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叢林中​需要找到正確的生態位

作者:北辰

最近不少人在討論 Uniswap 要不要單獨搞一條應用鏈 UniChain,其實答案顯而易見,這個餿主意並沒有太大的討論空間,鏈捕手編譯的 Degen 研究員 100y.eth《應用鏈冷思考:Uniswap 的最佳形態究竟是什麼?》已經把理由羅列得很清晰了。

簡單來說就是雖然 UniChain 能為用戶省下不少費用,並且 Uniswap 也可以獲得更多收入,但代價是傷害用戶體驗、安全性和可組合性,而 Uniswap 之所以成功正是因為它在以太坊網絡上。

關於 Uniswap 適不適合應用鏈的話題可以拋下了,我覺得真正值得討論的是應用鏈本身。過去幾年的趨勢是把應用擴展為一條單獨的應用鏈,現在出現一種新動向,那就是應用鏈(Appchain)開始回歸應用(DApp)。

例如物聯網公鏈 Helium 社區已經壓倒性地支持將 Helium 遷移到 Solana 上,理由是遷移到 Solana 能夠集中精力去擴展物聯網本身,而不是管理區塊鏈。也就是說,明明一組智能合約就能解決的問題,沒必要單獨運行一條公鏈。

相信 Helium 只是開始,未來還會有更多只是把公鏈當作激勵層的應用鏈項目遷移到高性能公鏈上。但很多人沒有捕捉到這個趨勢,是因為思維慣性還延續著上一輪敘事。

當然本文並不是在看衰應用鏈的前景,而是強調應用鏈只適用於特定類型的項目,其實更重要的是反過來說哪些類型的項目不適用於應用鏈?

應用鏈的優勢是整條鏈上的資源都用來執行特定的任務,因此可以在性能上優化到極致,並且項目方的自主權也更大。

如果套用互聯網的產品來類比,項目在應用鏈上就相當於開發了自己的 APP,而部署在公鏈上就相當於只是一個即插即用的小程序。

能支撐起一個 APP 的產品,要么是有一系列的服務/功能自成一個生態,要么雖然功能單一但操作頻率/時長上比較突出,否則如果只是一個低頻且快速操作的小功能,那麼直接選擇即插即用的小程序就行了。

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所 dYdX 原本在以太坊上,後來遷移到了 StarkWare 提供的 Layer 2 上,預計今年底的 V4 會遷移到 Cosmos 生態。dYdX 的邏輯是成立的,因為衍生品交易比較高頻,而且這個過程中並不需要與其它應用交互,所以部署在獨立的鏈上對用戶幾乎沒有什麼負面影響,就是往賬戶存取款時比較麻煩,但這個頻率很低。

另外應用鏈其實也適合遊戲,只是現階段的鏈遊基本都只是小遊戲,因此還是更適合部署在通用型公鏈上,就像我們很難想像《羊了個羊》單獨開發了一個 APP 然後火起來了。

不過一個反例是 Axie Infinity 部署在 Ronin 側鏈上,但是要知道 Axie Infinity 不是一款純粹的遊戲,而是金融化了的遊戲(至少目前如此),因此它的用戶可以忍受在應用鏈上的不便,但是未來金融效應退潮之後就不一定了。

但是相信隨著鏈遊的發展,未來會有大量相對重型的鏈遊出現在遊戲公鏈,最後才會出現支持單款鏈遊(3A 大作?)的應用鏈。

以上適用於應用鏈的項目都是鏈上的,應用鏈也適用於那些只是把一部分業務放在鏈上的項目,但這一部分業務也要遵循 「要么自成一個生態,要么操作頻率/時長上突出」,否則就不適用於應用鏈。

Helium 發覺自己不適用於應用鏈,是因為 Helium 是一個物聯網項目,只是因為經濟模型的原因多了一個激勵層,所以不得不運行一條公鏈,但其實訂單結算、社區治理的功能完全可以通過一組智能合約在高性能公鏈上進行。

其它把公鏈作為激勵層的項目其實也面臨著和 Helium 一樣的選擇。一邊是理想,從激勵層出發,逐漸搭建一個更大規模的交易市場,但不確定因素很高。另一邊是現實,不僅可以低成本享受到成熟公鏈的高性能和安全性,而且潛在的訪問對像也更多了,也更容易利用可組合性,但想像空間小了很多。

除了這種只是充當激勵層的項目不適用於應用鏈,Uniswap 這種低頻且快速操作的單一功能也不適用於應用鏈。或者更直白地說,即插即用的小程序能解決的功能,就不要單獨開發 APP。

在區塊鏈的技術棧中,這種單一功能的產品的準確定位是區塊鏈上的應用協議,想像空間在可組合性上,繁榮依賴於鏈上其他應用的繁榮,但去搞應用鏈就等於放棄了那些流量。

在市場叢林中,需要找到正確的生態位才能生存下去。

免責聲明:作為區塊鏈信息平台,本站所發布文章僅代表作者及嘉賓個人觀點,與 Web3Caff 立場無關。文章內的信息僅供參考,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要約,並請您遵守所在國家或地區的相關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