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在高通胀与数字化浪潮下以 “合规创新” 抢占中东欧新兴经济枢纽地位的战略目标
封面:Photo by Jerry Kavan on Unsplash
新闻概述
2025 年 2 月 6 日,捷克总统正式签署一项法案,推动本国加密货币税务改革进程。法案核心条款规定,自 2025 年 1 月 1 日起,普通加密货币持有者在出售其持有超三年的加密货币出售时免征资本利得税;每年交易金额不超 10 万捷克克朗(约 4,136 美元)的个人投资者无需申报交易记录。此外,该法案还规定加密货币市场的监管权归捷克国家银行所有,加密货币服务提供商必须遵守指定的专业能力要求,必须在银行开户等内容。此项法案是捷克《金融市场数字化法案》的一部分,涉及多项欧盟法律的国内应用,包括加密货币(MICA)法规中的市场。
然而,这一变革并未获得普遍支持。在该法案通过前夕,捷克加密货币行业的几位代表性人物曾公开预测法案难以落地,部分政府监管部门更担忧该政策可能被滥用于税务欺诈。

FinTax 简评
捷克的这一法案涉及税收和监管两个层面。在税收层面,捷克不设置单独的资本利得税,资本利得并入普通所得课税。在本法案颁布前,在捷克,个人买卖加密货币所得需要缴纳 15% 的个人所得税,而企业的所得税率为 19%。而在本法案之后,任何非专业的加密货币投资者在出售其持有超三年的加密货币时都可以免缴所得税,而且日常使用加密货币的个人投资者也无需申报交易记录,这极大降低了捷克加密货币长期投资者和普通投资者的税务负担和税务申报成本,表明捷克正着力逐步简化加密货币税收制度,鼓励普通投资者长期投资加密货币。然而,结合数月来其他欧洲国家的政策动向来看,捷克决定对加密货币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显得有些 “不合群”。例如,2024 年 10 月和 11 月,丹麦和法国先后宣布拟对未实现加密货币收益征税,而意大利也在同年 10 月大幅提升了加密货币的资本利得税,这三个国家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希望从加密货币中收取更多税款,缓解国家财政压力。在这种比较之下,捷克的做法更能凸显政府对于促进加密货币行业发展的决心。
在金融监管方面,捷克的《金融市场数字化法案》旨在对欧盟关于金融市场数字化领域法规进行细化,为捷克国内的加密货币行业发展和金融数字化转型提供相对完善的制度框架。法案的内容具体包括:加密货币发行人的资产储备金、委托资金及其相关收益不得被强制执行;加密货币服务提供商应每年向捷克国家银行提供为保护受托资金而采取充分措施的核查报告、财务报表;捷克国家银行在加密货币领域享有监督权等等。
捷克政府加大对加密货币的支持力度,或与该国经济近年来面临的通货膨胀困局直接相关。2022 年,受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的影响,捷克境内能源和粮食价格飙升,叠加捷克克朗贬值等因素,通货膨胀率升至峰值 17.5%。截至 2024 年 12 月,捷克的通货膨胀率为 3%,尽管有所回落,但仍高于捷克中央银行通胀率 2% 的目标。捷克政府的一系列举措意味着其可能希望通过推广加密货币和鼓励长期投资加密货币等方式对抗通货膨胀。当然,这也可能是捷克政府顺应加密经济发展趋势、推动本国加密货币行业发展的初次尝试与铺垫。
无论动因如何,捷克本次的一系列破局之举都对本国乃至欧洲加密货币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不仅能够从税收优惠和完善监管两个角度,平衡加密领域的创新激励与风险防控,而且可以在呼应欧盟 MiCA 框架以吸引国际资本的同时,为本土加密生态注入更多活力,这充分展现出其在高通胀与数字化浪潮下以 “合规创新” 理念抢占中东欧新兴经济枢纽地位的战略目标。
免责声明:作为区块链信息平台,本站所发布文章仅代表作者及嘉宾个人观点,与 Web3Caff 立场无关。文章内的信息仅供参考,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及要约,并请您遵守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