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於 DAO 的認知時常受到經驗慣性的干涉,以及概念本身的不成熟定義,導致業內對於 DAO 的建設似乎缺乏一種開創性的突破,我們有必要從認知上大膽破局,拆掉束縛思維已久的高牆。此處分享我在探索 DAOs to World 過程中,所產生的 10 個洞察思考,希望對 DAO 相關的從業者有所啟發,一起開啟 DAO Summer!LFG!

作者:VION WILLIAMS

原用標題:打破 DAO 的常規認知,探討 DAO 的 10 個新洞見!

封面:Photo by Patrick McManaman on Unsplash

01 - 超級個體即為 DAO

Web3 是一個超級個體的時代,超級個體具有專業技能的多樣化,以及收入結構的多樣化,由無數個 DAO 構成的 DAOs 網絡經濟體,為超級個體提供了良好的經濟環境。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從經濟生產的效益上來說,超級個體正在取代掉傳統的小組織——職能分工明確的協同組織

對於超級個體來說,由於知識的儲備以及工具的先進,身兼多職完成傳統小組織的生產活動已然是常態。如果說,我們從經濟結構,職業分工以及業務生產線的維度來看,實際上超級個體與小組織幾乎是一致的,而超級個體在靈活度與協同性上擁有條件更加的天然優勢。

因此,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我們能夠試圖把超級個體當做一個 DAO,先從超級個體與超級個體之間的業務合作,當做 DAO 與 DAO 之間的合作,隨著業務的發展而超級個體也需要新的人手跟進時,從業務主體的角度上來說,依舊是 DAO to DAO 的模式,唯一不同的是業務的工作量與人員數增多,而 DAO to DAO 的目的也在於實現 DAO 之間的業務需求,而非為了組織規模而 DAO to DAO。

如果一開始成立一個複雜龐大的社區並嘗試進行 DAO to DAO 的合作,那麼就會造成該場景所需要的龐大而復雜的基礎設施不完善,利益分配與協同博弈的變化都將變得極其複雜,高昂的成本反而導致 DAO 失去了其天生的優勢。

02 - DAO 是組織,也是空間

我們對於 DAO 的慣性認知當中,DAO 是一個組織這一概念是基礎的共識,然而我對 DAO 的理解卻有不一樣的認知,我認為 DAO 同時也是一個空間,一個具有生產關係的數字空間。

列菲伏爾提出的空間生產理論,並不是指空間內部的物質生產,而是指空間本身的生產,空間是人造的產物,空間是政治性的,空間是各種利益奮然角逐的產物,空間是一種充斥著各種意識形態的產物。

在 “每一個社會,每個生產模式,每個特定的生產關係都會生產出自身的獨特空間,既然每個生產方式都有其特定的生產空間,那麼從一個生產方式到另一個生產方式的變化就必定伴隨著一個新空間的產生,這個新空間就伴隨著生產方式的變化而出現,它的規劃和組織井然有序。”

事實上,城市是一個典型的,同時具有空間結構與組織結構的事物,城市的空間是被有意識,有目的地構建出來的,城市的空間組織與空間形態服務於資本的生產方式。而當我們過於從組織的視角探索 DAO 的實踐時,我們的思路就會不可避免的捲入 “集體自治的協同組織”,探索一種更優的組織管理方式,深陷組織變革的 “認知泥潭” 當中。

如果我們開始探索 DAO 作為一個產生性的空間,不再自我局限於組織,那就意味著空間可以作為生產關係的場景,其目的在於通過該空間構建資本的利益關係。而這正是我們在探索 DAO 的正外部性發展關係時,恰巧所需的新思想。

03 - DAO 既是交易渠道,也是交易載體

在上一個觀點中賦予了 DAO 的時空屬性,而 DAO 作為一個生產資本的時空結構時,自然也就具備了交易渠道的發展邏輯。DAO 與 DAO 之間所構建的交易網絡,其經濟網絡的橋樑是由業務流程與鏈上協議構成的,而特定的 DAO 因其所在的業務環節的具有樞紐的功能,那自然將成為 DAOs 網絡的交易渠道。因此,在基礎設施完善的時候,DAO 不再是如今的孤島狀態時,具有樞紐功能的交易渠道的 DAO 將會是整個 DAOs 經濟網絡當中,最為搶手的類型之一。

在探索 DAO to DAO 的經濟網絡時,我們仍需要尊重資本生產的基本規律,DAO 作為一種生產的空間概念時,即可具備成為存儲資本的載體,例如一個 “倉庫” 形態的 DAO,其核心用途在於存儲與管理數據的資產,作為承接交易渠道的資源分配功能。DAO-倉庫的概念成立,那麼 DAO 是否能夠作為一個完整獨立的交易單元呢?DAO 的交易單元與 NFT 的交易單元會存在哪些差異,我認為這個命題同樣值得思考。

04 - DAO 存在的本質是為了驗證賬本狀態

實際上,業內顯然很少去思考,DAO 存在的本質是什麼?一個執行過程不可篡改的鏈上協同自治組織,其根本意義在於驗證組織網絡的賬本狀態。賬本是由數據區塊構成,數據區塊記錄並同步著全網的交易記錄,這是 Cypto 的核心所在。然而在 DAO 相關的話題中,顯然更多地去關注組織的結構以及組織的功能,而一個組織的狀態作為內核卻是被忽視的。

從賬本狀態的角度上來思考 DAO,其實帶來的啟發對於當前的建設性價值是更大的。因為相比於討論與設計更好的 DAO 的民主制度,我們現階段真正重要的是挖掘更多的鏈上數據,這些數據並非僅僅是鏈上交易的數據,而是因為 DAO 提供了一個活動場景所產出的鏈上業務數據。

鏈上交易數據到鏈上業務數據的發展,是 DAO 從賬本狀態的意義上,需要完成的歷史使命。因此,在討論構建一個 DAO 的時候,哪些業務活動的數據可以上鍊,並且這些業務不僅僅是類似打卡式的 POAP,而是具有業務流程的業務數據。因此,一個 DAO 的鏈上業務數據,將成為衡量一個 DAO 的重要指標,而 DAO 相關的基礎設施也應該往這個方向建設。

05 - DAO 是一種可觀察事件的狀態

如果用輸入-處理-輸出的邏輯,把 DAO 當做一個計算單元來看,那麼 DAO 的處理過程應是通過智能合約來執行,而隨著輸出變量的不同,將導致輸出結果的不同。而當我們在討論一個 DAO 的活動時,實際上我們是站在一個觀察視野當中,觀察 DAO 的狀態,而當下我們對於 DAO 的治理探討,活動探討,其本質都是在對 DAO 的狀態的一種探討。

對於狀態的探討由於文字本身的特點,使得抽象與具體的往往糅合在了一起。例如,我們在討論民主投票這一具體動作時,實際上討論的是一個集體平等的抽象問題。DAO 雖然作為一種人機交互的計算結構,但因為人的抽象特徵與變量因素的存在,使得這一計算單元在討論表達的語境中,摻雜著大量不可觀察的狀態,例如平等、民主、自由等思想理念,是抽象的難以被直接觀察的狀態。

DAO 的發展建設過程中,我們需要嚴格遵守 DAO 是一個可被觀察到事件的活動狀態,抽象性的需求需要投射到具體的活動中,例如雅典民主是公民階級的民主,是不完全的民主,而雅典民主的需求無法完全投射到當前 DAO 所能呈現的具體活動中,想像中的民主活動與可被觀察的民主活動存在較大的差距,必然造成治理的錯誤。

DAO 要回歸於組織本身的活動狀態,盡可能呈現其可被觀察事件的狀態。DAO 要回歸賬本的思想,而不是執著於民主制分配。

06 - 民主制是 DAO 的局部最優解,混合政體是 DAO 的未來

翟志勇教授說過一句話 “雅典民主是挺好,可是在斯巴達邊上就不是那麼好了”,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任何組織都存在生存競爭的關係。我們必須回歸一個基本事實,DAO 是一種鏈上組織,是人類社會中存在的一種組織類型,DAO 同時是一個家族詞彙,從 DAC,DAO,DAS 再到 DAOs Network 等,DAO 本身的組織形態是在演化發展的,而我們現階段對 “自治” 的理解為 “民主” 的治理,也是我們當下所處歷史週期的局限性,以及某種思潮的影響。

然而從歷史社會學的發展規律上來說,特定的環境與歷史週期決定了一個社會組織的製度。例如歐洲地區,從早期雅典民主,到羅馬的共和體制,一種結合了君主制,貴族制,民主制的混合政體,再到近現代的議會君主制,以及現代的民主代議制等,組織製度演化變遷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

事實上,混合政體才是社會制度的合理趨勢,也符合社會組織的基本規律,一個社會越是發達,我們基本很難找到理論意義上的純粹制度。對於 DAO 而言,民主制度在某種程度上鞏固了每一個參與者的基本利益,然而在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各種決策抉擇上,泛民主制就容易成為烏合之眾。

組織治理制度的多樣化,才能提供組織的反脆弱能力。

07 - 放棄 DAO 的大規模治理,從 D2D 業務協同治理開始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我們必須尊重這一客觀經驗的事實。維護社會制度的成本通常是無形的,無法被直接觀察到的,我們所接納的那些顯而易見的,或者沒那麼顯而易見的社會規訓,潛移默化中給我們塑造了一個普遍的認知誤區,我們認為社會組織的製度維護是一種無成本或低成本的默認事實。

事實上,缺乏對製度維護成本的意識,同樣也經常發生在 DAO。然而以社區製的大規模治理需要耗費極高的維護成本,Bankless 與 FWB 雖然時常被拿來做對標的學習案例,如果將這兩個 DAO 的國庫資金降低到 10%,我認為才有討論其製度與文化的優越性的價值。


在現實情況中,大多數 DAO 缺乏明確的商業模式,缺乏正向的現金流,甚至缺乏國庫資金,在這樣的情況下去借鑒 Bankless 與 FWB 的模式,無異於窮人學地主講究生活品質。

放棄大規模治理的幻想,而是從具體業務合作中,探索鏈上的治理機制,正如早期商人之間的商業合作活動,逐步發展出屬於商人組織群體的商業法。DAO 的發展也必然要延續商業組織的發展路徑。

08 - DAO 是 DAOs 經濟網絡的細胞單元

DAO 的優勢在” 共識約定 “下的有效執行,像肌肉記憶一樣自動執行,而復雜的規模反而導致這個優勢的缺失。如果把未來的 DAOs 網絡構成的去中心化社會當中一個有機生命體,那麼 DAO 作為構成單位應該是一個個的細胞,通過模塊化,組件化,協議化的方式構建 DAO 的經濟脈絡。

一個 DAO 的人數規模不應該是關鍵的指標,而是一個 DAO 的業務是否具有合適的人力資源將其盤活,進而實現 DAO to DAO 的經濟構建,我認為才是未來 DAO 的關鍵。DAO 的價值發展需要依賴於 DAOs 網絡的健全,孤島式的 DAO 不符合鏈上協同的底層邏輯,孤島式的 DAO 在當前階段像是一種內部實驗組織。

09 - DAO 的經濟模式早期是一種嵌套式的網格經濟

DAO 的經濟必然是一種天然的網絡經濟,但不會是一種突然凌駕於現實經濟的網絡經濟。受制於底層公鏈的技術限制,DAO 在當前階段無法展開其理論意義上的網絡經濟效應,然而 DAO 又作為一種網絡經濟的構成單元,意味著有可能作為一種嵌套在現有經濟網絡的經濟單元。

比特幣的誕生歷史在於消除不可信任的中間機構,而在現實的經濟網絡當中,存在人為乾涉作惡的環節依舊不少,那麼 DAO 能夠成為一種嵌套式的經濟單元體,優化甚至改造原本經濟網絡當中的缺點。通過零零散散的點綴嵌套在現實社會的經濟網絡當中,而 DAO 與 DAO 的協議所構成的網格通過層級遞進的方式,滲透並轉化已有的經濟體系,最終實現 DAOs 經濟網絡對互聯網經濟網絡的改造。

這個思考的視野,是站在一種試圖將 DAO 作為生產結構耦合進現有的經濟體系當中,也就是正外部性的探索。

10 -(DID+NFT+DAO)/ Token 是 DAO 的核心發展邏輯

DID 提供了鏈上的數字身份;

NFT 提供了鏈上的資產憑證;

DAO 提供了鏈上的協同組織;

Token 提供了鏈上的交易貨幣;

這四個關鍵特點,實際上已經構成了我們在鏈上構建業務合作的基礎閉環了。DAO 的突破性發展不僅僅需要涉及到 DAO 本身的建設發展,DAO 的發展需要同時融合了 “(DID+NFT+DAO)/ Token” 這四大因素,而支撐這一邏輯的成立,還要 D2D 的協議網絡構建完成,基於 D2D 的商業網絡,基於 D2D 的文化網絡,基於 D2D 的治理網絡。

DAO 的大規模爆發性增長,才是 Web3 徹底改變世界的里程碑任務,找到那個正確的正外部性市場並完成(DID+NFT+DAO)/ Token 的基礎閉環,我們才算真正走上尋找 Web3 聖杯的第一步。

以上觀點源自於對 DAOs 網絡的探索思考

免責聲明:作為區塊鏈信息平台,本站所發布文章僅代表作者及嘉賓個人觀點,與 Web3Caff 立場無關。文章內的信息僅供參考,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要約,並請您遵守所在國家或地區的相關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