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覽圈內各大賽道進展

作者:Lao Bai,ABCDE 投研合夥人

出品:白話區塊鏈(ID:hellobtc)

封面: Photo by Hunter Harritt on Unsplash

按照以往行業週期規律,熊市已然過半,乙太坊升級帶來的 LSD 行情、比特幣 NFT 及 BRC-20 興起、MeMe 板塊等熱點相繼輪動,給整個市場帶來新的活力。

那麼,目前加密行業各個板塊的最新動向到底如何?

白話區塊鏈前專欄作者、ABCDE 投研合夥人 Lao Bai 梳理了最近在一級+二級市場看到的各個賽道的前沿技術或是趨勢,本篇為上篇,介紹公鏈、互操作性 、MEV、DeFi 等七個熱門賽道的最新趨勢。  以下為正文:


事先聲明幾點:

1. “前沿” 不一定代表更好,只是說他們相對較新,大多還沒有進入市場的主流視線,像是模組化,DA,RAAS,ZKEVM 這些大熱或人盡皆知的就不佔用筆墨了。

2. 每個賽道只能做個簡介,不會深入去寫,深入寫的話估計能弄出本書出來。

3. 因為前沿加上我本身不是開發,所以有可能對部分技術上的理解有誤,也歡迎各路大神批評指正。

4. 裡面基本不涉及 ABCDE 的 Portfolio,涉及的話會標註出來。

公鏈

一、公鏈

先寫公鏈,因為公鏈永遠是區塊鏈技術創新最大和最快的地方。

站在現在回看當年 Dfinity 上線時,市場主流聲音認為公鏈最後的大門已經關閉這個觀點已經過時了,無論是 L2 的快速反覆運算還是 Move 系 Aptos,Sui 等的出現都標誌著公鏈的進化很可能永無休止。

尤其是 L2,因為把共識和安全交給了 L1,所以自身在性能上提升的空間其實很大。

目前無論是 OP 還是 Arb,亦或是即將上線的 Zk-Sync,Scroll 等 ZKEVM,在性能上離終局還非常遠,也沒有一條鏈可以支援真正的 Kill Dapp,容納數十萬人同時在線等操作。

舉個簡單例子,ETH 目前節點池的設計是把訂單分成 Local Trasaction(RPC 直接過來的)和 Remote Trasaction(P2P 傳入的),一旦認為交易過多,會直接丟掉一部分 Remote。

ETH 上可以這麼玩,因為一是訂單沒那麼多,二是很多訂單都是通過 P2P 傳入算是 Remote,Local 占的比例不大。

但目前的 L2 很多架構都是沿用的 L1 設計,Sequencer(排序器)那邊基本上所有訂單都是 RPC 直接塞過來,幾乎不存在 Remote,全部 Local。

ABCDE 的技術大神對一些 Sequencer 壓測時基本大幾十萬 TX 直接就讓正常配置的 Sequencer 直接 Out of Memory。 這裡還沒有考慮頻寬,硬碟 I/O 之類其他可能卡脖子的 BottleNeck。

所以目前 L2 单是客户端的可升级潜力就很大,正如之前 Arbitrum 从 One 升级到 Nitro,Op 推出了 Bedrock。区块链性能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磁盘 I/O,并行处理,默克尔树或是其他数据结构的选择,状态同步和更新,RPC 节点……不是说简单换个 “POX” 共识机制就可以解决的。

现在有了 L2/L3,把共识交去上层,执行层性能上可以提升的上限或是可以精雕细琢的细节也就更多了。

二、VM 

VM 这边看到的几个较新的 VM 一个是 SolanaVM,代表项目是 Eclipse,MoveVM, Rooch 在做,Dfinity EVM,InifinitySwap 在做。

1.SolanaVM

虽然 Solana 经常宕机,所谓的高 TPS 也有 70% 都是共识消息,但很多开发者对于 Solana 的很多技术创新还是非常认可的,这不就有不止一个项目把 SolanaVM 拆出来弄成 SVM,变成一个纯执行层放入模块化区块链里。

这样既可以享受到 Solana 并行处理和动态 GAS 模型(Eclipse 小哥认为这种动态 GAS 模型迟早会是所有区块链的标配)的优势,又避免了因为共识投票造成的海量共识消息和宕机可能性。

2.MoveVM

国内最早使用 Move 语言的 Starcoin 团队在操刀做这个,项目名叫 Rooch,定位也是模块化的 MoveVM 执行层。

Move 语言的优势不再赘述,目前唯一缺乏的就是时间和市场验证。

把 MoveVM 做成一个执行层,理论上可以把 Move 带入 ETH 生态,定位 L2。

或是加入 Cosmos 与 Celestia 生态,把 Move 带入 IBC。

3. 基于 Dfinity 的 EVM

迟到了两年的 EVM 兼容,infinitySwap 团队做的,叫 BitfinityEVM。

说实话要是早个一两年出来,Dfinity 可能不会是现在这个生态和价格。

看 Dfinity 小伙伴那边的数据,这个 EVM 是一个跑在 Dfinity 容器里的单机 EVM 链, 安全依赖 Dfinity 网络共识(这点我总觉得 Dfinity 的网络共识没法 100% 保证这个单机 EVM 不被篡改…)。

这个 EVM 目前 TPS100,延迟 5-10s。

优势是部署 EVM 跟部署合约一样,天然多链架构,且不用自己找节点。

因为合约都在 IC 网络里,所以基于 Dfinity 的这些 EVM 链都自带原生跨链互操作

三、ZKVM

那些 ZKEVM 就不说了,ZKVM 大家主要想到的应该就是 Starkware 的基于 Cario 的 ZKVM,但其实还有其他几家也在捣鼓这事儿。

一个是 Risc 0,他们是基于 Risc V 架构,Risc V 是个非常底层的东西,芯片级别架构。

跟他平行的是 Intel 的 X86 与苹果的 ARM 架构,那俩都不开源,Risc V 是开源的,有那么点 Windows 于 Linux,IOS 与安卓的即视感。

Risc 0 基本上就是 ZK-Stark+Risc V,所有能编译为 Risc V 的程序都可以跑在 Risc 0 上,再配上 ZK Proof。

顺便说一句,那个 Soverign SDK(做 ZK-Rolup as a Service 的)应该就依赖于 Risc 0。

一个是 ZKLLVM,这个主要是 Nil Foundation 在做。

从程序的整个编译执行的工作流上看 LLVM 比 Risc V 高一级,作为 LLVM 工具链的拓展,总之就是所有能编译为 LLVM 的程序,都可以在通过这个 ZKLLVM 生成 Proof。

最后是 ZKWASM,这个主要是 Delphinus Labs 在做,跟上面类似,所有能编译为 Web Assembly 的程序,都可以在这个 ZKWASM 上面跑,配上 ZK Proof。

这三个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支持 C,C++,Rust 这些高级语言。

四、EVM 并行处理

EVM 目前最大的性能瓶颈应该就是串行处理这个事儿了,Solana 当初也正是凭借着 Sealevel 的并行处理和 POH 共识机制把 TPS 拔高了一大截,在一众 Alt Layer1 中脱颖而出   要是想办法能让 EVM 也并行处理,是不是所有 EVM 兼容链包括 L2 的 TPS 就更进一步?

目前这个方向主要是 NodeReal 和 Monad 在做,我们 ABCDE 的技术大神 @cyodyssey 也在 ETH Denver 提交过一个通过添加 Opcode 来实现并行 EVM 的方法。

目前各家整体思路应该都是跟 Solana 差不多,就是事先识别出 “没有共同合约或是账户依赖关系的操作”,然后并行处理他们。

五、分片 Sharding

分片(特指交易和状态分片)是当初扩容的圣杯,现在被 ETH 放弃的路线   放弃的原因是因为分片真的太难了,难到以太坊的扩容大计从最早的 1024 分片改成 64 分片然后觉得还是做不出来,直接放弃。

让 Rollup 站到 C 位,分片技术变成了纯数据分片(DankSharding),用来给 Rollup 打辅助用。

还在坚持的像是 Zilliqa,Harmony,Elrond 这些基本都没啥生态和品牌认知度,只有一个 Near 在那形单影只,现在多了个 Shardeum 跟 Near 作伴。

Near2021 年 9 月发布的夜影协议路线图,把分片弄成了 4 个阶段,现在一年过去了,只进行到第二阶段,应该是完成了订单的分片。

下一阶段最难的应该是状态分片,估计明后年能看到?

最终阶段的动态再分片,我猜至少 2026-2027 了……也由此可见分片是多么的费劲,费劲到 ETH 直接放弃……

至于 Shardeum 么……印度项目,主打的是一个 “动态分片”,不知道和 Near 那个最终阶段是不是一个路数,风格是通过不同节点负责不同的地址范围来实现一个基于分片的 “并行处理”,总之我跟印度老哥聊完,并没有觉得他们有比 Near 更强的技术团队,毕竟跨分片通信和状态同步这些东西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极难。

ETH 放弃,Near 做了两年才到第二阶段的东西你说你轻松实现,我是不太信的……但是这项目 “搞事情” 的能力绝对一流,半年时间生态项目据说都一百多了。

颇有印度 TRX 既视感(话说 Polygon 最早也是先靠搞事情起家),所以加密圈技术很重要,会搞事情同样重要。

六、双共识

这个基本上就是即将上线的 Sui 为代表了  Sui 把订单分成了 “简单(独立)订单” – 用拜占庭一致广播,基本上 1 秒内确认,“复杂(有从属关系)订单”,用 Narwhal-Tusk(本质上是 Hotstuff 的变种),3 秒左右确认,也算是在性能提升上有相对独特的创新了。

很有意思的一点是,我聊的所有的 Sui 上面的项目方,无论华人团队还是老外团队,对 Mysten Labs 的评价都非常之高,对 Sui 的技术实力也无比看好,类似场景在 Aptos 生态是看不到的。

导致我现在有这么一个 “Aptos 更会搞事情,Sui 技术实力更强”的印象。

七、EVM 性能上限

之前说过,公链的性能提升其实是个系统工程,绝不是单纯用一个 PoX 共识机制能够解决的事儿,正如 Solana 的技术创新也有 5,6 项,绝不是单纯一个 POH 撑场面   前面说的 EVM 并行处理是很重要一环,但同样不是唯一一环。

对于 Rollup 来说,目前多数 L2 因为客户端都是 Geth 等传统 L1 上面继承+魔改的,其提升潜力同样很大。

磁盘 I/O 性能,内存池设计,订单的并行处理方案,默克尔树或是其他数据结构的选择,全节点之间的状态同步……这些都是影响 Rollup 的 TPS 的重要因素。

ABCDE 最近发现一个项目,针对上述几乎所有点做出了优化与创新,有希望将当前 EVM L2 的性能上限(1000 左右)再次提升一个数量级。

不出意外我们会领投种子轮。因为项目还出在极其早期,所以在这里就不公布名字和细节了,过段时间大家肯定会看到我们招牌式的《我们为什么投资 XXXXX》的投资逻辑向 “奶文”。

八、基于浏览器的点对点网络

如果你想要一个类似 ETH 的智能合约平台,又比 ETH 更去中心化的区块链,你该怎么做?

很简单,实现一个 Fully Snarked ETH 就行,也就是说每生产一个区块,就迅速配上一个 ZK Proof,这样整个区块链的验证就更加去中心化了,你可以用树莓派,笔记本,甚至手机去验证一个区块。

ETH 离这个愿景估计还有至少 5-10 年的时间   然后我有看到新的项目,一上来就主打这个,用的是一种我不是很懂的 Stark 算法,基于浏览器生成 ZK 证明,再配合上分片和快速的共识机制,要做一个基于浏览器点对点的高速 ZKVM 去中心化区块链,比 ETH 快很多,还比 ETH 更去中心化   有点太美好,导致我不是很相信……

也有见到另外的基于浏览器点对点网络实现的区块链 “全链路” 去中心化解决方案项目,从域名到服务器到 RPC 全都给你去中心化了   虽然自身不是一条链,但理论上可以把当前所有区块链里 “中心化” 的部分通过基于浏览器点对点网络去中心化,立意非常的 “官方正确”,商业前景么……还有待进一步考察。

互操作性

先说互操作性目前的一些趋势,互操作性主要的方向肯定是桥,桥这个概念刚出来的时候业界把它大致分了三类: 

一是外部验证人(以 Multichain 为代表)
二是轻客户端(Cosmos 为代表)
三是流动性网络+原子交换(Celer 为代表)

理论上轻客户端最安全,因为完全 Trustless,但是适配场景太少了,所以往往局限于局部生态,流动性网络+原子交换因为哈希时间锁的技术,基本上也是比较安全的,但是体验一般,支持的 Token 种类也有限。

于是你会发现市面上大家用的最多的桥还是基于外部验证人的,毕竟这个最灵活,最方便,支持场景也最多。

然后尽管有多签,MPC,TSS 等技术来助阵,使用外部验证人技术的桥依旧成为了黑客事件最为重灾区的地点,没有之一(比如 Ronin,比如 Wormhole)  目前新的探索方向有这么几大类:

1. 第一类新的互操作性技术

ZK 毫无疑问是重点突破方向,当你对一条链上的行为可以快速生成 ZK 证明,且被另一条链快速验证的话,这个互操作性就基本可以认为是 “安全的打通了”。

本質上來講,ZK-Rollup 就是一個在 L1 和 L2 之間打通了互操作性的擴容方案,只不過因為 L1-L2 因為是同構,所以驗證起來方便的很,而非同構的各個鏈之間想要互相驗證 ZK 證明,難度就大了很多。

目前在做 ZK 橋的有這麼幾家為主:

– Polyhedra

這個是 ABCDE 最早一批的 Portfolio,ZK Bridge 是專案的主打產品,用了創新型超快速的 Devirgo 協定+遞歸證明功能,目前做到了 10 秒內可以生成絕大多數區塊鏈的區塊頭 Snark 證明,EVM 相容鏈上面只需花費 200kgas 即可驗證。

– Succinct Labs

已經推出了可用的 Telepathy 協定,目前實現了其他 EVM 兼容鏈單相驗證 ETH 上資訊,包括 1. 從乙太坊向任何 EVM 鏈發送消息 2. 從任何 EVM 鏈請求任意乙太坊數據 3. 在執行層訪問乙太坊共識數據。

此外還有最早提出 ZK-IBC 概念的 Electron Labs,還有同樣主打 ZK-IBC 的 Polymer,不太確定他們的進度到哪了,有知道的朋友麻煩告知一聲。

2. 第二類是基於樂觀假設的橋

一種是樂觀的假設「預言機與 Relayer 節點不會串謀」,這個大家都知道,Layer0,不再贅述 另一種是把 OP Rollup 那套機制用在橋上,先樂觀假設咱啥事兒沒有,沒人作惡沒人失誤,然後給個視窗期允許節點檢測和挑戰,視窗期內無事發生就完全 Settle,印象中主要是 Orbiter 和 Nomad 在做。

3. 第三類這個不算是橋,算是流動性共享層的一些協定 – DAMM

21 年路引和 Starkware 提出的,通過共用的 L1+ZK 技術實現各個 ZK Rollup L2 的異步流動性共享,解決多 L2 的流動性碎片問題,不過兩年過去了貌似沒看到最新的 Update 和進展,有知道的朋友也麻煩告知一聲,我覺得如果可行還是很有用的東西。

4. 第四類這個嚴格意義上來說也不算是橋,是專門針對特定 L2 通過 Sequencer 方式來實現互通的,叫做 Shared Sequencer

現在不是 RAAS 大行其道麼,自然就有人來做共用 Sequencer,有點像當初網站剛火那會,大家都用的共用託管伺服器來搭建自己公司或是個人主頁。

這算是去中心化 Sequencer 的一個分支,但我個人覺得幾大主流 L2 像是 OP,Arb 之類不會參與這種方式,因為 Sequencer 的權利和利潤太大了,相當於一個國家的軍隊+稅收系統,大國是不可能把這種東西外包的,而且你看 OP 的路線圖也能看的出,Sequencer 的去中心化雖然一定會做但優先順序不高,已經排到 24 年末了。

所以用這種共用 Sequencer 的可能會是一些遊戲,社交類的 Gamefi Appchain,利用 RAAS 基礎設施直接接入一些 RAAS 提供的共用 Sequencer。

然後這種共用的 Sequencer 相當於一個節點處理好多條鏈,那自然這些鏈也就在 Sequencer 上實現了原子跨鏈的互通性,目前在做這個方向的兩個專案一個是 Astria,一個是 Espresso。

5. 第五類 – 最近還聊到一個專案,使用了 DA 層+Rollup 的一些擴展數據來實現類似 ZK-Bridge 方式的 Trustless 跨鏈,還不需要 ZK,聽起來比較 Fancy

但專案方目前還不打算公開技術細節和白皮書,而我在瞭解技術細節和可行性之前又不敢真的出手投他們,所以卡這兒了,賊尷尬......

6. 第六類 – 徹底放棄橋的概念,通過密碼學直接在其他鏈上執行操作

這個是 Dfinity 目前在做的事情,目前 BTC 剛剛打通,可以在容器上直接接收,持有和發送 BTC,他們也基於此弄出來一個去中心化 Mint 合約的 ckBTC,給我感覺有點像之前的 renBTC,但是節點的信任層級完全被替換成了 Dfinity 網路。

期待他們未來可以打通 ETH,互操作性暫時就想到這麼多。

MEV 和隱私的趨勢

先來說說 MEV 和隱私方面的趨勢。

一、MEV

MEV 是個技術向的話題,也變得越來越複雜,尤其是乙太坊轉 POS 之後,單是牽扯到 MEV 的非使用者角色就有 Searcher,Builder,relayer,Validator,Proposer,基本上不搞技術的看著都頭大,網上各種講 MEV 原理 “萬字長文” 系列,在這就不複述,單純說下目前的現狀和趨勢技術。

1. 現狀:

MEV 夾子機器人(三明治攻擊,也稱作惡意 MEV)經常比合理 MEV(套利與清算)賺的更多,也是很多 MEV 的主營收入,但是前段時間那個惡意 Validator 利用中繼漏洞替換夾子機器人訂單,導致機器人損失 2500 萬美金的黑吃黑事件還是在圈內引起了很大的波瀾,也讓很多夾子收斂了許多。

總之 MEV 盈利的基本都去了 Searcher 和 Builder,做 MEV 協定或是技術的反而掙不到什麼錢,Flashbot 據說 MEV-Boost 至今也沒盈利(不過 Flashbot 本來就是個非盈利組織),我這幾個月看了至少 4,5 個專門做 MEV 的,技術花樣各不相同,但我們一個沒投,因為講真不覺得他們能夠真的實現穩定的盈利(比如最早的 Eden)。

2. 目前 MEV 的幾個技術動向:

– 智慧滑點 Smart Slippage Management – 這個主要是針對跨鏈 MEV 的,看到有專案在做,省了使用者手動設置滑點+防夾。

– 閾值加密 Threshold Encryption – 這個 Cosmos 生態比較擅長,現在 Penumbra,Osmosis 應該都在搗鼓,進記憶體池的訂單被加密了,MEV 不就基本廢了么。

– 延遲加密 Delayed Encryption– 閾值用了類似多簽的風格,2/3 的驗證者來解密,如果覺得還是不安全(因為引入了驗證者委員會的安全假設),那就用延遲加密,讓加密資訊設置為在一定時間後自動解密,這個主要就是 VDF 技術的應用,還比較早期,性能據說不咋滴。

– SGX 加密 – 跟上兩個差不多,不過用的是可信硬體,這個主要是 Flashbot 的 SUAVE 在做。

– 公平排序 FSS – 把排序這事兒外包,交給一個可信任的主體來做來防止 MEV,Chainlink 在做

– MEV Auction – MEV 拍賣,OP 那邊的人提出來的方式,V 神據說也挺喜歡,有可能將來用作 Optimism 去中心化 Sequencer 的方案。

– MEV-Share – 把 MEV 利潤與使用者共享,這個是 Flashbot 最近剛剛弄出來的,要是早一段時間,那個損失 2500 萬的夾子機器人據說能拿回來大概 1800 萬......

– Mev-Blocker – 這個是 Cowswap 做的,通過讓 Searcher 競標來 Backrun 你的訂單(最後分你 90% 利潤)實現,Backrun(套利、清算為主)在 Mev 裡面相對最為溫和,使用者就可以免收傷害較大的 FrontRun(搶跑)和 Sandwich Attack(夾子)了。

– ETH 協定級別 PBS – 乙太坊協議級別的提議者和建造者分離,這個按照乙太坊基金會慣有的風格,看到大概率 2025 年往後了......

二、隱私

隱私一直是我個人從投資角度不太看好的賽道,從最早的 Zcash 到後來的 Tornado Cash 到現在的 Aleo,Iron Fish 之類,原因無他,這東西雖然政治正確,但對於 99% 的用戶來說,根本不是剛需,除了駭客和少數機構與巨鯨,誰會在乎 Uniswap 上沖個土狗,AAVE 做個借代,Lido 上做個質押還怕別人看到的?

即便是真的需要隱私,也應該是類似 Aztec 的 Aztec-connect 那種外掛程式形式,去服務於這種主流 Defi 協定,而非自己從頭打造一條「隱私公鏈」,隨著 Aztec Connect 的關閉(可能是怕 Sec 查水錶,也可能是真的不掙錢),我對隱私賽道的看空情緒就更甚了。

目前在一級市場看到了如下這麼兩種隱私的新設計。

1. 第一類是基於 Tornado Cash,Tornado 的前端被封禁,其設計因為可以説明駭客非法爭議,但其實 Tornado Cash 里的資金 80% 是乾淨的,只有 10-20% 左右是駭客非法用途導致,因為確實有鯨魚和機構需要用類似的服務保證隱私。 V 神本人也用過。

於是乎我看過不止一家想要把 Tornado Cash 與 KYC 做結合的專案,既然害怕非法用途,那通過 KYC+白名單保證進來的錢是乾淨錢不就 OK 了么 但這其實把監管風險給到了 KYC 提供商那邊,再就是 KYC 理論上非常容易偽造或購買,如果駭客使用這種 “帶 KYC 的 Tornado Cash”,一旦通過 KYC,反而可能更加方便了不法行為。

2. 第二類是類似 Cosmos 裡面 Namada 的設計,叫做多資產遮罩池(MASP),多個隱私保護的資產共用一個匿名集,再配合上 IBC 強大的互操作性,至少在 Cosmos 生態內部,理論上可以提供 Cosmos 鏈上主流所有資產的遮罩保護,比如你想要私密的交換 Osmo 和 Atom, 就可以類似下面這種圖的實現方式。

圖片

還有見過有用同態加密來做隱私的,但同態加密這個東西實在是太早期了,性能和可操作性都完全沒達到 “真正可用” 的階段,有那麼點像 2017 年左右的 ZK,要發展到可用大概率還得有個 5-10 年的 feel。

DeFi 三大件:DEX、借代、穩定幣D 穩定

一、DEX

先說 DEX,DEX 自 UniV3 出現之後就很少有大的創新了,Curve War 可以算一個,Dex 賽道這兩年也正式確認了雙寡頭的局面。

前幾年那些什麼改進滑點,改進無常損失的 Dex 基本都銷聲匿跡了 Dex 上目前我看到了這麼四個趨勢:

1 . 縫合怪 Ve(3,3)

這個是當前正在發生的,之前 AC 在 FTM 上搞了一個 Solidly,試圖把 Uniswap,Curve,OHM 融合起來,於是就有了 Ve(3,3)這麼個東西,但其實不怎麼火,去 ETH 開了分店也不火,反倒是 OP 上的 Fork Velodrome 火了。

感覺一是跟 Alt L1 式微,L2 崛起有關,二是 OP 的各種獎勵也功不可沒。

現在 Ve(3,3)正在往各個鏈上滲透,Arb 最近上了 Chronos,BSC 上有 Thena,Polygon 上也有記不清名字了...... 總之每個專案都在 Solidly 上做了一些微調,類似 Sushi 對 Uni 那種,唯獨好玩的是 Uni 沒火,仿盤 Velodrome 大火特火,在 OP 上直接秒殺了 Uni。

我個人對這個模型沒有很感冒,一是縫合痕跡太重,二是太複雜,很多普通使用者看不懂,不像 Uniswap 簡單明瞭。

Curve War 雖然也複雜但人家本就是針對專案方和大戶的賄選機制,定位不同。

最後就是 Velodrome 的火跟 OP 獎勵密不可分,像 SNX 等賄選大戶都是拿空投的 OP 在賄選,獎勵停了這個飛輪還能不能接著轉,得看。

2.Hybrid Dex

也是一種縫合,不過更多是體驗上的縫。

一是在 FTX 垮臺後大家對於 Cex 的不信任增加,但還是喜歡 Cex 上那種絲滑的體驗,於是便有了 CEX 體驗 +DEX 自託管的組合出現,基本前端就是和 DYDX 與 Blur 風格類似,先連接錢包,然後 Deposit 錢進去,之後資金操作就完全是鏈下了,提款時候 Settle 下回鏈上。

二是 AMM+OrderBook 的混合,使用做市商的 Orderbook+使用 LP 的傳統 AMM 結合,使用者操作時會自動選取兩者中最優的價格成交,對於長尾資產(Orberbook 可能會缺乏 MM 或是缺乏深度),也可以拿 AMM 機制來 “保底”。

這樣的專案聊過不止一個,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應該是 Vertex,最近剛在 Arbitrum 上線,結合了上面的一跟二,且不光做現貨,還做衍生品,團隊也挺靠譜。

只是我們認為 Dex 賽道當前過於卷所以沒投。 當然在 ABCDE 這屬於常態,我們每個月能聊四五十個項目,最終也就出手 1-2 次,追求的是 One Shot,One Kill 風格。

3.UniV3-Fi

幾個點:一是前段時間 V3 License 保護到期,相當於開源了,肯定會在各個鏈上看到更多 V3 的 Fork 出現; 二是基於 V3 做的各種 Fi,比如 Paraspace(這項目前幾天風口浪尖了)基於 V3 NFT 做的借代,Panoptic 基於 V3 做的期權,Gammaswap 基於 V3 做的無常損失對沖等等,未來肯定會有更多基於 V3 底層的玩法。

4.Curve 的 Tricrypto New Generation 升級

Curve 之前一隻腳伸進主流幣領域,但散戶用的還是少,因為 Gas 比 Uni 高了一大截,這次升級 Gas 降到跟 V3 一個級別,在散戶和聚合器那應該會有更多使用場景。

再配合 SNX V3 的升級給 Atomic Swap 帶來的增益,Curve 跟 Uni 在主流現貨領域的 PK 應該會是未來一段時間的看點。

二、借代

說完 DEX 現在看看借代 借代上我看到了以下三個趨勢:

1. 全鏈

從 Compound V3 與 AAVE V3 設計,以及 RDNT 的火熱都能看出來,全鏈借代是毫無疑問的趨勢。

不過按照民道老師的說法,現在的全鏈借代還處在一個「偽全鏈」階段,最多也就是個「跨鏈借代」。。

真正的全鏈借代應該是 “允許任意鏈存、取、借、還,多鏈共用一個流動性,多鏈一個利率曲線”,目前沒有哪家能做到。

2. 隔離池

抵押資產隔離這個概念從 Euler 開始興起,現在 AAVE 這樣的大平臺包括一些新的平臺也基本上都是標配了,目的就是防止 XVS 或是 Mango 那種預言機操控,一個資產直接 KO 一整個協定的情況,雖然喪失了一些靈活性,但絕不能讓一顆老鼠屎壞了整鍋粥。

3. 無預言機無清算借代

這種特別適合長尾資產借代,因為主流幣的深度和清算機制目前都很成熟了,但許多長尾資產即便是有隔離池,很多借代平臺也不敢上,就是因為預言機操控與清算的風險都很高,如果可以避免使用這兩個機制的話,長尾資產的資本效率就可以得到進一步的釋放,目前看到了三種不同的做法。

一個是 Timeswap,用了個極其複雜的三變數 XYZ=K AMM,設計有點 6,但是我懷疑多少使用者真的能看懂...... 一個是 InfinityPools,借 V3 的 LP,相當於通過 V3 自動清算,最後一個是 Blur 的 Blend 協定,這個其實是 NFT 的點對點協定,但其巧妙的設計感覺稍微魔改下就可以拿來做長尾 ERC20 的借代,不知道會不會有專案這麼干。

三、穩定幣

最後來看穩定幣,穩定幣其實沒太多可說的,去年 Luna 崩盤基本宣告「算穩已死」,前段時間 Frax 把抵押率改成 100% 算是徹底夯實這一說法。

市場上雖然依舊有新的抵押型穩定幣出現,用各種技術保證自己不脫錨,但其實除了純算穩,大家不是很擔心你的脫錨問題,Frax 一個半算穩也沒怎麼脫過,應用場景才是王道。

1. 硬要說穩定幣上看到的幾個趨勢,應該就是下面這些:

MakerDAO 的 Endgame Plan, AAVE 的 GHO,CRV 的 crvUSD,SNX V3 版本的 sUSD,還有存在在概念里的 Arthur 提出的基於 BTC 的 NUSD。

crvUSD, GHO, sUSD 說實話其實現在做穩定幣的專案依舊還是有,各種花式演算法來保證 Peg,但在我看來這都沒意義。

除了 Luna 這種「憑空印錢」,大家其實不怎麼擔心你脫錨的事,真正重要的是使用場景,不然 21 年的「算穩三傑」(說是算穩,其實都是抵押型的)Fei、Float、Reflexer 也不會淪落到現在這個下場。

2. 說說我眼中真正的穩定幣三傑:

– crvUSD
Curve 做穩定幣其實是最 “名正言順” 的,自身是穩定幣最大深度的 Dex,大幾十億 TVL 又基本上全是藍籌,資本效率急待釋放。

除此之外 crvUSD 的優勢還有下面幾個:
– LLAMA 反向 Uni V3 式的清算機制,雖然有磨損,但安全很多
– 基於 1,crvUSD 天然會和抵押品形成一個交易對。 這就有了天然的 Swap 使用場景
– Curve 團隊還有大量的 crv(veCRV),到時候 crvUSD 各種池子天然就是 Curve War 的常勝將軍,完全不擔心冷啟動問題

-GHO

AAVE 沒有 Curve 那邊 DEX 和賄選的優勢,AAVE 的優勢在 V3,Lens 和 Facilitator:

V3 –  多鏈部署,GHO 理論上可以像 Stargate 里的 USDC 一樣在多鏈上無縫移動,在 Circle 官方的 CCTP 跨鏈協定成型之前這個優勢應該一致都在。

Lens – 馬斯克之前想把狗幣弄成 Twitter 上的防女巫與打賞 Token,那麼 Lens 上的打賞最適合的是啥呢? 肯定是 GHO 啊,這個算是直接給 GHO 拓展了真正的使用場景

Facilitator – 促進者理論上可以吧 RWA,基於信用的借代帶入 AAVE,而基於信用的借代肯定需要接入 DID 啊,DID 怎麼來,從 Lens 來啊!

-sUSD

我覺得最低估的穩定幣,市值只有幾千萬 sUSD 有兩個致命短板之前,一個是應用場景,一個是基於 SNX 本幣 400% 的超高抵押率,資金效率極差。

第一個在 Atomic swap 與 Curve 合作之後 + 最近 Perp V2 上線,已經比原來好很多了,尤其是利用合成資產+原子交換走 Curve,接近無滑點交換,在未來的多鏈時代理論上大有可為,就是不知道 SNX 有沒有這個多鏈野心。

LayerZero 上已經看到模仿 SNX 這套玩法+全鏈部署的合成資產項目出現,第二個在即將到來的 V3 版本通過引入類似 ETH 的抵押品也馬上有望解決。

當我們有足夠多的 SUSD,足夠多的合成資產,也就意味著深度足夠的 Curve 池子,很多 Swap,尤其是大額 Swap,理論上就都可以是零滑點的,對 Curve 也順道是一個利好。

3.Bitmex 老闆 Arthur Hayes 提到的基於 BTC 的穩定幣 NUSD

其實如果你一直追 Arthur 文章的話,你應該知道,他的這個 Idea 其實去年就寫過,只不過這次因為穩定幣事件又拿出來重新寫了下 這個思路在技術上完全可行,然而現實實現起來比較困難。

技術就是很簡單的類似套保原理,每個 NUSD 由價值一美元的 BTC+1 比特幣/美元的永續空單 這樣你會發現 BTC 1 美元時候,NUSD 是一美元,BTC 跌倒 0.5,空單賺五毛,NUSD 還是一美元,BTC 漲到 2,空單虧一美元,NUSD 還是一美元,怎麼漲跌 NUSD 都是一美元 聽起來是不是很美好?

但實施起來沒那麼容易,最直接的問題就是,NUSD 市值小的時候不難,市值到現在 USDT 幾百億美金體量,空單這麼多,是不是就得有對應數量接近的多單啊?

這對這個平臺深度和訂單量的要求太高了,目前沒有哪家能做到。

如果出現大規模 NUSD 的贖回,也就意味著大規模百億級美元的平倉,這畫面想像一下,hmm...

但如果有一天 BTC 幾百萬美金一個,永續交易量媲美現在外匯量,這個想法感覺還是存在實施的可能性的,這也是感覺最最 Crpyto Native 的一個穩定幣,既基於 BTC,還不需要 over collateralized。

4. 基於 RWA 的穩定幣

這個目前 Ondo 在做,弄了一個 OMMF 穩定幣,由 MMF(市場基金)和美國國債支援,屬於遊離在圈子邊緣的東西......

5. 上海升級前後 LSD 發展的如火如荼,我感覺應該會有基於 LSDFi 做的穩定幣

比如 Fork 一個 Liquity,抵押品改成 stETH 或是一籃子 LSD 版本的 ETH,然後在利息上再做點文章之類的...... 不知道有沒有專案已經這麼做了,沒有的話我估計未來肯定也會有。

上篇完結,敬請期待下一篇。

免責聲明:作為區塊鏈資訊平臺,本站所發佈文章僅代表作者及嘉賓個人觀點,與 Web3Caff 立場無關。 本文內容僅用於資訊分享,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要約,並請您遵守所在國家或地區的相關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