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览圈内各大赛道进展

作者:Lao Bai,ABCDE 投研合伙人

出品:白话区块链(ID:hellobtc)

封面:Photo by Hunter Harritt on Unsplash

按照以往行业周期规律,低迷的市场环境已然过来很久,以太坊升级带来的 LSD 行情、比特币 NFT 及 BRC-20 兴起、MeMe 板块等热点相继轮动,给整个市场带来新的活力。

那么,目前加密行业各个板块的最新动态到底如何?

白话区块链前专栏作者、ABCDE 投研合伙人 Lao Bai 梳理了最近在一级+二级市场看到的各个赛道的前沿技术或是趋势,本篇为上篇,介绍公链、互操作性 、MEV、DeFi 等七个热门赛道的最新趋势。以下为正文:


事先声明几点:

1. “前沿” 不一定代表更好,只是说他们相对较新,大多还没有进入市场的主流视线,像是模块化,DA,RAAS,ZKEVM 这些大热或人尽皆知的就不占用笔墨了。

2. 每个赛道只能做个简介,不会深入去写,深入写的话估计能弄出本书出来。

3. 因为前沿加上我本身不是开发,所以有可能对部分技术上的理解有误,也欢迎各路大神批评指正。

4. 里面基本不涉及 ABCDE 的 Portfolio,涉及的话会标注出来。

公链

一、公链

先写公链,因为公链永远是区块链技术创新最大和最快的地方。

站在现在回看当年 Dfinity 上线时,市场主流声音认为公链最后的大门已经关闭这个观点已经过时了,无论是 L2 的快速迭代还是 Move 系 Aptos,Sui 等的出现都标志着公链的进化很可能永无休止。

尤其是 L2,因为把共识和安全交给了 L1,所以自身在性能上提升的空间其实很大。

目前无论是 OP 还是 Arb,亦或是即将上线的 Zk-Sync,Scroll 等 ZKEVM,在性能上离终局还非常远,也没有一条链可以支持真正的 Kill Dapp,容纳数十万人同时在线等操作。

举个简单例子,ETH 目前节点池的设计是把订单分成 Local Trasaction(RPC 直接过来的)和 Remote Trasaction(P2P 传入的),一旦认为交易过多,会直接丢掉一部分 Remote。

ETH 上可以这么玩,因为一是订单没那么多,二是很多订单都是通过 P2P 传入算是 Remote,Local 占的比例不大。

但目前的 L2 很多架构都是沿用的 L1 设计,Sequencer(排序器)那边基本上所有订单都是 RPC 直接塞过来,几乎不存在 Remote,全部 Local。

ABCDE 的技术大神对一些 Sequencer 压测时基本大几十万 TX 直接就让正常配置的 Sequencer 直接 Out of Memory。这里还没有考虑带宽,硬盘 I/O 之类其他可能卡脖子的 BottleNeck。

所以目前 L2 单是客户端的可升级潜力就很大,正如之前 Arbitrum 从 One 升级到 Nitro,Op 推出了 Bedrock。区块链性能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磁盘 I/O,并行处理,默克尔树或是其他数据结构的选择,状态同步和更新,RPC 节点……不是说简单换个 “POX” 共识机制就可以解决的。

现在有了 L2/L3,把共识交去上层,执行层性能上可以提升的上限或是可以精雕细琢的细节也就更多了。

二、VM 

VM 这边看到的几个较新的 VM 一个是 SolanaVM,代表项目是 Eclipse,MoveVM, Rooch 在做,Dfinity EVM,InifinitySwap 在做。

1.SolanaVM

虽然 Solana 经常宕机,所谓的高 TPS 也有 70% 都是共识消息,但很多开发者对于 Solana 的很多技术创新还是非常认可的,这不就有不止一个项目把 SolanaVM 拆出来弄成 SVM,变成一个纯执行层放入模块化区块链里。

这样既可以享受到 Solana 并行处理和动态 GAS 模型(Eclipse 小哥认为这种动态 GAS 模型迟早会是所有区块链的标配)的优势,又避免了因为共识投票造成的海量共识消息和宕机可能性。

2.MoveVM

国内最早使用 Move 语言的 Starcoin 团队在操刀做这个,项目名叫 Rooch,定位也是模块化的 MoveVM 执行层。

Move 语言的优势不再赘述,目前唯一缺乏的就是时间和市场验证。

把 MoveVM 做成一个执行层,理论上可以把 Move 带入 ETH 生态,定位 L2。

或是加入 Cosmos 与 Celestia 生态,把 Move 带入 IBC。

3. 基于 Dfinity 的 EVM

迟到了两年的 EVM 兼容,infinitySwap 团队做的,叫 BitfinityEVM。

说实话要是早个一两年出来,Dfinity 可能不会是现在这个生态和价格。

看 Dfinity 小伙伴那边的数据,这个 EVM 是一个跑在 Dfinity 容器里的单机 EVM 链, 安全依赖 Dfinity 网络共识(这点我总觉得 Dfinity 的网络共识没法 100% 保证这个单机 EVM 不被篡改…)。

这个 EVM 目前 TPS100,延迟 5-10s。

优势是部署 EVM 跟部署合约一样,天然多链架构,且不用自己找节点。

因为合约都在 IC 网络里,所以基于 Dfinity 的这些 EVM 链都自带原生跨链互操作

三、ZKVM

那些 ZKEVM 就不说了,ZKVM 大家主要想到的应该就是 Starkware 的基于 Cario 的 ZKVM,但其实还有其他几家也在捣鼓这事儿。

一个是 Risc 0,他们是基于 Risc V 架构,Risc V 是个非常底层的东西,芯片级别架构。

跟他平行的是 Intel 的 X86 与苹果的 ARM 架构,那俩都不开源,Risc V 是开源的,有那么点 Windows 于 Linux,IOS 与安卓的即视感。

Risc 0 基本上就是 ZK-Stark+Risc V,所有能编译为 Risc V 的程序都可以跑在 Risc 0 上,再配上 ZK Proof。

顺便说一句,那个 Soverign SDK(做 ZK-Rolup as a Service 的)应该就依赖于 Risc 0。

一个是 ZKLLVM,这个主要是 Nil Foundation 在做。

从程序的整个编译执行的工作流上看 LLVM 比 Risc V 高一级,作为 LLVM 工具链的拓展,总之就是所有能编译为 LLVM 的程序,都可以在通过这个 ZKLLVM 生成 Proof。

最后是 ZKWASM,这个主要是 Delphinus Labs 在做,跟上面类似,所有能编译为 Web Assembly 的程序,都可以在这个 ZKWASM 上面跑,配上 ZK Proof。

这三个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支持 C,C++,Rust 这些高级语言。

四、EVM 并行处理

EVM 目前最大的性能瓶颈应该就是串行处理这个事儿了,Solana 当初也正是凭借着 Sealevel 的并行处理和 POH 共识机制把 TPS 拔高了一大截,在一众 Alt Layer1 中脱颖而出   要是想办法能让 EVM 也并行处理,是不是所有 EVM 兼容链包括 L2 的 TPS 就更进一步?

目前这个方向主要是 NodeReal 和 Monad 在做,我们 ABCDE 的技术大神 @cyodyssey 也在 ETH Denver 提交过一个通过添加 Opcode 来实现并行 EVM 的方法。

目前各家整体思路应该都是跟 Solana 差不多,就是事先识别出 “没有共同合约或是账户依赖关系的操作”,然后并行处理他们。

五、分片 Sharding

分片(特指交易和状态分片)是当初扩容的圣杯,现在被 ETH 放弃的路线   放弃的原因是因为分片真的太难了,难到以太坊的扩容大计从最早的 1024 分片改成 64 分片然后觉得还是做不出来,直接放弃。

让 Rollup 站到 C 位,分片技术变成了纯数据分片(DankSharding),用来给 Rollup 打辅助用。

还在坚持的像是 Zilliqa,Harmony,Elrond 这些基本都没啥生态和品牌认知度,只有一个 Near 在那形单影只,现在多了个 Shardeum 跟 Near 作伴。

Near2021 年 9 月发布的夜影协议路线图,把分片弄成了 4 个阶段,现在一年过去了,只进行到第二阶段,应该是完成了订单的分片。

下一阶段最难的应该是状态分片,估计明后年能看到?

最终阶段的动态再分片,我猜至少 2026-2027 了……也由此可见分片是多么的费劲,费劲到 ETH 直接放弃……

至于 Shardeum 么……印度项目,主打的是一个 “动态分片”,不知道和 Near 那个最终阶段是不是一个路数,风格是通过不同节点负责不同的地址范围来实现一个基于分片的 “并行处理”,总之我跟印度老哥聊完,并没有觉得他们有比 Near 更强的技术团队,毕竟跨分片通信和状态同步这些东西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极难。

ETH 放弃,Near 做了两年才到第二阶段的东西你说你轻松实现,我是不太信的……但是这项目 “搞事情” 的能力绝对一流,半年时间生态项目据说都一百多了。

颇有印度 TRX 既视感(话说 Polygon 最早也是先靠搞事情起家),所以加密圈技术很重要,会搞事情同样重要。

六、双共识

这个基本上就是即将上线的 Sui 为代表了  Sui 把订单分成了 “简单(独立)订单” - 用拜占庭一致广播,基本上 1 秒内确认,“复杂(有从属关系)订单”,用 Narwhal-Tusk(本质上是 Hotstuff 的变种),3 秒左右确认,也算是在性能提升上有相对独特的创新了。

很有意思的一点是,我聊的所有的 Sui 上面的项目方,无论华人团队还是老外团队,对 Mysten Labs 的评价都非常之高,对 Sui 的技术实力也无比看好,类似场景在 Aptos 生态是看不到的。

导致我现在有这么一个 “Aptos 更会搞事情,Sui 技术实力更强”的印象。

七、EVM 性能上限

之前说过,公链的性能提升其实是个系统工程,绝不是单纯用一个 PoX 共识机制能够解决的事儿,正如 Solana 的技术创新也有 5,6 项,绝不是单纯一个 POH 撑场面   前面说的 EVM 并行处理是很重要一环,但同样不是唯一一环。

对于 Rollup 来说,目前多数 L2 因为客户端都是 Geth 等传统 L1 上面继承+魔改的,其提升潜力同样很大。

磁盘 I/O 性能,内存池设计,订单的并行处理方案,默克尔树或是其他数据结构的选择,全节点之间的状态同步……这些都是影响 Rollup 的 TPS 的重要因素。

ABCDE 最近发现一个项目,针对上述几乎所有点做出了优化与创新,有希望将当前 EVM L2 的性能上限(1000 左右)再次提升一个数量级。

不出意外我们会领投种子轮。因为项目还出在极其早期,所以在这里就不公布名字和细节了,过段时间大家肯定会看到我们招牌式的《我们为什么投资 XXXXX》的投资逻辑向 “奶文”。

八、基于浏览器的点对点网络

如果你想要一个类似 ETH 的智能合约平台,又比 ETH 更去中心化的区块链,你该怎么做?

很简单,实现一个 Fully Snarked ETH 就行,也就是说每生产一个区块,就迅速配上一个 ZK Proof,这样整个区块链的验证就更加去中心化了,你可以用树莓派,笔记本,甚至手机去验证一个区块。

ETH 离这个愿景估计还有至少 5-10 年的时间   然后我有看到新的项目,一上来就主打这个,用的是一种我不是很懂的 Stark 算法,基于浏览器生成 ZK 证明,再配合上分片和快速的共识机制,要做一个基于浏览器点对点的高速 ZKVM 去中心化区块链,比 ETH 快很多,还比 ETH 更去中心化   有点太美好,导致我不是很相信……

也有见到另外的基于浏览器点对点网络实现的区块链 “全链路” 去中心化解决方案项目,从域名到服务器到 RPC 全都给你去中心化了   虽然自身不是一条链,但理论上可以把当前所有区块链里 “中心化” 的部分通过基于浏览器点对点网络去中心化,立意非常的 “官方正确”,商业前景么……还有待进一步考察。

互操作性

先说互操作性目前的一些趋势,互操作性主要的方向肯定是桥,桥这个概念刚出来的时候业界把它大致分了三类: 

一是外部验证人(以 Multichain 为代表)
二是轻客户端(Cosmos 为代表)
三是流动性网络+原子交换(Celer 为代表)

理论上轻客户端最安全,因为完全 Trustless,但是适配场景太少了,所以往往局限于局部生态,流动性网络+原子交换因为哈希时间锁的技术,基本上也是比较安全的,但是体验一般,支持的 Token 种类也有限。

于是你会发现市面上大家用的最多的桥还是基于外部验证人的,毕竟这个最灵活,最方便,支持场景也最多。

然后尽管有多签,MPC,TSS 等技术来助阵,使用外部验证人技术的桥依旧成为了黑客事件最为重灾区的地点,没有之一(比如 Ronin,比如 Wormhole)  目前新的探索方向有这么几大类:

1. 第一类新的互操作性技术

ZK 毫无疑问是重点突破方向,当你对一条链上的行为可以快速生成 ZK 证明,且被另一条链快速验证的话,这个互操作性就基本可以认为是 “安全的打通了”。

本质上来讲,ZK-Rollup 就是一个在 L1 和 L2 之间打通了互操作性的扩容方案,只不过因为 L1-L2 因为是同构,所以验证起来方便的很,而非同构的各个链之间想要互相验证 ZK 证明,难度就大了很多。

目前在做 ZK 桥的有这么几家为主:

- Polyhedra

这个是 ABCDE 最早一批的 Portfolio,ZK Bridge 是项目的主打产品,用了创新型超快速的 Devirgo 协议+递归证明功能,目前做到了 10 秒内可以生成绝大多数区块链的区块头 Snark 证明,EVM 兼容链上面只需花费 200kgas 即可验证。

- Succinct Labs

已经推出了可用的 Telepathy 协议,目前实现了其他 EVM 兼容链单相验证 ETH 上信息,包括 1. 从以太坊向任何 EVM 链发送消息 2. 从任何 EVM 链请求任意以太坊数据 3. 在执行层访问以太坊共识数据。

此外还有最早提出 ZK-IBC 概念的 Electron Labs,还有同样主打 ZK-IBC 的 Polymer,不太确定他们的进度到哪了,有知道的朋友麻烦告知一声。

2. 第二类是基于乐观假设的桥  

一种是乐观的假设 “预言机与 Relayer 节点不会串谋”,这个大家都知道,Layer0,不再赘述 另一种是把 OP Rollup 那套机制用在桥上,先乐观假设咱啥事儿没有,没人作恶没人失误,然后给个窗口期允许节点检测和挑战,窗口期内无事发生就完全 Settle,印象中主要是 Orbiter 和 Nomad 在做。

3. 第三类这个不算是桥,算是流动性共享层的一些协议 - DAMM

21 年路引和 Starkware 提出的,通过共享的 L1+ZK 技术实现各个 ZK Rollup L2 的异步流动性共享,解决多 L2 的流动性碎片问题,不过两年过去了貌似没看到最新的 Update 和进展,有知道的朋友也麻烦告知一声,我觉得如果可行还是很有用的东西。

4. 第四类这个严格意义上来说也不算是桥,是专门针对特定 L2 通过 Sequencer 方式来实现互通的,叫做 Shared Sequencer

现在不是 RAAS 大行其道么,自然就有人来做共享 Sequencer,有点像当初网站刚火那会,大家都用的共享托管服务器来搭建自己公司或是个人主页。

这算是去中心化 Sequencer 的一个分支,但我个人觉得几大主流 L2 像是 OP,Arb 之类不会参与这种方式,因为 Sequencer 的权利和利润太大了,相当于一个国家的军队+税收系统,大国是不可能把这种东西外包的,而且你看 OP 的路线图也能看的出,Sequencer 的去中心化虽然一定会做但优先级不高,已经排到 24 年末了。

所以用这种共享 Sequencer 的可能会是一些游戏,社交类的 Gamefi Appchain,利用 RAAS 基础设施直接接入一些 RAAS 提供的共享 Sequencer。

然后这种共享的 Sequencer 相当于一个节点处理好多条链,那自然这些链也就在 Sequencer 上实现了原子跨链的互通性,目前在做这个方向的两个项目一个是 Astria,一个是 Espresso。

5. 第五类 - 最近还聊到一个项目,使用了 DA 层+Rollup 的一些扩展数据来实现类似 ZK-Bridge 方式的 Trustless 跨链,还不需要 ZK,听起来比较 Fancy

但项目方目前还不打算公开技术细节和白皮书,而我在了解技术细节和可行性之前又不敢真的出手投他们,所以卡这儿了,贼尴尬……

6. 第六类 - 彻底放弃桥的概念,通过密码学直接在其他链上执行操作

这个是 Dfinity 目前在做的事情,目前 BTC 刚刚打通,可以在容器上直接接收,持有和发送 BTC,他们也基于此弄出来一个去中心化 Mint 合约的 ckBTC,给我感觉有点像之前的 renBTC,但是节点的信任层级完全被替换成了 Dfinity 网络。

期待他们未来可以打通 ETH,互操作性暂时就想到这么多。

MEV 和隐私的趋势

先来说说 MEV 和隐私方面的趋势。

一、MEV

MEV 是个技术向的话题,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尤其是以太坊转 POS 之后,单是牵扯到 MEV 的非用户角色就有 Searcher,Builder,relayer,Validator,Proposer,基本上不搞技术的看着都头大,网上各种讲 MEV 原理 “万字长文” 系列,在这就不复述,单纯说下目前的现状和趋势技术。

1. 现状:

MEV 夹子机器人(三明治攻击,也称作恶意 MEV)经常比合理 MEV(套利与清算)赚的更多,也是很多 MEV 的主营收入,但是前段时间那个恶意 Validator 利用中继漏洞替换夹子机器人订单,导致机器人损失 2500 万美金的黑吃黑事件还是在圈内引起了很大的波澜,也让很多夹子收敛了许多。

总之 MEV 盈利的基本都去了 Searcher 和 Builder,做 MEV 协议或是技术的反而挣不到什么钱,Flashbot 据说 MEV-Boost 至今也没盈利(不过 Flashbot 本来就是个非盈利组织),我这几个月看了至少 4,5 个专门做 MEV 的,技术花样各不相同,但我们一个没投,因为讲真不觉得他们能够真的实现稳定的盈利(比如最早的 Eden)。

2. 目前 MEV 的几个技术动向:

- 智能滑点 Smart Slippage Management - 这个主要是针对跨链 MEV 的,看到有项目在做,省了用户手动设置滑点+防夹。

- 阈值加密 Threshold Encryption - 这个 Cosmos 生态比较擅长,现在 Penumbra,Osmosis 应该都在捣鼓,进内存池的订单被加密了,MEV 不就基本废了么。

- 延迟加密 Delayed Encryption- 阈值用了类似多签的风格,2/3 的验证者来解密,如果觉得还是不安全(因为引入了验证者委员会的安全假设),那就用延迟加密,让加密信息设置为在一定时间后自动解密,这个主要就是 VDF 技术的应用,还比较早期,性能据说不咋滴。

- SGX 加密 - 跟上两个差不多,不过用的是可信硬件,这个主要是 Flashbot 的 SUAVE 在做。

- 公平排序 FSS - 把排序这事儿外包,交给一个可信任的主体来做来防止 MEV,Chainlink 在做

- MEV Auction - MEV 拍卖,OP 那边的人提出来的方式,V 神据说也挺喜欢,有可能将来用作 Optimism 去中心化 Sequencer 的方案。

- MEV-Share - 把 MEV 利润与用户共享,这个是 Flashbot 最近刚刚弄出来的,要是早一段时间,那个损失 2500 万的夹子机器人据说能拿回来大概 1800 万……

- Mev-Blocker - 这个是 Cowswap 做的,通过让 Searcher 竞标来 Backrun 你的订单(最后分你 90% 利润)实现,Backrun(套利、清算为主)在 Mev 里面相对最为温和,用户就可以免收伤害较大的 FrontRun(抢跑)和 Sandwich Attack(夹子) 了。

- ETH 协议级别 PBS - 以太坊协议级别的提议者和建造者分离,这个按照以太坊基金会惯有的风格,看到大概率 2025 年往后了……

二、隐私

隐私一直是我个人从投资角度不太看好的赛道,从最早的 Zcash 到后来的 Tornado Cash 到现在的 Aleo,Iron Fish 之类,原因无他,这东西虽然政治正确,但对于 99% 的用户来说,根本不是刚需,除了黑客和少数机构与巨鲸,谁会在乎 Uniswap 上冲个土狗,AAVE 做个借代,Lido 上做个质押还怕别人看到的?

即便是真的需要隐私,也应该是类似 Aztec 的 Aztec-connect 那种插件形式,去服务于这种主流 Defi 协议,而非自己从头打造一条 “隐私公链”,随着 Aztec Connect 的关闭(可能是怕 Sec 查水表,也可能是真的不挣钱),我对隐私赛道的看空情绪就更甚了。

目前在一级市场看到了如下这么两种隐私的新设计。

1. 第一类是基于 Tornado Cash,Tornado 的前端被封禁,其设计因为可以帮助黑客非法争议,但其实 Tornado Cash 里的资金 80% 是干净的,只有 10-20% 左右是黑客非法用途导致,因为确实有鲸鱼和机构需要用类似的服务保证隐私。V 神本人也用过。

于是乎我看过不止一家想要把 Tornado Cash 与 KYC 做结合的项目,既然害怕非法用途,那通过 KYC+白名单保证进来的钱是干净钱不就 OK 了么   但这其实把监管风险给到了 KYC 提供商那边,再就是 KYC 理论上非常容易伪造或购买,如果黑客使用这种 “带 KYC 的 Tornado Cash”,一旦通过 KYC,反而可能更加方便了不法行为。

2. 第二类是类似 Cosmos 里面 Namada 的设计,叫做多资产屏蔽池(MASP),多个隐私保护的资产共享一个匿名集,再配合上 IBC 强大的互操作性,至少在 Cosmos 生态内部,理论上可以提供 Cosmos 链上主流所有资产的屏蔽保护,比如你想要私密的交换 Osmo 和 Atom,就可以类似下面这种图的实现方式。

图片

还有见过有用同态加密来做隐私的,但同态加密这个东西实在是太早期了,性能和可操作性都完全没达到 “真正可用” 的阶段,有那么点像 2017 年左右的 ZK,要发展到可用大概率还得有个 5-10 年的 feel。

DeFi 三大件:DEX、借代、稳定币D 稳定

一、DEX

先说 DEX,DEX 自 UniV3 出现之后就很少有大的创新了,Curve War 可以算一个,Dex 赛道这两年也正式确认了双寡头的局面。

前几年那些什么改进滑点,改进无常损失的 Dex 基本都销声匿迹了  Dex 上目前我看到了这么四个趋势:

1 . 缝合怪 Ve(3,3)

这个是当前正在发生的,之前 AC 在 FTM 上搞了一个 Solidly,试图把 Uniswap,Curve,OHM 融合起来,于是就有了 Ve(3,3)这么个东西,但其实不怎么火,去 ETH 开了分店也不火,反倒是 OP 上的 Fork Velodrome 火了。

感觉一是跟 Alt L1 式微,L2 崛起有关,二是 OP 的各种奖励也功不可没。

现在 Ve(3,3)正在往各个链上渗透,Arb 最近上了 Chronos,BSC 上有 Thena,Polygon 上也有记不清名字了……总之每个项目都在 Solidly 上做了一些微调,类似 Sushi 对 Uni 那种,唯独好玩的是 Uni 没火,仿盘 Velodrome 大火特火,在 OP 上直接秒杀了 Uni。

我个人对这个模型没有很感冒,一是缝合痕迹太重,二是太复杂,很多普通用户看不懂,不像 Uniswap 简单明了。

Curve War 虽然也复杂但人家本就是针对项目方和大户的贿选机制,定位不同。

最后就是 Velodrome 的火跟 OP 奖励密不可分,像 SNX 等贿选大户都是拿空投的 OP 在贿选,奖励停了这个飞轮还能不能接着转,得看。

2.Hybrid Dex

也是一种缝合,不过更多是体验上的缝。

一是在 FTX 垮台后大家对于 Cex 的不信任增加,但还是喜欢 Cex 上那种丝滑的体验,于是便有了 CEX 体验+DEX 自托管的组合出现,基本前端就是和 DYDX 与 Blur 风格类似,先连接钱包,然后 Deposit 钱进去,之后资金操作就完全是链下了,提款时候 Settle 下回链上。

二是 AMM+OrderBook 的混合,使用做市商的 Orderbook+使用 LP 的传统 AMM 结合,用户操作时会自动选取两者中最优的价格成交,对于长尾资产(Orberbook 可能会缺乏 MM 或是缺乏深度),也可以拿 AMM 机制来 “保底”。

这样的项目聊过不止一个,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应该是 Vertex,最近刚在 Arbitrum 上线,结合了上面的一跟二,且不光做现货,还做衍生品,团队也挺靠谱。

只是我们认为 Dex 赛道当前过于卷所以没投。当然在 ABCDE 这属于常态,我们每个月能聊四五十个项目,最终也就出手 1-2 次,追求的是 One Shot,One Kill 风格。

3.UniV3-Fi

几个点:一是前段时间 V3 License 保护到期,相当于开源了,肯定会在各个链上看到更多 V3 的 Fork 出现;二是基于 V3 做的各种 Fi,比如 Paraspace(这项目前几天风口浪尖了)基于 V3 NFT 做的借代,Panoptic 基于 V3 做的期权,Gammaswap 基于 V3 做的无常损失对冲等等,未来肯定会有更多基于 V3 底层的玩法。

4.Curve 的 Tricrypto New Generation 升级

Curve 之前一只脚伸进主流币领域,但散户用的还是少,因为 Gas 比 Uni 高了一大截,这次升级 Gas 降到跟 V3 一个级别,在散户和聚合器那应该会有更多使用场景。

再配合 SNX V3 的升级给 Atomic Swap 带来的增益,Curve 跟 Uni 在主流现货领域的 PK 应该会是未来一段时间的看点。

二、借代

说完 DEX 现在看看借代   借代上我看到了以下三个趋势:

1. 全链

从 Compound V3 与 AAVE V3 设计,以及 RDNT 的火热都能看出来,全链借代是毫无疑问的趋势。

不过按照民道老师的说法,现在的全链借代还处在一个 “伪全链” 阶段,最多也就是个 “跨链借代”。

真正的全链借代应该是 “允许任意链存、取、借、还,多链共享一个流动性,多链一个利率曲线”,目前没有哪家能做到。

2. 隔离池

抵押资产隔离这个概念从 Euler 开始兴起,现在 AAVE 这样的大平台包括一些新的平台也基本上都是标配了,目的就是防止 XVS 或是 Mango 那种预言机操控,一个资产直接 KO 一整个协议的情况,虽然丧失了一些灵活性,但绝不能让一颗老鼠屎坏了整锅粥。

3. 无预言机无清算借代

这种特别适合长尾资产借代,因为主流币的深度和清算机制目前都很成熟了,但许多长尾资产即便是有隔离池,很多借代平台也不敢上,就是因为预言机操控与清算的风险都很高,如果可以避免使用这两个机制的话,长尾资产的资本效率就可以得到进一步的释放,目前看到了三种不同的做法。

一个是 Timeswap,用了个极其复杂的三变量 XYZ=K AMM,设计有点 6,但是我怀疑多少用户真的能看懂……一个是 InfinityPools,借 V3 的 LP,相当于通过 V3 自动清算,最后一个是 Blur 的 Blend 协议,这个其实是 NFT 的点对点协议,但其巧妙的设计感觉稍微魔改下就可以拿来做长尾 ERC20 的借代,不知道会不会有项目这么干。

三、稳定币

最后来看稳定币,稳定币其实没太多可说的,去年 Luna 崩盘基本宣告 “算稳已死”,前段时间 Frax 把抵押率改成 100% 算是彻底夯实这一说法。 

市场上虽然依旧有新的抵押型稳定币出现,用各种技术保证自己不脱锚,但其实除了纯算稳,大家不是很担心你的脱锚问题,Frax 一个半算稳也没怎么脱过,应用场景才是王道。

1. 硬要说稳定币上看到的几个趋势,应该就是下面这些: 

MakerDAO 的 Endgame Plan, AAVE 的 GHO,CRV 的 crvUSD,SNX V3 版本的 sUSD,还有存在在概念里的 Arthur 提出的基于 BTC 的 NUSD。

crvUSD, GHO, sUSD 说实话其实现在做稳定币的项目依旧还是有,各种花式算法来保证 Peg,但在我看来这都没意义。

除了 Luna 这种 “凭空印钱”,大家其实不怎么担心你脱锚的事,真正重要的是使用场景,不然 21 年的 “算稳三杰”(说是算稳,其实都是抵押型的)Fei、Float、Reflexer 也不会沦落到现在这个下场。

2. 说说我眼中真正的稳定币三杰:

- crvUSD
Curve 做稳定币其实是最 “名正言顺” 的,自身是稳定币最大深度的 Dex,大几十亿 TVL 又基本上全是蓝筹,资本效率急待释放。

除此之外 crvUSD 的优势还有下面几个:
- LLAMA 反向 Uni V3 式的清算机制,虽然有磨损,但安全很多  
- 基于 1,crvUSD 天然会和抵押品形成一个交易对。这就有了天然的 Swap 使用场景  
- Curve 团队还有大量的 crv(veCRV),到时候 crvUSD 各种池子天然就是 Curve War 的常胜将军,完全不担心冷启动问题

-GHO

AAVE 没有 Curve 那边 DEX 和贿选的优势,AAVE 的优势在 V3,Lens 和 Facilitator:

V3 -  多链部署,GHO 理论上可以像 Stargate 里的 USDC 一样在多链上无缝移动,在 Circle 官方的 CCTP 跨链协议成型之前这个优势应该一致都在。

Lens - 马斯克之前想把狗币弄成 Twitter 上的防女巫与打赏 Token,那么 Lens 上的打赏最适合的是啥呢?肯定是 GHO 啊,这个算是直接给 GHO 拓展了真正的使用场景  

Facilitator - 促进者理论上可以吧 RWA,基于信用的借代带入 AAVE,而基于信用的借代肯定需要接入 DID 啊,DID 怎么来,从 Lens 来啊!

-sUSD

我觉得最低估的稳定币,市值只有几千万  sUSD 有两个致命短板之前,一个是应用场景,一个是基于 SNX 本币 400% 的超高抵押率,资金效率极差。

第一个在 Atomic swap 与 Curve 合作之后 + 最近 Perp V2 上线,已经比原来好很多了,尤其是利用合成资产+原子交换走 Curve,接近无滑点交换,在未来的多链时代理论上大有可为,就是不知道 SNX 有没有这个多链野心。

LayerZero 上已经看到模仿 SNX 这套玩法+全链部署的合成资产项目出现,第二个在即将到来的 V3 版本通过引入类似 ETH 的抵押品也马上有望解决。

当我们有足够多的 SUSD,足够多的合成资产,也就意味着深度足够的 Curve 池子,很多 Swap,尤其是大额 Swap,理论上就都可以是零滑点的,对 Curve 也顺道是一个利好。

3.Bitmex 老板 Arthur Hayes 提到的基于 BTC 的稳定币 NUSD

其实如果你一直追 Arthur 文章的话,你应该知道,他的这个 Idea 其实去年就写过,只不过这次因为稳定币事件又拿出来重新写了下   这个思路在技术上完全可行,然而现实实现起来比较困难。

技术就是很简单的类似套保原理,每个 NUSD 由价值一美元的 BTC+1 比特币/美元的永续空单   这样你会发现 BTC 1 美元时候,NUSD 是一美元,BTC 跌倒 0.5,空单赚五毛,NUSD 还是一美元,BTC 涨到 2,空单亏一美元,NUSD 还是一美元,怎么涨跌 NUSD 都是一美元   听起来是不是很美好?

但实施起来没那么容易,最直接的问题就是,NUSD 市值小的时候不难,市值到现在 USDT 几百亿美金体量,空单这么多,是不是就得有对应数量接近的多单啊?

这对这个平台深度和订单量的要求太高了,目前没有哪家能做到。

如果出现大规模 NUSD 的赎回,也就意味着大规模百亿级美元的平仓,这画面想像一下,hmm…

但如果有一天 BTC 几百万美金一个,永续交易量媲美现在外汇量,这个想法感觉还是存在实施的可能性的,这也是感觉最最 Crpyto Native 的一个稳定币,既基于 BTC,还不需要 over collateralized。

4. 基于 RWA 的稳定币

这个目前 Ondo 在做,弄了一个 OMMF 稳定币,由 MMF(市场基金)和美国国债支持,属于游离在圈子边缘的东西……

5. 上海升级前后 LSD 发展的如火如荼,我感觉应该会有基于 LSDFi 做的稳定币

比如 Fork 一个 Liquity,抵押品改成 stETH 或是一篮子 LSD 版本的 ETH,然后在利息上再做点文章之类的……不知道有没有项目已经这么做了,没有的话我估计未来肯定也会有。

上篇完结,敬请期待下一篇。

免责声明:作为区块链信息平台,本站所发布文章仅代表作者及嘉宾个人观点,与 Web3Caff 立场无关。本文内容仅用于信息分享,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及要约,并请您遵守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