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從廣義上來說並不屬於某個公司或某個人,社區的擁有者是社區自己。

作者:starzq

封面: Photo by Joshua Rawson-Harris on Unsplash

熊市多學習。上週末朋友分享了 Alex Zhu 和陽陸育如何打造 Musical.ly  (TikTok 的前身產品)的視頻(附在最後),2 位大佬講的非常精彩,道術兼備。結合自己早年在豆瓣做產品時的經歷,輸出這篇文章,既是對自己過往經歷的一個梳理,也希望可以給 web3 的朋友們一些靈感。

  • 注:Musical.ly  在美國做到了千萬日活用戶,被字節跳動收購後,在此基礎上打造出來 DAU 10 億的 TikTok

文章分 4 個部分,先講道和術,然後講 2 個擴展點,包括 Web3 社區的機會探討

  1. Why: 新社區為什麼有機會成立
  2. How: 如何打造社區
  3. Extension: 建立以用戶(社區)為中心的組織文化
  4. Extension: Web3 社區的機會在哪裡

Why: 新社區為什麼有機會成立

Alex Zhu 關於這一點的闡述很精彩。社區即國家,國家和社區為用戶提供的核心價值都是社交地位(Social Staus)和社交貨幣(Social Currency), 用戶願意去一個新的國家/社區,核心願意是舊的地方已經形成了階層固化,新地方有機會打破舊地方的階層固化,重新分配地位和財富。

美國的歷史就是社區不斷形成的過程,在歐洲無法打破階層固化的人建立了美國,在美國東海岸無法打破階層固化的人建立了西部。國家一開始進行中心化財富分配,先驅者成為先富者,少部分先富起來的人成為了 American Dream,吸引更多人進入建設這個社區。隨著人數變多,財富分配逐步變得去中心化,也就是公平普惠,讓更多人達到中產階級,這時一個穩定的國家/社區就形成了。希望打破階層固化的人又會開始尋找下一個新大陸,循環往復……

而互聯網社區給了用戶更多維度來建立新的社交地位和社交貨幣。文藝青年在豆瓣建立了新地位,知識青年在知乎建立了新地位,二次元在 B 站建立了新地位,時髦精在小紅書建立了新地位,NFT OG 在 twitter 建立了新地位……

So, 如果你要打造一個新社區,需要回答的問題是,你給用戶提供的新地位是什麼?

How: 如何打造社區

道的部分講完,我們來看術的部分。這一部分陽陸育抽煉了一套三板斧方法論。我補充上早期在豆瓣做產品時阿北的思考,形成一套更完整的方法論

  1. 供需關係
  2. 關鍵人物
  3. 共同價值
  4. 生命週期

1. 供需關係

社區的 2 大核心角色,生產者和消費者,基於供需關係結合在一起。這個關係越強烈,對應的社區就會越大。這裡的核心是如何構建這套供需關係,本質上就是 UGC 體系

  1. 生產者
    1. 降低生產門檻
    2. 降低分發門檻
  2. 消費者
    1. 降低消費門檻

生產者:降低生產門檻

這一塊很容易理解,如果一個社區生產門檻太高,內容太少,肯定無法吸引更多人參與進來,無論是生產或消費。Alex Zhu 和陽陸育分享了 Musical.ly  的 2 個 case ,在今天看來已經是所有短視頻社區標配,就是各種創作模版,但背後的發現過程和 insight 非常值得學習。

case 1:假唱保羅

Musical.ly  一開始都是美國中學生的唱跳視頻,的確很吸引人,但有個致命問題,因為學生不方便在宿舍唱歌跳舞,導致平時上傳量很少,只有周末有上傳。團隊一直在苦苦琢磨如何把拍視頻變成一個日常行為,突然觀察到一個現象,每週四 App 活躍度很高;再進一步深究,發現每週四美國有個節目叫《假唱保羅》,用戶看完節目後會進行模仿,只需要對口型假唱即可,拍攝門檻驟減。團隊馬上基於這個洞察做了對口型假唱的創作模版,選擇配樂然後表演,提升了初期的內容上傳量。

case 2:跟拍

Musical.ly  團隊發現一個熱門視頻很有意思,裡面是一個男生跟各種漂亮妹子的合唱。團隊納悶兒,為什麼他認識這麼多漂亮妹子呢?仔細研究才發現,這些視頻都是他自己拼的。基於這個靈感,團隊做了一輪快速的 MVP,手動拼了 60 個類似的視頻進行上傳,社區反響很熱烈,於是變成了跟拍的創作模版,以及更後面的合拍模版。值得提一下的是,用戶特別喜歡這個形式,以至於在線下舉辦 Musical.ly  合拍大賽,幫助產品進一步傳播。

這 2 個 case 本質上都是給用戶提供模版來模仿。因為生成創意是很難的一件事,模仿相對容易,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大部分內容都是二創;另外因為社區是一個去中心化的產品,雖然內容套路比較同質化,但表演的人不一樣呀,你的朋友會對你的表演感興趣,這樣整個供需關係就成立了。

降低分發&消費門檻

降低分發&消費門檻本質上就是幫助生產者更容易被看見被激勵,同時消費者更容易觸達感興趣的內容,形成正向循環。

對比典型的三種社區形態,論壇裡面只有頂部熱帖和最新貼有機會被看到,所以作者要么不斷頂貼,要么不斷發新;Twitter 這類社交媒體,只有 follower 可以看到作者更新,作者需要想辦法增加關注者,回到了一個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抖音/TikTok 採用了算法分發,作者只要寫好內容就可以獲得個性化推薦,大大降低了分發門檻。同時對於消費者,在個性化推薦下,進行順序瀏覽就可以看到信噪比高的感興趣內容,提升了消費內容的頻次和數量。

另外,抖音/TikTok 在產品側也進行了創新,以全屏短視頻的方式展示給消費者,一方面使得內容更有衝擊力,另一方面相比起論壇的二次點擊和 Twitter 的關注作者,用戶只需要下滑即可不斷消費,大大減低了消費的門檻。

這也是為什麼這個產品可以達到日活 10 億的原因。

(典型的三種社區形態對比)

2. 關鍵人物

第一部分已經講過,國家一開始進行中心化財富分配,先驅者成為先富者,少部分先富起來的人成為了 American Dream,吸引更多人進入建設這個社區。

這裡的先富者就是社區早期的關鍵人物,他們有強大的號召力、示範效應和認同感,吸引更多社區外的人進來。Musical.ly  早期講的故事就是「鄰家女孩的成功」。通過扶持早期用戶,一個默默無聞的女孩,一個暑假過後達到了 100w 粉絲,一夜成名,甚至上主流媒體演出。把一個巨大的成功放到用戶面前,他們就會爭相模仿,於是帶來了巨量的新供給。湖南衛視的《超級女聲》,本質上也是一樣的道理。

3. 共同價值

共同價值就是人們常說的「社區氛圍」,是基於產品和運營,在日常點滴中形成的。這裡列出 3 個要點,不做過多展開

  1. 共同價值是篩選器:誰會來,誰會留下
  2. 共同價值是差異化工具:使得和其他社區形成了差異化和自身特色
  3. 共同價值可調整:社區泛化、破圈過程中需要不斷調整共同價值(例如 B 站)

4. 生命週期

做社區必須直面一個問題,生產者的內容產出和消費者的內容需求是一個非對稱關係,所以我們必須將社區切分為不同的生命週期來打造

  • 啟動期:內容產出量< 內容需求量,核心工作是如何引入更多生產者,如何激勵生產者產出高質量內容
  • 成長期:逐步完善 UGC 體系,讓社區可以自運轉
  • 增長期:自然產出>> 內容需求,核心工作是如何高效分發高質量內容,提升用戶規模

做社區的最大坑,就是階段和目標錯配,導致動作變形。過早追求完善的產品和算法機制,忽略了生產者和積累和運營,缺失關鍵用戶和共同價值,導致內容水化,社區無差異化,最後用戶流失。

總結一個表格出來,看清所處階段,定匹配的目標,做匹配的事情

(社區生命週期管理)

Extension: 建立以用戶(社區)為中心的組織文化

社區從廣義上來說並不屬於某個公司或某個人,社區的擁有者是社區自己。當我們建立了一個社區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深度參與和觀察,基於用戶的創新抽象為產品,打造社區的增長飛輪。社區產品不是設計出來的,而是「湧現」出來的。前面 Musical.ly  的例子裡面,對口型假唱和跟拍都是社區用戶的創新;豆瓣是從讀書頻道開始的,豆瓣電影來源於書評裡面夾雜著越來越多的影評,豆瓣小組來源於書評裡面越來越多生活化的內容。

所以我們需要 mindset 的改變,建立以用戶為中心的組織文化。關於這一點陽陸育總結的很好,我直接放在這裡

另外在 web2 的語境下,陽陸育認為應該讓社區成為組織的一部分,成為企業的延伸。但在 web3 世界裡,社區的能量變得更高,「先社區後產品」已經成為了共識,我們可以把這句話改一下,「建立以社區為中心的組織文化,讓組織成為社區的一部分」。

Extension: Web3 社區的機會在哪裡

最後談一下關於 Web3 社區的一點想法作為收尾。Web3 和 Web2 打造社區的方法大同小異,但有 2 點我覺得可以使得 Web3 社區更上一層樓

  1. 用戶檔案兼具興趣和資產屬性,提升用戶 ARPU 值和社區商業價值
  2. 用戶檔案可確權可定價可變現,建立用戶和社區的共贏關係

用戶檔案兼具興趣和資產屬性,提升用戶 ARPU 值和社區商業價值

興趣社區規模大(TikTok),但最大問題是用戶 ARPU 值不夠高商業價值低,最典型就是豆瓣- -;金融社區(老虎證券)用戶價值高,但最大問題是投資用戶群體小規模有限。Token 特別是 NFT, 兼具興趣和資產屬性,有機會做出一個規模大且商業價值高的社區。

用戶檔案可確權可定價可變現,建立用戶和社區的共贏關係

用戶為產品/公司貢獻了數據,但數據屬於公司帶不走,公司收益與用戶無關,這是 web2 最被詬病的問題之一。web3 的特徵是數據可確權可定價可變現

  1. 用戶可以授權自己的數據做商業化,收益回饋用戶
  2. 用戶可以授權自己的數據在其他場景使用,可組合性帶來新的增長機會

這個共贏關係會激勵用戶在社區有更多行為,合理的 tokenomics 設計可以支撐起這個關係,帶來推薦引擎和社交網絡之外的第三層增長飛輪

以上想法還在打磨中,歡迎感興趣的小伙伴 twitter 留言交流,讀到這裡,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一鍵三連這條推特, like + 轉發+ 關注。

免責聲明:作為區塊鏈信息平台,本站所發布文章僅代表作者及嘉賓個人觀點,與 Web3Caff 立場無關。文章內的信息僅供參考,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要約,並請您遵守所在國家或地區的相關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