo by Shubham Dhage on Unsplash
剛接觸一個新的領域,很多陌生的名詞概念就會鋪面而來,很難一下理解這麼多概念到底是什麼,因為他們一層套著一層,解釋一個新概念時,會引出更多未知的概念。
我們對新領域之所以很難有整體的認識,主要是缺少一個模型框架。如果有一個好的模型框架,對新領域的認識就會加快。
在熟悉之後,會發現模型框架說的並不全面或者完全正確,但起碼這是一個很好的進入新領域的方式,可以建立對未知領域的地圖。
有了這個地圖,我們可以自己去探索,然後再完善它。
探索一個新領域,最好用的兩個工具是地圖和指南針。
對一個全新的領域,前人沒有經驗,只能靠指南針尋找方向。而有了前人的探索,就會形成各種地圖,供新人學習參考。
本文主要就是介紹這樣一張 web3 的地圖。
智能手機與應用
要引出 web3 的地圖,我們先來看下智能手機應用的框架。
智能手機我們肯定都很熟悉,基本人手一個。手機中安裝的 APP 應用我們也都很熟悉,像微信、支付寶、抖音、美團這些應用基本每個手機都有安裝。
手機有不同操作系統,目前最廣泛使用的是蘋果和安卓。不同 APP 在這兩個操作系統上都能運行,也有一些只為蘋果或安卓開發的應用,在其他的手機系統無法使用。
每一個 APP 應用背後都有一個開發者,可能是大公司,也可能是小團隊或個人開發者。應用的收入最終流向背後的團隊,他們再根據自己內部協定來分配收益。
有的 APP 應用是免費的,它們再通過廣告分傭,或是商品返佣等方式賺錢。有的 APP 應用是付費的,它們開會員付費賺錢。
每個 APP 應用中都有內容或商品,內容有付費的也有免費的。像抖音這樣的應用,裡面主要是一個個的播主,有關注他們的粉絲,他們也可通過各種方式賺錢。
在蘋果的智能手機問世之前,最早的智能操作系統是塞班,那會也有一些應用,但不太智能,操作體驗都不太行,所以沒有廣泛流行。
以上就是目前我們所熟知的智能手機+應用的一個整體框架,我們幾乎每天都跟它打交道。
區塊鏈操作系統類比手機操作系統
區塊鍊是一種分佈式計算和數據存儲技術,它的第一個用例就是比特幣。
計算和存儲,我們發現智能手機的作用也是計算和存儲,某種意義上,它們是相通的。
因此,在 web3 的框架裡,我們可以把區塊鏈想像成智能手機的操作系統,就如蘋果的 IOS 和谷歌的安卓。
在這個類比中區塊鏈就是智能手機。
最早的區塊鏈應用是比特幣,從對應用的支持角度,我們可以把它理解成塞班系統(最早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它為了保持簡單化,對應用的支持不是很好,因此無法開發出體驗完備的應用。
為了能更好的支持去中心化應用運行,以太坊應運而生。我們可以把以太坊對比為蘋果手機系統。它的誕生,帶來了非常多好用的應用。
以太坊的定位是世界計算機,它是目前最大的智能合約公鏈,部署有最多的去中心化應用程序和最廣泛的應用場景,跟蘋果手機類似。
去中心化應用類比手機 APP
每一個去中心化應用都是一個 APP,相同的是他們都是為了實現某種功能,滿足用戶需求,解決一些問題。
不同的是,APP 賺錢屬於開發它/運營它/控股它的人,而加密項目每個 APP 背後都有代幣,代幣的規則決定了 APP 的利益歸屬。
跟手機 APP 應用需要運行在操作系統上一樣,加密應用也需要運行在操作系統上,這個系統就是區塊鏈。
區塊鏈可以類比為一個操作系統,要使用這個系統,需要給系統支付資源使用費,這就是 gas 費。
在智能手機的生態裡是沒有代幣一說的,我們看到的是 APP 背後公司的股票,APP 中的積分以及真實的付費(錢)。
而在 web3 中,這一切跟錢相關的,都由代幣來表示。因此不同的代幣,實際代表了不同的用途,背後的邏輯不盡相同。
比如 ETH 這個代幣,它類似於蘋果公司的股份,持有它可以享受整個蘋果(類比以太坊)生態成長的紅利。
我們知道,一般 APP 在蘋果手機付費,是要向蘋果公司支付分成的,也就是俗稱的蘋果稅。使用以太坊應用,也需要向以太坊支付費用(gas 費),這也是以太坊這個操作系統捕獲價值的方式。
應用生態越繁榮,收的稅就越多。
所以看一個代幣的價值,更多的時候看的是它背後代表了什麼利益,或者代表了什麼群體的哪些情感價值/炒作價值。
哪個手機 APP 你覺得有價值好用?那是否願意購買它們的股票?很多時候應用好用和股票是否賺錢,是兩個完全不相關的事。
DeFi 和 CeFi 類比金融 APP
DeFi 是去中心化金融,包活去中心交易所、借貸、穩定幣、衍生品、收益聚合、資管等等應用。CeFi 是中心化金融,常見的就是交易所。
我們手機中最常用的微信和支付寶,它們都有支付和理財功能。比如微信的零錢可以存在零錢通裡,每個月有幾個點的利息。
支付寶裡面還可以買各種理財產品,如果安裝了同花順並開通了證券賬戶,我們會發現打開證券 APP,裡面幾千上萬的數字編號,每一個數字編號都代表了不同的股票或者基金,或者是一些其他可交易的金融產品。
這幾千上萬的數字編號,放到 web3 的世界裡,就是不同的代幣編號,其實它們的邏輯本質上沒啥區別。都是背後可交易資產的編碼。
通過 CeFi 可以交易大部分交易量比較高的代幣,就跟 x 證交易所類似。而通過 DeFi,可以交易更廣泛的資產類比,同時可以體驗類似銀行的理財服務。
不管通過什麼途徑去購買的代幣,本質上我們要看清的是代幣背後的資產價值,它代表了什麼價值,它的利益如何分配和體現。
下面我們可以把最容易看不清價值來源的 meme 和 NFT 做一些類比。
meme 和 NFT 類比內容創作和社群
知識星球有很多付費社群,我們需要付錢才能享受其中的服務。我們之所以願意付費,是認為社群裡的信息對自己有價值。這時付費就是一個門檻。
有一類 NFT 就類似這類付費社群,購買 NFT 是為了加入某一個社群/群體,可以獲取到更為私密的信息。這種 NFT 更類似手機 APP 中的付費門檻應用。比如某鳥、某蛙。
逢年過節的一些手機應用有賣禮品卡,拿著這個卡可以提取實物,比如大閘蟹、月餅、粽子啥的。
有一類 NFT 也類似這個功能,它代表了某一種實物/虛擬物品的兌換券,持有它可以隨時兌換對應的物品。比如某鞋子、某錢包等等。
微信裡有一些小群,加入這些群常常需要一些背書,比如有 xx 名車群、xx 名表群、或者是 xx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之類的,它需要有一定的資金實力和品味。
這就類似 NFT 裡的猴子和 punk,既有錢又有品味,代表了某種身份地位。持有它們可以獲得某種身份象徵。
回過頭我們再來看 meme,最近比較火的 pepe,之前的 doge 和 shib 都屬於這一類。
它們就有點像我們手機 APP 應用裡的內容創作類應用中的主播。
每一個主播都是從 0 起步的,有的人一直不紅,粉絲一直不多。有的主播很會搞事,播放量蹭蹭的漲,粉絲也蹭蹭的漲。
我們關注主播也不為別的,就圖一樂,好玩、有趣或者就是單純看熱鬧。
買 meme 就類似看哪個主播你覺得有發展潛力,你願意資助它,獲得以後的分紅之類的,或者跟隨他一段時間,獲得增長紅利。
meme 本質上就是一個傳播學的問題,知道的人越多,參與的人越多,價值就越大,價值就是傳播和娛樂/炒作價值。
寫在最後
其實這麼簡單的類比,會損失很多原創性的東西。一個新事物的誕生,跟老的事物一定是有差別的。
類比的好處是可以通過原有掌握的認知模型,快速的建立對新事物的一個觀感,但要詳細的了解新事物,還是需要親身參與,獲得更真實的體感。
web3(加密貨幣)是一個新事物,它跟傳統的手機應用有交集,但在它們的創造過程和治理結構上存在較大差異。
web3 更強調去中心化和社區協作,去中心化是為了對抗審查,而社區協作是一種新的生產模式,還在不斷的進化完善,也有很多不好的地方讓人詬病。
但不管怎樣,如果真想參與到 web3 的這個浪潮裡,需要我們更多的理解事物背後的道理,而不只光看表面。
不然,就會陷入每天每天的 fomo 中,極度消耗個人精力。
免責聲明:作為區塊鏈信息平台,本站所發布文章僅代表作者及嘉賓個人觀點,與 Web3Caff 立場無關。本文內容僅用於信息分享,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要約,並請您遵守所在國家或地區的相關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